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天然气管道工程生态恢复技术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发政 黄成燕 +1 位作者 殷春霞 张志忠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 000m,宽20m的试验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 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 000m,宽20m的试验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线的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输配系统工程 水土保持 生物砖排水沟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在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水土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成燕 王佐成 +1 位作者 胡荣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2期14-16,I0010,共4页
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区域面积171.3万m 2,生态修复面积119.6万m 2,生态修复工程与场平主体工程同步推进,历时13年。草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和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特别是在生态修复初期,草本植物生长... 深圳水径大型矿山群区域面积171.3万m 2,生态修复面积119.6万m 2,生态修复工程与场平主体工程同步推进,历时13年。草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和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山生态修复中具有不可或缺性,特别是在生态修复初期,草本植物生长快速,可保持水土,为后续乔灌木生长及野生植物繁衍创造相对较好的立地条件。在矿山群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中,技术上难易程度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的研发与创新应用,使生态修复难度较大的治理区最终均实现了复绿。草本植物在水径矿山群生态修复中的创新性应用包括组合喷草技术、植物营养体喷混技术、先锋短命草种技术、生物砖排水技术、动态采种利用技术、山塘水源自流滴灌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治理 生态修复 水土生态 草本植物 应用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顺利举行
3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1期71-71,共1页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林学会承办的“生态修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2年高级研修项目,于2022年10月26—28日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深...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主办、中国林学会承办的“生态修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2年高级研修项目,于2022年10月26—28日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深圳市水务学会水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孙发政研究员应邀在高级研修班上主讲《水土生态的理论与实践》,历时2小时,报告从水土保持在深圳的历史回顾,水土生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水土生态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水土生态理论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水土生态理论是生态环境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等5个方面,对水土生态理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讲解,新的理论、技术、观念和知识,受到了学员的广泛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技术人才 高级研修班 能力提升 中国林学会 科学技术创新 水土生态 线上线下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和修复水土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1期1-3,I0005,共4页
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关注的生态环境危机,究其根本原因,是地球水土生态的改变和破坏。因... 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关注的生态环境危机,究其根本原因,是地球水土生态的改变和破坏。因此,保护和修复水土生态的原真、多样、清洁和完整,应从保护纯天然水土生态、保护和修复自然水土生态、建设和再生人工水土生态三方面,协调和处理好人与水土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生态 保护 修复 和谐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发政 孙源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共3页
2004年,笔者提出了"水土生态保持"一词,随后又撰文多篇探讨其内涵,阐述其意义。结合这些年的生产实践,笔者又对水土生态、水土生态保持的内涵与外延及其意义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希望专家学者指正或争鸣。
关键词 水土生态 水土生态保持 内涵 外延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发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2-264,共3页
水土生态与生态学、水土保持是什么关系?水土生态保持就是植树造林吗?水土生态保持等同于环境保护吗?水土生态保持有何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1水土生态与生态学的关系问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它们... 水土生态与生态学、水土保持是什么关系?水土生态保持就是植树造林吗?水土生态保持等同于环境保护吗?水土生态保持有何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1水土生态与生态学的关系问题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它们与其赖以生活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生态保持 环境保护 生态学 水土保持 植树造林 生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土、水土生态与水土生态保持 被引量:34
7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16,共3页
在论述水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生态的概念,认为植被与水土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水土生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水土生态保持的含义作了新的定义,并将水土生态保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型、自然型、生产型... 在论述水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生态的概念,认为植被与水土不可分割的整体观念是水土生态的重要特征。同时,对水土生态保持的含义作了新的定义,并将水土生态保持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生态型、自然型、生产型、建设型。从水土生态的高度,从源头上、要素的联系中去认识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一种主动的、有机的、整体的水土保持观念,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将使水土生态保持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 水土生态 水土生态保持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将“水土保持”改称“水土生态保持”的科学性 被引量:19
8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23,共2页
