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社区卫生发展论坛(2013年11月·深圳):社区卫生发展中心主任分论坛内容摘登
1
作者 吴汉骥 吴华 +1 位作者 刘小红 刘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3-367,共5页
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进全科医生服务的全面落实,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在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的支持下,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主办的“全国社区卫生发展论坛”于201... 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进全科医生服务的全面落实,持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在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的支持下,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深圳市社区卫生协会主办的“全国社区卫生发展论坛”于2013年11月22—24日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召开。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我国全科医学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科医学的发展与其人才队伍的建设密不可分,建立一支稳定且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不仅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基础,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期摘登了会议中社区卫生发展中心主任分论坛关于社区人才培训的精彩内容,对我国社区如何开展全科医生培训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敬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社区护士居家护理工作场所暴力预防 被引量:13
2
作者 戴利 杨云智 +2 位作者 姚国仙 张雪珍 谢金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507,共3页
为了满足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等居民健康照护的需求,居家护理服务已陆续开展,"互联网+"的护士共享平台也悄然兴起。然而,护士人身安全是居家护理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国香港社区护理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举措,从管理部... 为了满足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等居民健康照护的需求,居家护理服务已陆续开展,"互联网+"的护士共享平台也悄然兴起。然而,护士人身安全是居家护理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国香港社区护理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举措,从管理部门及医院重视、安全培训、分阶段把关、防范用品的配备与安全团队支持、专业素养提升5个方面进行介绍,为内地居家护理预防工作场所暴力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护理 工作场所暴力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莱斯特评估套件的全科医生技能培训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青 朱旬 +4 位作者 高雅 耿小鹿 陈璐 王宇 陈少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87-1993,共7页
目的评价深圳市国际全科医生技能培训效果,为全科医生的培训及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于2016年6—7月,以深圳市宝安区国际全科医生技能培训项目第一期22例学员为评价对象(学员组),并按1∶1匹配对照组。由1名课题组人员和1名资质较高... 目的评价深圳市国际全科医生技能培训效果,为全科医生的培训及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于2016年6—7月,以深圳市宝安区国际全科医生技能培训项目第一期22例学员为评价对象(学员组),并按1∶1匹配对照组。由1名课题组人员和1名资质较高的全科医生,采用莱斯特评估套件(LAP)对两组的接诊过程进行现场评价,对每例全科医生原则上评价接诊患者数为8例。LAP包括7个类别,分别为:1.接诊和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3.患者管理、4.解决问题、5.医生行为和与患者的关系、6.预防性治疗、7.病历记录。结果两组最终各纳入20例全科医生参与LAP评价,共评价接诊患者263例,对照组和学员组分别评价129例和134例。学员组单位接诊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组1~7类别得分及LAP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别是1、3~5、7类别得分及LAP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去除权重因素影响后,两组得分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1、3、7、4、5类别;职称是1、3、4类别得分及LAP总分的影响因素;注册执业医师专业是3、6类别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该培训项目对全科医生的应诊技能有很大帮助,主要体现在接诊和病史采集、患者管理、病历记录方面,其成效因学员职称、注册执业医师专业有所差异。今后全科医生培训应注重全科思维和医患沟通的训练,多提供真实的患者接诊、案例讨论、学术沙龙等方式,促进受训者综合素质的提升,评价考核可以借鉴LAP,注重评价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临床工作能力 教育考核 莱斯特评估套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研制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洪玉纯 吴华 +5 位作者 杜宜珊 李树然 孙文民 叶明喻 张永建 李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96-3901,共6页
背景建立统一的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是提升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和推动全科医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但一直以来缺乏适合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的规范化诊断术语和编码,导致全科医师的诊断不规范、不标准,严重阻碍了我国全... 背景建立统一的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是提升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和推动全科医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但一直以来缺乏适合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的规范化诊断术语和编码,导致全科医师的诊断不规范、不标准,严重阻碍了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目的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并验证诊断术语和编码集的有效性,促进社区全科诊断标准化和规范化。方法通过文献学习和专家咨询法,结合社区常见健康问题谱和疾病谱,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CD)-10构建社区卫生服务适用的全科诊断术语和编码集;于2021年9月—2022年2月在深圳市两个行政区的259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试点运行所研制的全科诊断术语和编码集以进行实证研究,以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后台诊断数据和以社区全科医师为样本的问卷调研数据为基本数据,分析试点实施情况,验证诊断术语和编码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编制完成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其中全科诊断分类41种,含标准化全科诊断术语和编码6629项。深圳市两区试点结果显示,规范化干预区域的诊断名称规范化构成比较非试点区高86.13%~95.38%;试点区该时段涉及的诊断名称同比下降96.60%,规范化干预使全科常用诊断大为聚焦,且跟社区疾病谱基本一致,社区常见疾病诊断归集度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31%(227/260)的调查对象认为编码集对社区诊断规范化有促进作用,77.31%(201/260)的调查对象支持编码集的上线应用。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全科医学诊断术语和编码集,形成了社区全科诊断术语字典,解决数据分析时一义多词的难题,同时兼顾上下转诊和医保对接,有效提高了社区诊疗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对基层卫生事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诊断 术语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