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封闭生态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技术的研究
1
作者 李生 肖锦平 +3 位作者 佘忠明 丘广艳 彭丽琴 彭景书 《现代渔业信息》 2000年第9期15-18,共4页
本文报道了深圳市宝安区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和1999年连续二年,在珠江口低盐区,采用全封闭生态养殖斑节对虾技术,并取得成功,这项新技术为预防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全封闭生态养殖 斑节对虾 河口 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对人工非潮汐生境的响应 被引量:8
2
作者 伍卡兰 彭逸生 +2 位作者 郑康振 李旭林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927-6934,共8页
红树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河口、海岸潮间带。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植物在生理、形态、结构上对渍水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其中红树植物通气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其耐淹水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衡量红树植物耐淹浸能力的重要依据。... 红树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河口、海岸潮间带。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植物在生理、形态、结构上对渍水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其中红树植物通气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其耐淹水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衡量红树植物耐淹浸能力的重要依据。利用测定孔隙率和石蜡切片面积比两种方法揭示了华南地区5种红树植物优势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在自然条件和人工生境下根通气组织的发育规律,并用石蜡切片研究了茎和叶的通气组织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根的通气组织发育程度的结果相关性显著(P<0.05)。5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主要产生于根部,茎和叶发育较少,除了潮汐生境中白骨壤根的通气组织为根、茎、叶总和的48.16%、非潮汐生境中桐花树根为43.81%,其余树种根部通气组织占总体的50%以上。自然潮间带生境中,桐花树、木榄、白骨壤、秋茄、红海榄,通气组织分别为(14.98±3.34)%、(27.83±2.3)%、(29.64±3.17)%、(30.09±4.12)%、(42.12±3.14)%,通气组织比例与其在潮间带上的分带性和演替序列较为吻合。非潮汐人工生境下,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根部通气组织较自然生境下均有所增加,说明各树种对非潮汐淹浸条件具备一定的适应力。根据非潮汐生境下通气组织的比例可判定它们对恒定水位的适应能力依次为:桐花树>白骨壤>秋茄>木榄>红海榄。红树植物对非潮汐淹浸条件的适应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开展人工生境下红树林的栽培与推广应用,研究结果对提高栽培成活率,更大限度地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植物 通气组织 非潮汐生境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石绿在青石斑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与消除规律 被引量:21
3
作者 彭景书 黄敏红 +3 位作者 佘忠明 伍卡兰 何庆 刘爱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了解运输和疾病防治过程非法使用孔雀石绿后,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对孔雀石绿的蓄积及消除规律,以指导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管,采用3种浓度的孔雀石绿分别连续药浴5 h,以及分3次间断药浴15 min,再转移至水泥池中用海水养殖,采... 为了解运输和疾病防治过程非法使用孔雀石绿后,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对孔雀石绿的蓄积及消除规律,以指导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管,采用3种浓度的孔雀石绿分别连续药浴5 h,以及分3次间断药浴15 min,再转移至水泥池中用海水养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青石斑鱼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的残留。结果表明:模拟运输过程用药后,残留量依次为247、102、113 g/kg,模拟疾病防治用药后,最大残留量依次为14.3、10.2、8.62 g/kg;两种用药方式下,用药浓度为0.15 mg/L时,其残留峰值均出现在清水养殖一个月后;模拟运输过程用药后,青石斑鱼肌肉组织孔雀石绿需245 d方可降至检测限以下,模拟疾病防治需122 d。种苗阶段的非法用药也可能成为水产品孔雀石绿残留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石斑鱼 肌肉组织 孔雀石绿 残留 消除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