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阮利江 黄伟 +2 位作者 王岩 余志敏 孙淑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53-156,共4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一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细小支)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探讨TC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筛查的28例一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前后细小侧和对侧大脑前动脉交...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分析一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细小支)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探讨TC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TCD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筛查的28例一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进行颈动脉压迫试验前后细小侧和对侧大脑前动脉交通前段(ACA-A1)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观察,并与28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28例患者细小侧ACA-A1血流速度(62±17)cm/s显著低于对照组(87±15)cm/s(P<0.01),对侧ACA-A1血流速度(123±13)cm/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小侧ACA-A1血流速度平均为对侧的1/2。压迫对侧颈总动脉后,细小侧ACA-A1血流速度增高倍数(3.08±0.51)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25)(P<0.01),对侧ACA-A1血流速度增高倍数(1.35±0.1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小侧ACA-A1血流速度增高幅度平均为对侧的2倍以上。结论根据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前后双侧大脑前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合血流信号强度、血流分布等辅助指标,TCD可诊断一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晓梅 柳建华 +5 位作者 王岩 马穗红 曾功君 罗环千 寇燕妮 许安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观察CHPS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变化趋势。结果:正常组婴幼儿与CHPS组患儿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HP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观察正常婴幼儿及CHPS患儿术前、术后肌层及黏膜层血流状况,对于诊断CHPS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彩色多普勒 超声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和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晓梅 柳建华 +6 位作者 王岩 马穗红 曾功君 区文财 罗环千 寇燕妮 许安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应用二维超声诊断CHPS,并测量手术前后幽门管的长径、外径、管壁厚度、肌层厚度、黏膜及黏... 目的探讨超声及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应用二维超声诊断CHPS,并测量手术前后幽门管的长径、外径、管壁厚度、肌层厚度、黏膜及黏膜下层厚度;同时根据超声所测幽门管肌层及黏膜层厚度指导手术时电凝刀切开幽门管壁的厚度;利用钡剂造影诊断CHPS并对比手术前后的造影结果。结果超声检查显示术后幽门管的长度、外径、肌层厚度均较术前减少,幽门舒张时可见幽门管腔不同程度地开放,液体顺利通过管腔,管腔随着幽门的舒张、收缩有规律地开放、闭合。术后钡剂造影显示钡剂顺利通过幽门管。结论超声与钡剂造影均是诊断CHPS的可靠方法,超声检查对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指导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超声检查 钡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充盈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马穗红 柳建华 +3 位作者 马晓梅 罗环千 萧淑宜 区文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58-760,764,共4页
目的探讨胃充盈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4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胃肠充盈声学造影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及幽门管前后壁的各黏膜层厚度,观察造影剂在凼门管腔缝隙间的流动情况。结果在声学造影... 目的探讨胃充盈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4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行胃肠充盈声学造影检查,测量幽门管内径及幽门管前后壁的各黏膜层厚度,观察造影剂在凼门管腔缝隙间的流动情况。结果在声学造影剂衬托下,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胃壁及幽门管黏膜的细致结构,可见幽门管中段肌层最厚,黏膜层靠近胃窦部水肿增厚更明显;测得幽门管内径平均为(1.95±0.35)mm:造影剂通过幽门管的首次时间:16例在5min内,19例5~10min,9例观察20min仍未见明显通过;在20min的观察期内,13例造影剂通过幽门管5次以上,22例1~5次,9例未见明显通过。结论胃内充盈声学造影检查可以清晰细致地观察幽门管的结构特征和胃内液体通过幽门管的流体动力学表现,对手术治疗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