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单侧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的腹腔镜探查与治疗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志林 徐万华 +1 位作者 尹鉴淳 赵为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5-306,309,共3页
目的总结724例小儿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的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情况,以为临床决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单侧鞘膜积液患儿724例,其中左侧291例,右侧433例。2岁以内97例,2岁以上627例。均于腹腔镜下缝... 目的总结724例小儿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的腹腔镜探查及治疗情况,以为临床决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单侧鞘膜积液患儿724例,其中左侧291例,右侧433例。2岁以内97例,2岁以上627例。均于腹腔镜下缝扎未闭的患侧鞘状突,同时探查对侧鞘状突,若对侧鞘状突未闭,予同时缝扎。统计单侧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未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左右侧及患儿年龄的关系。结果724例中,409例(56.5%)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其中左侧187例(64.26%)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右侧222例(51.27%)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经卡方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岁以内患儿61例(62.9%)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2岁以上患儿348例(55.5%)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经卡方检验,P=0。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一例出现与对侧鞘状突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未发现对侧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结论腹腔镜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对侧鞘状突是否闭合,且可以同时治疗,创伤小,疗效满意。左侧鞘膜积液合并对侧鞘状突未闭的机率较右侧高,建议对左侧鞘膜积液行腹腔镜手术时,更加注重探查对侧鞘状突情况。小儿鞘膜积液对侧鞘状突未闭的发生率与年龄无相关性。多大的鞘状突未闭需要手术,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睾丸鞘膜积液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保守综合治疗1142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章帅 唐盛平 熊竹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51-557,共7页
目的分析和评估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ti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综合治疗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婴儿采取手法牵拉、按摩包块、超声短波理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辅以局部注... 目的分析和评估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ti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综合治疗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婴儿采取手法牵拉、按摩包块、超声短波理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辅以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按改良Cheng^([1])评估治疗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1 142例患儿中,男性684例,女性458例,最短随访时间1年,最长9年,平均为3.14年。有103例(占9.03%)最终行手术治疗,有效率90.97%。影响最终疗效的相关因素是有无肿块(P=0.049)、是否拉断(P<0.001)、初诊年龄(P<0.001)、旋转受限度数(尸<0.001)和性别(P=0.038);物理治疗中发生拉断(Give-way)患儿与初诊年龄(P<0.001)、是否难产(P=0.011)有关联;根据有肿块(P=0.044)、是否拉断(P=0.005)、初诊年龄(P<0.001)和旋转受限程度(P<0.001)分组后各组的手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牵拉、按摩包块、超声短波理疗三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CMT,并根据患儿恢复情况辅以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的综合疗法,对于CMT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先天性 综合疗法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岁以下脊髓脊膜膨出患儿术前尿动力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鉴淳 徐万华 +2 位作者 谭震 池巧梅 赵为广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9-281,286,共4页
目的:以脊髓脊膜膨出的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其膀胱功能。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脊髓脊膜膨出患儿25例,年龄45d至1个月,平均4个月,术前应用加拿大莱博瑞(Laborie)尿动力检查系统,慢速灌注充... 目的:以脊髓脊膜膨出的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前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其膀胱功能。方法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脊髓脊膜膨出患儿25例,年龄45d至1个月,平均4个月,术前应用加拿大莱博瑞(Laborie)尿动力检查系统,慢速灌注充盈膀胱进行膀胱测压。结果术前尿动力检查结果:尿动力表现完全正常13例(52%);膀胱活动活跃6例(24%);间断排尿4例(16%);逼尿肌不稳定2例,其中1例膀胱顺应性3 mL/cmH2 O。所有患儿膀胱容量正常,(48.3±19.8)mL。残余尿均未见明显增加,平均(3.2±4.5)mL。因膀胱活动活跃、间断排尿多见于正常婴儿,本组23例被认为尿动力结果正常,占92%。所有患儿均经手术确定脊髓脊膜膨出及脊髓栓系诊断,其中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5例(占60%)。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术前脊髓脊膜膨出的婴儿,其膀胱功能多为正常,其神经源性膀胱的损害在1岁以内多未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脊膜膨出 尿动力学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的长期随访 被引量:6
4
作者 黄程军 唐盛平 +3 位作者 付桂兵 孙客 徐江龙 游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54-457,470,共5页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时机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手术治疗12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手术时年龄为3~142个月,平均随访4.9年(2~12.5年),按年龄、术前是否曾行理疗及术式进行分组,根据改良Chen... 目的 通过长期随访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探讨最佳手术时机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手术治疗120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手术时年龄为3~142个月,平均随访4.9年(2~12.5年),按年龄、术前是否曾行理疗及术式进行分组,根据改良Cheng and Tang疗效评分标准,使用头颈部旋转角、侧屈角、瘢痕、颅面部畸形、肌束情况、头斜及主观评价等指标评估其疗效.结果 总评分为优79例(65.8%),良37例(30.9%),中1例(0.8%),差3例(2.5%),优良率为96.7%.按生长发育特点分为Ⅰ组(≤1岁)、Ⅱ组(1~3岁)、Ⅲ组(>3岁),之后对各指标优率进行x2检验,在瘢痕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总评分、旋转角、侧屈角、头斜及肌束挛缩方面,Ⅰ组和Ⅱ组分别与Ⅲ组比较,P<0.05,提示3岁以内优率更高;在颅面部畸形方面,Ⅱ组和Ⅲ组分别与Ⅰ组比较,P<0.05,提示1岁以内优率更高;在医生的主观评价方面,3组之间相互比较,P<0.05,提示年龄越小,优率越高.结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3岁以内手术能够获得较好的手术疗效,1岁以内手术疗效最佳.对于1岁以内接受正规理疗6个月无明显效果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先天性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