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现患率调查及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57
1
作者 吴瑞芳 刘植华 +12 位作者 周庆芝 乌兰娜 王倩 李晴 李霓 刘志红 石菊芳 李瑞珍 张长淮 周艳秋 刘彬 翁雷明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现患率,对子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2004年11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对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 目的了解深圳市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现患率,对子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2004年11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对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均行子宫颈醋酸肉眼观察(VIA)、电子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LCT)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子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对HPV阳性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或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CIN的金标准。结果共有1137名妇女参加本次调查,该人群高危型HPV-DNA检出率为14.0%;15~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和50~59岁组HPV检出率分别为15.5%、17.7%、12.6%、8.8%、10.2%、15.3%和21.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39岁组HPV感染率最低,但除25~29岁组与50~59岁组以外的其他各年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别HPV感染率曲线呈‘V'字型的双峰相。妇女CIN现患率为4.4%,CINⅠ、CINⅡ和CINⅢ现患率分别为3.2%、1.0%和0.3%,CINⅠ现患率明显高于CINⅡ和CINⅢ(P<0.05)。HPV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无CIN病变的子宫颈HPV感染率为8.3%,CINⅡ以上病变HPV感染率达到100.0%。本调查人群未发现子宫颈癌病例。VIA、电子阴道镜、LCT和HC-Ⅱ高危型HPV检测检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的敏感性分别为35.7%、50.0%、92.9%和100%;4种检测方法检出HSIL的特异性依次为96.0%、87.2%、88.4%和86.9%;各种方法均有满意的阴性预测值。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是CIN的主要原因,深圳妇女子宫颈病变多处于发病早期阶段,防癌的重点在于预防HPV感染和治疗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危险因素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牙周炎呈正相关:一项前瞻性研究
2
作者 胡当立 张锋 +4 位作者 李蕙君 许小艺 文萍 郑峥 姚吉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代谢相关指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牙周炎之间相互作用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招募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健康受试者20例和PCOS患者40例。分别在首次入组时、入组后3月和6月进行...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代谢相关指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牙周炎之间相互作用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招募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健康受试者20例和PCOS患者40例。分别在首次入组时、入组后3月和6月进行全口牙周检查、问卷信息采集以及血清和唾液样本收集。通过全口牙周检查获得全口菌斑积分(FMPS)、探诊时牙龈出血率(BOP)、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PD≥4mm、PD≥6mm的位点率以及CAL数值在1~2mm和3~4mm占全口牙中的位点率等牙周参数。通过信息采集获得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血清总睾酮(T)、血清催乳素(PRL)、孕酮(P)和雌二醇(E2)等数值。检测血清和唾液样本中的白介素6(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这4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根据牙周检查情况把受试者分为非牙周炎非PCOS受试者(A)组(n=15)、非牙周炎PCOS受试者(B)组(n=28)、牙周炎非PCOS受试者(C)组(n=5)和患有牙周炎的PCOS受试者(D)组(n=12)。通过组间差异性分析、广义估计方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这些指标与牙周炎和PCOS的关系。结果LH/FSH的比值在B组和D组均高于A组(P<0.05),D组明显高于C组(P<0.05)。B组的血清MMP-8水平高于A组(P<0.05)。而C组和D组的唾液MMP-8水平都明显高于A组(P<0.05),D组也明显高于B组(P<0.05)。PD、BOP、PD≥4mm位点率和CAL在1~2mm的位点率在C组和D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和B组(P<0.05)。入组6个月后的唾液MMP-8、LH、LH/FSH、血清和唾液的IL-6、PD、PD≥4mm和CAL=1~2mm的位点率与首次入组时水平相比均呈上升趋势(OR值>1,P<0.05)。在随访期间,非PCOS组(A+C)和PCOS组(B+D)相比,血清IL-6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血清IL-6、唾液MMP-8、PD、BOP、PD≥4mm的位点率和CAL在1~2mm的位点率在非牙周炎组(A+B)与有牙周炎组(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所有受试者的综合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LH和LH/FSH与PD呈正相关(P<0.05);血清总睾酮和LH/FSH与血清MMP-8水平也呈正相关(P<0.05);PD、BOP、FMPS、PD≥4mm位点率和CAL在1~2mm位点率与唾液MMP-8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PCOS和牙周炎存在相关性,且这两种疾病的进展可改变血清和唾液中的促炎细胞因子和血清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牙周炎 性激素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冯卫彤 黄卓敏 +1 位作者 古衍 彭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24 h内在B超引导下清宫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清宫术中出血量少.43例经子宫...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24 h内在B超引导下清宫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栓塞成功,清宫术中出血量少.43例经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愈;2例经后续补充MTX治愈;2例经后续补充宫腔镜手术治愈.所有患者成功保留子宫,并恢复正常月经.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能保留子宫,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疤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B超引导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a联合LNG-IUS治疗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4
