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规划设计研究——以深圳岗厦北枢纽为例
1
作者 何龙庆 崔晓天 +1 位作者 史卿 郭家颖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7,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及以上换乘枢纽客流量大且交通组织复杂,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枢纽建设的成败。以深圳岗厦北枢纽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从枢纽功能定位分析、客流需求预测、总体规划布局、枢纽综合开发及地下空间规划、枢纽周边道...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及以上换乘枢纽客流量大且交通组织复杂,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枢纽建设的成败。以深圳岗厦北枢纽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从枢纽功能定位分析、客流需求预测、总体规划布局、枢纽综合开发及地下空间规划、枢纽周边道路交通改善等方面详细阐述大城市核心区打造站城一体轨道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法和技术体系。多线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规划建设对于促进站城一体,激发片区城市发展活力,引导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促进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枢纽 换乘客流 站城一体 地下空间系统 人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空关联度的车辆出行目的地预测——以深圳市福田中心区为例
2
作者 唐易 刘诗昆 丘建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761-4768,共8页
为满足新时期愈加精细化的个体级交通管理与出行服务需求,在传统基于历史轨迹的出行目的地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时空关联度的车辆出行目的地预测方法。基于视频AI识别与车辆卫星定位等数据,识别车辆停留点,以此切分车辆全天... 为满足新时期愈加精细化的个体级交通管理与出行服务需求,在传统基于历史轨迹的出行目的地预测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时空关联度的车辆出行目的地预测方法。基于视频AI识别与车辆卫星定位等数据,识别车辆停留点,以此切分车辆全天出行轨迹,建立历史车辆出行轨迹库;研究车辆出行时空特征,提出车辆出行轨迹时间关联度与空间关联度的计算方法,以时空关联度为权重构建车辆出行目的地预测模型;以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的车辆出行为例,选取包含私家车、出租汽车等4个典型特征的车辆出行轨迹,建立模型预测准确度评价函数,分析不同类型出行、不同轨迹完成度的出行目的地预测准确度,并与基于历史轨迹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车辆出行目的地预测准确度与轨迹完成度基本呈正相关,当轨迹完成度达到80%时,出行预测准确度基本达到80%以上;相比传统基于历史轨迹的预测方法,考虑时空关联度的预测方法预测准确度更高,特别是针对无固定通勤出行特征的出租车,出行目的地预测准确度提高了16%以上,研究成果能够更好适应全局的交通管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目的地预测 时空关联度 出行轨迹 轨迹完成度 视频AI识别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机场东空铁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亚龙 谭国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164,共5页
[目的]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空铁联运的发展。然而,空铁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航空和高铁两大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交汇的复杂系统,其建设与管理极具挑战性。鉴于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深入研究空铁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 [目的]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空铁联运的发展。然而,空铁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作为航空和高铁两大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交汇的复杂系统,其建设与管理极具挑战性。鉴于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深入研究空铁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方法]以深圳机场东枢纽为具体案例,针对其在规划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聚焦于枢纽设施的空间布局优化与交通组织效率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的规划策略与实施方案。[结果及结论]空铁联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应以实现港城一体、空铁无缝衔接、便捷高效通行为核心目标。具体而言,需通过港城一体化理念统筹协调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以空铁联运一体化为指导,科学规划枢纽的总体空间布局;同时,依托交通一体化策略,高效组织枢纽内的交通系统,确保各种交通方式间的顺畅转换与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空铁联运 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桥下灰空间活力重塑策略研究——以佛山玉带公园桥下空间改造为例
4
作者 周英丽 《花卉》 2025年第11期43-45,共3页
