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磊 王斌 +2 位作者 陈子民 毛建雄 夏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收治的16例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的影像特征及手术中所见、实施手术的方法和效果。结果首发症状多为呕血、便血,少数表现为顽固性贫血,脾脏肿大是其重... 目的探讨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收治的16例小儿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病例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的影像特征及手术中所见、实施手术的方法和效果。结果首发症状多为呕血、便血,少数表现为顽固性贫血,脾脏肿大是其重要体征熏均经彩色多普勒获得明确诊断。16例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有14例另加不同的分流手术。脾-肾分流手术适用于大多数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患儿,年龄及肾血管的直径不一定是限定手术的条件。术后随访显示患儿贫血纠正,上消化道出血明显改善。彩色多普勒显示分流处血流通畅。结论该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基础上,分流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外科学 门静脉/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与分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子民 叶明 +4 位作者 王斌 冯奇 吴宙光 叶晓烁 王建尧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比较腹骶会阴肛门成形一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采用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手术的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一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 目的:比较腹骶会阴肛门成形一期手术与三期常规手术在治疗新生儿高位肛门直肠畸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8例采用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手术的新生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一期手术(A组)和三期手术(B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21例均接受一期手术,2例失访,19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7.72%;B组27例中,肠造瘘后放弃后续手术或失访4例,23例全程完成三期手术,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88.4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一期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同样可达到常规三期手术的效果,且有护理方便、病程短、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及Na^+,K^+-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文宾 姚君 +1 位作者 王建尧 王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25-1626,共2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临床上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应用抗氧化治疗,改善氧化应激可延缓并发症的发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Na^+ 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诊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子民 叶明 +4 位作者 卢可士 王斌 冯奇 叶晓烁 吴宙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3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隔膜型闭锁8例,风袋型隔膜闭锁4例,隔膜型狭窄11例,风袋型隔膜狭窄9例。... 目的总结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收治的3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隔膜型闭锁8例,风袋型隔膜闭锁4例,隔膜型狭窄11例,风袋型隔膜狭窄9例。行隔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29例;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4例。治愈3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患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隔膜型肠梗阻可早期诊断。隔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法。术中应注意隔膜的探查和处理,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梗阻/诊断 十二指肠梗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表达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宙光 王斌 +4 位作者 程珍 张文杰 左桃燕 陈思琦 付静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37-1243,共7页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患儿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阐明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BA组),所有患儿均行Kasai术,选择20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BA)患儿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阐明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BA组),所有患儿均行Kasai术,选择20例胆总管囊肿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BA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患儿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氨酶(γ-GGT)]的相关性。术后随访6个月后根据肝功能水平分为预后良好组18例和预后不良组8例,比较不同预后组患儿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etavir评分比较不同预后组患儿肝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A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BA患儿肝组织中GPC3与α-SMA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37,P=0.005)。BA患儿中,21例(80.8%)BA患儿GPC3蛋白表达阳性,20例(76.9%)BA患儿α-SMA蛋白表达阳性,与对照组比较,BA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BA患儿肝组织中GPC3蛋白表达水平与ALP水平(r=0.582,P=0.008)、Metavir评分(r=0.468,P=0.016)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r=-0.384,P=0.026)、ALB水平(r=-0.514,P=0.005)和AST水平(r=-0.327,P=0.035)呈负相关关系;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ALP水平(r=0.465,P=0.016)和Metavir评分(r=0.422,P=0.010)呈正相关关系。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儿肝组织中GPC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及Metavir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组织中GPC3和α-SMA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BA患儿肝功能障碍和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多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肝功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5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肖东 陈子民 李苏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56-35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后反应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7例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患儿的起病经过以及诊疗过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57例患儿均为接种BCG后接种区域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病理变化,...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后反应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7例卡介苗反应性淋巴结炎患儿的起病经过以及诊疗过程,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57例患儿均为接种BCG后接种区域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病理变化,均采用手术切除病灶一期缝合伤口方法,治愈率为100%,术后病程缩短至10 d内.结论卡介苗接种后反应性淋巴结炎实际是局部淋巴结的强变态反应,不同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不具有传染性.