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志海 和仙 +11 位作者 孙毅 蒋宝贵 邵宗体 张云 李玉琼 浦恩念 姚明国 王帆 别双双 高子厚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基因(FL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检测,综合分析病原体的基因信息,了解当地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特征。结果共检测301份样本,共检出7种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其中宿主动物共检出5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媒介蜱检出7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B.sinica(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及未定种Borrelia sp.。B.afzelii、B.garinii和B.burgdorferi s.s.为优势流行株,占总阳性的85.04%(256/301)。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相同基因型株基因序列存在种内差异,同一地区的宿主和媒介中检出的相同基因型螺旋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结论云南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存在多种致病基因型,给当地人群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需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部 伯氏疏螺旋体 宿主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培养液中卡那霉素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法
2
作者 邓兴朝 曾祥富 +2 位作者 林金昌 冯滨 金洪伟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自制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的卡那霉素含量。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够准确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的卡那霉素含量,标准品浓度在0.0~16.2μg·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为0.9959,加标回收率为... 采用自制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的卡那霉素含量。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够准确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的卡那霉素含量,标准品浓度在0.0~16.2μg·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系数为0.9959,加标回收率为97.0%~102.8%,批内变异系数为3.66%,批间变异系数为5.05%,满足酶联免疫试剂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培养液 卡那霉素 酶联免疫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油中有毒有害物质多参数检测试剂条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华 田阳 +3 位作者 王益萍 高晓睿 郭妍 金洪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131,共5页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制备可以同时检测芝麻油中5种有毒有害物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宜采用6~8 mL质量分数1%柠檬酸三钠溶液制备粒径30 nm左右胶体金溶液;黄...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竞争法,制备可以同时检测芝麻油中5种有毒有害物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宜采用6~8 mL质量分数1%柠檬酸三钠溶液制备粒径30 nm左右胶体金溶液;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呕吐毒素、铅试纸条的0.1 mol/L K2CO3使用量分别为7、3、4、7、6μL,抗体量分别为12、6、12、10、20μg,T线抗原包被质量浓度分别为200、200、500、200、500μg/mL,C线二抗包被质量浓度为3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01、0.5、0.1、1.0、0.2 mg/k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试纸条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保质期为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有毒有害物质 试剂条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免疫胶体碳层析试纸条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发荣 韩琰旭 +3 位作者 吴月皓 齐瑜 刘紫薇 金洪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149,158,共5页
采用免疫胶体碳方法制备了一种检测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免疫胶体碳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该试纸条检测时间为5~10min,保质期12个月,特异性较好,与其他黄曲霉毒素B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检出限为2.0 ng/g。
关键词 胶体碳 黄曲霉毒素B_(1) 试纸条 快速检测 花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果蔬中毒死蜱前处理的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洪伟 裴小龙 +3 位作者 陈发荣 韩琰旭 吴月皓 齐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44,共4页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果蔬中残留毒死蜱,并研究前处理方法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样品用量4 g、提取剂用量8 mL、上清液体积6 mL、氮气吹干。前处理方法既快速又准确,能够进行现场检...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果蔬中残留毒死蜱,并研究前处理方法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样品用量4 g、提取剂用量8 mL、上清液体积6 mL、氮气吹干。前处理方法既快速又准确,能够进行现场检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毒死蜱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F15和CC17共接种发酵对赤霞珠葡萄酒品质及感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金洪伟 梁恒宇 +3 位作者 郭坤 苏宁 王加友 田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116,共8页
