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震颤型帕金森病患者脑灰质体积的改变:一项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研究
1
作者 张佳文 胡涛 +5 位作者 赵贝贝 林碧霞 崔晓峰 黄汝成 冯泽慧 江杨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7,共6页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研究震颤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患者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随机纳入的22例TD-PD患者和22例年龄性...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研究震颤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患者脑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随机纳入的22例TD-PD患者和22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者进行3D-T1加权成像扫描,采用SPM12软件对三维结构图像进行VBM分析,检测GMV。结果与HC组相比,TD-PD组脑右侧颞中回(Temporal_Mid_L,MTG.R)、左侧眶内额上回(Frontal_Mid_Orb_R,ORBsupmed.L)、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Calcarine_L,CAL.L)灰质体积均减小(FWE校正,团块水平P<0.001),上述差异脑区的灰质体积与PD患者震颤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91、−0.512、−0.522,P均<0.05)。结论PD患者的震颤症状与视觉信息处理障碍、空间感知能力下降所导致的自主运动功能下降有关。并且随着PD患者临床震颤症状严重程度的加剧,相关脑区结构损害程度也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震颤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颞中回 眶内额上回 距状裂周围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四关穴对帕金森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骆振宇 毕尚青 王衍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803-2807,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四关穴对帕金森病(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针刺四关穴对帕金森病(PD)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宝安区中医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四关穴治疗,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帕金森综合量表评分(UPDRS评分)、生命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2)、肌电图震颤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精神、行为、情绪积分,日常活动积分、运动功能积分、运动并发症积分、UPDRS总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固定姿势震颤的频率、强度和坐位静止震颤强度较治疗降低,生理、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心理、WHO-QOL-2总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巴胺(DA)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46.67%、86.67%,优于对照组的3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可改善PD病情,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四关穴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因子 震颤细胞 帕金森综合量表评分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