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相关性脑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珊珊 胡丹丹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3,190,共8页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 目的寻找儿童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性脑病(IAE)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甲型H1N1 IAE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甲型H1N1 IAE 59例患儿,男39例、女20例,中位年龄为42(21~73)个月,<5岁患儿占66.1%(39/59)。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与发热相距时间中位数为1(0.5~2)天。33例(55.9%)患儿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其中1例并发塑型性支气管炎。58例患儿使用奥司他韦抗流感治疗,发病至使用抗流感药物中位时间为2(1~4)天。好转出院48例,死亡11例(18.6%),入院至死亡中位时间为3(1~5)天。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疝发生率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更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更高,降钙素原、血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水平更高,凝血酶原时间更长,头颅CT异常比例更高,单核细胞计数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可能与甲型H1N1 IAE患儿死亡发生相关(P<0.05)。结论对于甲型H1N1 IAE患儿,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时,发生死亡的风险可能增加,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脑病 死亡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 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任艳飞 袁秀丽 +5 位作者 岳丽杰 邹泽巧 谢偲 丁慧 宋萍 刘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Nest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51例儿童ALL GSTP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对HD-MTX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查出3个GSTP1 SNPs位点即rs1695(A313G)、rs1138272(G439T)和rs4891(T555C)。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包括32例(62.7%)野生型、16例(31.4%)杂合型和3例(5.9%)纯合型,rs1138272多态性位点仅包括1例(2.0%)杂合型和1例(2.0%)纯合型。3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6%、2.9%和21.6%。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减少有关(OR=0.25,95%CI=0.06~1.00,P=0.049),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高危组患儿胃肠毒性发生有关(OR=0.125,95%CI=0.02~0.78,P=0.026)。结论: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外周血血红蛋白降低以及中高危组ALL儿童发生胃肠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颜霞 宋亚君 林荣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8-911,共4页
目的了解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病率及病死率,总结DIC诊断及临床应用肝素预防和治疗的体会。方法对所有PICU住院患儿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或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评估及凝血功能监测,确诊DIC者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应用... 目的了解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病率及病死率,总结DIC诊断及临床应用肝素预防和治疗的体会。方法对所有PICU住院患儿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或美国PICU入出院指南评估及凝血功能监测,确诊DIC者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应用不同剂量肝素。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用小剂量肝素。结果PICU危重患儿病死率为8.6%。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28.6%,病死率25.7%。其中DIC发生率10.6%,病死率45.2%。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18.0%,病死率14.1%。原发病为脓毒症者73.8%。在DIC早、中期阶段,使用肝素200~240U/(kg·d),有较好疗效。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用肝素60~120/(kg·d),极少发展为DIC。结论DIC是导致危重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病因是严重感染性疾病。早期合理应用肝素治疗有效,晚期治疗非常困难。小剂量肝素用于危重患儿可能具有预防DI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肝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齐利峰 麦玉真 +3 位作者 姚芳 付丹 邓继岿 余加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新生儿180例,依据BPD诊断标准,诊断为BPD 130例,8例先心病、13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及...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的新生儿180例,依据BPD诊断标准,诊断为BPD 130例,8例先心病、13例持续肺动脉高压及9例先天性膈疝被剔出实验,余下100例分为轻度BPD 30例,中度BPD 44例,重度BPD 26例。在出生后2个月对纳入实验的100例BPD患儿行心脏超声检查,PH的诊断依据心脏超声诊断分为PH组或非PH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D患儿并发PH的危险因素。结果:1轻度BPD合并PH比例低,中重度BPD合并PH比例较高,所有BPD患儿合并PH的比例为32.0%;2BPD患儿合并PH组及不合并PH组临床指标比较,5min Apagar评分≤6分、羊水过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周后仍需氧、绒毛膜羊膜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 min Apgar评分≤6分[RR=8.13,95%CI:2.48~26.62]、羊水过少[RR=16.69,95%CI:4.43~62.85]是PH的危险因素,提示低5 min Apgar评分≤6分、羊水过少为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5 min Apagar评分≤6分和羊水过少是BPD合并P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动脉高压 羊水过少 LOGISTI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