我国'水土保持'一词的提出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治理水土流失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公元前16~11世纪).水和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而以水和土为首要立地条件的生态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也是水土... 我国'水土保持'一词的提出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治理水土流失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公元前16~11世纪).水和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而以水和土为首要立地条件的生态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也是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直接承担者,所以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是水土保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生态保护和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愈来愈成为水土保持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从水土保持的历史和当今不断丰富的水土保持实践来看,应将传统的'水土保持'称谓改称'水土生态保持',这样更符合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的需要,能够反映当前水土保持实践,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认知度,有利于水土保持的行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土生态保持 生态保护 生态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考察及其水土生态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通过考察在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对比非洲历史上和当今所发生的生态环境变化,说明人类的文明离不开优越的水土生态环境,水土生态退化是导致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水土生态及水土生态保持是非洲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通过考察在非洲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对比非洲历史上和当今所发生的生态环境变化,说明人类的文明离不开优越的水土生态环境,水土生态退化是导致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水土生态及水土生态保持是非洲各国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做好水土生态保持对于非洲的生存和发展特别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考察 水土生态 水土生态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水土保持理论 攀登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制高点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可归咎于三大原因:一是水土生态恶化,二是环境污染,三是资源衰竭。水土生态保持认为植被与水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水土生态恶化是最大的生态环境恶化,抓...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态环境恶化的种种表现可归咎于三大原因:一是水土生态恶化,二是环境污染,三是资源衰竭。水土生态保持认为植被与水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水土生态恶化是最大的生态环境恶化,抓住了水土生态保持这个关键,也就占领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制高点。依据水土生态的内涵,对我国水土生态保持宏观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土生态保持 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韩考察看水土生态保持的普遍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4,共2页
通过对日本和韩国的考察看到,最突出的做法是:在治理好坡耕地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治山"和"砂防"工程,保护和恢复植被,重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加强宣传和普及教育,建设和维护良好生态。两... 通过对日本和韩国的考察看到,最突出的做法是:在治理好坡耕地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治山"和"砂防"工程,保护和恢复植被,重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加强宣传和普及教育,建设和维护良好生态。两国的实践证明,作者提出的水土生态保持理论具有普遍意义,对我国的水土生态保持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水土生态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水土生态文化 建设富饶美丽家园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发政 孙源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11-14,共4页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在人与水的关系、人与土壤(石)的关系、人与植被(植物)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水土生态文化,如有机整体自然观,崇尚自然、歌唱自然、保护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等等。弘扬水土生态文化,...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直接的表现在人与水的关系、人与土壤(石)的关系、人与植被(植物)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水土生态文化,如有机整体自然观,崇尚自然、歌唱自然、保护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等等。弘扬水土生态文化,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水土生态文化 美丽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探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2期10-13,I0010,共5页
自然界本来是一个整体,只是因研究需要而拆分,学科林立、学派众多,都是从不同侧面或角度来揭示某一个方面的矛盾和规律。从系统观念和现实需求看,生态环境领域更需要有能够把握整体并统领全局的新理论。水土生态是“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自然界本来是一个整体,只是因研究需要而拆分,学科林立、学派众多,都是从不同侧面或角度来揭示某一个方面的矛盾和规律。从系统观念和现实需求看,生态环境领域更需要有能够把握整体并统领全局的新理论。水土生态是“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整体自然观,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最大公约数,并将与人类和动植物有关的一切生态过程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从水土生态原理出发,解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实质是水土生态问题;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危机,根本原因还在于人类对地球水土生态的改变和破坏。水土生态理论是关系到生态环境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学问题,是认识和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金钥匙,是生态环境领域共同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生态 水土生态理论 生态环境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砖排水沟技术研发、应用与推广 被引量:3
14
作者 殷春霞 黄成燕 +1 位作者 胡荣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53-55,共3页
