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智能电网的安全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磊 罗维 +2 位作者 马玉龙 洪海敏 王逸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9-288,共10页
在智能电网SG(smart grid)中设备间的认证和安全通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中,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的密钥完全由可信第三方生成,若第三方遭受攻击则会导致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私钥泄露。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 在智能电网SG(smart grid)中设备间的认证和安全通信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有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中,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的密钥完全由可信第三方生成,若第三方遭受攻击则会导致系统中所有用户的私钥泄露。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两方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即使可信第三方遭受攻击也不会泄露其他用户的私钥。在该协议中,可信第三方仅为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生成部分密钥,智能电表和服务提供商自身生成完整的私钥,进一步相互认证建立秘密会话密钥,保证通信安全,防止隐私数据泄露。该协议在CDH(computational Diffie-Hellman)问题假设下是可证安全的,同时协议具有前向安全性和身份匿名性。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协议在认证密钥协商阶段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认证密钥协商 椭圆曲线 双线性对 部分密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Tri-training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宇航 吴润秀 +3 位作者 崔志华 张翼英 何业慎 赵嘉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9-1198,共10页
Tri-training利用无标签数据进行分类可有效提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但其易将无标签数据误标,从而形成训练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Tri-training(Tri-training with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DPC-TT)算法。密度峰值聚类通过类... Tri-training利用无标签数据进行分类可有效提高分类器的泛化能力,但其易将无标签数据误标,从而形成训练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Tri-training(Tri-training with density peaks clustering,DPC-TT)算法。密度峰值聚类通过类簇中心和局部密度可选出数据空间结构表现较好的样本。DPC-TT算法采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获取训练数据的类簇中心和样本的局部密度,对类簇中心的截断距离范围内的样本认定为空间结构表现较好,标记为核心数据,使用核心数据更新分类器,可降低迭代过程中的训练噪声,进而提高分类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Tritraining算法及其改进算法,DPC-TT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TRAINING 半监督学习 密度峰值聚类 空间结构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车联网多基站多用户下的安全传输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俱莹 陈宇超 +4 位作者 田素恒 刘雷 李赞 裴庆祺 王明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99,共16页
针对移动场景下毫米波安全波束形成的时效性和毫米波动态窃听场景下安全连接的鲁棒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斗双重深度Q网络(D3QN)-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多智能体安全协作通信方案。该方案利用路侧单元(RSU)辅助的协作干扰... 针对移动场景下毫米波安全波束形成的时效性和毫米波动态窃听场景下安全连接的鲁棒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决斗双重深度Q网络(D3QN)-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多智能体安全协作通信方案。该方案利用路侧单元(RSU)辅助的协作干扰技术降低窃听者对合法信号的接收质量,并通过联合优化车辆用户(VU)的基站与波束连接控制、阻塞RSU的选择,以及RSU的协作干扰方向和发射功率控制,使得所有合法车辆的总保密传输速率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针对车联网的高动态性,通过构建基于D3QN的VU智能体和基于D3QN-DDPG的RSU智能体,实现了实时的离散-连续混合决策。最后,通过多维度的性能分析和方案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车联网 多智能体 物理层安全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明朗 庞振江 +4 位作者 洪海敏 占兆武 靳飞 唐远洋 叶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在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就近消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元气象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残差连接的多模型融合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在特征提取时,引入统计、交叉、周... 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在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和就近消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元气象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残差连接的多模型融合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在特征提取时,引入统计、交叉、周期信息、近似熵和光伏板温度等特征提取方法,实现对时间、气象和发电功率的深层特征提取,丰富模型的输入.在模型构建时,建立基于残差连接的多层模型融合方法,首先提出基于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的softmax回归预测模型,其次设计3层模型整体结构,并通过残差连接和多层堆叠的方式融合多个预测模型,持续提升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基于电力公司真实数据,采用本研究方法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TabNet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等模型,对光伏发电功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等方面可分别降低0.1097、0.0591、0.0507和0.0368,拟合优度可提升0.0804.基于多元气象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基于残差连接的多模型融合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能有效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太阳能 特征提取 残差连接 随机森林 TabNet 极端梯度提升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智强 马胜国 +3 位作者 陈亮 刘德志 董婧 马丽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17,126,共7页
