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农架国家公园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张成
饶文辉
+6 位作者
姜治国
金胶胶
余辉亮
段晓娟
李健
陈建兵
王美娜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7,共14页
该研究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该区域的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笔者对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以及濒危...
该研究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该区域的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笔者对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以及濒危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42个属、111个种;发现新记录种8个,其中4个为湖北新记录种。(2)在区系成分方面,该地区的兰科植物区系呈现出过渡性特征,既包含热带成分,也包含温带成分;该地区地理和气候上的独特条件为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其作为植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价值。(3)该地区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较多,有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另有32种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该研究结果反映了神农架国家公园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该地区的兰科植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未来制定其植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
兰科植物
新记录
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研究新见解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美娜
胡玥
+3 位作者
李鹤娟
李健
陈建兵
兰思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502,共16页
兰科(Orchidaceae)在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全部兰科植物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研究兰科菌根真菌对于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菌根真菌相关的概念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兰科菌根真...
兰科(Orchidaceae)在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全部兰科植物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研究兰科菌根真菌对于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菌根真菌相关的概念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兰科菌根真菌的主要类群、特异性及其与兰科植物稀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和进化关系进行了总结。兰科菌根真菌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经典研究方法、早期分子生物学方法、rDNA片段高通量测序法、宏基因组学方法。兰科菌根真菌类群主要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根据兰科菌根真菌特异性与否,首次明确了兰科菌根真菌定植关系可分为三大类:特异性定植、广泛性定植和特异-广泛兼性定植。根据营养关系特点,首次将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之间的营养关系划分为三大类:兰花单向利好型、典型共生型、分工合作型。兰科菌根真菌特异性与兰科植物稀有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两面性,而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进化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阐明。此外,该文还对兰科菌根真菌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菌根真菌
宏基因组
特异性
营养关系
协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珍稀白蝶兰属(兰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雨
唐露
+3 位作者
邵士成
马长乐
李健
罗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5,共13页
为理解珍稀濒危兰科植物龙头兰(Pecteilis susannae)和景洪白蝶兰(P.hawkesiana)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用于物种鉴定、保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采...
为理解珍稀濒危兰科植物龙头兰(Pecteilis susannae)和景洪白蝶兰(P.hawkesiana)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用于物种鉴定、保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的拼接、组装和注释,并与其他近缘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4 407 bp和153 891 bp,由一对26 550 bp和26 523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84 204 bp和83 756 bp的大单拷贝区(LSC)、17 103 bp和17 089 bp的小单拷贝区(SSC)组成;均注释了111个唯一基因,包括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2)在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94个和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3)二者之间存在70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和152个插入缺失(InDels)位点,其中cpInDel 067等可以区分2个物种。(4)观察到1个差异较大的基因(accD)和9个高变区(rps19-psbA、matK-trnQ-UUG、psbM-psbD、trnT-UGU-ndhJ、accD-psaI、ycf4-cemA、clpP-psbB、ndhF-trnL-UAG、rps15-ycf1)。(5)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龙头兰、景洪白蝶兰和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白蝶兰属2种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获得的SSR位点、InDels和高变区序列可为物种鉴定、开发利用及其资源保护提供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头兰
景洪白蝶兰
叶绿体基因组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4
作者
李健
王美娜
+3 位作者
赵美丽
李鹤娟
胡玥
陈建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0-1745,共16页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属,很多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对石斛属植物的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属,很多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对石斛属植物的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石斛属植物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生物碱、菲类、联苄类、芴酮类化合物等,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控或阻滞癌细胞周期、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变信号通路传导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对石斛属植物抗癌方面的深入研究,挖掘更多的石斛属药用资源及其特征成分,深入解析它们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为开发石斛属植物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石斛属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根际土壤真菌和代谢物的广东梧桐山金线兰垂直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5
作者
李文华
李健
+5 位作者
罗菁
李素珍
叶丽敏
曾振平
陈建兵
