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增塑剂/聚氯乙烯复合膜的表面润湿行为
1
作者 吕桂芳 伍林 +5 位作者 石从云 李昊 陆自鹏 杜晨飞 周波 王小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以聚氯乙烯(PVC)为成膜基体材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硝基苯辛基醚(o-NPOE)及癸二酸二辛酯(DOS)为增塑剂制备复合膜,增塑剂与PVC质量比范围为1.0~3.0,与前人制备离子选择电极膜中增塑剂/PVC质量比范围相... 以聚氯乙烯(PVC)为成膜基体材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硝基苯辛基醚(o-NPOE)及癸二酸二辛酯(DOS)为增塑剂制备复合膜,增塑剂与PVC质量比范围为1.0~3.0,与前人制备离子选择电极膜中增塑剂/PVC质量比范围相近。通过接触角随时间变化研究了增塑剂用量和分子结构对膜表面结构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表面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与体系中烷基链的偏转有关。质量比为1.5~3.0的DOP/PVC复合膜和质量比为1.0~3.0的DBP/PVC复合膜有陡降发生,且增塑剂含量越多,陡降发生得越早;不同质量比的o-NPOE/PVC和DOS/PVC复合膜中增塑剂分子很快发生了偏转,初始接触角与平衡接触角相差不大,60 s内减小2°左右。平衡接触角与增塑剂分子中非极性的脂肪碳原子数和极性基团个数的比值(A_(p)/P_(o))有关。增塑剂与PVC质量比为1.5~3.0时,DOP/PVC,o-NPOE/PVC和DOS/PVC体系A_(p)/P_(o)相等,平衡接触角基本接近,为88.0°;DBP/PVC体系A_(p)/P_(o)比前面三者小,平衡接触角小,仅有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聚氯乙烯复合膜 表面接触角 时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