新能源微电网的停电负荷具有灵活而易于控制管理的特点。将停电负荷积极参与到微电网调度计划中,可有效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方法。构建用电信息采集模块,完成新能源微电网运行信... 新能源微电网的停电负荷具有灵活而易于控制管理的特点。将停电负荷积极参与到微电网调度计划中,可有效提高微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方法。构建用电信息采集模块,完成新能源微电网运行信息的采集,根据新能源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将NTP协议应用在信息采集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同步更新;构建局部停电负荷调度双层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实现新能源微电网局部停电负荷调度。由实验结果可知:在16:00之前风力出力持续升高,此时段设备的开机时序即生产负荷在优化后大部分向后移,说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风力能源,调节电网设备开机时序;调度后的新能源微电网在停电情况下,其总负荷和净负荷均有所降低,说明对微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NTP协议 新能源微电网 局部停电负荷调度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二元复杂网络的电力统一空间信息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汇慧 杨成月 +1 位作者 吴丽莎 张翼英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智能电网融合了电力网和电力通信网(以下简称二元网络),是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针对电力空间信息模型存在的信息共享、专题应用及动态展示等难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二元网络的统一空间信息模型。分析了电力企业二元网络统一模型管理... 智能电网融合了电力网和电力通信网(以下简称二元网络),是现代电网的升级和跨越。针对电力空间信息模型存在的信息共享、专题应用及动态展示等难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二元网络的统一空间信息模型。分析了电力企业二元网络统一模型管理需求,按照抽象、实体、业务3个层次构建了二元网络的几何对象、拓扑关系、台账参数的概念模型与逻辑模型,实现了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电力二元网络统一空间信息模型表达、建模和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二元网络 统一空间信息模型 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多尺度LSTM的短时温度预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鹏宇 赵嘉 +2 位作者 韩龙哲 张翼英 武延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针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无法有效提取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双向多尺度跳跃LSTM(bidirectional multi-scale skip long short-term memory,BMS-LSTM)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该模型... 针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无法有效提取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双向多尺度跳跃LSTM(bidirectional multi-scale skip long short-term memory,BMS-LSTM)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该模型以LSTM为核心单元,采用双向深层网络结构提取反向特征;根据温度数据日的周期性设置跳跃连接数提取多尺度特征,解决了指数增长的跳跃连接数后期跳跃尺度过大的问题;最后使用全连接层进行特征融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BMS-LSTM成功提取了温度数据的多尺度特征和反向特征,预测均值误差仅为3.890,优于对比模型,是一种有效的短时温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温度预测 多尺度 反向特征 跳跃连接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安防监控系统 被引量:27
8
作者 何业慎 梁琨 +1 位作者 谭威 胡鑫 《电信科学》 2018年第9期179-185,共7页
通过在变电站内部部署相应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建立混杂条件下物联网的场景觉察机制,实现对变电站环境、基础设施、人员往来以及异常状况等方面的多因素、多维度的深度感知。同时,利用有线与无线融合的多态通信技术实现感知网络的互联互通... 通过在变电站内部部署相应的物联网感知设备,建立混杂条件下物联网的场景觉察机制,实现对变电站环境、基础设施、人员往来以及异常状况等方面的多因素、多维度的深度感知。同时,利用有线与无线融合的多态通信技术实现感知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智能变电站安防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变电站内外环境进行立体式安全感知与监测,从而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监控水平,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安防监控 多态通信 智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配电网保护控制终端平台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古展基 谷武健 +3 位作者 蔡泽祥 苏忠阳 黄勇 余传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69-178,共10页
当前配电网保护终端平台仍采用封闭架构,高昂的平台操作系统授权价格以及封闭的开发环境,抑制了配电网保护控制业务海量的需求。针对开发者代码隔离诉求和网络保护性能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配电网智能保护控制终端新... 当前配电网保护终端平台仍采用封闭架构,高昂的平台操作系统授权价格以及封闭的开发环境,抑制了配电网保护控制业务海量的需求。针对开发者代码隔离诉求和网络保护性能约束,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配电网智能保护控制终端新平台。新平台拥有Linux开源、代码隔离、业务实时性支撑等特点。首先基于普通Linux操作系统嵌入实时补丁、设计实时进程调度和应用内存共享机制,以构造新平台基础。然后,设计了数据实时处理模块和保护业务服务模块,以服务配电网保护控制应用。最后,通过搭建软件测试环境,验证了新平台进程实时处理能力、重采样抖动控制能力。通过搭建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验证了新平台下的网络保护应用性能。测试均取得了预期效果,验证了新平台设计的工程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LINUX 保护控制 操作系统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低压电网网络分段时延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洪海敏 冷安辉 +3 位作者 贺竞辉 何先灯 梁昌鹄 罗冬坤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79-182,186,共5页
