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莉 叶国永 +2 位作者 黄国珍 黄伟忠 唐景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77-2678,共2页
目的对深圳市育龄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为深圳市育龄人群的产前诊断和预防地贫患儿出生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4例经血红蛋白电泳筛查疑为地贫患者的静脉血,采用Gap-PCR的方法检测α地贫患者3种常见基因缺失;采用PCR... 目的对深圳市育龄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为深圳市育龄人群的产前诊断和预防地贫患儿出生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254例经血红蛋白电泳筛查疑为地贫患者的静脉血,采用Gap-PCR的方法检测α地贫患者3种常见基因缺失;采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β地贫患者17个常见基因突变位点。结果有189例地贫患者得到确诊,其中120例(63.5%)为α地贫,64例(33.9%)为β地贫,5例(2.6%)为混合型地贫。在α地贫患者的3种基因缺失中,检测出-α4.214例(8.9%)、-α3.733例(20.9%)、-SEA 111例(70.3%),其基因型以-SEA/αα最为常见(73例,60.8%)。在β地贫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中,CD41~4220例(31.3%)、IVS-Ⅱ-654 14例(21.9%)、CD17 14例(21.9%)、-28 6例(9.4%)、βE 2例(3.1%)、CD71~72 3例(4.7%)、CD435例(7.8%)。结论深圳市α地贫患者基因型中以-SEA/αα基因型最为常见,而在β地贫患者中基因突变位点以CD41~42点突变最为常见。少见或罕见类型缺陷需建立新的多重连接酶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新近诊断HIV-1感染者的传播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 黄伟忠 陈先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140-1143,1148,共5页
目的:通过对深圳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型的研究,了解当地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收集198例2009年3月~2011年10月新确诊的、年龄>20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使用一步法RT-PCR和巢式PCR扩增Pol区... 目的:通过对深圳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新近感染者耐药基因型的研究,了解当地HIV-1耐药株传播水平。方法:收集198例2009年3月~2011年10月新确诊的、年龄>20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使用一步法RT-PCR和巢式PCR扩增Pol区蛋白酶基因全长(1~99aa)和逆转录酶区前部分基因(1~300aa),并进行耐药基因变异分析。结果:PCR扩增阳性且测序成功163例,总的耐药比例为17.2%(28/163,95%CI 11.4%~22.9%),其中3.7%(6/163,95%CI 1.1%~6.5%)对蛋白酶抑制剂(PIs)耐药,10.4%(17/163,95%CI 5.7%~15.1%)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11.7%(19/163,95%CI 6.8%~16.6%)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结论:深圳地区HIV-1新近感染者中耐药率高达17.2%,对新近HIV-1感染者进行连续耐药性检测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 耐药检测 耐药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管理对社区脑卒中前期自创性危险因素人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先辉 陈珍 +5 位作者 陈文 黄鸿 邓健忠 高建军 陈颖华 王文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774-37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自创性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健康管理,分析其对脑卒中前期人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符合脑卒中前期诊断入选标准的8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管理组450例,对照组446例。管理组实行健康管理,包括脑卒中预防知识讲... 目的通过对自创性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健康管理,分析其对脑卒中前期人群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居民健康体检中符合脑卒中前期诊断入选标准的8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管理组450例,对照组446例。管理组实行健康管理,包括脑卒中预防知识讲座,指导其合理膳食,保持正常体质量,避免超重与肥胖,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对照组仅告知有高血压或存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不做任何预防措施,两组对症治疗均相同。比较管理后3个月、6个月管理组与对照组脑卒中前期转归及脑卒中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脑卒中前期患者管理前血糖、血压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3个月后血糖、血压正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管理措施6个月后,管理组与对照组的血糖、血压正常率及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前期人群进行自创性危险因素健康管理,可有效预防或延缓脑卒中发生,提高脑卒中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前期 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识别预警健康管理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先辉 孙国平 +6 位作者 罗建业 黄鸿 朱伟梁 徐芸 何强 张玲 杨秀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60-1562,共3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但其二级预防的落实状况亟待改善。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健康监测和远程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云计算的普及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为卒中高危患者提供了智能化、人性化、预防性的医...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但其二级预防的落实状况亟待改善。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健康监测和远程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云计算的普及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为卒中高危患者提供了智能化、人性化、预防性的医疗健康服务。本研究提出构建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识别预警的健康管理模型,探讨其内涵、构建思路及研究内容,从而为其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健康管理 物联网 云计算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及家属相关知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先辉 孙国平 +8 位作者 王家骥 景孟娟 孙静钗 黄鸿 王培席 朱伟良 何强 罗建业 伍旭炽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1-845,共5页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及其家庭成员相关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深圳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管辖内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取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且满半年者为干预组,未...