在高密度城市发展背景下,桥下空间作为典型的“灰色空间”长期面临生态退化、功能缺失与管理缺位等困境。以佛山三龙湾玉带公园桥底空间综合提升工程为实例,深入解析城市桥下空间多元高效利用的活化路径,提出“缝合-激活-共生”三位一... 在高密度城市发展背景下,桥下空间作为典型的“灰色空间”长期面临生态退化、功能缺失与管理缺位等困境。以佛山三龙湾玉带公园桥底空间综合提升工程为实例,深入解析城市桥下空间多元高效利用的活化路径,提出“缝合-激活-共生”三位一体策略实现空间再生,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功能织补与社会赋能,将原割裂消极的桥下灰空间转化为日均接待超万人的网红滨水绿道。研究证明,该模式以较低成本实现了桥下空间从“价值洼地”向“活力载体”的系统性跃迁,也为高密度城市破解“桥下空间困境”提供标准化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下空间 活力重塑 生态修复 社会赋能 玉带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建成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龙华超级商圈绿谷景观系统规划为例
5
作者 欧阳靖源 《花卉》 2025年第16期7-9,共3页
针对高密度建成区普遍存在的绿地供给不足、空间碎片化、功能与商业协同性差等核心难题,以深圳龙华超级商圈为实证案例,构建“问题诊断—空间重构—实施保障”三维一体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论体系。通过空间重构(“三维度潜力挖掘”“四... 针对高密度建成区普遍存在的绿地供给不足、空间碎片化、功能与商业协同性差等核心难题,以深圳龙华超级商圈为实证案例,构建“问题诊断—空间重构—实施保障”三维一体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论体系。通过空间重构(“三维度潜力挖掘”“四层级结构搭建”等)、全周期管控实施两大核心技术路径,形成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绿地系统规划技术框架。研究表明,该方法论可有效破解老城区“增绿难”困境,推动龙华超级商圈人均绿地从0.47m^(2)/人提升至2.02m^(2)/人,为国内同类高密度城区(北京CBD、上海陆家嘴等)的绿地系统优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建成区 绿地系统规划 空间重构 实施保障 龙华超级商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团型城市低运能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斌 王小龙 +1 位作者 李思佶 刘力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9-223,227,共6页
在总结组团型城市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简述了其发展低运能轨道交通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组团型城市低运能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定位、线网规划方法、系统制式选择、线路选线原则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自下而上的线网规划方法。
关键词 组团型城市 低运能轨道交通 规划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的飞行区地势设计优化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捷 李一凡 +2 位作者 孟祥龙 张家科 彭逸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51-1557,共7页
为设计出一个符合标准且成本最低的机场飞行区地势表面,在飞行区内划分出骨架和扭曲面,上层规划从全局角度确定骨架具体位置,下层规划根据上层规划的结果,以局部表面跟天然地面的拟合程度为目标,合理衔接骨架并使得扭曲面设计最优,形成... 为设计出一个符合标准且成本最低的机场飞行区地势表面,在飞行区内划分出骨架和扭曲面,上层规划从全局角度确定骨架具体位置,下层规划根据上层规划的结果,以局部表面跟天然地面的拟合程度为目标,合理衔接骨架并使得扭曲面设计最优,形成基于双层规划的飞行区地势设计优化模型,最后运用遗传算法求解。采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三明机场地势设计实例表明,优化模型的排水、坡度、坡段设计均符合既有要求,且与实际工程相比,更贴合天然地形,填方量下降7.50%,土方总计下降8.06%,工程成本降低1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飞行区 地势设计 土方优化 双层规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扩容设计的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丘建栋 唐易 +2 位作者 暨育雄 刘恒 罗钧韶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2-1080,共9页
针对传统交通仿真技术在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扩容场景存在评估精度不足、应用效果甚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扩容设计的仿真模型构建方法。选取深圳市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梳理路网设施、交通需求数据、驾驶行为... 针对传统交通仿真技术在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扩容场景存在评估精度不足、应用效果甚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扩容设计的仿真模型构建方法。选取深圳市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梳理路网设施、交通需求数据、驾驶行为模型参数等3大仿真模型建模要素,提出仿真建模的技术流程;对包含互通立交、收费站、上下匝道等重点基础设施的全路网进行仿真建模,基于交通量预测模型获取项目范围的出行OD矩阵,完成交通需求建模;引入驾驶模拟仿真技术,构建高速公路立体复合扩容的驾驶模拟场景,设计并开展驾驶模拟实验,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将驾驶行为划分为激进、保守、正常3个类别,并分别分析驾驶行为特征,据此对仿真驾驶行为模型参数进行标定,提升仿真模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构建方法,可以有效标定期望速度、车头时距、临界间隙等参数,从而提升仿真模型分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立体复合扩容设计 仿真模型 VISSIM 驾驶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卡尔曼滤波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短时预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何斐 滕靖 +1 位作者 叶亮 陈宇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8,43,共7页