对智能低压电网终端、分支点、集中器之间分段时延测量的研究,有助于其网络拓扑的发展。为解决现有测量技术,不能高精度在线测量端到端、端到分支点之间时延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和扩频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低成本、高精... 对智能低压电网终端、分支点、集中器之间分段时延测量的研究,有助于其网络拓扑的发展。为解决现有测量技术,不能高精度在线测量端到端、端到分支点之间时延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和扩频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低成本、高精度时延测量技术,通过仿真研究并给出了该系统抗白噪声、多径以及窄带干扰的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在信噪比大于-11 dB的白噪声、信干比大于4 dB的多径信号以及信干比大于-3 dB的窄带干扰下,均能实现±10 ns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电网 网络分段 时延测量 电力线通信 抗干扰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KI的能源信息系统多渠道统一身份认证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汤阳 张翼英 +2 位作者 何业慎 王聪 雷明 《电信科学》 2019年第6期41-49,共9页
能源信息系统存在用户体验差、管理不统一、有安全隐患问题,迫切需要从源头研究各种电子渠道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问题,实现对多个电子服务信道的统一管理及对各种电子信道的服务监督。提出了一种基于PKI证书的多维电子信道统一认证方法,... 能源信息系统存在用户体验差、管理不统一、有安全隐患问题,迫切需要从源头研究各种电子渠道之间的统一身份认证问题,实现对多个电子服务信道的统一管理及对各种电子信道的服务监督。提出了一种基于PKI证书的多维电子信道统一认证方法,用于能源信息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所提出的方法直接访问每个应用系统,并在没有多个认证过程的情况下在应用系统之间执行快速且安全的切换。该方法可以为用户提供从事复杂业务管理活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I 多渠道认证 能源信息系统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电网智能节能量测量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大品 欧清海 +1 位作者 何业慎 张翼英 《电信科学》 2019年第3期140-146,共7页
电网节能工程,尤其是输变电相关工程是电网节能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输变电主要环节的节能量测量方法,包括IPMVP法和我国通用的节能量测量方法。优化了采用变压器和无功补偿等节能措施后节能量的量化及测量方法。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融合... 电网节能工程,尤其是输变电相关工程是电网节能的重要环节,总结了输变电主要环节的节能量测量方法,包括IPMVP法和我国通用的节能量测量方法。优化了采用变压器和无功补偿等节能措施后节能量的量化及测量方法。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融合相关算法,提升了量测设备的效率,以实现对节能量的及时、精准测量。通过对实例分析,说明节能量的计算和测量方法,为电网企业的节能量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措施 节能量 测量与量化 电力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缩感知电力线信道估计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业慎 梁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7-81,共5页
通过分析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力线信道的多径特性,并结合一种新颖的压缩感知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线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分析研究电力线信道传输特征,利用其稀疏性,只需采集、提取、存储少... 通过分析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力线信道的多径特性,并结合一种新颖的压缩感知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线信道估计方法。通过分析研究电力线信道传输特征,利用其稀疏性,只需采集、提取、存储少量的噪声与信道特征有效参数,大大降低了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数据处理量,降低了对存储硬件的要求与硬件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配电台区阻抗测量与线损智能诊断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文涛 王祥 +3 位作者 武占侠 易运晖 陆欣 李婷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针对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线损诊断技术主要利用用电数据,在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方面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文中基于对配电网络的复阻抗等电路网络参数的测量,提出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络线损智能诊断系统,并对系统架构、硬件电路和基于支持向量... 针对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线损诊断技术主要利用用电数据,在检测精度和检测范围方面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文中基于对配电网络的复阻抗等电路网络参数的测量,提出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络线损智能诊断系统,并对系统架构、硬件电路和基于支持向量机集成诊断算法进行设计和实现。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智能诊断系统可以增强线损分析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判别区域内的窃电线损和其他线损。文中所提方案是现有线损管理系统的有效补充,能够提高现有的低压配电台区的线损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络 线损 阻抗测量 智能诊断 网络参数 智能电表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用电器干扰的电力线长度在线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永明 宋士刚 +4 位作者 占兆武 何先灯 吴在军 何晓蓉 冷安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38,共6页
在智能低压电网中,用电器干扰是影响电力线长度测量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利用信道传递函数,建立了电力线长度在线测量模型,仿真分析了用电器对传递函数相位的影响,结合线性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抗用电器干扰的电力线长度在线测量方法。仿... 在智能低压电网中,用电器干扰是影响电力线长度测量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利用信道传递函数,建立了电力线长度在线测量模型,仿真分析了用电器对传递函数相位的影响,结合线性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抗用电器干扰的电力线长度在线测量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测量的误差不大于3%。研究成果为提高用电器干扰下电力线网络物理拓扑测量的准确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电力线长度测量 信道传递函数 转移参数 拓扑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同步采集与边缘计算的低压配电网电气拓扑发现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陆欣 冷安辉 +2 位作者 毛珊珊 洪海敏 王春 《电信科学》 2020年第8期184-192,共9页
