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联合时序InSAR和现场测量的地铁枢纽施工形变监测与多参量风险评估
1
作者
秦晓琼
张雅轩
+5 位作者
徐彬涛
刘宇舟
刘镇诚
洪成雨
陈湘生
汪驰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地铁里程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频发的施工事故,形变监测与解译对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铁施工特性优化SAR影像集进行划分,改善施工区失相干现象,并联合现场测量补充其时空和视角缺失,解译了深圳地铁12号线沙浦站的施工形变过程,...
地铁里程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频发的施工事故,形变监测与解译对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铁施工特性优化SAR影像集进行划分,改善施工区失相干现象,并联合现场测量补充其时空和视角缺失,解译了深圳地铁12号线沙浦站的施工形变过程,并基于形变结果进行多参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沙浦站施工区的点目标数量和相干性显著提高;(2)联合分析InSAR、地下水位、水准测量数据,发现基坑开挖、隧道盾构导致周边构筑物发生10~30 mm不均匀沉降,并产生了3个沉降漏斗;(3)联合InSAR和机器视觉沉降监测结果,发现回填施工后主体结构形变主要原因为回填土荷载作用,回填土层平均压缩量约4.31 mm;(4)沿隧道和基坑两侧、车站37~42环块形变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监测
时序InSAR
地铁施工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冻土双屈服面统一本构模型及其验证
2
作者
王涛
凡红
+2 位作者
王康任
周国庆
王亮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高温冻土本构模型是准确计算冻土体应力与变形的关键。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及双屈服面理论,考虑高温冻土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以整体变形ε_v-lnp曲线描述试样变形特征,采用应力路径相关因子修正当前屈服面及参考屈服面硬化参量,建立了...
高温冻土本构模型是准确计算冻土体应力与变形的关键。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及双屈服面理论,考虑高温冻土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以整体变形ε_v-lnp曲线描述试样变形特征,采用应力路径相关因子修正当前屈服面及参考屈服面硬化参量,建立了一个高温冻土双屈服面统一本构模型。结合弹塑性理论推导获得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增量形式,给出了模型参数的含义与简便确定方法,定义了反映高温冻土当前状态的固结参数及潜在强度,剖析了其与硬化参量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动态循环关系,分析了整个应力路径中的模型状态演化过程,利用试验数据对构建的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高温冻土在常规三轴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冻土力学
强度
变形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冰雹致建筑外窗受损量化评估方法
3
作者
闵杰
杨新聪
+2 位作者
金楠
汤至颂
王凤来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
在冰雹灾害中建筑外窗往往受损严重,导致建筑外围护结构功能失效。传统的损伤评估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现场调查,客观性和效率不足,难以及时快速地量化评估冰雹导致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损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建筑外窗受...
在冰雹灾害中建筑外窗往往受损严重,导致建筑外围护结构功能失效。传统的损伤评估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现场调查,客观性和效率不足,难以及时快速地量化评估冰雹导致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损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建筑外窗受损情况的智能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网络数据训练建筑外窗损伤识别语义分割模型Swin Transformer,通过灾害现场的原位拍摄数据进行迁移学习,实现了建筑外窗损伤的智能量化识别,并据此提出了建筑外窗损伤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建筑外窗的破损区域,精度超过85%,提出的建筑外窗损伤指数,能够较好地评估建筑外窗的损伤情况,并为灾损评估和灾后修复提供可靠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窗
灾损评估
语义分割
外窗损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合时序InSAR和现场测量的地铁枢纽施工形变监测与多参量风险评估
1
作者
秦晓琼
张雅轩
徐彬涛
刘宇舟
刘镇诚
洪成雨
陈湘生
汪驰升
机构
深圳
大学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
重点
实验室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滨海
城市
韧性基础设施教育
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6,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807500)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2B0101070001)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4012,42474021)
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JCYJ20220531101812028)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JY-23-YF-ZY012)。
文摘
地铁里程的快速增长伴随着频发的施工事故,形变监测与解译对确保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地铁施工特性优化SAR影像集进行划分,改善施工区失相干现象,并联合现场测量补充其时空和视角缺失,解译了深圳地铁12号线沙浦站的施工形变过程,并基于形变结果进行多参量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沙浦站施工区的点目标数量和相干性显著提高;(2)联合分析InSAR、地下水位、水准测量数据,发现基坑开挖、隧道盾构导致周边构筑物发生10~30 mm不均匀沉降,并产生了3个沉降漏斗;(3)联合InSAR和机器视觉沉降监测结果,发现回填施工后主体结构形变主要原因为回填土荷载作用,回填土层平均压缩量约4.31 mm;(4)沿隧道和基坑两侧、车站37~42环块形变风险较高。
关键词
形变监测
时序InSAR
地铁施工
风险评估
Keyword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MT-InSAR
subway construction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P258 [天文地球—测绘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冻土双屈服面统一本构模型及其验证
2
作者
王涛
凡红
王康任
周国庆
王亮亮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深
部
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深圳市
城市
公共安全
技术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13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31501)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ZDSYS20210929115800001)。
文摘
高温冻土本构模型是准确计算冻土体应力与变形的关键。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及双屈服面理论,考虑高温冻土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以整体变形ε_v-lnp曲线描述试样变形特征,采用应力路径相关因子修正当前屈服面及参考屈服面硬化参量,建立了一个高温冻土双屈服面统一本构模型。结合弹塑性理论推导获得了应力应变关系的增量形式,给出了模型参数的含义与简便确定方法,定义了反映高温冻土当前状态的固结参数及潜在强度,剖析了其与硬化参量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动态循环关系,分析了整个应力路径中的模型状态演化过程,利用试验数据对构建的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高温冻土在常规三轴应力路径下的应力应变行为。
关键词
冻土
冻土力学
强度
变形
本构模型
Keywords
frozen soil
frozen soil mechanics
strength
deformation
constitutive model
分类号
TU43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冰雹致建筑外窗受损量化评估方法
3
作者
闵杰
杨新聪
金楠
汤至颂
王凤来
机构
深圳市
城市
灾害数字孪生
重点
实验室
深圳市
城市
公共安全
技术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广东省土木工程智能韧性结构
重点
实验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801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108286)
+3 种基金
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项目(GXWD20220818002513001)
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RCBS20221008093128076)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3QNRC001)
深圳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ZDSYS20210929115800001)。
文摘
在冰雹灾害中建筑外窗往往受损严重,导致建筑外围护结构功能失效。传统的损伤评估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现场调查,客观性和效率不足,难以及时快速地量化评估冰雹导致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损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建筑外窗受损情况的智能量化评估方法。基于网络数据训练建筑外窗损伤识别语义分割模型Swin Transformer,通过灾害现场的原位拍摄数据进行迁移学习,实现了建筑外窗损伤的智能量化识别,并据此提出了建筑外窗损伤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建筑外窗的破损区域,精度超过85%,提出的建筑外窗损伤指数,能够较好地评估建筑外窗的损伤情况,并为灾损评估和灾后修复提供可靠的量化指标。
关键词
建筑外窗
灾损评估
语义分割
外窗损伤指数
Keywords
building windows
disaster assessment
semantic segmentation
exterior window damage index
分类号
TU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X5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联合时序InSAR和现场测量的地铁枢纽施工形变监测与多参量风险评估
秦晓琼
张雅轩
徐彬涛
刘宇舟
刘镇诚
洪成雨
陈湘生
汪驰升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温冻土双屈服面统一本构模型及其验证
王涛
凡红
王康任
周国庆
王亮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冰雹致建筑外窗受损量化评估方法
闵杰
杨新聪
金楠
汤至颂
王凤来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