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聚合酚下调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红 董玮 +1 位作者 侯杰 贺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探讨褐藻聚合酚(PFFE-A)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分组:依次以50、100、150μmol·L-1的小、中、大剂量的PFF... 目的探讨褐藻聚合酚(PFFE-A)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分组:依次以50、100、150μmol·L-1的小、中、大剂量的PFFE-A干预细胞,另设立正常对照组细胞。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异种种植结肠癌裸鼠模型检测细胞的体内生长与转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GF-β_(1)、p-Smad2/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FFE-A小、中、大剂量组细胞的增殖率、侵袭细胞数、肿瘤瘤体质量、病灶转移比例、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mRNA的表达、TGF-β_(1)和p-Smad2/3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PFFE-A能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过程,抑制大肠癌细胞HT29的体外增殖与侵袭能力,下调其体内生长与转移的能力,这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_(1)/Smads信号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聚合酚 大肠癌 增殖与侵袭 转化生长因子β_(1)/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脾切除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黎建云 涂传清 +4 位作者 贺德 王典文 黄灿 张旭艳 冯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目的分析激素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脾切除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脾切除后ITP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ITP脾切除患者32... 目的分析激素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脾切除术前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脾切除后ITP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ITP脾切除患者32例,随访时间3~60个月,按脾切除疗效分为早期复发组(脾切除后6个月内复发,PLT<30×109/L)及有效组(脾切除后PLT>30×109/L且较切除前PLT增加2倍以上)。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脾切除术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4+/CD3+CD8+、CD3-CD19+)及CD56+CD16+自然杀伤细胞的百分比(CD3-/CD16+CD56+)。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结果早期复发组患者11例(占34.4%),有效组21例(占65.6%)。早期复发组脾切除术前CD3+CD4+、CD3+CD4+/CD3+CD8+明显低于有效组[(21.7±5.4)%vs(32.6±4.1)%,t=6.39,P=0.015;0.65±0.21 vs 1.29±0.36,t=3.92,P=0.003];早期复发组脾切除术前CD3+CD8+明显高于有效组[(34.5±5.9)%vs(26.8±6.6)%,t=-3.20,P=0.030];两组患者CD3-/CD16+CD56+、CD3-CD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行脾切除术治疗前CD3+CD4+、CD3+CD4+/CD3+CD8+低的ITP患者,术后易出现复发,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可作为ITP脾切除疗效预测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脾切除术 T 淋巴细胞亚群 杀伤细胞 天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外伤患者自体脾片移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新斌 贺德 +5 位作者 王兴群 李荣江 郝俊 许毓敏 胡钶 马广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59-3562,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脾片移植术在脾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脾外伤患者120例,其中自体脾片移植组72例,切脾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自体脾片... 目的探讨自体脾片移植术在脾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脾外伤患者120例,其中自体脾片移植组72例,切脾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和术后不同时期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自体脾片移植组手术时间长于切脾组(P<0.05),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切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 d两组各免疫指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两组各免疫指标均较术后1 d升高(P<0.05)。术后3个月自体脾片移植组各免疫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且各免疫指标均优于切脾组(P<0.05)。结论脾切除能使机体免疫功能急剧下降,但机体免疫功能短期内可回升至一定水平,行自体脾片移植能使机体免疫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脾切除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 自体脾片移植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脂磷壁酸激活Toll样受体2抑制胰腺导管癌BxPC-3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4
作者 纪周新 贺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7-481,共5页
目的: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对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Bx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0、5、10、50μg/ml的LTA分别处理BxPC-3细胞,以0μg/ml组作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粪肠球菌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LTA)对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BxPC3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0、5、10、50μg/ml的LTA分别处理BxPC-3细胞,以0μg/ml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作为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LTA对细胞BxPC-3增殖的影响;用50μg/ml LTA处理BxPC-3细胞48 h,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其对BxPC-3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B法检测对BxPC3细胞中TLR2、P38、p-P38、NF-κB和p-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LTA抑制BxPC3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0μg/ml组相比,在LTA 50μg/ml干预48 h后,BxPC-3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1),故后续实验组细胞均采用50μg/ml LTA处理48 h。与0μg/ml组相比,50μg/ml组发生侵袭的BxPC-3细胞数和迁移率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TLR2、p-P38、p-NF-κB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粪肠球菌LTA可抑制PDA细胞BxPC-3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LTA激活TLR2进而促进P38及NF-κB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脂磷壁酸 TOLL样受体2 胰腺导管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