为解决使用单一商业酵母菌株发酵引起的葡萄酒“同质化”问题,本研究以河北昌黎产赤霞珠葡萄为原料,以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F15和本土优良酿酒酵母CC17为发酵剂进行单菌株和双菌株共接种(F15:CC17=1:1)发酵,同时监测... 为解决使用单一商业酵母菌株发酵引起的葡萄酒“同质化”问题,本研究以河北昌黎产赤霞珠葡萄为原料,以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F15和本土优良酿酒酵母CC17为发酵剂进行单菌株和双菌株共接种(F15:CC17=1:1)发酵,同时监测酒精发酵过程中比重、温度、残糖、乙醇、总酸、pH、花青素、单宁、总酚、色度和色调的变化。发酵结束(192 h)后,分别对酒的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与F15单菌株发酵相比,双菌株共接种发酵能够提高赤霞珠葡萄酒中花青素、单宁和总酚含量,增加酒的色度并使色调更趋向于红色;与CC17单发酵相比,共发酵组残糖、总酸含量较低;共发酵调谐主要香气成分,并增加饱和脂肪酸乙酯的含量。此外,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共发酵葡萄酒色、香、味均优于F15单独发酵。因此,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采用商业酵母与本土菌株共发酵是改善葡萄酒品质和感官特性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酿酒酵母 共接种发酵 品质特性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同时检测生乳中吡虫啉、吡唑醚菌酯、氟虫腈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发荣 金洪伟 +2 位作者 韩琰旭 吴月皓 齐瑜 《中国乳业》 2022年第10期65-71,共7页
[目的]开发同时检测生乳中吡虫啉(Imidacloprid)、吡唑醚菌酯(Pyrazole ether ester)、氟虫腈(Fluorine worm nitrile)3种农药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冻干法制备胶体金标抗体冻干粉,置... [目的]开发同时检测生乳中吡虫啉(Imidacloprid)、吡唑醚菌酯(Pyrazole ether ester)、氟虫腈(Fluorine worm nitrile)3种农药残留的胶体金免疫层析的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冻干法制备胶体金标抗体冻干粉,置于微孔杯内,复溶后,吸取全部反应液于胶体金试纸条样品垫上,经层析,在免疫层析试纸条上显示结果。[结果]吡虫啉、吡唑醚菌酯、氟虫腈3种农药检测检测下限分别为0.1 mg/kg,0.03mg/kg,0.02 mg/kg,保质期为1年,符合《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生乳中农药残留做出明确限量规定吡虫啉、吡唑醚菌酯、氟虫腈最大残留量0.1 mg/kg,0.03 mg/kg,0.02 mg/kg要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稳定准确,可以作为前期农残检测的快速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吡虫啉 吡唑醚菌酯 氟虫腈 胶体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支气管激发试验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
8
作者 吴仲平 郑劲平 +1 位作者 高怡 陈小良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3期4166-4171,共6页
背景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作为重要的诊断工具,意义重大。尽管BPT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广东省的普及率仍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了解广东省内BPT的应用现状和问题,有助... 背景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基层医疗机构仍面临早期诊断和治疗困难。支气管激发试验(BPT)作为重要的诊断工具,意义重大。尽管BPT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广东省的普及率仍较低且发展不平衡。了解广东省内BPT的应用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早期诊断和管理。目的了解广东省BPT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亟需改进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236家医疗机构,涵盖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为19家、69家和148家。每家医疗机构选派1名呼吸内科或肺功能室的工作人员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信息、BPT的开展年限、设备使用、激发试剂、不良反应、培训需求、质量控制措施及对BPT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236家医疗机构中有136家(57.63%)医疗机构开展了BPT,其中三级医院109家(80.15%)、二级医院27家(19.85%),一级医院均未开展;BPT开展的中位年限为6.00(2.25,10.00)年。136家开展BPT的医疗机构中,133家(97.79%)医院激发设备是进口品牌,国产设备的使用比例为13.97%(19/136);106家(77.94%)医院使用定量雾化吸入法;乙酰甲胆碱作为主要试剂的使用率为83.09%(113/136)。在100家未开展BPT的医院中,60.00%(60/100)的医院受访者认为限制BPT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缺乏设备。在质量控制方面,仅66.18%(90/136)的医院对雾化设备进行定期校准。97.06%(132/136)的医院受访者表示其熟悉BPT的相关知识。BPT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95.59%)、喘息(86.03%)、胸闷(69.12%)。仅16.91%(23/136)的医院受访者对判断指标有正确认知,只有5.88%(8/136)的医院受访者对阳性判断标准有清晰的了解。结论广东省BPT的普及率仍较低,开展情况不平衡,基层医院尚未开展。BPT的定标、方法、质控及结果解读缺乏规范,肺功能从业人员亟需进行规范化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哮喘 诊断技术 呼吸系统 调查和问卷 质量控制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