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性卒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馨如 林国辉 宋建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MR-VWI)检查,对大脑中动脉区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进行分析,探寻与复发性卒中独立相关的影像特征。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8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MR-VWI检查并判定梗死区域大脑中动脉内存在责任斑块,并根据临床及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首发卒中组、复发卒中组以及卒中阴性组。记录斑块特征、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以及其他影像学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多因素分析得到的独立相关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首发卒中组69例,复发卒中组76例,卒中阴性组40例。三组间性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首发卒中组与卒中阴性组相比,复发卒中组的患者年龄更大(P<0.05),糖尿病患病比例更高(P<0.05)。与卒中阴性组相比,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大于45岁的中老年患者比例更大(P=0.006、P<0.001),复发卒中组糖尿病患病比例(P=0.013)更高。与卒中阴性组相比,首发卒中组患者以环壁斑块多见(P=0.008);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及狭窄程度更大、强化的斑块数量更多(P<0.05)。首发卒中组与复发卒中组相比,复发卒中组的卒中机制更倾向于CISS分型中的低灌注/栓子消除障碍类型(P=0.046),复发卒中组具有更大的斑块面积(P<0.001)、斑块负荷(P<0.001)、更明显的狭窄程度(P<0.001)。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是大脑中动脉区域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比值比(odds ratio,OR)=1.04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7~1.074,P=0.008]、斑块面积(OR=1.286,95%CI:1.018~1.543,P=0.002),斑块负荷(OR=1.586,95%CI:1.013~2.155,P<0.001)。年龄AUC值为0.658 (95%CI:0.568~0.748),斑块面积AUC值为0.662 (95%CI:0.575~0.750),斑块负荷AUC值为0.758(95%CI:0.676~0.839)。三者联合检测AUC值为0.827(95%CI:0.758~0.896),高于其他单独预测因素的AUC值,整体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年龄、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与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卒中复发 磁共振成像 血管壁成像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网络的频率特异性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鹏飞 程秀 +7 位作者 马来阳 王瑞 李敏 杨婷莉 郭睿卿 陶家欢 刘光耀 张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系统性探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网络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改变,并观察频率特异性FC模式。材料...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系统性探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网络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改变,并观察频率特异性FC模式。材料与方法经过严格质控,最终前瞻性纳入28例PD患者与34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整合来自模板的双侧小脑(Ⅳ~Ⅴ、Ⅵ、Ⅷ小叶)、黑质、基底节(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运动皮层(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共计36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组成PD特异性运动网络,使用常规低频(0.01~0.1 Hz)以及slow-3(0.073~0.198 Hz)、slow-4(0.027~0.073 Hz)、slow-5(0.01~0.027 Hz)子频段下的FC分别构建连边。经过基于网络的统计分析,探究频率特异性FC改变模式。使用Spearman偏相关分析观察异常FC与临床运动及认知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在常规低频下展现了广泛的FC减低。在P=0.01的连边阈值与P=0.05的子图阈值下,观察到包含22个ROI和29条连边的子图(P=0.017),其中网络间连接以丘脑-小脑-基底节为著,以及黑质-壳核、中央后回-小脑的连接。网络内连接主要集中于小脑双侧Ⅵ小叶间、双侧壳核间、双侧中央旁小叶与右侧中央后回。在P=0.05的连边与子图阈值下与常规低频对比,slow-4展现了更多的丘脑-基底节的FC改变。slow-5频段的特异连边主要集中在“小脑-黑质-基底节-丘脑”的网络间连接。slow-3频段未发现异常FC。常规低频下,丘脑-苍白球及壳核间FC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呈负相关(P_(corrected)=0.04及P_(corrected)<0.01)。结论PD患者表现了整合运动网络复杂且广泛的FC受损,并且具有频率特异性改变模式。包含“小脑黑质-基底节-丘脑-运动皮层”多环路的脑网络功能异常可能是PD运动障碍的神经病理学机制之一,而纹状体、丘脑等皮层下结构可能具有疾病诊断与监测的潜在生物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运动网络 频率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瘤样扩张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国辉 宋建勋 +1 位作者 符念霞 黄腾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28,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BYL20220203。患者男,39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一个搏动性包块,四肢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无高血压...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BYL20220203。患者男,39岁,因发现颈部包块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右侧颈部可触及一个搏动性包块,四肢肌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颈段巨大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内动脉 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 瘤样扩张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预测缺血性卒中复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温馨如 宋建勋 黄腾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161,176,共6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CAD)所致的缺血性卒中致死致残率显著,复发率高。即使经过规范化治疗后的患者,第一年复发率仍超过20%,并且缺血性卒中复发导致的危害比首发卒中更大。因此预测缺血性卒...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ICAD)所致的缺血性卒中致死致残率显著,复发率高。即使经过规范化治疗后的患者,第一年复发率仍超过20%,并且缺血性卒中复发导致的危害比首发卒中更大。因此预测缺血性卒中复发十分重要。磁共振血管壁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ascular wall imaging, MR-VWI)不仅可以识别ICAD病因,对管腔狭窄及管壁情况进行分析,还能定性定量评估斑块成分,识别与缺血性卒中复发关系密切的易损高危斑块,进而指导临床积极干预,降低复发风险。本综述将从MR-VWI优势及其在病因识别、评估影像学特征与复发关系、评估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提高临床对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注与认识,减少复发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复发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诊断以青光眼为首发症状的早期脑颜面血管瘤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思静 宋建勋 符念霞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190-1191,1197,共3页
患者男,12岁。因"左侧面部红斑痣12年,左侧眼压增高2年,加重1周"到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就诊。否认癫痫、神经系统等疾病,无家族史。查体:左侧面颊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见浅色红斑痣,轻压褪色。自动眼压仪测眼压示:左眼29.5 m... 患者男,12岁。因"左侧面部红斑痣12年,左侧眼压增高2年,加重1周"到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就诊。否认癫痫、神经系统等疾病,无家族史。查体:左侧面颊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见浅色红斑痣,轻压褪色。自动眼压仪测眼压示:左眼29.5 mm Hg,右眼12.2 mm Hg。左眼:结膜轻度充血,血管扩张,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大致正常,见图1A、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颜面血管瘤 青光眼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左顶叶星形母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腾达 宋建勋 +1 位作者 符念霞 苏慧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7-138,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BYL20220202。患者男,39岁,2022年1月5日因“头痛2月余,近1周加剧”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偶有恶心、呕吐症状,无明显规律性,未出现四...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BYL20220202。患者男,39岁,2022年1月5日因“头痛2月余,近1周加剧”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偶有恶心、呕吐症状,无明显规律性,未出现四肢抽搐症状。查体:四肢肌力正常,腱反射阳性,病理征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星形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发育不良及其与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慧荣 宋建勋 黄腾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3,共5页
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大脑后循环系统的先天性血管变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既往的研究多数基于传统管腔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脑卒中的关系,但忽略了鉴别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动脉粥样硬... 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大脑后循环系统的先天性血管变异,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可能是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既往的研究多数基于传统管腔成像技术探讨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脑卒中的关系,但忽略了鉴别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必要性,高分辨力血管壁成像显示管壁结构改变具有巨大优势,能更深层次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椎动脉发育不良的诊断及发生率、影像评价方法及其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椎动脉发育不良的关注及进一步认识,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发育不良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力血管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