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p35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其分子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仁利 吴少庭 +2 位作者 高世同 林敏 吕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 p35蛋白作为一个鉴别急性感染的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弓形虫RH株分离总的RNA ,应用弓形虫EST基因库合成扩增p35基因片段引物 ,结合 5‘和 3‘末端cDNA快速扩增法进行 p35基因 5‘和 3‘末端cDNA的扩增 ,T... 目的 探讨 p35蛋白作为一个鉴别急性感染的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弓形虫RH株分离总的RNA ,应用弓形虫EST基因库合成扩增p35基因片段引物 ,结合 5‘和 3‘末端cDNA快速扩增法进行 p35基因 5‘和 3‘末端cDNA的扩增 ,TA克隆RT -PCR产物及DNA顺序分析 ;用蛋白质分析软件解析 p3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的亲水性和可能存在的T、B细胞的表位。结果 p35基因含有 15 37个碱基 ,编码 378个氨基酸 ,其氨基酸的亲水性区域分布在氨基酸的 2 0 1到2 2 5和 30 1到 340号 ,且含有多个T、B细胞的表位。结论 p35蛋白的C端区有高的亲水性 ,并含有T、B细胞的表位 ,显示了p35蛋白应用于诊断和疫苗开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p35蛋白 疫苗 诊断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华南间日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等位基因分型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江钢锋 李娟兰 +1 位作者 吴少廷 王善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 了解我国间日疟原虫MSP1(PvMSP1)的等位基因类型和序列的多态性。方法 用特异的引物通过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包含PvMSP1的ICB5与ICB6之间的基因片段 ,并对部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 7份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 ,有... 目的 了解我国间日疟原虫MSP1(PvMSP1)的等位基因类型和序列的多态性。方法 用特异的引物通过套式PCR方法体外扩增包含PvMSP1的ICB5与ICB6之间的基因片段 ,并对部分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 7份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中 ,有 16份 (5 9 9% )扩增得到Belem型基因产物 ,2 5 (92 6 % )份扩增出Sal- 1型基因产物 ;两种不同等位基因型虫株的混合感染率为 5 1 9%。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以前未见报告的基因内重组类型。结论 我国间日疟原虫虫株存在两种PvMSP1等位基因型 ,Sal- 1型可能是主导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1 基因分型 序列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2DNA疫苗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
3
作者 张仁利 吴少庭 +4 位作者 高世同 林敏 郑春福 陈雅棠 李富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为了探讨恶性疟原虫FCC - 1/HN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 2 (MSP - 2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性及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 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MSP - 2经骨骼肌注射BALB/c小鼠 ,小鼠经DNA疫苗免疫 8w后 ,用流... 目的 为了探讨恶性疟原虫FCC - 1/HN株裂殖子表面蛋白 - 2 (MSP - 2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特性及抗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 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K/MSP - 2经骨骼肌注射BALB/c小鼠 ,小鼠经DNA疫苗免疫 8w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脏T淋巴细胞的分化 ,并体外培养脾脏细胞 ,用夹心ELISA法测定IFN -γ和IL - 2的产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疫苗组CD+ 4CD8+ T淋巴细胞有显著性的增高 ,体外培养的脾脏细胞IFN -γ有一个高浓度的分泌。结论 恶性疟原虫FCC - 1/HNMS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2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