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双能量碘图评价主动脉病变肾灌注水平 被引量:9
1
作者 高立 袁旭春 +3 位作者 邱翔 胡国迎 廖文凌 侯金成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图评价主动脉病变患者肾灌注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后行双能量扫描,应用Liver VNC程序,重建肾灌注碘图,测量双肾实质正常灌注及低灌注感兴趣区的CT值、碘浓度、对...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图评价主动脉病变患者肾灌注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后行双能量扫描,应用Liver VNC程序,重建肾灌注碘图,测量双肾实质正常灌注及低灌注感兴趣区的CT值、碘浓度、对比增强率及脂肪分类。结果:10例受检者CTA共扫描20侧肾脏,其中6侧灌注异常减低。双能量碘图检查结果与CTA一致;肾脏低灌注区的碘浓度和对比增强率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5;t=4.16,P<0.05);0.5融合图像低灌注区CT值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5);肾低灌注区与对照侧的脂肪分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P=0.08)。结论:应用双能量碘图可直观显示肾灌注水平,测量感兴趣区CT值、碘浓度和对比增强率等定量指标可反映肾灌注水平,与CTA联合应用有助于准确评价主动脉病变患者的肾灌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三房心:64层CT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袁旭春 廖文凌 +3 位作者 陈琴 邓慧仪 邱翔 黄京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CT在成人三房心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2月~2010年3月我院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病例,发现三房心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5~71岁,完全型1例,不完全型5例。采用多种CT图像重组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容积密度投... 目的:评价64层CT在成人三房心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2月~2010年3月我院64层CT冠状动脉检查病例,发现三房心6例,男5例,女1例,年龄45~71岁,完全型1例,不完全型5例。采用多种CT图像重组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容积密度投影(VIP)、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对心脏结构和冠状动脉进行分析。结果:CT可以清晰地显示心房内的异常隔膜和隔膜孔以及肺静脉和心房的连接、有无梗阻,显示并发的心脏畸形及冠状动脉血管。结论:64层CT是诊断成人三房心的有效影像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房心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旭春 蒋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 评价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及其特殊性。方法 全组 18例 ,男 4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3 3岁 ,最窄直径 ( 5 .0± 2 .2 7)mm ,采用AmplatzerPDA封堵伞治疗。术后 2 4h及 3~ 5 1个月X线照片及彩色多普... 目的 评价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及其特殊性。方法 全组 18例 ,男 4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3 3岁 ,最窄直径 ( 5 .0± 2 .2 7)mm ,采用AmplatzerPDA封堵伞治疗。术后 2 4h及 3~ 5 1个月X线照片及彩色多普勒随访。结果 技术成功率 10 0 % ,即时造影显示 6例无残余分流 ,1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 ,2 4h复查 17例无残余分流 ,1例少量分流 ,3~ 5 1个月随访情况同前。结论 成人PDA的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成人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