首先介绍了低压配电网拓扑发现技术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基于高频同步采集与边缘计算的低压配电网电气拓扑发现技术,包括数据的高频同步采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行台区识别、分析电表之间的互信息、通过生成树算法生成物理拓扑等,... 首先介绍了低压配电网拓扑发现技术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基于高频同步采集与边缘计算的低压配电网电气拓扑发现技术,包括数据的高频同步采集、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行台区识别、分析电表之间的互信息、通过生成树算法生成物理拓扑等,最后进行验证和结果展示。与其他通过纯软件算法实现拓扑发现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既能保证数据的同时性又可及时反映拓扑的变化,使得低压台区电气拓扑判断更加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数据同时性 高频采集 相关性 电气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pley组合模型及神经网络的电能表需求预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翀 申洪涛 +3 位作者 刘建华 吴一敌 孙晓腾 张英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7-193,共7页
针对电能表需求预测问题,建立基于Shapley组合模型及神经网络的电能表合理优化分配模型,以提升需求预测精度。文章通过挖掘历史数据,采用Holt-Winters、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对电能表需求分别进行预测、对比和分析,并且引入Shap... 针对电能表需求预测问题,建立基于Shapley组合模型及神经网络的电能表合理优化分配模型,以提升需求预测精度。文章通过挖掘历史数据,采用Holt-Winters、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模型对电能表需求分别进行预测、对比和分析,并且引入Shapley法对三类预测模型进行组合建模,求取相应模型的权重,获取最优的生产调度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要高于BP神经网络和Holt-Winters模型。相较于单一模型,Shapley法组合模型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实用性,有助于国家电网公司建立高效、科学的生产调度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pley组合模型 RBF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 Holt-Winters模型 电能表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广域网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兴宇 孙永明 +1 位作者 吴在军 卢春雷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了将物联网技术逐步应用并广泛推广到广域网数据管理系统,将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挖掘算法处理相结合,组建成智能无线组网,使诸如RFID视频识别装置、GPS定位装置、读写器等物联装置将检测到的底层数据通过广... 为了将物联网技术逐步应用并广泛推广到广域网数据管理系统,将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挖掘算法处理相结合,组建成智能无线组网,使诸如RFID视频识别装置、GPS定位装置、读写器等物联装置将检测到的底层数据通过广域网传递到物联网开发平台,有效地实现底层检测、数据传输、数据计算、数据应用为一体的数据管理系统,应用了数据管理平台、通讯协议、数据挖掘算法核心技术对物联数据接收、处理和分析。试验表明,设计出的系统稳定性较好,误差率在5%以下,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无线通讯技术 传感器技术 数据管理平台 数据挖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挡与缺失场景下屏幕缺陷视觉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东富 杜明臣 +3 位作者 胡天昊 李又明 张笑虹 于非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39,共9页
为提高缺陷检测的智能化水平,解决复杂场景下缺陷检测难题,结合目标检测与目标匹配、图像差分技术,搭建一种遮挡与缺失场景下屏幕缺陷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手机屏幕检测、遮挡检测、缺失检测及屏幕内容变化检测4部分.使用YOLOv8n模... 为提高缺陷检测的智能化水平,解决复杂场景下缺陷检测难题,结合目标检测与目标匹配、图像差分技术,搭建一种遮挡与缺失场景下屏幕缺陷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手机屏幕检测、遮挡检测、缺失检测及屏幕内容变化检测4部分.使用YOLOv8n模型检测出图像中的手机屏幕位置,使用多台相机及检测框过滤方式检测出遮挡的手机屏幕,使用目标匹配算法判断手机屏幕是否存在缺失,再通过改进的图像差分算法判断手机屏幕显示内容是否发生变化.通过生产现场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标注、增强及过滤等处理,然后对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所得手机屏幕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6.8%.在生产现场部署并应用算法模型,通过对应目标匹配及差分计算,实现了多路视频同时处理下手机屏幕缺陷的实时准确检测.相关算法的应用既可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又能提高检测效率.该检测技术可用于针对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屏幕的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 目标检测 缺陷检测 目标匹配 图像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与优化系统重构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志斌 郑培昊 +2 位作者 魏本海 翟再培 马胜国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9-106,共8页
基于配电网可靠性和网络重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可靠性下的重构快速方法。首先通过对可靠性指标体系研究,确定以有功网络损耗(LOSS)、系统供电量不足(ENS)和平均供电可用率(ASA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归一化构建配电... 基于配电网可靠性和网络重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可靠性下的重构快速方法。首先通过对可靠性指标体系研究,确定以有功网络损耗(LOSS)、系统供电量不足(ENS)和平均供电可用率(ASA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归一化构建配电网多目标模型,运用判断矩阵法将多目标函数转化为新的单一目标函数,实现对配电网系统的重构优化快速计算。算法在重构后期引入可靠性评估,提高了配电网最优解的求解效率。通过IEEE69算例验证了新的配电网重构优化算法在获得全局最优解的同时,降低了计算时间,能有效解决复杂网络的重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配电网重构 有功网络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