[目的]为应对大客流事件,需准确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对大客流时空分布状态及演化规律,有必要基于EKF(扩展卡尔曼滤波)和UKF(无迹卡尔曼滤波),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进行短时预测。[方法]从车站和断面两个层面,介绍了自动售检票设备数据的... [目的]为应对大客流事件,需准确识别城市轨道交通对大客流时空分布状态及演化规律,有必要基于EKF(扩展卡尔曼滤波)和UKF(无迹卡尔曼滤波),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进行短时预测。[方法]从车站和断面两个层面,介绍了自动售检票设备数据的处理方法,并划分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断面的舒适度等级。通过定义客流密度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分别介绍了EKF模型和UKF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短时预测计算方法。以国内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城市某条线路为案例,比较了EKF模型及UKF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及结论]算例结果表明,EKF模型及UKF模型均能通过实时采集当前时段车站自动售检票设备数据来预测下一时段的车站客流密度和断面客流密度,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度短时预测场景。相比于EKF模型,UKF模型全天分时段预测值更接近真实变化趋势,UKF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散点分布更趋集中收敛;UKF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相对更低,说明UKF模型预测精度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密度 短时预测 扩展卡尔曼滤波 无迹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模拟技术在交通仿真参数标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诗昆 唐易 刘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9-1368,共10页
为解决交通仿真建模过程因缺乏深层次考虑复杂驾驶行为而导致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交通仿真参数标定方法。以深圳市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作为研究案例,基于VISSIM构建案例全线交通仿真模型,应用UC-winRoad道路三维建... 为解决交通仿真建模过程因缺乏深层次考虑复杂驾驶行为而导致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驾驶模拟技术的交通仿真参数标定方法。以深圳市机荷高速改扩建工程作为研究案例,基于VISSIM构建案例全线交通仿真模型,应用UC-winRoad道路三维建模软件构建高逼真驾驶模拟场景,开展驾驶模拟实验提取复杂场景的典型驾驶行为特征,采用车头间距、行驶速度等跟车行为指标建立仿真参数标定函数,针对标定算法效能问题,通过改进的遗传粒子群算法寻优Wiedemann99跟驰模型的标定参数,以期提升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分析精度与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正交试验与基于交通感知数据迭代寻优的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求解参数标定值误差分别降低47.2%和9.1%,更加符合项目本地化驾驶行为特征,可显著提升交通仿真模型的可信度;相比常规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粒子群算法不仅能找到全局最优解,而且收敛速度比遗传算法快17轮,能同时满足算法有效性与高效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仿真 驾驶模拟 参数标定 遗传粒子群 跟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路径匹配的城市轨道交通新型清分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怀清 杨德明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大多城市选择传统的“分配型”模型对轨道客流进行清分,即按照既定固化比例进行清分,未充分考虑乘客和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导致清分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为进一步研究解决传统清分算法导致的偏差问题,提出基于时空路径匹配的客流清分模型... 大多城市选择传统的“分配型”模型对轨道客流进行清分,即按照既定固化比例进行清分,未充分考虑乘客和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导致清分结果存在一定偏差。为进一步研究解决传统清分算法导致的偏差问题,提出基于时空路径匹配的客流清分模型,基于乘客刷卡数据和列车实际运行ATS数据,对乘客个体OD出行过程进行全方案搜索,同时融合手机信令等多元大数据,实现乘客-列车的精准匹配。通过路网建模、乘车方案搜索与匹配,得出的客流清分结果,经采集手机信令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证明基于时空路径匹配的清分算法适用于轨道交通客流清分要求,可为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客流调度、应急指挥等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清分模型 时空路径匹配 客流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扬 王福田 安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5-208,236,共5页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关键设备的定义和判别标准不明确、缺乏统一判别方法的问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的定义。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的判别要素,提出故障率、购置价格、伤亡...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对关键设备的定义和判别标准不明确、缺乏统一判别方法的问题,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的定义。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备的判别要素,提出故障率、购置价格、伤亡人数、服务中断时间、环境影响程度、设备维修复杂系数及设备故障后的影响范围等7项判别指标,并给出了故障率、伤亡人数、服务中断时间等3项指标的管理阈值。