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弹性成像与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豪 邹立秋 +2 位作者 钟文新 麦晓飞 石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8,共7页
目的评价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早期定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实验材... 目的评价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早期定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为新西兰大白兔(共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20)与肝纤维化组[LF组,5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油溶液模型,n=100],分别在第4、5、6、15周末取5只对照组与25只LF组兔行MRI肝脏轴位T1WI、MR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扫描,测量肝脏弹性硬度(liver stiffness,LS)、平扫T1弛豫时间(T1_(nativ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扫描20 min后T1弛豫时间(T1_(20min)),计算T1弛豫时间减少率(ΔT1_(20min))及1/T1弛豫时间增加值(ΔR1_(20min));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进行LF病理学分期,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定量参数与LF分期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定量参数与LF病理分期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对LF分期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96只活兔模型,病理学评分:F0期15只、F1期22只、F2期22只、F3期18只、F4期19只。LS、T1_(native)、T1_(20min)、ΔT1_(20min)、ΔR1_(20min)于LF各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T1_(native)、T1_(20min)、ΔT1_(20min)、ΔR1_(20min)均与LF分期相关(r=0.935、0.559、0.770、-0.418、-0.686,P<0.001)。F0 vs.F1~F4、F0 vs.F1~F2、F0 vs.F3~F4、F1~F2 vs.F3~F4的LS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88、0.979、1.000、0.995,T1_(20min)值AUC分别为0.914、0.852、0.987、0.896。结论在评估LF早期诊断中,MR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成像均显示出较好的诊断价值,MRE优于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 钆塞酸二钠 T1 mapping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与平扫CT征象的相关性 被引量:33
2
作者 王少华 王志伟 +2 位作者 邓灵波 刘勇彬 张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是否扩大与不同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比较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CT参数间的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组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是否扩大与不同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比较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CT参数间的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组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T指标与血肿扩大与否之间的相关性,再以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检验变量评估其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能力。结果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的CT定量资料:初始体积、最大径、最小径、最大CT值、平均CT值、最大径与最小径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定性资料:混杂征、分叶征及黑洞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破入脑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CT征象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计算出混杂征、黑洞征和/或分叶征联合征象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59.0%、42.1%和87.8%,约登指数为0.374,其约登指数比混杂征、黑洞征和分叶征更接近1。结论平扫CT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对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强CT 脑出血 血肿扩大 混杂征 黑洞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9
3
作者 沈比先 成果 +2 位作者 黎刚 彭珂文 周顺科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CT平扫及螺旋动态多期扫描,分析总结了其CT表现,并与原发性肝癌及血管瘤作了鉴别诊断。结果:主要的CT表...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CT平扫及螺旋动态多期扫描,分析总结了其CT表现,并与原发性肝癌及血管瘤作了鉴别诊断。结果:主要的CT表现有:①平扫,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病灶中可有单发或多发的高密度钙化影;②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但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的强化;③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强化,且由边缘向中央进行,最后病灶强化高于正常肝实质,部分中央无强化,延迟扫描的表现有重要诊断意义;④病灶的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螺旋CT 动态扫描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覆膜支架隔绝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春鹏 姜在波 +2 位作者 庞鹏飞 明建中 单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21-522,共2页
