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康复护理对门诊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月梅 郭彦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9期567-568,共2页
为了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 ,将 6 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均予门诊功能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门诊训练期间增加家庭康复护理 ,两组均训练 1个疗程 (90 d)后 ,用大运动功能评估 (GMFM)量表进行... 为了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 ,将 6 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均予门诊功能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门诊训练期间增加家庭康复护理 ,两组均训练 1个疗程 (90 d)后 ,用大运动功能评估 (GMFM)量表进行训练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患儿 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训练前后 GMFM评分比较 ,均 P<0 .0 5 ) ,观察组 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提示门诊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运动功能训练 康复护理 家族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30例唐氏综合征疗效分析
2
作者 贠国俊 刘青 +1 位作者 吴凌云 杨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255-256,共2页
目的综合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发育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运动、作业、针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Grs)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VIS)... 目的综合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发育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运动、作业、针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Grs)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VIS)分别进行评定。治疗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精细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综合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显荣 刘青 吴寿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4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综合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 6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综合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 6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88)、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评价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FM-88评分、FMQ评分及Wee FIM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2.36、2.39,P<0.05)。结论临床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配合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使患儿神经运动功能改善,促进患儿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核心稳定性训练 综合康复训练 小儿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立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青 曹建国 +3 位作者 贠国俊 王玉娟 戴梦颖 王景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于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实验组于接受注射治疗后第2天...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于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实验组于接受注射治疗后第2天给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轨迹长(43.28±6.22)cm和矩形面积(1.41±0.67)cm^2均小于对照组的(48.38±7.33)cm、(2.11±0.76)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相比,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注射疗法更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立位平衡功能,显著促进患儿肢体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双瘫 脑性瘫痪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冲击波治疗 立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治疗小儿脑瘫等脑发育障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建国 苏希 +1 位作者 席淼 李蔷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对小儿脑瘫、语言迟滞、智力低下等发育障碍疾病,定的疗效。方法采用东健集团北京天行健医疗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SUT-500型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56例、智力低下43例、语言迟滞25例,并在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对小儿脑瘫、语言迟滞、智力低下等发育障碍疾病,定的疗效。方法采用东健集团北京天行健医疗保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SUT-500型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56例、智力低下43例、语言迟滞25例,并在治疗前后进行发育测评,部分脑瘫儿童测量脑血流参数。结果脑瘫患者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6.1%。智力低下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语言迟滞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所有患者合计总有效率为71.0%;显效率25.8%。结论超声波治疗小儿脑瘫、语言迟滞、智力低下等发育障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治疗 脑性瘫痪 智力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瘫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顾小元 贠国俊 +4 位作者 曹建国 张雅莉 邓嘉琪 白雪 张冬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上肢功能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任务导向...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上肢功能的应用疗效。方法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年龄、性别、偏瘫侧及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级别等配对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试验组患儿在应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同时进行经颅直流电刺激。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肌张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近端部分(FMAPUE)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远端部分(FMA-DUE)评分及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总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MA-PU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FMA-DUE评分、FMAUE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4.80±1.95)、(12.13±1.99)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40±1.59)、(9.14±2.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偏瘫型脑性瘫痪 上肢功能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偏瘫型脑瘫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小元 贠国俊 +4 位作者 曹建国 张雅莉 邓嘉琪 张丹婷 张冬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手功能的疗效。方法 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作业疗法,试验组增加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评分及徒手肌力检查...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偏瘫型脑性瘫痪(脑瘫)手功能的疗效。方法 6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作业疗法,试验组增加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评分及徒手肌力检查(MMT)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UEFT及MM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UEFT及MMT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UEFT评分为(44.80±10.27)分,高于对照组的(39.27±9.82)分, MMT评分为(4.77±1.55)分,高于对照组的(3.93±1.6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可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性瘫痪 手功能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郭莹莹 贠国俊 +1 位作者 黄美欢 刘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39-42,7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CBM等数据库有关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采用RevMan 5.3...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CBM等数据库有关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2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篇,共4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治疗后MAS评分、GMFM评分、ROM、足底压力、足底面积的改善都优于对照组,肌肉厚度增加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能有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治疗 痉挛 脑瘫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