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住院费用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繁 +51 位作者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 目的探讨广东省新生儿科出院的超未成熟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EPI)与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的住院费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26家三甲医院新生儿科于2013-2017年出院的EPI与ELBWI的住院情况和住院费用,并按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和医院类型等进行分组,分别计算和比较各组的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结果共2392例EPI与ELBWI进入分析,整体患儿的中位住院天数为52(4,73)d,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为2060(1441,3404)元,中位住院总费用为78044(20176,134440)元。死亡/转院组(n=1117)与存活/非转院组(n=1275)比较,存活/非转院组的中位住院天数和中位住院总费用均大于死亡/转院组(Z=-35.600、-29.394,均P<0.001),但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低于死亡/转院组(Z=-24.511,P<0.001)。在存活/非转院组中,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年份呈正相关(r=0.302、0.259,均P<0.001),各年的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相当于当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56、3.74、4.11、4.10和4.05倍;中位住院天数、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均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仅与出生胎龄呈负相关(P<0.001);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与出院医院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r=0.356、0.392,均P<0.001);综合性医院的中位日均住院费用、中位住院总费用均低于专科医院(Z=-2.230、-3.373,P=0.026、P<0.001)。结论EPI与ELBWI的救治费用与救治结局、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年份、出院地区、医院类型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氧疗配合珍珠粉外涂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6
2
作者 徐月玲 熊小云 郭海云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9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70 例红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经常规处理后,观察组局部吹纯氧辅以外涂珍珠粉治疗;对照组暴露局部,外涂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70 例红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经常规处理后,观察组局部吹纯氧辅以外涂珍珠粉治疗;对照组暴露局部,外涂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局部氧疗配合外涂珍珠粉治疗新生儿红臀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创口、促进愈合,其疗效快、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红臀 氧气 珍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危险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金丽 林真珠 +5 位作者 熊小云 吕元红 何少玲 孙莉 方小燕 贺万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堵塞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7所医院811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跟踪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60例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7.4%...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导管堵塞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7所医院811例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跟踪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导管堵塞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60例新生儿发生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7.4%(2.85/1 000导管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液过程中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是导管堵塞的保护因素(OR=0.113),导管留置时间>40d是危险因素(OR=2.780)。结论为避免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输液过程中应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同时每天评估导管保留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导管堵塞 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氨血症多中心现状调查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深圳新生儿数据协作网 吴本清 +3 位作者 杨传忠 冯晋兴 陈诚 余章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2-258,共7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多中心现状调查,了解新生儿高氨血症的发病率、病因分类、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11月28家参与单位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治疗的血氨>100μmol/L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确诊高氨... 目的通过回顾性多中心现状调查,了解新生儿高氨血症的发病率、病因分类、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以2017年1月—2022年11月28家参与单位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治疗的血氨>100μmol/L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确诊高氨血症新生儿的发病率、病因分类、临床特征、基因表型及预后随访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期间28家单位总分娩量708421例,73例符合新生儿高氨血症诊断标准,其中男44例、女29例。病因分类中先天遗传性高氨血症32.88%(24例),暂时性高氨血症15.07%(11例),继发性高氨血症16.44%(12例),另有26例原因不明(35.61%)。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应差、气促、喂养困难、抽搐、意识障碍等。主要异常实验室检查为代谢性酸中毒、血乳酸增高、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血氨基酸和/或尿氨基酸异常,13例进行了基因检查的患儿中11例发现异常。治疗上除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主要采用了精氨酸排氨(21例)、补充肉碱(8例)、血液净化(9例)以及腹膜透析(3例)。预后方面,24例先天遗传性高氨血症患儿死亡10例,放弃治疗6例,好转出院8例;12例继发性高氨血症患儿死亡1例,放弃治疗3例,预后不详1例,治愈出院7例;11例暂时性高氨血症患儿均治愈或好转出院;而26例不明原因高氨血症病例死亡17例,放弃治疗4例,预后不详3例,好转出院2例。