彻底清除病灶,是快速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治疗应用 淋巴结核/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飞飞 刘磊 +2 位作者 王斌 曹卫国 孙龙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4-51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术前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30例CARM患儿于术前接受X线倒立侧位腹部平片和盆腔螺旋CT检查,分别测量直肠盲端到肛窝距离,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并结合CT三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RM)术前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30例CARM患儿于术前接受X线倒立侧位腹部平片和盆腔螺旋CT检查,分别测量直肠盲端到肛窝距离,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并结合CT三维重建图像判断骶骨有无畸形。结果CT测量直肠盲端到肛窝距离与术中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99,P<0.01);诊断骶尾椎弯曲1例。X线平片与手术测量结果无相关性(r=0.31,P>0.05)。结论螺旋CT检查在术前可准确描述CARM直肠盲端的位置及骶骨发育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佳术式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畸形 先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晓东 刘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腹股沟斜疝64例。结果择期手术治疗22例,术后恢复良好;急诊手术治疗42例,术中发现小肠坏死3例(7.1%),睾丸坏死3例(7.1%),网膜坏死2例(4...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腹股沟斜疝64例。结果择期手术治疗22例,术后恢复良好;急诊手术治疗42例,术中发现小肠坏死3例(7.1%),睾丸坏死3例(7.1%),网膜坏死2例(4.8%),卵巢坏死1例(2.4%),术后疝复发2例(4.8%)。结论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常见性疾病,及时合理的诊治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诊断 腹股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治疗人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任锋 王琳 +5 位作者 盛勤松 张奕 邹浩 陈刚 张升宁 张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pcDNA3/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系统对人原发性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肿瘤对照组;空质粒组;GCV组;pcDNA3/angio/tk组及pcDNA3/AFP/ang... 目的:研究pcDNA3/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系统对人原发性肝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肿瘤对照组;空质粒组;GCV组;pcDNA3/angio/tk组及pcDNA3/AFP/angio/tk组。瘤内分别注射不同的质粒,同时于裸鼠腹腔内注射GCV,在第二次瘤内给药后第2天及第三次瘤内给药后第15天,分别处死裸鼠进行检测(每次3只)。病理学检查;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查细胞原位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pcDNA3/AFP/an-gio/tk融合基因瘤内注射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TUNEL法检测显示,pcDNA3/AFP/angio/tk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pcDNA3/AFP/angio/tk组有明显的细胞凋亡发生。结论:pcDNA3/AFP/angio/tk靶向性融合基因系统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作用效果优于pcDNA3/angio/tk融合基因系统(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原发性肝细胞癌 靶向性 融合基因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吴宙光 王斌 +3 位作者 程珍 张文杰 叶泳钦 郑佳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探讨胆道发育不良(BD)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BD患儿32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及胆道造影结果,所有患儿均行胆囊造瘘和胆道引流术治疗,术后取肝组织活检... 目的探讨胆道发育不良(BD)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BD患儿32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及胆道造影结果,所有患儿均行胆囊造瘘和胆道引流术治疗,术后取肝组织活检标本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BD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胆囊造影结果及肝组织病理学特点。随访至2020年4月,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BD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32例BD患儿中男19例,女13例,多为剖宫产足月儿,出生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出现黄疸时间(31.5±7.2)d,多伴有尿色深、大便颜色浅、肝脾大及轻度腹水症状,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多见。胆道造影显示肝内及肝外胆管纤细,胆囊发育不良;手术日龄30~125(82.5±36.2)d,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汁淤积、胆栓形成、肝小叶间胆管及汇管区胆管减少或消失、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点状坏死、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以及肝内胆管增生,并伴有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基因检测显示Alagille综合征与JAG1基因突变相关。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其中12例预后不良,20例预后良好。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手术日龄,肝脾大、腹水、肝细胞变性、肝纤维化比例,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EMA、CK19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日龄、肝纤维化、TBIL及EMA、CK19表达是BD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D患儿手术日龄增加,肝纤维化加重,TBIL升高以及EMA、CK19表达增加,多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发育不良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与肝胆系统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帅丹 刘磊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95-699,共5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指的是上皮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影响下转化成了间质细胞,从而引起组织病理性的改变。从近年的研究成果看来,EMT在各器官的纤维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介绍了EMT在肝胆系统纤维化过程中的各种类型、各阶段的特点和发展... 上皮间质转化(EMT)指的是上皮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影响下转化成了间质细胞,从而引起组织病理性的改变。从近年的研究成果看来,EMT在各器官的纤维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介绍了EMT在肝胆系统纤维化过程中的各种类型、各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对掌握肝脏及胆管上皮细胞EMT、纤维化的发生、终止甚至逆转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一间质转化 肝胆系统 纤维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无创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珍(综述) 吴宙光 叶泳钦(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785-790,共6页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其病理特征为肝外或肝内胆管的炎症及进行性肝纤维化。如能早期诊断,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BA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目前BA诊断的金标准是术中胆道造影及肝组...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常见原因,其病理特征为肝外或肝内胆管的炎症及进行性肝纤维化。如能早期诊断,可显著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BA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目前BA诊断的金标准是术中胆道造影及肝组织病理活检,该诊断方法有创,且常需高年资医生作出判断。寻找灵敏度、特异度高,无创,可定量的早期诊断方法尤为迫切。本文围绕大便比色卡,粪便、尿液、血液来源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等无创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早期诊断 无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