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京兰 苏又苏 +4 位作者 付剑云 王晓艳 方红城 罗国庆 盛国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与抑郁程度的关系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度量表 (CES D)评分 ,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12 1例分为无抑郁组 (A组 ,64例 ) ,轻中度抑郁组(B组 ...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与抑郁程度的关系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度量表 (CES D)评分 ,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12 1例分为无抑郁组 (A组 ,64例 ) ,轻中度抑郁组(B组 ,3 4例 )和严重抑郁组 (C组 ,2 3例 ) ,观察不同组别之间在日常生活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发生状况。结果无抑郁组以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 ,轻中度抑郁组单支、双支和 3支病变比例相近 ;严重抑郁组以 3支病变为主。日常生活中 ,轻中度抑郁组ST段下降 (4 2± 1 3 )次 ,ST段下降持续时间 (3 5 8± 9 2 )min ,ST段下降指数 (3 2 8± 0 9)min/h ,均高于无抑郁组的 (1 8±0 3 )次、(16 6± 4 2 )min、(1 76± 0 4)min/h和严重抑郁组的 (2 1± 0 7)次、(17 8± 5 8)min、(1 69± 0 5 )min/h(P <0 0 5 ) ;运动试验中 ,轻中度抑郁组心肌缺血阳性率与严重抑郁组相近 ,明显高于无抑郁组 (P <0 0 5 )。日常生活中缺血症状与无抑郁组相似 ,但活动后明显高于无抑郁组 (P <0 0 5 )。结论抑郁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心肌缺血的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动态技术在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吴京兰 顾萍 +1 位作者 罗国庆 黄巧铃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将彩色室壁动态 (CK)技术用于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DSE) ,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目测法比较 ,评价其实用价值和优越性。方法  30例冠心病 (CAD)患者和 2 6例正常对照组先后于冠状动脉造影后一个月内完成 DSE。(1)... 目的 将彩色室壁动态 (CK)技术用于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DSE) ,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目测法比较 ,评价其实用价值和优越性。方法  30例冠心病 (CAD)患者和 2 6例正常对照组先后于冠状动脉造影后一个月内完成 DSE。(1)分别用 2 DE和 CK技术判断室壁运动状况 ,比较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准确性。(2 )用 SPECT作为金标准 ,采用 CK技术定量分析室壁运动。结果  (1) CK技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是 89.6 %和 90 .7% ,均高于 2 DE法 ,P<0 .0 5 .尤其对单支 ,二支病变诊断敏感性更高 ,特异性无显著差异 ,分别为 92 % ,88% ,P>0 .0 5 .(2 ) DSE后冠心病非受累部位心内膜移动幅度增加 ,受累部位则明显减少。结论  CK技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 2 DE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室壁动态技术 多巴酚丁胺 超声心动图 负荷试验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2p、CD63、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晓艳 苏卓娃 +3 位作者 杜冀晖 张野 徐颖 林映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78-279,285,共3页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 ACS患者 5 0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 (CD6 2 p)、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 ACS患者 5 0例和正常对照组 30例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 (CD6 2 p)、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 3)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 C-反应蛋白 (C- Rective Protein,C- RP)。结果  ACS组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 CD6 2 p(11.2 1± 0 .84 ) %、CD6 3(4 .17± 0 .4 5 ) %和 C- RP(19.16± 2 .5 8) m g/ 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31± 0 .6 2 ) %、(1.5 2±0 .4 1) %和 (5 .12± 1.4 3) m g/ L(P<0 .0 1) ;CD6 2 p、CD6 3与 C- RP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4 2 8和 0 .4 6 9,均 P<0 .0 1)。结论  AC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和炎症反应 ,这些变化与 ACS的病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活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球囊与切割球囊成形术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执兵 方红城 +1 位作者 刘俊 肖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3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 对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与普通球囊成形术 (POBA)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近远期血管造影结果比较 ,评价 CBA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37例 ,共 39处病变 ,2 3处进入 CBA组 ,16处进入 POBA组。分别比较术后即刻及远期定量... 目的 对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与普通球囊成形术 (POBA)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近远期血管造影结果比较 ,评价 CBA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有效性。方法  37例 ,共 39处病变 ,2 3处进入 CBA组 ,16处进入 POBA组。分别比较术后即刻及远期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最小血管径 (ML D)、狭窄度 (DS)、再狭窄率、即刻管腔获得 (AL G)、即刻血管弹性回缩 (AR)及弹性回缩率 (ARR)。结果 术后即刻 ML D、DS、AL G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CBA组最大扩张压、AR及 ARR均较 POBA组低 (P<0 .0 5或 P<0 .0 0 1)。随访造影结果 ,CBA组 ML D明显大于 POBA组 (P<0 .0 5 ) ;DS及再狭窄率均小于 POBA组 (P<0 .0 1)。结论  CBA组的低压扩张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是有效的 ,对血管损伤小于 POBA,且获得较 POBA低的再狭窄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切割球囊成形术的预后
5
作者 王执兵 李文红 +1 位作者 刘俊 王淑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 评价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治疗开口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 2例冠心病患者 5 2处开口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并短期临床随访。结果 5 2例病变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98% ,切割球囊扩张后残余... 目的 评价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治疗开口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 2例冠心病患者 5 2处开口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并短期临床随访。结果 5 2例病变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成功率98% ,切割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程度 (18.2± 17.1) % ,术终残余狭窄程度 (16 .8± 11.5 ) %。 1例对角支扩张后出现严重内膜撕裂安放支架 ,无急性闭塞、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治疗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安全、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球囊 冠状动脉成行术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