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方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动态评价 被引量:40
1
作者 卢志威 赵辉 +3 位作者 郑跃杰 陈小文 温锦江 张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MP-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P-IgM,以及MP快速培养三种方法对儿童MP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MP感染的患儿同时进行三种方法检测。并分别在病程1、3...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MP-D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P-IgM,以及MP快速培养三种方法对儿童MP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MP感染的患儿同时进行三种方法检测。并分别在病程1、3个月时重复检测。结果 MP感染患儿共153例。入院时首次检测,FQ-PCR阳性率为96%,ELISA为71%,MP快速培养法为24%。其中MP快速培养法的检出率在≤3岁组明显高于>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1个月时,MP-DNA检测结果仍有50%以上阳性,而MP-IgM则保持较高的阳性率,此时仍然有44例(29%)患儿存在咳嗽,其中28例(64%)MP-DNA和MP-IgM均为阳性。随访至3个月时有4例(3%)患儿仍存在咳嗽,2例(50%)MP-DNA和MP-IgM均为阳性。结论在三种诊断儿童MP感染的方法中,FQ-PCR检测MP-DNA最敏感,其次为ELISA检测MP-IgM抗体,MP快速培养敏感性最低。MP-IgM检测阳性率至3个月时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动态评价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MT1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慧 岳丽杰 +4 位作者 于洁 谢偲 杨春兰 任艳飞 刘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研究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1,SHMT 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methotrexate,HD-MTX )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 研究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1,SHMT 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methotrexate,HD-MTX )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51例接受HD-MTX 化疗的ALL 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应用HD-MTX 后产生的临床表现;提取mRNA 后逆转录为cDNA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结合DNA测序检测SHMT 1 多态性(rs 1979277、rs 3783、rs 1979276、rs 12952556),并分析其与HD-MTX 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接受HD-MTX 化疗的ALL 患儿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损害。rs 3783(C〉G )、rs 1979276(C〉T)、rs 12952556(A〉G )及rs 1979277(C〉T)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相同,rs 1979277 多态性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风险无关(P〉0.05),但其CT及TT基因型可以降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风险(CT:OR= 0.129,95%CI:0.020~0.817,P=0.03;TT:OR= 0.103,95%CI:0.017~0.620,P=0.013)。 结论:rs 1979277、rs 3783、rs 1979276 及rs 12952556的联合作用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无关,但它们之中一个或多个位点可能降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 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毒副作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春兰 岳丽杰 +5 位作者 于洁 文飞球 李长钢 郑苗苗 谢偲 丁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4-388,共5页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TYMS)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毒副作用的相关性。方法:75例ALL中有52例接受了HD-MTX治疗,对患儿用药后的一般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等临床表现和血尿... 目的: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TYMS)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时毒副作用的相关性。方法:75例ALL中有52例接受了HD-MTX治疗,对患儿用药后的一般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等临床表现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ALL儿童TYMS多态性(rs699517、rs2790和rs11280056),分析MTX毒副作用与其关系。结果:TYMS rs2790与ALL儿童性别相关,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等位基因G者男孩数约是女孩的3倍(OR=3.05,95%CI=1.14~8.19,P=0.024)。rs2790基因型与HD-MTX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也相关,GG基因型使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危险降低(OR=0.07,95%CI=0.01~0.64,P=0.026)。rs699517和rs11280056与ALL儿童发病年龄、性别以及HD-MTX毒副作用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TYMS rs2790可能与HD-MTX毒副作用具有相关性,对ALL男性儿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酸合成酶 基因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ALL HD-MTX不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任艳飞 袁秀丽 +5 位作者 岳丽杰 邹泽巧 谢偲 丁慧 宋萍 刘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i,GSTP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dose methotrexate,HD-MTX)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巢式PCR(Nest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el gradient electrophoresis,DGGE)和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51例儿童ALL GSTP1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按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AE)对HD-MTX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查出3个GSTP1 SNPs位点即rs1695(A313G)、rs1138272(G439T)和rs4891(T555C)。