采用预制的生物砖,砌筑成生物砖排水沟或护坡,在生物砖砖孔内灌注营养土和草本、灌木种子,生长出的草本或灌木植物完全覆盖生物砖砌体形成绿色草沟,与周边绿化相协调;草本、灌木根系盘根错节地将生物砖砌体连成整体,能有效稳定地排水和... 采用预制的生物砖,砌筑成生物砖排水沟或护坡,在生物砖砖孔内灌注营养土和草本、灌木种子,生长出的草本或灌木植物完全覆盖生物砖砌体形成绿色草沟,与周边绿化相协调;草本、灌木根系盘根错节地将生物砖砌体连成整体,能有效稳定地排水和护坡。从2002年开始,生物砖排水沟技术在水土保持等工程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砖 排水沟 研发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生态是当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问题--以我国特有物种麋鹿种群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发政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18期80-82,共3页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从水土生态理论来看,我们常说的自然,不过是水土生态架构下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界的水(江、河、湖、海、雨水、大气水、地下水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从水土生态理论来看,我们常说的自然,不过是水土生态架构下的生物多样性。自然界的水(江、河、湖、海、雨水、大气水、地下水等)、土(土壤、岩土、岩石、矿物等)、植被(森林、草原、湿地、农作物、果园、园林绿地等)三大要素,既独立,又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生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 特有物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 园林绿地 大气水 人类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生态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第12期14-17,共4页
水土生态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是生态科学的创新与拓展。水土生态是指地球上水土与植被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与发展的一种生态平衡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水、土、植被在其运动和演化过程中的一切关系的总和。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 水土生态是水土保持认识观的深化和发展,是生态科学的创新与拓展。水土生态是指地球上水土与植被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与发展的一种生态平衡关系,从广义上说,是指水、土、植被在其运动和演化过程中的一切关系的总和。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变着地球上的水、土、植被,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经济社会建设,进而影响和改变着生态与环境。水土生态理论揭示了生态问题的本质,在当今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介绍了水土生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主要观点及框架体系,以及在实现水土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可持续维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生态 形成与发展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生态理论研究视野下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发政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1期45-47,共3页
地球生态环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人类生存面临着巨大风险。全球变化中,最为严峻的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从水土生态理论来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活动的无序和无节制,只重视发展利益,忽略发展目的;从源头上看,是人... 地球生态环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人类生存面临着巨大风险。全球变化中,最为严峻的是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从水土生态理论来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活动的无序和无节制,只重视发展利益,忽略发展目的;从源头上看,是人类对地球水土生态过度干扰和破坏造成的后果。保护和修复地球水土生态,早日实现碳中和,从源头上阻止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可逆转的灾难,是刻不容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态环境 全球变暖 水土生态 气候变化 碳中和 无节制 研究视野 保护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土生态理论推进美丽富饶中国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2期15-17,41,共4页
从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困惑出发,论述了水土生态理论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价值,认为水土生态理论厘清了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是能够治理的,只是时间和成本问题;而水土生态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绿水青山破坏了,无法还原。用水... 从我国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困惑出发,论述了水土生态理论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价值,认为水土生态理论厘清了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是能够治理的,只是时间和成本问题;而水土生态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绿水青山破坏了,无法还原。用水土生态理论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方式和对生态环境的不同影响。水土生态理论是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金钥匙,是建设美丽富饶中国的理论基础。水土生态理论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拓宽了水土保持空间,有必要成立国家水土生态保持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土生态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美丽富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生态理论是重大科学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2期1-3,I0003,共4页
水土生态理论是关系到生态环境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对于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水土生态理论应用到水土保持上,可以使水土保持由1.0版升级为水土生态保持的2.0版,进一步拓宽水土保持空间。建议在发挥好水土... 水土生态理论是关系到生态环境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对于地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水土生态理论应用到水土保持上,可以使水土保持由1.0版升级为水土生态保持的2.0版,进一步拓宽水土保持空间。建议在发挥好水土保持部门现有力量的同时,成立国家水土生态保持委员会,统筹多部门力量,强力推进美丽富饶中国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生态理论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生态理论研究视野下的台湾水土保持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第10期29-31,共3页
台湾对山坡地治理十分重视,建立的陡坡地水土保持体系为高温多雨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针对台湾工业化、城市化以来出现的新的水土流失表现形式,如土地硬化、原生地貌改变、生态景观破坏等,有必要融入水土生态理... 台湾对山坡地治理十分重视,建立的陡坡地水土保持体系为高温多雨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针对台湾工业化、城市化以来出现的新的水土流失表现形式,如土地硬化、原生地貌改变、生态景观破坏等,有必要融入水土生态理念,采取水土保持前期介入、动态分析、系统治理、灾害避让等,在生产和建设中遵循水、土、植被三大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保持水土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水土保持 水土生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