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服务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及其家庭成员相关知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深圳市某二级甲等医院管辖内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取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制服务且满半年者为干预组,未签约的为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高血压知信行情况调查,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签约组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及服药依从性得分分别为(21.60±1.49)分、(7.90±1.42)分、(5.89±2.03)分、(3.56±0.55)分,药物治疗率为95.5%,血压控制率为56.4%,均较对照组高(P<0.05);签约组高血压患者家属的高血压相关知识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27±1.30)分、(6.77±0.96)分、(4.59±1.07)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家庭医生服务不仅提高高血压患者知信行及服药依从性,也可提高高血压患者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社区 高血压 知信行 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守和 常永春 阎玉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对40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德国Lumenis公司钬激光器(Holmium:YAG)(波长2.1 μm,光导纤芯直径5500 μm,光纤最大...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对40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德国Lumenis公司钬激光器(Holmium:YAG)(波长2.1 μm,光导纤芯直径5500 μm,光纤最大外径780 μm).结石直径3-15 mm.嵌顿型14例,铸状结石10例,游离型结石16例.胆总管一期缝合6例,34例置T管引流.结果 4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术后并发症6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胆漏2例,均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5个月,其中32例〉12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同时发现并处理胆管狭窄,取石率高,残石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微创技术 钬激光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与RANKL在骨折愈合期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严斌 何沛恒 +1 位作者 罗震 李庆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血肿部位及骨折愈合期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RANKL)的浓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就诊闭合型骨干骨折患者60例,检测血肿部位、骨折后及术后1、2、4、6、8、12、24、48周血清中OP... 目的:探讨在骨折患者血肿部位及骨折愈合期内血清中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RANKL)的浓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就诊闭合型骨干骨折患者60例,检测血肿部位、骨折后及术后1、2、4、6、8、12、24、48周血清中OPG/RANKL浓度水平,并设对照组30例。结果:(1)在血肿处OPG血清浓度明显高于骨折后血清浓度[(30.27±5.38)pmol/L vs.(5.14±1.55)pmol/L],骨折后患者血清OPG浓度高于对照组[(5.14±1.55)pmol/L vs.(2.9±0.81)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部位RANKL血清浓度、骨折后血清浓度与对照组浓度分别为(0.055±0.053)、(0.053±0.045)、(0.049±0.075)p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愈合期,患者血清中OPG浓度波动于2.53-5.84 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的浓度波动于0.030-0.046 pmol/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血肿部位RANKL/OPG比值最低;与对照组相比,骨折组RANKL/OPG比值在骨折术后1周达最低,随后缓慢增高(P〈0.05)。结论:骨折血肿部位及患者血清中OPG的浓度升高明显,RANKL/OPG比值远远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愈合期 骨保护素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2003-2012年内科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悦宁 杨冬云 郭少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5-846,共2页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病死率及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死亡原因的构成关系。方法对2003-2012年304例内科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内科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29%,前后5年对比,近5年有明显下降(P<0.01);304例死... 目的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病死率及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死亡原因的构成关系。方法对2003-2012年304例内科住院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内科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29%,前后5年对比,近5年有明显下降(P<0.01);304例死亡病人中位年龄为65.82岁,男女性别比为1.41:1;住院三天内死亡占54.27%;死亡原因前三位:恶性肿瘤、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内科住院病人病死率高,需要普及健康知识、健全社区健康网络和急救转运网络、加强急诊科建设、重点发展与老年病相关的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疾病 病死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武县 徐勇 +4 位作者 李紫微 乔王敏 曾君 戴勇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44-1948,共5页
目的检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胎儿和正常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全基因组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方法运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例DS胎儿(DS组)和6例正常胎儿(对照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分析2组m... 目的检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胎儿和正常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全基因组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方法运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例DS胎儿(DS组)和6例正常胎儿(对照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i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分析2组miRNA表达的差异,并用Stem-loop qRT-PCR对Solexa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2组样本显著性差异表达miRNA有167种,8种miRNA在DS组样本中表达上调,159种miRNA表达下调;还有38种和139种miRNA分别特异性表达于DS组和对照组样本中;21号染色体上5个miRNA,除miR-802在DS组中高表达外,miR-99a、let-7c、miR-125b和miR-155均低表达。结论 DS胎儿和健康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miRNA的表达差异显著,可能与DS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缺陷及DS胎儿循环T、B淋巴细胞数目的减少有关;差异显著和特异性表达的miRNA可作为DS胎儿潜在的产前筛查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唐氏综合征 胎血 Solex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孕中期超声指标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红 朱鹏 +5 位作者 任景慧 肖伟伟 李启运 林秀华 曾君 戴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7-900,共4页