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包括32例(62.7%)野生型、16例(31.4%)杂合型和3例(5.9%)纯合型,rs1138272多态性位点仅包括1例(2.0%)杂合型和1例(2.0%)纯合型。3个SNPs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6%、2.9%和21.6%。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外周血血红蛋白减少有关(OR=0.25,95%CI=0.06~1.00,P=0.049),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位点中AG+GG/TC+CC基因型与高危组患儿胃肠毒性发生有关(OR=0.125,95%CI=0.02~0.78,P=0.026)。结论:GSTP1 rs1695/rs4891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外周血血红蛋白降低以及中高危组ALL儿童发生胃肠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麦惠容 王缨 +4 位作者 石红松 李长钢 黄绍良 魏菁 徐宏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的方法。方法22例小儿异基因PBSC动员和采集,动员方案为单用rhG-CSF。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用SVSC分离槽和SVCC收集槽选择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采集。结果22例PBSC的...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和采集的方法。方法22例小儿异基因PBSC动员和采集,动员方案为单用rhG-CSF。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用SVSC分离槽和SVCC收集槽选择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采集。结果22例PBSC的动员均可采集到足够数量的PBSC,达到PBSC移植的阈值要求,不良反应少。结论rhG-CSF能有效动员小儿PBSC,由于小儿自身的特殊性,PBSC采集时选用专用器械和程序,做好采集前准备,能确保采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外周血干细胞 动员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P1 A313G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无关联--基于9篇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6
作者 任艳飞 岳丽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对GSTP1 A313G位点AG、GG、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4年6月)中的文献,收集GSTP1 A... 目的对GSTP1 A313G位点AG、GG、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4年6月)中的文献,收集GSTP1 A313G多态性与儿童ALL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Rev Man 5.3软件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统计合并OR值及其95%CI。结果符合本文Meta分析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0篇,其中9篇文献具同质性(病例组1 476例,对照组1 9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GSTP1 A313G位点AG、GG、AG+GG基因型与儿童ALL发病风险无关联(AG基因型:OR=1.07,95%CI:0.93~1.24,P=0.35;GG基因型:OR=1.12,95%CI:0.86~1.45,P=0.41;AG+GG基因型:OR=1.08,95%CI:0.94~1.24,P=0.28),G等位基因与儿童ALL发病风险亦无关联性(OR=1.11,95%CI:0.96~1.28,P=0.16)。按种族、对照组来源、基因分型方法和样本量大小行分层分析,显示GSTP1 A313G位点上述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儿童ALL发病无关联。结论 GSTP1 A313G位点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病风险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P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态性 META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iTR35调节性T细胞亚群改变及意义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力弘 王国兵 +3 位作者 文飞球 刘四喜 王缨 李长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患儿i TR35调节性T细胞改变及其在BCP-ALL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断并住院治疗的BCP-ALL初诊患儿为BCP-ALL组,并分为高危、中危和标... 目的探讨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患儿i TR35调节性T细胞改变及其在BCP-ALL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断并住院治疗的BCP-ALL初诊患儿为BCP-ALL组,并分为高危、中危和标危;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FOXP3-IL-10-TGF-β-IL-12p35+IL-27EBI3+(i TR35)、CD4+CD25high FOXP3+(Treg)细胞比例及IL-12p35、IL-27EBI3、p STAT1、p STAT4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IL-12Rβ2、gp130 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IL-35、IL-10水平。比较BCP-ALL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1BCP-ALL组48例(男29例),年龄2.3~11.0岁,平均5.2岁;高危11例,中危21例,标危16例。对照组32例(男21例),年龄2.6~10.8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BCP-ALL组外周血i TR3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胞内IL-12p35、IL-27EBI3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3BCP-ALL组Treg细胞比例及其胞内IL-12p35、IL-27EBI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血浆IL-35水平及CD4+T细胞IL-12Rβ2、gp130、p STAT1、p STAT4表达均上调(P〈0.001),且血浆IL-35水平与i TR35细胞比例及其IL-12p35、IL-27EBI3表达呈正相关(r〉0.63,P〈0.05)。4BCP-ALL组高、中危患儿血浆IL-35水平和i TR3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标危患儿(P分别为〈0.001和0.002),高危和中危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 TR35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BCP-ALL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 iTR35 IL-35 IL-12p35 IL-27EBI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泽巧 岳丽杰 任艳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960-296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用RT-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DNA测序技术对51例ALL儿童CYP1A1进行多态性筛查,统计患儿HD-MT...