结论新生儿高氨血症发病率不高,但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尤其是先天性遗传高氨血症和不明原因高氨血症病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前咨询,建立新生儿高氨血症筛查体系和新生儿高氨血症注册登记系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血症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测定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益础 陈雪雨 +5 位作者 杨勇 余霞娟 邱晓媚 赵捷 熊小云 杨传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8-325,共8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POD)法检测新生儿血清游离胆红素(UB)的临床适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向胆红素标准品溶液(1、2、3μmol/L)加入H_(2)O_(2)(0.33 mol/L)和三种不同终末浓度(0.019、0.038、0.075μ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获...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POD)法检测新生儿血清游离胆红素(UB)的临床适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向胆红素标准品溶液(1、2、3μmol/L)加入H_(2)O_(2)(0.33 mol/L)和三种不同终末浓度(0.019、0.038、0.075μg/mL)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获得标准化的HRP一级速率常数Kp;新生儿血清上样量25μL,稀释倍数41.6,于37℃且避光条件下用2.4、4.8μg/mL HRP检测血清UB水平,并验证该方法学的准确性、精密度以及稳定性;收集33例黄疸患儿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主要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SB)、间接胆红素(IDB)、白蛋白(ALB)、胆红素与白蛋白摩尔比值(BAMR)等;用Graphpad Prism 8.0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在pH值为7.4±0.2,反应温度37℃且避光条件下,标准化Kp为(7.20±1.08)mL·μg^(^(-1))·min^(-1)。HRP活性和UB水平分别于-20℃冻存3周和1周内无明显下降。不同UB水平血清样品的平均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本研究用POD法检测33例黄疸患儿(胎龄≥35周)的血清UB范围为(0.32~1.20)μg/dL,与TSB、IDB及BAMR均显著相关。有5例UB水平≥1.0μg/dL,强光疗者占60%(3/5)。[结论]采用POD法结合常见设备分光光度计检测新生儿血清UB水平不仅操作简易、检测快速,且试剂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便于临床开展。血清UB的测定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血清游离胆红素 过氧化物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对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燕琼 黄智峰 +4 位作者 陈雪雨 韩东山 林冰纯 黄子璐 杨传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1-908,共8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对治疗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有效性。方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成空气-生理盐水(RA-Saline)组、空气-阿奇霉素(RA-AZM)组、氧气-生理盐水(O2-Saline)组、氧气-...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对治疗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有效性。方法:将新生大鼠随机分成空气-生理盐水(RA-Saline)组、空气-阿奇霉素(RA-AZM)组、氧气-生理盐水(O2-Saline)组、氧气-阿奇霉素(O2-AZM)组,O2-Saline组和O2-AZM组大鼠组在出生12 h内暴露于浓度为95%~100%的高氧中以建立BPD新生大鼠模型,RA-AZM组、O2-AZM组在生后第1~10天每天腹腔注射AZM(40 mg/kg),RA-Saline组和O2-Saline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生存率;q PCR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测量肺泡平均线性截距(mean linear intercept,MLI)及次级肺泡隔的生成、肺血管密度来评估AZM对BPD新生大鼠肺发育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来评估AZM对炎症细胞的影响。结果:与O2-Saline组比较,O2-AZM组大鼠10 d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PCR结果显示,与O2-Saline组比较,O2-AZM组大鼠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表达显著下降(P <0.05),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ytokine induced neutrophil chemoattractant-1,CINC-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LISA结果表明,与O2-Saline组比较,O2-AZM组大鼠IL-6水平显著下降(P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2-AZM组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聚集显著减少,肺血管密度及次级肺泡隔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与O2-Saline组比较,O2-AZM组大鼠MLI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ZM可降低高氧暴露新生大鼠肺组织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或募集,改善高氧暴露新生大鼠BPD样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氧暴露 炎症 肺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药敏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玲 徐峰 +5 位作者 杨传忠 钟巧 胡文娟 刘红霞 沈阳 孙华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1-556,共6页
目的对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资料、治疗、预后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NICU血液真菌培养阳性VLBW临床数据、... 目的对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资料、治疗、预后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NICU血液真菌培养阳性VLBW临床数据、相关病原学及药敏资料等,对其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21例VLBW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中病原真菌分别为热带念珠菌11株、近平滑念珠菌10株。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12例,57.1%)和出血(4例,19.0%)。高危因素包括极低出生体质量(90.5%),胎龄<32周(100%),并在NICU入住超过15 d(100%)。与热带念珠菌相比,近平滑念珠菌感染更显示与气管插管、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相关(P<0.05)。热带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和伊曲康唑均100%敏感,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为90.5%。结论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余临床表现一般无特殊性,高危因素主要有胎龄小、住院时间长,非白念珠菌血流感染由热带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所致者,可经验性给予氟康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念珠菌 血流感染 新生儿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超早产儿近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春 杨传忠 黄智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脐带结扎方式对孕周<28周超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孕周<28周超早产儿,按照脐带结扎方式分成常规组、延迟脐带结扎组和切断脐带进行脐带挤...