以北京轨道交通信号专业为例,阐述了对关键设备进行判别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关键设备 判别指标 管理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平峰期节能运行图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缘 黄慧芳 +2 位作者 朱丹坤 张金绵 李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4-161,共8页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提出基于平峰时段客流特征和行车组织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平峰节能运行图优化模型。在平峰时段,通过压缩客流量较小车站的停站时间,将富余停站时间用于列车区间运行,在保证整体列车运行周期...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提出基于平峰时段客流特征和行车组织特点的城市轨道交通平峰节能运行图优化模型。在平峰时段,通过压缩客流量较小车站的停站时间,将富余停站时间用于列车区间运行,在保证整体列车运行周期不变的同时,实现降低列车牵引能耗的目标。建立考虑乘客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平峰期节能运行图优化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深圳地铁7号线上行方向为例,结果表明上行方向区间牵引总能耗整体减少87.35 kW·h,节能效率达到19.44%。研究表明在不影响乘客正常乘降列车的情况下,提出的考虑乘客服务水平的平峰节能运行图模型调整列车区间运营时间,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乘客乘降量 列车节能运行图 平峰运营时期 压缩停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级结构下高速铁路枢纽交通集散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建凯 何佳利 肖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56,共7页
受到对高集散效率需求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高速铁路枢纽采用直连快速路的单层级结构模式进行进出站交通组织。从高速铁路枢纽布局、交通集疏散设计目标及交通集疏散架构3个方面进行高速铁路枢纽交通集疏散设计分析。以珠西枢纽江门站为... 受到对高集散效率需求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高速铁路枢纽采用直连快速路的单层级结构模式进行进出站交通组织。从高速铁路枢纽布局、交通集疏散设计目标及交通集疏散架构3个方面进行高速铁路枢纽交通集疏散设计分析。以珠西枢纽江门站为例,提出交通集散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构建单界面分层过滤的零干扰外围道路集散系统、公交优先的多层循环的管道化进出集散系统、多点分散的换乘便捷一体化的内部集散系统并进行仿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高架匝道机动车延误减少效果明显,设计方案可以为提高枢纽的集散效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枢纽 交通集散 单层级结构 分层过滤 多点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感知的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立扬 何龙庆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8,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品质的追求也愈发强烈。以感知为切入点,梳理出现状问题,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方位感知5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感知内容与范围、感知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乘客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品质的追求也愈发强烈。以感知为切入点,梳理出现状问题,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方位感知5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感知内容与范围、感知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乘客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的感知偏好。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的规划、设计、运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感知 空间 规划 设计 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友好的无障碍街区设计实践——深圳市福田CAZ中央活力区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亚男 程智鹏 《风景园林》 2023年第9期84-88,共5页
1项目概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将被打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福田中心区是深圳的金融贸易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典型缩影。但在街道活... 1项目概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将被打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福田中心区是深圳的金融贸易中心、行政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典型缩影。但在街道活力、空间魅力、无障碍出行体验方面仍与其他中心区存在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经济特区 先行示范区 项目概述 无障碍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存在差距 深圳市福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角度的桥梁景观设计与探索——以裕安一路西延工程为例
17
作者 李丽华 《花卉》 2024年第24期88-90,共3页
