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激光时空干涉在不锈钢表面高效率制备超疏水功能的仿生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石惠 林御寒 +4 位作者 贾天卿 曹凯强 张羽婵 韩若中 孙真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9,共9页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激光时空干涉方法,改变800 nm飞秒激光能流密度和累积脉冲数,在316镜面不锈钢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备了面积为5 mm×5 mm的双尺度的类鲨鱼皮肤微纳米仿生结构,并研究了该结构在不同激光照射条件下的润湿性。...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激光时空干涉方法,改变800 nm飞秒激光能流密度和累积脉冲数,在316镜面不锈钢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制备了面积为5 mm×5 mm的双尺度的类鲨鱼皮肤微纳米仿生结构,并研究了该结构在不同激光照射条件下的润湿性。在激光能流密度为1.37 J/cm~2,累积脉冲数为30~40的条件下,不锈钢表面碳元素含量最多增加了13.22%,润湿性由亲水(接触角88°)转变为超疏水,接触角高达165°。本研究利用灵活、高效的飞秒激光时空干涉加工方法,得到了稳定的超疏水表面,为仿生结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时空干涉 不锈钢 鲨鱼皮肤 仿生结构 润湿性 超疏水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的共存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超 原昊 伍新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03-1516,I0001-I0011,共25页
为揭示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在症状层面的共存模式,本研究分别在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1年后,对灾区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高斯图形模型和贝叶斯爬山算法构建了二者的共存症状网络。结果发现,在DSM-IV的框架下,P... 为揭示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在症状层面的共存模式,本研究分别在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1年后,对灾区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高斯图形模型和贝叶斯爬山算法构建了二者的共存症状网络。结果发现,在DSM-IV的框架下,PTSD和抑郁的重叠症状以及情绪麻木症状在二者的共存网络中起到了桥接作用;子网络探测结果与DSM-IV划分的症状边界不同,PTSD中的闯入性症状和回避性症状是其区别于抑郁的特异性症状,且多为闯入性症状激发回避性症状;在二者的共存模式中,多为抑郁症状激发PTSD症状。上述结果在汶川和雅安两个样本中均得到了交叉验证,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抑郁 网络分析 中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