王美娜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1,共17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广东梧桐山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和非分布区土壤中真菌和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拔875 m的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注释到15门401科905属...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广东梧桐山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和非分布区土壤中真菌和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拔875 m的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注释到15门401科905属真菌,海拔775 m金线兰非分布区土壤中注释到13门385科860属真菌,海拔675 m金线兰非分布区土壤中注释到15门407科890属真菌。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与非分布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无显著差异,但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差异显著。除未知菌属外,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绿僵菌属(Metarhizium Sorokīn)、隔指孢属(Dactylella Grove)、被孢霉属(Mortierella Coem.)、酵母属(Saccharomyces Meyen ex E.C.Hansen)、树粉孢属(Oidiodendron Robak)、粗糙孔菌属(Trechispora P.Karst.)和Pseudophacidium P.Karst.的相对丰度高于金线兰非分布区土壤。共发生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绿僵菌属、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和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 W.Gams)对维持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和非分布区土壤中得到1886种代谢物,正离子模式鉴定到1089种代谢物,其中561种代谢物得到注释;负离子模式鉴定到935种代谢物,其中528种代谢物得到注释。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有N 6,N 6,N 6-三甲基-L-赖氨酸、茯苓酸、14,15-脱氢萜烯酸、3-异丙基苹果酸、4-胆甾烯-3-酮、乙酸香茅酯和正癸酸,这些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有关,可为金线兰及其菌根真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显著差异代谢物含量与主要菌属相对丰度存在密切的正相关作用。综上表明:金线兰根际土壤中非菌根真菌与菌根真菌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碳源、氮源的营养流动影响金线兰的生长发育,进而驱动其垂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兰
土壤真菌
土壤代谢物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农架国家公园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张成
饶文辉
姜治国
金胶胶
余辉亮
段晓娟
李健
陈建兵
王美娜
机构
深圳市
兰科
植物保护
研究
中心
(
全国
兰科
植物
种质
资源
保护
中心
)
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
神农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1245)
神农架国家公园兰科专项调查研究(SNJGKL202004)
粤财资环(2023)150号。
文摘
该研究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该区域的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笔者对该地区兰科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区系特征以及濒危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地区的兰科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42个属、111个种;发现新记录种8个,其中4个为湖北新记录种。(2)在区系成分方面,该地区的兰科植物区系呈现出过渡性特征,既包含热带成分,也包含温带成分;该地区地理和气候上的独特条件为兰科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其作为植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价值。(3)该地区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较多,有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另有32种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该研究结果反映了神农架国家公园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该地区的兰科植物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未来制定其植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神农架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
兰科植物
新记录
植物保护
Keywords
Shennongjia National Park
biodiversity
Orchidaceae plants
new record
plant protection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研究新见解
被引量:
14
2
作者
王美娜
胡玥
李鹤娟
李健
陈建兵
兰思仁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
深圳市
兰科
植物保护
研究
中心
(
全国
兰科
植物
种质
资源
保护
中心
)
兰科
植物保护
与利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502,共16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60531110513702)。
文摘
兰科(Orchidaceae)在地球生命系统演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全部兰科植物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研究兰科菌根真菌对于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对菌根真菌相关的概念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兰科菌根真菌的主要类群、特异性及其与兰科植物稀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和进化关系进行了总结。兰科菌根真菌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经典研究方法、早期分子生物学方法、rDNA片段高通量测序法、宏基因组学方法。兰科菌根真菌类群主要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根据兰科菌根真菌特异性与否,首次明确了兰科菌根真菌定植关系可分为三大类:特异性定植、广泛性定植和特异-广泛兼性定植。根据营养关系特点,首次将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之间的营养关系划分为三大类:兰花单向利好型、典型共生型、分工合作型。兰科菌根真菌特异性与兰科植物稀有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两面性,而兰科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进化关系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阐明。此外,该文还对兰科菌根真菌领域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
兰科菌根真菌
宏基因组
特异性
营养关系
协同进化
Keywords
Orchid mycorrhizal fungi
metagenomic
specificity
nutritional relationship
co-evolution
分类号
Q9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珍稀白蝶兰属(兰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汪雨
唐露
邵士成
马长乐
李健
罗艳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
植物
园
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深圳市
兰科
植物保护
研究
中心
(
全国
兰科
植物
种质
资源
保护
中心
)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5,共13页
基金
深圳市濒危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OU202204)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研究基金(E2ZK291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0225)。
文摘