未来环境保护方向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桥梁之于城市已不纯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桥梁建设应更多注重保证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桥梁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的发... 未来环境保护方向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桥梁之于城市已不纯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桥梁建设应更多注重保证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桥梁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现代桥梁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以裕安一路西延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为例,将从生态、活力、交通、景观和安全5个城市设计的视角进行分析桥梁景观设计的区域性问题,并针对裕安一路西延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 生态通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思维下的城市旧有道路景观改造策略——以深圳罗湖区为例
18
作者 吴晓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4期86-88,共3页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城市旧有道路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引入弹性思维设计理念,能有效提高在变化环境中景观恢复原有状态的能...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城市旧有道路景观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引入弹性思维设计理念,能有效提高在变化环境中景观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基于此,阐述了弹性思维概念及理论基础,并以深圳罗湖区为例,论述了基于弹性思维下的城市旧有道路景观改造策略,希望能为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思维 城市道路 景观改造 绿化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TOD(公交引导发展)投融资模式实施策略
19
作者 何龙庆 覃矞 李思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TOD(公交引导发展)投融资模式以其灵活度较高、操作性较强及风险分散等优势,已成为轨道交通投融资的新选择,其实施策略对推动轨道交通可市场化经营,保障轨道交通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有必要研究TOD投融资模式实施策略。[方... [目的]TOD(公交引导发展)投融资模式以其灵活度较高、操作性较强及风险分散等优势,已成为轨道交通投融资的新选择,其实施策略对推动轨道交通可市场化经营,保障轨道交通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有必要研究TOD投融资模式实施策略。[方法]深圳依托先行先试及引领示范的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并实践TOD投融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常规投融资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回顾深圳TOD投融资模式的实践历程,总结其实施策略,包括实施目标、思路与路径等。在此基础上,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出TOD投融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果及结论]TOD投融资模式的实施目标是构建轨道交通准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其实施思路是通过配置轨道交通项目综合开发资源,注入轨道交通企业,实现资源资产化及资产资本化运作。实施路径为轨道交通企业开展“投融资+建设+运营+资源开发+物业经营”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方向是与其他投融资模式相结合,形成TOD+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TOD+城市更新、TOD+多地合作、TOD+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TOD+政府专项债等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TOD投融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投融资模式 公交引导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候运行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协同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其渊 廖珮茹 +1 位作者 何必胜 李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4-206,共13页
针对全天候运行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难以协同的问题,构建求解模型及相应算法。从实现运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将问题抽象为网络流问题;在综合考虑车场配属车数和检修能力限制、接续时间制约、车底检修修制的基础上,先构... 针对全天候运行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难以协同的问题,构建求解模型及相应算法。从实现运营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将问题抽象为网络流问题;在综合考虑车场配属车数和检修能力限制、接续时间制约、车底检修修制的基础上,先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车底运用与检修的接续网络,然后基于网络弧方法建立车底运用与检修协同优化的网络流线性模型。针对运输任务和列检任务分别设计合理的邻域搜索算子,借助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进行问题求解。以雄安新区地铁R1线为背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列检能力配置充足、紧张2种情形下,模型及算法能最快得到以尽可能少的车底按要求完成所有运输任务的方案,列车运用计划在车底日夜套跑运用时无须额外配置运用车就可实现全天候运行。由此可见,模型及算法寻优效果显著,能有效解决全天候运行条件下车底与检修两难的问题;列检能力紧张时,车场组织日夜套跑运用时应按需求配置运行车底和检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底运用与检修计划 全天候运行 网络流线性模型 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