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同体监测岭南火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外周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时效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晶晶 周鹏 +2 位作者 曾婧纯 裴文娅 林国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岭南火针、电针治疗)对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机理及其时效性.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岭南火针治疗组,于大鼠右足蹼底部皮下注射体积为50μL的带状疱疹病毒接种溶液,利用微...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岭南火针、电针治疗)对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机理及其时效性.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和岭南火针治疗组,于大鼠右足蹼底部皮下注射体积为50μL的带状疱疹病毒接种溶液,利用微透析技术,同体、实时、在线监测岭南火针、电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模型大鼠外周腺苷及其代谢产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各组大鼠外周组织内腺苷、AMP、ADP质量浓度降低,治疗后30~60 min,电针组局部腺苷、AMP质量浓度接近基线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90 min,电针组大鼠局部腺苷、AMP和ADP质量浓度逐渐下降至模型组水平(P>0.05).岭南火针组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在60 min,治疗后120 min,外周组织中腺苷、AMP、ADP仍处于基线状态,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岭南火针治疗组与电针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电针在治疗后30 min即能够起到镇痛效应,岭南火针在治疗后60 min起效,且能至少维持2 h,岭南火针较电针组而言,具有镇痛效果持久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技术 岭南火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腺苷 一磷酸腺苷 二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