为理解珍稀濒危兰科植物龙头兰(Pecteilis susannae)和景洪白蝶兰(P.hawkesiana)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开发用于物种鉴定、保护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该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叶绿体基因组的拼接、组装和注释,并与其他近缘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龙头兰和景洪白蝶兰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54 407 bp和153 891 bp,由一对26 550 bp和26 523 bp的反向重复序列(IR)、84 204 bp和83 756 bp的大单拷贝区(LSC)、17 103 bp和17 089 bp的小单拷贝区(SSC)组成;均注释了111个唯一基因,包括77个蛋白质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2)在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94个和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3)二者之间存在70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和152个插入缺失(InDels)位点,其中cpInDel 067等可以区分2个物种。(4)观察到1个差异较大的基因(accD)和9个高变区(rps19-psbA、matK-trnQ-UUG、psbM-psbD、trnT-UGU-ndhJ、accD-psaI、ycf4-cemA、clpP-psbB、ndhF-trnL-UAG、rps15-ycf1)。(5)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龙头兰、景洪白蝶兰和鹅毛玉凤花(Habenaria dentata)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白蝶兰属2种叶绿体基因组研究中获得的SSR位点、InDels和高变区序列可为物种鉴定、开发利用及其资源保护提供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关键词
龙头兰
景洪白蝶兰
叶绿体基因组
分子标记
系统发育
Keywords
Pecteilis susannae
P.hawkesiana
chloroplast genome
molecular markers
phylogeny
分类号
Q94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4
作者
李健
王美娜
赵美丽
李鹤娟
胡玥
陈建兵
机构
深圳市
兰科
植物保护
研究
中心
(
全国
兰科
植物
种质
资源
保护
中心
)
深圳市
濒危
兰科
植物保护
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30-1745,共16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17KJCX062)。
文摘
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植物中的第二大属,很多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文对石斛属植物的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以及抗肿瘤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归纳。石斛属植物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生物碱、菲类、联苄类、芴酮类化合物等,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调控或阻滞癌细胞周期、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改变信号通路传导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加强对石斛属植物抗癌方面的深入研究,挖掘更多的石斛属药用资源及其特征成分,深入解析它们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为开发石斛属植物抗癌药物提供理论基础,为合理、有效地利用石斛属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石斛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Keywords
Dendrobium
antitumor
active ingredient
mechanism of action
分类号
Q946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根际土壤真菌和代谢物的广东梧桐山金线兰垂直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5
作者
李文华
李健
罗菁
李素珍
叶丽敏
曾振平
陈建兵
王美娜
机构
深圳市
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
深圳市
兰科
植物保护
研究
中心
(
全国
兰科
植物
种质
资源
保护
中心
)
深圳市
濒危
兰科
植物保护
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
兰科
植物保护
研究
中心
(
全国
兰科
植物
种质
资源
保护
中心
)
兰科
植物保护
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1,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245)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KCXFZ20211020164200001)。
文摘
采用高通量测序和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广东梧桐山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和非分布区土壤中真菌和代谢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拔875 m的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注释到15门401科905属真菌,海拔775 m金线兰非分布区土壤中注释到13门385科860属真菌,海拔675 m金线兰非分布区土壤中注释到15门407科890属真菌。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与非分布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无显著差异,但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差异显著。除未知菌属外,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绿僵菌属(Metarhizium Sorokīn)、隔指孢属(Dactylella Grove)、被孢霉属(Mortierella Coem.)、酵母属(Saccharomyces Meyen ex E.C.Hansen)、树粉孢属(Oidiodendron Robak)、粗糙孔菌属(Trechispora P.Karst.)和Pseudophacidium P.Karst.的相对丰度高于金线兰非分布区土壤。共发生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绿僵菌属、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和弯颈霉属(Tolypocladium W.Gams)对维持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具有重要作用。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和非分布区土壤中得到1886种代谢物,正离子模式鉴定到1089种代谢物,其中561种代谢物得到注释;负离子模式鉴定到935种代谢物,其中528种代谢物得到注释。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中显著上调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有N 6,N 6,N 6-三甲基-L-赖氨酸、茯苓酸、14,15-脱氢萜烯酸、3-异丙基苹果酸、4-胆甾烯-3-酮、乙酸香茅酯和正癸酸,这些差异代谢物富集的代谢通路主要与氨基酸和脂质代谢有关,可为金线兰及其菌根真菌提供碳源和氮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线兰核心分布区根际土壤显著差异代谢物含量与主要菌属相对丰度存在密切的正相关作用。综上表明:金线兰根际土壤中非菌根真菌与菌根真菌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碳源、氮源的营养流动影响金线兰的生长发育,进而驱动其垂直分布。
关键词
金线兰
土壤真菌
土壤代谢物
相关性分析
Keywords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
soil fungus
soil metabolite
correlation analysis
分类号
Q949.718.43 [生物学—植物学]
S154.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农架国家公园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
张成
饶文辉
姜治国
金胶胶
余辉亮
段晓娟
李健
陈建兵
王美娜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研究新见解
王美娜
胡玥
李鹤娟
李健
陈建兵
兰思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珍稀白蝶兰属(兰科)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汪雨
唐露
邵士成
马长乐
李健
罗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李健
王美娜
赵美丽
李鹤娟
胡玥
陈建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根际土壤真菌和代谢物的广东梧桐山金线兰垂直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李文华
李健
罗菁
李素珍
叶丽敏
曾振平
陈建兵
王美娜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