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用RT-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及DNA测序技术对51例ALL儿童CYP1A1进行多态性筛查,统计患儿HD-MTX毒副作用表现,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仅筛查到一个多态位点,即A4889G,4889A/G各基因型与患儿毒副作用发生均无关(P>0.05),高危型患儿较标危型患儿更易发生血小板减少(P<0.05)。结论:CYP1A1 A4889G多态性与ALL儿童HD-MTX化疗后各毒副反应无关,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可能与患儿危险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1 多态性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在病原核酸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瑶 高宏丹 +4 位作者 刘家坤 刘孝荣 邢志浩 张涛 马东礼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6,共15页
CRISPR-Cas系统作为原核生物获得性免疫系统,由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构成,因其识别和切割特定DNA或RNA序... CRISPR-Cas系统作为原核生物获得性免疫系统,由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构成,因其识别和切割特定DNA或RNA序列,而成为分子诊断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利用Cas蛋白(Cas12、Cas13、Cas14、Cas3等)结合信号放大和转化技术(荧光法、电位法、比色法、侧向流动技术等),开发了许多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成本的诊断平台,为病原核酸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生物学机制及分类,总结现有的基于Cas蛋白反式切割活性开发的病原核酸检测技术,描述其特点、功能和应用场景,并对该系统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期望CRISPR-Cas系统成为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多靶标的理想检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Cas12和Cas13 病原体 核酸检测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慧 岳丽杰 杨春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48-954,共7页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PRT)是一种细胞质酶,在体内广泛存在,它不仅参与嘌呤碱基的补救合成途径,而且关系到嘌呤类药物的代谢,是调控该类药物药理效应和毒性反应的关键酶。其...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PRT)是一种细胞质酶,在体内广泛存在,它不仅参与嘌呤碱基的补救合成途径,而且关系到嘌呤类药物的代谢,是调控该类药物药理效应和毒性反应的关键酶。其基因突变可影响酶的活性,不仅可能导致不同临床表现的代谢疾病的发生,而且影响体内嘌呤类药物的代谢。同时,HPRT作为管家基因,是诊断许多疾病的靶点基因。文章概括了HPRT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HPRT的研究既推动了嘌呤类药物个体化用药的发展及新药物的研发,又促进了HPRT突变相关遗传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突变 6-巯基嘌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代谢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活性的影响及构效浅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小聪 李春梅 +2 位作者 刘新光 陈小文 梁念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观察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构效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 目的观察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构效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CK2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1,2-二氨蒽醌、1,8-二羟蒽醌和醌茜能明显抑制重组人CK2全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0.66、0.81、8.81、28.76和61.26μmol·L-1;其中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和1,2-二氨蒽醌的作用效果均强于目前已知的CK2抑制剂DRB和A3。1-氨基蒽醌和1-氯蒽醌对CK2的作用效果较弱,其IC50值分别为143.38和221.18μmol·L-1;而蒽醌和2-乙基蒽醌对CK2的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构效分析表明:C2上的-COOH、C8位上的-OH以及C2上的-NH2可能分别是2-羧基蒽醌、1,8-二羟蒽醌和1,2-二氨基蒽醌的药效基团;而C2上的-CH2CH3和C1上的-Cl可能分别是2-乙基蒽醌和1-氯蒽醌的非必需基团。结论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和1,2-二氨蒽醌是3种较强的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蒽醌类衍生物 IC50 构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军 李成荣 +2 位作者 李永柏 王国兵 黄惠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为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川崎病及其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健康体检儿童及52例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 为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川崎病及其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健康体检儿童及52例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MCP-1、RANTES水平。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MCP-1、RANTE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患儿急性期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者(P<0.0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川崎病患儿血清MCP-1、RANTES水平(P<0.01)。