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脐带结扎方式对孕周<28周超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孕周<28周超早产儿,按照脐带结扎方式分成常规组、延迟脐带结扎组和切断脐带进行脐带挤压组。比较三组患儿住院期间有创辅助通气时长、无创辅助通气时长、入院体温、住院时间、输血次数以及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型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死亡等发生率。结果延迟脐带结扎组和切断脐带挤压脐带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输血次数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延迟脐带结扎组与切断脐带挤压脐带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长,住院时间、输血次数及各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迟脐带结扎与切断脐带脐带挤压均可缩短超早产儿无创辅助通气时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输血次数,降低超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脐带结扎 脐带 结扎术 超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时间对<34周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素娥 陈春 +2 位作者 陈思齐 林彦青 杨传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时间对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咨询、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年出生胎龄<34周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528例,对其早期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破膜孕周<28周时,胎膜早破时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时间对早产儿早期结局的影响,为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前咨询、临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9年出生胎龄<34周的单胎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儿528例,对其早期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破膜孕周<28周时,胎膜早破时间≥7 d可降低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脑室内出血(≥3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严重并发症的总体发病率,≥3 d可降低重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P<0.05);破膜孕周28~34周时,不同胎膜早破时间组早产儿早期结局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胎龄小是院内死亡、早发型败血症、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0.229、0.705、0.499,95%CI分别为0.092~0.570、0.617~0.805、0.432~0.576),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是早发型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35,95%CI:1.797~8.181)。结论延长胎膜早破时间可延长孕周、改善<34周早产儿的早期结局,但需注意有无临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建议破膜孕周<28周者延长胎膜早破时间≥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时间 结局 早发型败血症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理论采用会阴盆底超声探讨孕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罗丹 陈玲 +2 位作者 余霞娟 靳梅 蔡文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520-4525,共6页
背景 孕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整体理论是目前普遍用于探讨SUI发生机制的理论.然而该理论多用在手术与非孕期人群中,整体理论是否适用于孕期人群还有待探索.目的 基于整体理论,采用经会... 背景 孕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整体理论是目前普遍用于探讨SUI发生机制的理论.然而该理论多用在手术与非孕期人群中,整体理论是否适用于孕期人群还有待探索.目的 基于整体理论,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探索孕期SUI发生机制.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及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早、中期孕妇245例(样本A),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采用同质性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超声指标条目、提取公因子.基于筛选结果,采用1:1的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5-9月收集孕早、中期孕妇206例作为样本B用于构建孕期SUI发生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得分0分为对照组,非0分为病例组.结果 通过同质性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出10个超声指标,提取出3个公因子,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339%.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各项重要拟合指数均拟合良好.模型包含9个观测变量,2个外潜变量,分别为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移动度,盆底裂孔面积的改变.模型的各路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8~0.92.结论 本研究基于整体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良好,结果发现孕期SUI的发生机制主要是与膀胱尿道连接部移动度的改变、盆底裂孔面积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妊娠 整体理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超声在孕期尿失禁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丹 余霞娟 +2 位作者 陈玲 陈秀兰 蔡文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孕期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358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单因素分析有组间差异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孕期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358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单因素分析有组间差异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0.7的单个指标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排除无效数据16例,共342名孕妇纳入分析。孕期UI的发生率为39.47%。单个超声指标的AUC在0.576~0.716之间,预测效能一般。其中,静息状态下的β角、裂孔面积(hiatalarea,HA),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膀胱颈的下移距离的预测效能较差(AUCs≥0.6,P<0.05)。Valsalva状态下的HA及静息状态与Valsalva状态下HA的差值(ΔHA)的AUC均>0.7,预测效能可接受(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静息状态下的β角及ΔHA纳入回归模型,ROC曲线分析发现模型联合预测的AUC为0.721(P<0.05)。当比较Valsalva状态下的HA、ΔHA及联合预测模型的AUC时,均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的β角及HA,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及HA,膀胱颈的下移距离,ΔHA均可用于孕期UI的预测,未发现盆底超声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个指标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