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拆分设计方法在中国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文 马丽沙 赵斌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29,共6页
本文结合日本普遍采用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拆分设计法)及中国的规范,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在中国加固工程中的适用性。该方法首先用单质点模型模拟主结构,根据最大反应的目标值和减震性能曲线求得阻尼器的需求数量(表示成相对于主结构的... 本文结合日本普遍采用的消能减震设计方法(拆分设计法)及中国的规范,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在中国加固工程中的适用性。该方法首先用单质点模型模拟主结构,根据最大反应的目标值和减震性能曲线求得阻尼器的需求数量(表示成相对于主结构的刚度比),然后以此相对刚度比为定值确定各层阻尼器的需求数量,最后通过时程分析检验其性能。本文采用SAP2000软件对一栋待加固的中学教学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消能减震加固完全能够满足提高1度抗震设防烈度的抗震性能,并取得良好的减震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 加固 黏滞阻尼器 设计方法 性能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能减震结构能量设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晓文 张岩青 +1 位作者 赵斌华 孔令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6,共4页
基于能量分析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是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但是如何将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综合考虑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以实现中震弹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的消能减震结构能量设计方法。该... 基于能量分析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是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但是如何将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综合考虑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以实现中震弹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弹性的消能减震结构能量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以能量反应谱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能量反应谱。通过能量反应谱计算结构总输入能,然后设定阻尼器附加给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并估算出需阻尼器耗散的能量,进而计算阻尼器的数量。通过一个实例具体说明了该方法的设计流程。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减震效果显著,能够实现中震弹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反应谱 能量设计法 消能减震 中震弹性 阻尼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洋 曾志兴 +2 位作者 万超 王刚 蔡国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2,共4页
利用再生陶瓷粗骨料以0,25%,50%,75%和100%等质量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随碳化时间小幅度增加,破坏形态和未碳化试件类似;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碳化时间延长而增加,抗折... 利用再生陶瓷粗骨料以0,25%,50%,75%和100%等质量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随碳化时间小幅度增加,破坏形态和未碳化试件类似;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碳化时间延长而增加,抗折强度随着碳化龄期先减后增。随后根据试验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给出了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力学性能 统计回归 再生陶瓷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洋 曾志兴 +1 位作者 万超 蔡国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61,共5页
基于C45强度混凝土,以再生陶瓷粗骨料按照不同质量配合比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深度试验。试验表明:标准环境下,碳化深度总趋势随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一维碳化深度为基准,二维碳化深度约为其1.... 基于C45强度混凝土,以再生陶瓷粗骨料按照不同质量配合比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深度试验。试验表明:标准环境下,碳化深度总趋势随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一维碳化深度为基准,二维碳化深度约为其1.7倍、三维碳化深度约为其2.6倍;浇筑面的碳化深度比侧面深约1 mm;基于碳化深度试验,提出了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陶瓷混凝土 碳化深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热泵用江水水质综合评价
5
作者 白雪莲 柴峰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江水水质是利用江水源热泵技术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影响江水源热泵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取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作为水... 江水水质是利用江水源热泵技术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影响江水源热泵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水质指标及其取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利用实际监测数据,分析了作为水源热泵源水的江水水质类别。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检测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多个指标并同时满足的难度,提出了水质结垢潜能值的概念。作为水源热泵用水质综合评价指标,水质结垢潜能值既考虑了主要水质参数对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的综合作用,又能够简便快速地为工程应用中的水质判断和系统选择提供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模糊综合评价 水质参数 污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场地震下弯曲剪切破坏方柱抗震性能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力维 易伟建 谢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3,共9页
设计完成4根大比例方形截面柱试验,试件改变体积配箍率,并以不同的加载制度模拟近场地震与普通地震对结构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件在试验中发生弯曲破坏与弯曲剪切破坏,模拟与计算构件的临近倒塌极限状态与有限损伤极限状态的设计限值,... 设计完成4根大比例方形截面柱试验,试件改变体积配箍率,并以不同的加载制度模拟近场地震与普通地震对结构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试件在试验中发生弯曲破坏与弯曲剪切破坏,模拟与计算构件的临近倒塌极限状态与有限损伤极限状态的设计限值,并与试验进行比较。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加载制度的变化对构件的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构件水平加载发生破坏后,仍能维持试验竖向荷载;满足我国设计规范的结构柱仍会发生弯曲剪切破坏,这种破坏形式导致濒临倒塌极限状态与有限损伤极限状态的设计值不保守;根据能量平衡原理计算的有限损伤极限状态的限值与弯曲剪切破坏构件的试验极限变形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地震 弯曲剪切破坏 钢筋混凝土方柱 极限变形 性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