提示趋化因子MCP-1、RANTES可能参与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急性期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判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一个指标;降低趋化因子水平是IVIG治疗川崎病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患儿 血清趋化因子 检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蛋白激酶CK2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小聪 刘新光 +2 位作者 陈小文 陈伟珠 梁念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观察体外以及细胞内木犀草素对蛋白激酶CK2活性的抑制效果及进行酶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 目的观察体外以及细胞内木犀草素对蛋白激酶CK2活性的抑制效果及进行酶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木犀草素对重组人CK2全酶以及HL-60细胞内CK2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 ineweaver-Burk作图法分析其酶动力学机制。结果木犀草素能显著抑制重组人CK2活性(IC50=0.86μmol.L-1)以及HL-60细胞内的CK2活性,其对细胞内CK2的作用效果要强于阳性对照TBB。酶动力学分析表明,木犀草素与ATP呈竞争性抑制CK2的活性(Ki=0.19μmol.L-1),与酪蛋白则呈混合性抑制CK2的活性(Ki=0.11μmol.L-1)。结论木犀草素是一种有效的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木犀草素 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抑制作用的结构效应关系(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春梅 刘新光 +1 位作者 林小聪 陈小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观察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 目的:观察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CK2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杨梅黄酮、槲皮素、桑色素、毛地黄黄酮、莰非醇、芹菜苷配基和白杨黄素能明显抑制重组人CK2全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1.18,0.51,16.16,0.86,1.88,1.72和13.63μmol/L;其中杨梅黄酮、槲皮素、毛地黄黄酮、莰非醇和芹菜苷配基的作用效果均强于目前已知的CK2抑制剂DRB和A3;而桑色素和白杨黄素的作用效果接近于DRB。结构效应关系分析表明,C6,C3′和C4′上的-OH可能是黄酮类CK2抑制剂发挥抑制作用的药效基团;而在C3上去除1个-OH对其抑制效果基本没有影响;此外,C2′和C5′上的-OH可减弱黄酮类化合物对CK2的抑制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可能取决于其羟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全酶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巯嘌呤类药物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偲 岳丽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7期818-824,共7页
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巯嘌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最终造成药物疗效和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不完全相关,而多基因分析可能更好地解释患者对该药的不耐受原因。本... 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巯嘌呤类药物在体内代谢,最终造成药物疗效和毒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不完全相关,而多基因分析可能更好地解释患者对该药的不耐受原因。本文介绍了多种与巯嘌呤类药物有关的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情况,同时就其代谢特点及与该药敏感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嘌呤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酶 药物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川崎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颐姣 李永柏 +1 位作者 杨军 王国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川崎病(KD)及KD伴有冠状动脉损害,IVIG非敏感型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KD组和30例KD IVIG治疗组ICOS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以25例同龄健康儿童和2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川崎病(KD)及KD伴有冠状动脉损害,IVIG非敏感型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48例KD组和30例KD IVIG治疗组ICOSmRNA表达的变化。同时以25例同龄健康儿童和2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结果 KD组与对照相比,ICOSmRNA表达显著升高(17.97±7.22对8.01±5.15,P<0.01)。其中冠状动脉损害组较无冠状动脉损害组ICOS表达异常升高(29.09±10.55对11.68±5.11,P<0.01)。KD IVIG组与KD组比较,ICOSmRNA表达降低(13.03±5.15对17.97±7.22,P<0.05)。其中IVIG不敏感组与IVIG敏感组比较,ICOS表达显著升高(21.57±6.22对9.85±5.89,P<0.05)。结论 B7/CD28家族分子中正性调节因子ICOS过度表达可能是导致KD免疫失衡的原因之一,正性调节因子过度表达可能与KD冠状动脉损害有关。IVIG治疗在纠正KD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中发挥作用,同时可能有下调正性调控因子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和γ-谷氨酰水解酶基因表达与大剂量甲氨蝶呤疗效相关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越 文飞球 +3 位作者 陈小文 麦惠容 袁秀丽 李长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研究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γ-谷氨酰水解酶(GGH)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和正常儿童中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不同基因表达水平与大剂量甲氨蝶呤(MTX)疗效、毒副作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深圳市儿童医院(... 目的研究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γ-谷氨酰水解酶(GGH)基因表达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和正常儿童中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不同基因表达水平与大剂量甲氨蝶呤(MTX)疗效、毒副作用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深圳市儿童医院(我院)血液科收治的ALL初诊且接受大剂量MTX化疗患儿为ALL组,以非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儿童为对照组;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ALL组骨髓和对照组外周血中FPGS与GGH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比较ALL组和对照组FPGS与GGH基因表达水平差异。