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汪海波 刘新通 +2 位作者 黄志新 刘广交 谭小进 《山东医药》 2025年第5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D1(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SCM)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6只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9只、敲除假手术组4只、敲除模型组9只,并通过Cre-loxP重组系统敲除...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D1(PKD1)基因特异性敲除对脓毒性心肌病(SCM)小鼠心肌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26只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9只、敲除假手术组4只、敲除模型组9只,并通过Cre-loxP重组系统敲除后两组的PKD1基因。2个月后,模型组、敲除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构建脓毒症小鼠SCM模型。CLP术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肌损伤指标[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的比值(HW/TL)、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及其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PKD1、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STAT3磷酸化位点Tyr705(STAT3 Tyr705)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心肌组织中PKD1、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SOCS3)mRNA表达。结果各组HW/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IDs、LVESV高而LVEF、LVFS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LVIDs、LVESV低而LVEF、LVFS高(P均<0.05)。CLP后24 h,模型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细胞水肿、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改善。各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中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细胞核、细胞质中STAT3Tyr705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心肌细胞细胞核中STAT3Tyr705蛋白相对表达量低而细胞质中STAT3Tyr705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中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敲除模型组细胞核中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结论PKD1基因敲除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细胞核STAT3蛋白磷酸化,降低SOCS3 mRNA表达,从而抑制SCM小鼠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心肌病 心肌损伤 蛋白激酶D1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及其代谢产物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永丹 高巍 +6 位作者 王亮 张海峰 齐丹 臧召霞 吴珊珊 肖淑媛 倪训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4期27-30,87,共5页
帕金森病(PD)是目前临床第二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及路易小体的聚集为特征性病理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等症状。肉桂属樟科植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香料,且其药理作用十分... 帕金森病(PD)是目前临床第二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及路易小体的聚集为特征性病理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等症状。肉桂属樟科植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香料,且其药理作用十分广泛。通过对药理学研究、数据检索、药物成分分析深入研究发现,肉桂中含有肉桂醛、肉桂酸、原花青素以及丁香酚等多种活性药理成分,能够通过抗氧化、抗炎、抗细胞凋亡和调节自噬等多种作用对PD起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肉桂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参与治疗PD的机制,为肉桂治疗PD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肉桂 肉桂醛 丁香酚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