作者 郑峥 王宁宁 +3 位作者 万俊红 甘小清 郑清泉 柯佩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1-543,546,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明显增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宫腔长度≥11cm,平均年龄40.3岁)。接受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mg,每4周1次,至测量宫... 目的观察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明显增大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测宫腔长度≥11cm,平均年龄40.3岁)。接受皮下注射戈舍瑞林3.6mg,每4周1次,至测量宫腔深度≤10cm时,放置LNG-IUS12个月。在用GnRH-a治疗前、放置LNG-IUS后6个月、放置LNG-IUS后12个月进行疼痛VAS评分和月经量PBAC评分,并检测相应子宫体积和血红蛋白变化。结果疼痛VAS评分在GnRH-a治疗前68.3±9.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下降为22.2±8.3和6.8±4.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量PBAC评分在GnRH-a治疗前为153.8±21.6,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减少为39.2±12.3和16.7±5.2,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体积在GnRH-a治疗前为(378.5±39.2)cm3,放置LNG-IUS时为(162.4±49.2)cm3,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子宫体积分别为(254.3±52.4)和(282.9±56.3)cm3;与GnRH-a治疗前比较,放置LNG-IUS时和放置LNG-IUS后6个月、12个月子宫体积显著缩小(P<0.05);而放置LNG-IUS后6个月较放置LNG-IUS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于GnRH-a治疗前为(92.6±8.2)g/L,放置LNG-IUS时、放置LNG-IUS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113.1±5.2)、(116.5±4.5)、(120.3±4.1)g/L,均较GnRH-a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联合GnRH-a与LNG-IUS可有效治疗大子宫腺肌病合并疼痛与月经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与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疗效比较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炳光 曹满瑞 +1 位作者 张玉霞 朱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CSP患者79例,根据不同介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UACE组(A组)43例,UAE组(B组)36例,每组再根据CSP类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UACE)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CSP患者79例,根据不同介入方法随机分为两组,UACE组(A组)43例,UAE组(B组)36例,每组再根据CSP类型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2个亚组,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以清宫术中出血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治疗成功率作为疗效评估参数,比较两组间、亚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介入治疗后清宫手术均顺利,无子宫切除。两组HCG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二次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生型28例,B组25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28/28)和96.0%(24/25)(P>0.05);A组外生型15例,B组11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7%(13/15)和45.5%(5/11)(P<0.05)。两组外生型患者术后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二次治疗率及治疗成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E或UACE后清宫均为治疗CSP的安全有效方法。内生型CSP可考虑UAE,外生型CSP宜采用U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 化疗栓塞 子宫瘢痕妊娠 清宫术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艳 彭莉 +1 位作者 姚吉龙 古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71-1872,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残留,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月经情况。结果:32例...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后在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观察术中及术后阴道流血情况、有无术后残留,并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月经情况。结果:32例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月经规则。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剖宫产后瘢痕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清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K球囊放置时长对重度宫腔粘连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薇薇 苏圣梅 +3 位作者 阎恺 古衍 袁桢 姚吉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由于存在感染风险,目前在重度宫腔粘连(IUA)治疗中COOK球囊放置时间存在较大争议。文中探讨了COOK球囊放置时长对IUA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重度IUA患者,并按放置COOK球囊时... 目的由于存在感染风险,目前在重度宫腔粘连(IUA)治疗中COOK球囊放置时间存在较大争议。文中探讨了COOK球囊放置时长对IUA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0例重度IUA患者,并按放置COOK球囊时长将入组患者随机均分为短期组(1周)、中期组(1个月)、长期组(2个月),比较各组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手术(TCRA)后的再粘连情况及妊娠指标,同时分析相关的感染指标、宫腔恢复情况、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改善率、月经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差异。结果中期组和长期组的妊娠率高于短期组,首次妊娠时间短于短期组(P<0.05)。长期组二探时取出COOK球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48.00%)高于短期组(24.00%)和中期组(30.00%)(P<0.05)。中期组和长期组的宫腔恢复正常率(82.00%、78.00%)较短期组(56.00%)均显著增高(P<0.05)。二探术后中期组和长期组的AFS评分[(2.86±2.32)、(2.90±2.16)]较短期组(4.66±3.60)明显改善(P<0.05);但中期组和长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组和长期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月经改善率和子宫内膜增厚较短期组更为显著(P<0.05),但中期组和长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球囊放置1个月以上能更有效改善宫腔形态和AFS评分,提高妊娠率和缩短术后首次妊娠时间,但放置2个月者潜在感染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COOK球囊 放置时间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剖宫产切口妊娠MRI特征及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炳光 曹满瑞 +3 位作者 张玉霞 张方璟 高俊文 朱志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表现并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方法:经临床确诊CSP 27例,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结果:CSP的MRI表现为妊娠物种植在...