目的评估孕中期超声检查对13-三体综合征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6胎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13-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声像图资料。结果前脑无裂畸形12胎(12/26,46.15%)、唇/腭裂9胎(9/26,34.62%)、室间隔缺损9胎(9/26,34.62%)、... 目的评估孕中期超声检查对13-三体综合征胎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6胎经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为13-三体综合征胎儿的声像图资料。结果前脑无裂畸形12胎(12/26,46.15%)、唇/腭裂9胎(9/26,34.62%)、室间隔缺损9胎(9/26,34.62%)、肾脏异常8胎(8/26,30.77%)、眼眶异常7胎(7/26,26.93%)、鼻发育异常5胎(5/26,19.23%)、脑室增宽4胎(4/26,15.38%)、羊水过多伴宫内生长受限2胎(2/26,7.69%)、独眼1胎(1/26,3.85%)。声像图异常率为92.31%(24/26),均表现为2种及以上异常指标。结论孕中期超声检查对诊断13-三体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意义;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高13-三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率,并能降低其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三体综合征 超声检查 产前 先开性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文亮 李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间我院96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血糖水平,分为低血糖组68例,正常血糖组898例。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临床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间我院96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新生儿血糖水平,分为低血糖组68例,正常血糖组898例。比较分析两组新生儿临床因素。结果:①低血糖组68例新生儿中早产儿14例(20.6%),围生期窒息儿18例(26.5%),足月小样儿10例(14.7%),感染败血症8例(11.8%),喂养困难者13例(19.1%),母亲患有糖尿病者5例(7.4%);正常血糖组898例新生儿中早产儿38例(4.2%),围生期窒息儿54例(6.0%),感染败血症13例(1.4%),喂养困难者16例(1.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经治疗49例低血糖患儿24 h内血糖恢复正常,14例48 h内血糖恢复正常,5例经用激素治疗后2448 h恢复正常。结论:早产、围生期窒息、感染败血症、喂养困难、母亲患有糖尿病等是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应检测此类新生儿的血糖水平,积极预防,及早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高危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永春 曲心宇 +2 位作者 费保刚 彭柳花 黄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586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7例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观察其结果,分析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结果:2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586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7例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观察其结果,分析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结果:27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中24例经冲洗引流、营养支持、全身应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方法治愈,3例行横结肠造口术治愈。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健,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吻合口瘘的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结肠癌 吻合口瘘 保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道卫 郭海科 +2 位作者 曾锦 张洪洋 牛勇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1-544,共4页
背景 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是安全、有效的,由于人工晶状体位于前房,术后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值得关注. 目的 研究Artisan pIOL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和形态的长期变化.方法 对2... 背景 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早期是安全、有效的,由于人工晶状体位于前房,术后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值得关注. 目的 研究Artisan pIOL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和形态的长期变化.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行Artisan p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27例51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角膜内皮计数仪测定角膜中央区的角膜ECD,评估计算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细胞面积标准差(SD),比较并分析术前和术后6个月及1、2、3、4、5、6年上述各指标的变化,计算ECD丢失率[(术前ECD-术后ECD)/术前ECD&#215; 100%]. 结果 术后6年时,34眼BCVA≥1.0,14眼BCVA较术前提高,8眼BCVA较术前降低;平均眼压为(14.23±2.14) mmHg.术眼术前平均ECD为(3 184.05±.233.55)/mm2,术后6个月及术后1、2、3、4、5、6年ECD平均丢失率分别为2.34%、5.32%、6.32%、8.06%、12.59%、15.63%和19.49%.术眼术前细胞面积CV和细胞面积SD分别为37.17±7.12和118.77±21.39,术后6年时分别为32.24±4.62和125.60±18.49.不同时间点细胞面积CV和S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36).术眼术后出现局限性虹膜色素脱失者8眼,发生IOL偏位者6眼,术后1个月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3眼,出现黄斑出血者2眼. 结论 Artisan pIOL植入术后随着时间推移ECD逐渐下降,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进行重构,增加了细胞的稳定性,因此Artisan pIOL术后对术眼角膜内皮细胞的长期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眼 人工晶状体 角膜内皮细胞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氏综合征胎儿21号染色体上新微小RNA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武县 徐勇 +4 位作者 刘雪燕 秦晓林 梁勤东 戴勇 涂植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146,I0013,共7页
目的:利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鉴定21号染色体上新的微小RNA(miRNA)基因,为阐明21号染色体功能、探索唐氏综合征(DS)患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DS胎儿的脐带血和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分析染色体... 目的:利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鉴定21号染色体上新的微小RNA(miRNA)基因,为阐明21号染色体功能、探索唐氏综合征(DS)患者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DS胎儿的脐带血和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分析染色体核型;提取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总RNA,构建小RNA文库,采用Solexa高通量深度测序、计算机分析、Stem-loop RT-PCR法鉴定miRNA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血染色体核型分析,5例DS胎儿脐带血显示DS标准核型,3例正常胎儿脐带血显示正常核型;在DS胎儿脐带血中共发现21个新miRNA,其中仅1个候选miRNA来源于21号染色体,位于21号染色体的"DS关键区域",命名为"miR-nov21",后者在DS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胎儿。生物学功能分析,miR-nov21可调节211个靶基因共215个位点,与基因的表达、细胞分化的调节、胚胎形态的发生和心脏的发育有关。