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排水分区绩效达标规划实施路径探索——以深圳市国家试点区域某排水分区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亚男 孔露霆 +4 位作者 任心欣 黄海涛 张明亮 葛永学 汤伟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9,共10页
针对当前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底数不清、上下游绩效关系不明和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以深圳市光明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2#排水分区为例,创新探索出排水分区绩效达标的规划实施路径,即在上层次规划基... 针对当前各地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底数不清、上下游绩效关系不明和无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以深圳市光明区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2#排水分区为例,创新探索出排水分区绩效达标的规划实施路径,即在上层次规划基础上明晰片区总体目标,摸清片区问题底数,厘清“流域-片区-项目”的绩效联系,再结合片区建设时序建立绩效目标“一图一表”的实施方案,最后通过科学监测和模型评估体系分析片区绩效达标情况.旨在供其他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生态城市 生态修复 排水分区 系统方案 规划实施路径 片区绩效达标 监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map和HEC-RAS在南海子蓄滞洪区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盼 许丹 +4 位作者 吴梓萌 杨丽 李宝元 赵振亚 张超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9-243,共5页
南海子蓄滞洪区是北运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其现状滞洪库容、洪水演进过程,为优化调度提供支撑,根据最新实测高精度地形图,采用Arcmap复核南海子蓄滞洪区现状滞洪库容,并基于HEC-RAS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洪水演进分析... 南海子蓄滞洪区是北运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其现状滞洪库容、洪水演进过程,为优化调度提供支撑,根据最新实测高精度地形图,采用Arcmap复核南海子蓄滞洪区现状滞洪库容,并基于HEC-RAS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进行洪水演进分析,明确设计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海子蓄滞洪区现状滞洪库容为230万m^(3),比50 a一遇规划蓄洪量260万m^(3)少30万m^(3),将麋鹿苑作为蓄滞洪区的一部分可最优地解决这一问题,并明确当南海子公园湖区水位达到29.75 m时,打开新建连通渠节制闸,开始向麋鹿苑分洪,当麋鹿苑水位达到29.65 m时,关闭连通渠节制闸。为了保证工程的稳定性,根据模拟结果,确定新建连通渠及节制闸宽度为5 m。根据各区域滞洪水位的对比,相较于水位~库容曲线,基于HEC-RAS的二维水动力模型能够考虑水体的流动方向和水头损失,更好地模拟实际水体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MAP HEC-RAS 蓄滞洪区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水土流失区域性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凤伟 高金晖 +2 位作者 马浩 宋维念 蔡晓玲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2年第5期50-51,共2页
生态文明已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水土保持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区域评估作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面对的项目经常是几百甚至上千公顷规模,面积大,工期长,加之有入驻项目穿插其中,导致了水土流失防控难度加大,然而... 生态文明已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水土保持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区域评估作为新时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面对的项目经常是几百甚至上千公顷规模,面积大,工期长,加之有入驻项目穿插其中,导致了水土流失防控难度加大,然而,目前已有成果的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基本都与水土保持方案相差不大,对于开发区这样大规模范围的项目,未体现“区域”和“整体”的水土流失控制思路,笔者从建立区域控制性目标、建立土石方区域调配、建立区域措施体系,建立动态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立项目承诺制管理模式等几方面探索区域水土流失的防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评估 水土保持 土石方 措施 控制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