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MRI表现并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方法:经临床确诊CSP 27例,回顾性分析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CSP两种类型的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结果:CSP的MRI表现为妊娠物种植在瘢痕处。孕囊着床处瘢痕最薄厚度为(3.2±1.7)mm。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的长度为(21.4±10.0)mm。孕囊大小为(567.1±261.4)mm2。孕囊周围血供丰富16例。外生型16例,内生型11例。外生型及内生型在孕囊着床处疤痕最薄厚度、孕囊与疤痕接触面的长度、孕囊大小、孕囊周围血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在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例数及清宫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有特征性MRI表现。外生型及内生型影像特征、治疗手段及临床结局不同,MRI能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妊娠 妊娠 异位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LIF、β-hCG及P水平对诊断输卵管妊娠的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覃春容 姚吉龙 +4 位作者 任晓慧 段纯 邱诗贤 张丽 彭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9-60,共2页
【目的】动态检测隔日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hCG及P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EP组;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NIUP)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采用RIA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 【目的】动态检测隔日血清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β-hCG及P水平,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作为EP组;正常早孕20例作为对照(NIUP)组。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采用RIA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结果】①血清LIF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pg/mL及(5.88±0.26)p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LI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位妊娠组血LIF较正常早孕组低。②血清β-hCG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731.15±530.8)mIU/mL及(2036.95±1791)mIU/mL。血清孕酮水平在异位妊娠组及正常早孕组分别为(5.26±0.51)ng/mL及(20.88±0.26)ng/mL。异位妊娠组与正常早孕组血清β-hCG、P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异位妊娠组妇女血清β-hCG、P水平均明显降低。(3)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两次血LIF、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术前间隔48h血β-hCG变化分为上升型(上升>66%4例占6.7%,上升10%~66%24例占40%)、平台型(波动于±10%20例占33.3%)、下降型(下降10%-50%12例占20%,其中下降>50%6例占10%)。【结论】检测血清LIF、P水平有助于鉴别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动态监测血β-hCG变化规律可作为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 Β-HCG P 异位妊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4与HPV-16病毒E2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卓敏 江曼茹 +2 位作者 王楚莹 姚吉龙 谢建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198-3201,共4页
目的:探讨宿主蛋白Brd4与HPV-16病毒E2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0例HPV-16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细胞学分组:正常组30例、ASCUS组46例、LSIL组23例、HSIL组31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细胞学诊断为ASCUS及以... 目的:探讨宿主蛋白Brd4与HPV-16病毒E2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0例HPV-16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细胞学分组:正常组30例、ASCUS组46例、LSIL组23例、HSIL组31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细胞学诊断为ASCUS及以上级别的病例120例,经组织病理学分组:宫颈炎组21例、CINⅠ组25例、CINⅡ/Ⅲ组45例、宫颈浸润癌组29例。Western blot检测标本中Brd4和E2蛋白的表达,比较两者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细胞学分级ASCUS及以上各组与正常组比较,Brd4和E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在HSIL组和宫颈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低于ASCUS组和LSIL组(P<0.05)。Brd4和E2蛋白在宫颈炎组和CINⅠ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CIN到宫颈浸润癌,其表达呈下降趋势(P<0.05)。Brd4与E2蛋白的表达缺失用于筛查ASCUS中潜在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3、0.94、0.88、0.98与0.80、0.95、0.86、0.93。结论:Brd4-E2复合体的解体,E2的表达缺失,在HPV诱导宫颈细胞癌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Brd4与HPV-16E2蛋白的表达对ASCUS的分流、宫颈癌的筛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Brd4 人乳头瘤病毒16 E2蛋白 ASCUS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TGF-β1/SMAD4信号通路对宫腔粘连细胞模型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丽敏 史文娟 +1 位作者 何芳 胡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680-3684,共5页
目的评估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宫腔粘连细胞模型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ICC法鉴定细胞;用0、2.5、5、10和20 ng/mL TGF-β1诱导HESCs 48 h,qRT-PCR检测COL1A1、α-SMA的表达;以10 ng/mL TGF-β1诱导HESCs... 目的评估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宫腔粘连细胞模型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ICC法鉴定细胞;用0、2.5、5、10和20 ng/mL TGF-β1诱导HESCs 48 h,qRT-PCR检测COL1A1、α-SMA的表达;以10 ng/mL TGF-β1诱导HESCs 48 h,继而0、0.1、1和10μmol/mL ATRA作用48 h,qRT-PCR、WB检测COL1A1、α-SMA、及SMAD4的表达。结果间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阳性,上皮细胞标志物CK-18阴性;与0 ng/mL TGF-β1组相比,其他组COL1A1和α-SMA的表达升高,以10 ng/mL组表达最高(P <0.01);与0μmol/mL ATRA组相比,1、10μmol/mL ATRA组COL1A1、α-SMA和SMAD4的表达下降,以1μmol/mL组下降最明显(P <0.01)。结论 TGF-β1诱导HESCs发生肌成纤维细胞样改变,构建宫腔粘连细胞模型,ATRA通过TGF-β1/SMAD4信号通路改善其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宫腔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P1 纤维化 AT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筛查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玉霞 张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18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q...