结论:21号染色体"DS关键区域"存在1个新的miRNA基因———miR-nov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唐氏综合征 高通量深度测序技术 脐带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DNA血浆浓度评估NP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莉 黄伟忠 +1 位作者 张鲍虎 李长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96-1400,140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EBV DNA含量对评估初诊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技术分析230例(早期176例,中晚期54例)初诊NPC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 目的:探讨血浆EBV DNA含量对评估初诊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放疗敏感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技术分析230例(早期176例,中晚期54例)初诊NPC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1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患者血浆EBV DNA拷贝量,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对放疗的敏感性。结果:放疗前早期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43.8%(77/176)<4000copies/mL,16.5%(29/176)<500copies/mL。早期患者血浆EBV DNA中位浓度只有4324(17403-276)copies/mL,拷贝量随复诊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治疗后12个月早期患者血浆EBVDNA含量57.4%(101/176)<4000copies/mL,35.2%(62/176)<500copies/mL,15.9%(28/176)的早期患者影像学和鼻咽镜检查发现肿瘤体积消失;中晚期患者血浆EBV DNA中位浓度高达28035(42403-6752)copies/mL,治疗后12个月虽然也降低,但是33.3%(18/54)中晚期患者出现复发,9个中晚期患者(16.7%,9/54)淋巴结转移。结论:早期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放疗1年后明显降低,能够有效反应NPC患者放疗敏感性。中晚期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减少缓慢,且部分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NPC患者放疗敏感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 EBVDNA 荧光定量PCR 放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伟豪 冯国祝 詹淑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静脉滴注,1次/d,疗程5...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将54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mg·kg-1.d-1),静脉滴注,1次/d,疗程5~7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小剂量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抵抗素、淀粉酶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李明江 郭少军 +3 位作者 张惠淑 张国良 林群 严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抵抗素、淀粉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40只雄性SD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分为未用药组(n=20)、吡格列酮组(n=20),另取20只雄性SD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作为...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抵抗素、淀粉酶表达的影响,并探讨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40只雄性SD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分为未用药组(n=20)、吡格列酮组(n=20),另取20只雄性SD大鼠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于术后6、12、24、48h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抵抗素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水平,取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未用药组术后6、12、24、48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清抵抗素、淀粉酶水平逐渐升高,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时间点未用药组和吡格列酮组各指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时间点吡格列酮组各指标低于未用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吡格列酮可降低重症胰腺炎大鼠的血清抵抗素和淀粉酶水平,缩短病程,促进重症胰腺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吡格列酮 抵抗素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素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惠淑 李明江 +3 位作者 郭少军 张国良 林群 严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检测抵抗素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表达情况,分析抵抗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20)和模型组(n=20),用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办法制作重症胰腺炎模型;用双抗体夹心ABC-EL... 目的:检测抵抗素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表达情况,分析抵抗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5)、假手术组(n=20)和模型组(n=20),用胰管注射牛磺胆酸钠的办法制作重症胰腺炎模型;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抵抗素、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S)在各组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结果:急性胰腺炎组血清抵抗素、IL-6、CRP、淀粉酶术后6、12、24、48h逐渐升高,在各时间点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抵抗素与IL-6、CRP、淀粉酶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血清抵抗素可能是一种胰腺炎病变的标记物,可能成为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新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抵抗素 IL-6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CA72-4、MG-Ag和CA19-9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科 谭红霞 +1 位作者 卢建刚 胡孝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73-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胃癌相关抗原(MG-Ag)和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28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早期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检测血清CA72-4、MG-Ag和...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72-4(CA72-4)、胃癌相关抗原(MG-Ag)和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28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早期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检测血清CA72-4、MG-Ag和CA19-9的水平。结果:复发组血清CA72-4、MG-Ag和CA19-9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0.05);单独血清CA72-4、MG-Ag、CA19-9检测及两两联合CA72-4+MG-Ag、MG-Ag+CA19-9及CA72-4+CA19-9预测早期胃癌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低于3项联合CA72-4+MG-Ag+CA19-9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论: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CA72-4、MG-Ag和CA19-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未复发的患者,联合检测CA72-4、MG-Ag和CA19-9比单独或两两联合对早期胃癌术后复发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72—4(CA72—4) 胃癌相关抗原(MG—Ag) 糖类抗原19—9(CA19—9)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谭红霞 张科 +4 位作者 胡孝海 石娅妮 钟粲野 胡璐 王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凝血指标 分期 分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