患者男,52岁。上段食管癌切除术后1个月余,肿瘤复发合并伤口感染继发伤口大出血,右上纵隔血肿。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肿瘤侵及右锁骨下动脉并导致出血,给予缝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离断分支血管,修补出血口,伤口仍有持续少量出血,... 患者男,52岁。上段食管癌切除术后1个月余,肿瘤复发合并伤口感染继发伤口大出血,右上纵隔血肿。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肿瘤侵及右锁骨下动脉并导致出血,给予缝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离断分支血管,修补出血口,伤口仍有持续少量出血,血红蛋白降至7g/L。第2次术后7d再行第3次手术清创修补锁骨下动脉,仍不能止血,持续少量出血至第3次手术后第3天。由于患者不能耐受第4次手术,决定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覆膜支架 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春勤 沈比先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及MRI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例病灶位于左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内,病灶呈分叶状,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等、低密度改变,以低密度为主,其间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等密度影;MRI平扫该肿块信号不均匀,在T1WI、T2WI上肿块内均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块内低信号区域未见强化,病灶内稍高信号区域不同程度强化,以内侧强化为著。1例病灶位于右胸壁第2、3肋间隙内,呈梭形生长,内侧突向胸腔,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平扫病灶内与纤维化相符合的长T1短T2低信号区,增强扫描不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影像学上主要与一些富于胶原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病变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结缔组织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
6
作者 明建中 毛文萍 +3 位作者 钟文新 陈胜基 黄岸容 保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02-1803,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行介入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下肢DVT患者进行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综合介入治疗,25例行介入性局部溶栓术,5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5例行机械碎栓消融术(ATD),4例行支架植入术,10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行介入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下肢DVT患者进行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综合介入治疗,25例行介入性局部溶栓术,5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5例行机械碎栓消融术(ATD),4例行支架植入术,10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25例DVT患者,18例血管即时开通成功,占72%(18/25),随访观察1~24个月,平均6个月,总有效率为92%(23/25),无效6%,平均住院日为10d,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综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性局部溶栓术 球囊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CT、MR诊断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刚强 张小静 +2 位作者 高德宏 曾志斌 熊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CT、MR对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CT检查11例,增强5例。其中3例行MR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灶位置... 目的:探讨CT、MR对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CT检查11例,增强5例。其中3例行MR平扫、增强扫描。观察病灶位置、范围、密度或信号特点、周围淋巴结以及病变同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特征。结果:肿瘤位于鼻腔3例,鼻窦6例,同时累及鼻腔、鼻窦者2例。CT平扫病灶形态欠规则,软组织密度,未见坏死囊变或钙化灶;增强扫描2例明显强化,3例中度强化。3例MR检查中,1例T_1WI呈高信号,T_2WI呈低信号;余2例T_1WI、T_2WI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中度强化。11例均对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侵犯。11例均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HMB-45(+)、S-100(+)、Vimentin(+)。结论: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CT缺乏特异表现;典型的黑色素瘤MRI表现典型的信号特征。CT、MR能准确显示病灶部位、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及相邻重要结构侵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鼻窦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8
作者 金军 汤小俐 +3 位作者 香辉 王小宜 陈玲 李莲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湘雅医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 目的探讨3.0 T MRI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湘雅医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病例资料,将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检查情况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7例患者术前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症状侧三叉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阳性173例,阳性率达92.3%,MVD术发现血管神经压迫179例,阳性率达95.6%。其中小脑上动脉73例(40.8%)、小脑前下动脉28例(15.4%)、基底动脉17例(9.8%)、小脑后下动脉5例(3.2%)、复合压迫35例(20.2%)、静脉11例(6.2%)。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显示无血管压迫14例,阴性率7.7%,而术中发现无责任血管10例,阴性符合率58.8%。症状对侧血管压迫阳性20例,假阳性率10.7%,两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TOF序列联合3D-FIESTA序列,结合3D后处理重建能相对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前评估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3D-TOF序列 3D-FIESTA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脑膜瘤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勇彬 钟文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2-792,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语速偏慢、吐词欠清晰2月余"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手拇指麻木,活动欠灵活,局部无肿胀、疼痛,当地医院考虑"颈椎病"予以治疗,症状稍好转,而后复发;约2个月前自觉说话语速偏慢、吐字欠清晰;精... 患者男,42岁,因"语速偏慢、吐词欠清晰2月余"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右手拇指麻木,活动欠灵活,局部无肿胀、疼痛,当地医院考虑"颈椎病"予以治疗,症状稍好转,而后复发;约2个月前自觉说话语速偏慢、吐字欠清晰;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体质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