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18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高危型HPV筛查、TCT联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418例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42.8%,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升高;418例TCT检查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以上病变检出率为51.4%,其中ASC 10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4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两种方法联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相对于单独检查,灵敏度(92.3%)、约登指数(0.77)及阴性预测值(90.7%)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检查及TCT联检对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薄层液基细胞学(TCT)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彭艳 彭莉 姚吉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探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周期第5~8d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分别在放置前、放置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其月经量、痛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 目的:探讨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月经周期第5~8d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分别在放置前、放置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观察其月经量、痛经、血红蛋白、子宫体积及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后,患者月经量在第3个月后较放置前减少(P<0.05);痛经在放置第1个月后较放置前减轻(P<0.05);血红蛋白在放置第6个月后较放置前增加(P<0.05);子宫体积在放置1年后较放置前缩小(P<0.05);子宫内膜厚度在放置第1个月后较放置前变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 宫内节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患者精液中PAF的变化及外周血PBMC上PAF-R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古衍 姚吉龙 +2 位作者 姜向坤 张春晖 凌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的变化,以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PAF受体(PAF-R)的表达。方法:对10例男性不育患者(其中5例为精液异常组,5例为不明原因不育组)采用生物法检...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活性的变化,以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PAF受体(PAF-R)的表达。方法:对10例男性不育患者(其中5例为精液异常组,5例为不明原因不育组)采用生物法检测精液中PAF含量,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PAF-A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上PAF-R的表达。并与5例有正常生育功能的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精液异常组PAF含量(1.87±0.76)μg/L,PAF-AH活性(23.56±6.86)μmol/(min.L)、PBMC上PAF-R的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明原因不育组PAF含量(2.12±0.81)μg/L,PAF-AH活性(21.65±5.13)μmol/(min.L)、PBMC上PAF-R的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精液异常组与不明原因不育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精浆PAF降低、PAF-AH升高,PAF、PAF-AH、PAF-R三者在男性不育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男(雄)性 精液 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因子 乙酰水解酶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知信行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龙云 费秀英 +1 位作者 龙金环 刘冰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0,26,共6页
目的编制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知信行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估护士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专家评议法,拟定初始量表。2017年1-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名护士进行... 目的编制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知信行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为评估护士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专家评议法,拟定初始量表。2017年1-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量表条目的筛选采用项目区分度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2017年4-10月,采取分层抽样法选取深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350名护士进行正式调查,量表信度评价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折半信度,量表效度评价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果正式量表包括3个维度29个条目,其中知识维度11个条目、态度维度6个条目、行为维度12个条目。该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92;分半信度为0.984;重测信度:总Cronbach'sα系数0.961;3个一级指标知识、态度、行为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76、0.975、0.981。内容效度为0.969;相关系数为0.685~0.835;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1)为0.802~0.949;条目间相关性(r2)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63~0.908;各条目共同性为0.837~0.953;KMO值为0.969,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16 489.348(df=406,P<0.001),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拟合度较好。结论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知信行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正确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患者身份识别 知信行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瑾 胡海燕 张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805-3806,共2页
作者近期遇1例部分性葡萄与胎儿共存病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部分性葡萄胎 共存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