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结节性硬化症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启文 李建红 +2 位作者 李萍 刘建中 冯进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儿童TS的认识。方法:对58例T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TS患儿中,53例(91%)出现癫痫,头部CT扫描和MRI的异常检出... 目的:了解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儿童TS的认识。方法:对58例T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TS患儿中,53例(91%)出现癫痫,头部CT扫描和MRI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8%(42/43)和83%(10/12),25例(43%)诊断出智力低下,48例(83%)具有皮肤损害,其中色素减退斑36例(62%)、面部血管纤维瘤19例(33%)及咖啡斑11例,心脏错构瘤检出率96%(42/44)。结论:所有癫痫患儿均应注意有无TS相关损害,儿童TS相关损害常见于脑、心脏及皮肤,色素减退斑是TS患儿最常见的皮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症 儿童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骨筋膜炎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曾伟彬 曹卫国 +1 位作者 张欢 罗珍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20-924,共5页
目的:分析颅骨筋膜炎的影像表现及其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筋膜炎的临床资料及CT、MR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儿中男童7例,女童3例,年龄5~108个月,平均29.3个月,肿... 目的:分析颅骨筋膜炎的影像表现及其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骨筋膜炎的临床资料及CT、MR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儿中男童7例,女童3例,年龄5~108个月,平均29.3个月,肿块大小约3~60 mm,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病变均位于颅骨,10例均行CT检查,2例行MR检查,头颅CT、MR显示颅骨筋膜炎影像表现有三种,分别是膨胀性骨质破坏,溶骨性骨质破坏,头皮包块。病变多数位于额颞顶部,软组织部分CT呈等密度影,边界清,部分病灶穿破颅板累及硬脑膜,MR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等/高信号,不均匀明显强化,DWI无扩散受限。影像诊断均未诊断为颅骨筋膜炎,2例误诊为嗜酸性肉芽肿,误诊为转移瘤、骨纤维结构不良、表皮样囊肿各1例,5例诊断意见性质待定。结论:颅骨筋膜炎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头皮颅骨肿物,易误诊,影像特点是常见于额颞顶部颅骨的骨质破坏。综合分析影像特点、临床特征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通过手术切除即可治愈,避免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筋膜炎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评估儿童局限性硬皮病活动性病变
3
作者 何前程 夏宇 +4 位作者 李萍 唐鹏跃 陈笑一 张双双 许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儿童局限性硬皮病(JLS)病变活动程度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7例JLS患儿、共46处活动性病变,以常规超声对比观察病变与对侧相应对照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回声及血流信号;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儿童局限性硬皮病(JLS)病变活动程度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7例JLS患儿、共46处活动性病变,以常规超声对比观察病变与对侧相应对照处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回声及血流信号;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病变与对照处皮肤硬度,以应变弹性成像(SE)评估病变与其周围皮肤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分析个体病变皮肤杨氏模量总和与局限性硬皮病皮肤活动指数(LoSAI)及局限性硬皮病皮肤损伤指数(LoSDI)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处,46处JLS病变皮肤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下组织厚度降低、皮肤杨氏模量增大(P均<0.05)。所有病变皮肤与其周围皮肤的弹性应变率比值均大于2。个体活动性病变皮肤杨氏模量总和与LoSAI呈中度相关(r_(s)=0.63~0.69,P<0.05),而与LoSDI无明显秩相关(r_(s)=0.27~0.33,P>0.05)。结论与对照处相比,JLS活动性病变处皮下组织厚度减低、皮肤硬度增高,且后者越高则JLS病变活动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局部性 儿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被引量:4
4
作者 罗珍 李建红 +5 位作者 冯思航 魏海琴 李丹 吴燕凤 刘汝静 李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报告1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患儿男,9个月,出生时发现右下肢屈侧一处暗红色斑块,无特殊不适,逐渐长大并增多。皮肤科检查:右小腿屈侧腘窝下可见2处暗红色斑块,表面光滑,靠近腘窝处皮损明显突出皮面,其上可见数根毛发,质韧,无触痛。皮损... 报告1例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患儿男,9个月,出生时发现右下肢屈侧一处暗红色斑块,无特殊不适,逐渐长大并增多。皮肤科检查:右小腿屈侧腘窝下可见2处暗红色斑块,表面光滑,靠近腘窝处皮损明显突出皮面,其上可见数根毛发,质韧,无触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有3种成分组成交叉排列,表现为成熟脂肪、致密呈束状排列的成纤维细胞,疏松间质中漩涡状排列的小圆形原始间叶细胞。诊断:婴儿纤维性错构瘤。行外科手术切除全部病灶,远期疗效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纤维性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t综合征3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珍 曾伟彬 +3 位作者 罗均芬 冯思航 唐鹏跃 李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497,共3页
报告3例Bart综合征。患儿为2女1男。出生后2例女童表现为单侧从膝部至足背皮肤缺损,男童表现为双侧从膝部至足背皮肤缺损。3例患儿均采用保守治疗,缺损皮肤恢复良好。随访至今,3例患儿皮肤缺损处表现为色素减退样瘢痕。该文对3例患者的... 报告3例Bart综合征。患儿为2女1男。出生后2例女童表现为单侧从膝部至足背皮肤缺损,男童表现为双侧从膝部至足背皮肤缺损。3例患儿均采用保守治疗,缺损皮肤恢复良好。随访至今,3例患儿皮肤缺损处表现为色素减退样瘢痕。该文对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皮肤缺损 Bar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表皮CD1a和CD207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冯进云 饶国洲 +5 位作者 刘玉萍 李萍 崔荣 李建红 刘建中 彭振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表皮中CD1a和CD207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对6例CA表皮和6例正常表皮中的CD1a和CD207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半定量RT-PCR验证CD1a和CD207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例CA表皮和6例...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表皮中CD1a和CD207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寡核苷酸芯片对6例CA表皮和6例正常表皮中的CD1a和CD207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半定量RT-PCR验证CD1a和CD207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例CA表皮和6例正常表皮中的CD1a和CD207的蛋白表达。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到CD1a和CD207的mRNA在CA表皮中表达下调,半定量RT-PCR证实CD1a和CD207的mRNA在CA表皮中表达下调,West-ern blot法检测到CD1a和CD207蛋白在CA表皮中的显著下调表达。结论:CA表皮中CD1a和CD207的表达下调,提示CA表皮中LC可能出现了数目的减少及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D1A CD2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癣毛癣菌致新生儿脓癣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思虹 董励耘 +5 位作者 毛叶红 王霞 陈思远 曾敬思 涂亚庭 陶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3-603,共1页
患儿女,52 d。因头皮出现红斑、斑块、脓疱伴脱发1个月于2014年12月4日就诊于我科。患儿于出生后20余天无明显诱因头顶部皮肤出现黄豆大红斑、丘疹及脓点,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外用糠酸莫米松治疗数日后发现红斑逐渐扩大、增厚,脓点增... 患儿女,52 d。因头皮出现红斑、斑块、脓疱伴脱发1个月于2014年12月4日就诊于我科。患儿于出生后20余天无明显诱因头顶部皮肤出现黄豆大红斑、丘疹及脓点,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外用糠酸莫米松治疗数日后发现红斑逐渐扩大、增厚,脓点增大、增多,形成数个蚕豆大脓疱,伴有脱发及断发。入院前1周于外院就诊,拔发镜检可见发外孢子.予外用莫匹罗星及制霉菌素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患儿家中无动物喂养史,父母及其他亲密接触者均否认手足癣、体癣、头癣及甲癣等浅表真菌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须癣毛癣菌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