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适宜基层应用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韦冰 张巧玲 +4 位作者 徐小红 郭艳芳 廖美艳 刘峥 徐国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适宜基层应用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30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模型组(250例)和对照组(50例),建立适合基层的"糖尿病风险因素评估+视网膜病变设备检测+血糖控制"...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适宜基层应用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30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模型组(250例)和对照组(50例),建立适合基层的"糖尿病风险因素评估+视网膜病变设备检测+血糖控制"预测模型。两组均进行免散瞳眼底彩色照相及相关化验等,引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视网膜病变关联因素。结果检测600只眼,视网膜病变眼数200只;重度非增生型眼数和增生型眼数分别为105、95只。对照组100只眼,视网膜病变眼数32只,重度非增生型眼数和增生型眼数分别为15、17只;模型组500只眼,视网膜病变眼数168只,重度非增生型眼数和增生型眼数分别为90、78只。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眼轴长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眼轴长度、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蛋白。构建ROC曲线,对照组测算曲线下面积数值为0.800,临界值结果为0.184,简化回归方程分析诊断临界值结果为-1.479。对照组患者将相关的计算参数列入回归方程,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数值分别为86.0%、58.0%、0.762,伴随预测评分结果与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成正向关系,若评分结果<-2.5,则实际患病率为0。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诱发因素很多,主要与患者病程、眼轴长度、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等因素有关,同时验证了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风险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研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儿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喘憋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喘憋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 雾化吸入 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脑血栓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毅贤 李莎莎 《北方药学》 2020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脑血栓应用阿托伐他汀对疗效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脑血栓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 目的:分析脑血栓应用阿托伐他汀对疗效和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脑血栓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研究组NIHSS评分(11.24±2.13)分、Barthel指数(47.40±4.62)、IMT(0.38±0.64)mm、斑块面积(1.43±0.61)cm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可以显著提高脑血栓疗效,能够有效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脑血栓 疗效 颈动脉斑块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孟鲁司特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 目的:探讨应用孟鲁司特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布地奈德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应用孟鲁司特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喘息、胸闷症状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胸闷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应用孟鲁司特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缩短其咳嗽、喘息及胸闷症状消失的时间,促使其较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慢性持续期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