进一步按照ALL组FPGS、GGH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分为相应的高表达亚组和低表达亚组,分析FPGS、GGH不同表达亚组MTX疗效、毒副作用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61例ALL患儿进入分析,男3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6岁;对照组纳入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岁。ALL组FPGS、GGH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及其比值中位数(P25~P75)分别为14.14(6.52~27.31)、9.34(4.97~14.22)和1.74(0.76~2.91),对照组分别为0.59(0.3~1.23)、3.00(0.94~5.26)和0.26(0.1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FPGS高表达和低表达亚组复发率分别为3.7%(1/27)和2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S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增加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OR=4.17,95%CI:1.65~10.52,P=0.003)。GGH基因高表达水平增加肝毒性的风险(OR=5.61,95%CI:1.14~27.47,P=0.033)。未观察到FPGS/GGH比值对MTX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结论 ALL患儿FPGS、GGH基因表达水平及其比值高于正常儿童;FPGS基因表达水平对ALL患儿大剂量MTX疗效及毒副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酰多聚谷氨酸合成酶 γ-谷氨酰水解酶 基因表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人TCRP1基因的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系及其生物学功能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孝荣 何悦 +4 位作者 陈妍 辛泽锋 邓栩文 钟惠锋 陈运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456-2460,2468,共6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人舌癌耐药相关基因(TCRP1)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系并检测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将TCRP1的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测定滴度后感染K562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TCRP1过表达的细胞...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构建过表达人舌癌耐药相关基因(TCRP1)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系并检测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将TCRP1的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测定滴度后感染K562细胞,使用嘌呤霉素筛选TCRP1过表达的细胞株K562/TCRP1,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CRP1的表达,采用连续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分别对K562/TCRP1及其对照细胞株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2个细胞株对不同浓度的伊马替尼(IM)的药物敏感性。结果TCRP1慢病毒表达载体成功转染进入K562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562/TCRP1细胞株的TCRP1表达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连续细胞计数法和CCK-8法结果表明K562/TCRP1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活力增强,IM处理K562/TCRP1细胞的IC50值显著高于其对照细胞(P<0.05)。结论利用慢病毒载体成功构建了TCRP1过表达的K562细胞株,并且发现TCRP1的过表达可能增强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和IM耐药能力,为进一步探讨TCRP1在慢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P1 过表达 K562细胞 慢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lers-Danlos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贤萍 韩春锡 +3 位作者 陈盼盼 林静娴 廖建湘 周琳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9-180,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儿男,21个月。因皮肤弹性增加21个月伴运动发育障碍于2011年5月30日入院。出生后患儿家长发现患儿皮肤弹性较好.异于常人,但未予以重视。后发现患儿运动发育总是晚于同龄人,先后至儿保科、骨科、康复科就诊,行骨关节... 1病历摘要 患儿男,21个月。因皮肤弹性增加21个月伴运动发育障碍于2011年5月30日入院。出生后患儿家长发现患儿皮肤弹性较好.异于常人,但未予以重视。后发现患儿运动发育总是晚于同龄人,先后至儿保科、骨科、康复科就诊,行骨关节X线、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肌电图等检查均正常后转到皮肤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LERS-DANLOS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7-5p反义寡核苷酸阻滞白血病K562细胞的细胞周期
20
作者 马卓娅 李欣 +1 位作者 汤华 刘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以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microRNA-17-5p(miR-17-5p)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脂质体法将miR-17-5p反义寡核苷酸(miR-17-5p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miR-17-5p-ASO)和对照无义寡核苷酸(control... 目的:以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microRNA-17-5p(miR-17-5p)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脂质体法将miR-17-5p反义寡核苷酸(miR-17-5p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miR-17-5p-ASO)和对照无义寡核苷酸(control nonsense oligonucleotide,Ctrl-NSO)转染入K562细胞,同时设未转染对照组(Ctrl)。MTT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TUNEL法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miR-17-5p-ASO组K562细胞增殖活性为Ctrl-NSO组的(61.7±4.7)%,miR-17-5p-ASO转染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P<0.05)。TUNEL检测显示,miR-17-5p-ASO转染不影响K562细胞凋亡(P>0.05);miR-17-5p-ASO组K562细胞G2期细胞比例为(10.8±0.8)%,显著低于Ctrl-NSO组和Ctrl组的(34.6±0.4)%和(33.9±1.3)%(P<0.05)。结论:MiR-17-5p反义寡核苷酸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7-5p 反义寡核苷酸 白血病 K562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