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及MDR1反义RNA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亦欣 王树滨 +2 位作者 叶建增 曹华 文飞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反义RNA到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在乳腺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义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 目的: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反义RNA到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在乳腺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义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程度、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情况及对ADR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的细胞生长明显减慢,凋亡率显著增加,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对ADR的耐药性明显下降,敏感性增加。结论:联合运用不同的逆转耐药机制,将TNF-αcDNA及MDR1反义RNA分别或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中,能有效达到逆转耐药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药耐药 肿瘤坏死因子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或草酸铂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白桦 申维玺 +5 位作者 李先明 陈亦欣 郑瑾 叶建增 徐敏 许瑞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紫杉醇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5-FU/CF)与草酸铂联合5-FU/C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将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紫杉醇联合5-FU/CF组(A组)27例,草酸铂联合5-FU/CF(B组)29例。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以上的化... 目的:观察并比较紫杉醇联合氟脲嘧啶/亚叶酸(5-FU/CF)与草酸铂联合5-FU/C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将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紫杉醇联合5-FU/CF组(A组)27例,草酸铂联合5-FU/CF(B组)29例。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A组有效率(CR+PR)为59.26%,中位缓解期5.8个月,中位生存期11.6个月。B组有效率(CR+PR)为55.17%,中位缓解期6.2个月,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两者相比A组的骨髓抑制、脱发较重,B组轻度腹泻的发生率稍高。结论:紫杉醇联合5-FU/CF与草酸铂联合5-FU/CF两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相当,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联合化疗 紫衫醇 草酸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肿瘤坏死因子及反向多药耐药基因对乳腺癌细胞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陈亦欣 文飞球 +1 位作者 申维玺 叶建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128-2131,共4页
目的构建反向pEGFP-MDR1重组表达载体和pDsRed2-TNF-α重组表达载体,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对多药耐药(MDR)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向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 目的构建反向pEGFP-MDR1重组表达载体和pDsRed2-TNF-α重组表达载体,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对多药耐药(MDR)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向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MDR1-mRNA和P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的细胞可见到绿色荧光,转染了pDsRed2-TNF-α载体的细胞可见到红色荧光,而同时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和pDsRed2-TNF-α载体的细胞可见到红色及绿色荧光。转染后的细胞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了耐药细胞MCF-7/ADR的MDR1基因的表达。结论反向pEGFP-MDR1融合蛋白和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能在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中分别及同时获得表达,并能抑制MDR1基因在MCF-7/ADR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联同免疫治疗逆转乳腺癌耐药建立了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TP1遗传多态性对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亦欣 李先明 +2 位作者 文飞球 许瑞莲 王树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999-1001,1010,共4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P1,GSTP1)基因第105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确诊且CT扫描证实有可测量病灶并接受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P1,GSTP1)基因第105位点的遗传多态性与恶性肿瘤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经病理确诊且CT扫描证实有可测量病灶并接受以顺铂为主的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于化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GSTP1基因第10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检测,观察这些患者经2~4个周期化疗后的疗效,分析各基因分型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GSTP1基因第105位点基因型的分布与病种无关(P>0.05)。携带GSTP1基因第105位密码子的Ile/Ile、Ile/Val和Val/Val 3种基因型的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0.0%、36.4%和87.5%,携带纯合突变型V al/Yal基因分型的患者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携带另外2种基因分型的患者(P<0.05)。结论: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态性GSTP1基因 药物耐药铂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_RP_L串联启动子表达HIV-2gag蛋白
5
作者 王秀清 金宁一 +6 位作者 田梅 李体远 李钟洙 郭志儒 李萍 赵丽娟 殷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93-294,共2页
目的 :探讨HIV 2gag非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 ,将HIVgag基因全序列 (gag)和部分 (gag’)cDNA片段克隆到pBV2 2 0载体PRPL 串联启动子下游 ,构建成HIV 2gag重组表达载体pBV gag和pBV gag’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 :SDS... 目的 :探讨HIV 2gag非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 ,将HIVgag基因全序列 (gag)和部分 (gag’)cDNA片段克隆到pBV2 2 0载体PRPL 串联启动子下游 ,构建成HIV 2gag重组表达载体pBV gag和pBV gag’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 :SDS PAGE显示pBV gag’在 2 1kD处可见一明显的额外蛋白带 ,经薄层扫描分析占菌体总蛋白的 6 .1% ,蛋白印迹结果证明 ,表达出的特异蛋白分子量pBV gag为 5 7kD和 47kD ;pBV gag’为 47kD和 2 1kD。经提取包涵体证明 ,表达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结论 :H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2gag蛋白 PRPL串联启动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_3O_4/乙二胺四乙酸磁性粒子的集成化蛋白质组学方法
6
作者 唐君 郭凯珠 +5 位作者 陈文东 宋培培 封顺 胡巢凤 许瑞莲 田瑞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3-1269,共7页
建立了基于Fe_3O_4/乙二胺四乙酸(EDTA)磁性粒子的集成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首先用共沉淀法合成EDTA负载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在优化的溶液条件下(95%乙腈-1%三氟乙酸,体积分数),100μg Fe_3O_4/EDTA磁性粒子可吸附12.4μg牛血清... 建立了基于Fe_3O_4/乙二胺四乙酸(EDTA)磁性粒子的集成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首先用共沉淀法合成EDTA负载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在优化的溶液条件下(95%乙腈-1%三氟乙酸,体积分数),100μg Fe_3O_4/EDTA磁性粒子可吸附12.4μg牛血清白蛋白(BSA),吸附容量是商品化磁珠的10倍左右。以BSA作为标准蛋白质,对所合成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作为蛋白质组学反应器的酶解时间进行了优化,发现Fe_3O_4/EDTA磁性粒子处理BSA酶解1、8和16 h的肽段序列覆盖率和特征肽段结果相当。因此,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样品前处理时间缩短至2 h内。最后,将所合成的Fe_3O_4/EDTA磁性粒子应用于血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功地鉴定出218种蛋白质,其中包含了41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的生物标志物。所发展的基于Fe_3O_4/EDTA磁性粒子的蛋白质组学样品前处理方法将蛋白质样品预富集、还原、烷基化、酶解、多肽除盐和洗脱等步骤集成到一起,减少了样品转移和处理所造成的损失。这种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和易于操作的特点,可用于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乙二胺四乙酸(Fe3O4/EDTA) 磁性粒子 蛋白质组学 样品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2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文飞球 刘智屏 +2 位作者 陈亦欣 王沙燕 刘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两价阳离子和针对整合素α2的特异性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Col)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2β1对该细胞粘附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含有不同Mg2+、Ca2+浓度和有或无抗α2单克隆抗体6F1的S... 目的:探讨两价阳离子和针对整合素α2的特异性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Col)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2β1对该细胞粘附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含有不同Mg2+、Ca2+浓度和有或无抗α2单克隆抗体6F1的SK-N-SH细胞混悬液。加入96孔平底非细胞培养板,此反应板已包被Ⅰ型大鼠尾Col(4μg/well),所粘附的细胞用BCA方法测定,以吸光度(A570)代表粘附细胞的数量。结果:Mg2+能明显增加SK-N-SH细胞Ⅰ型Col的粘附反应;Mg2+浓度为1mmol/L时,细胞粘附的反应已接近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570分别为0·59±0·03和0·25±0·01(P<0·01),而Ca2+对细胞的粘附无明显影响;抗α2单克隆抗体6F1(10mL/L)能显著阻断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A=0·27±0·01),其粘附水平接近无Mg2+的粘附反应水平(A=0·32±0·01)。结论:整合素α2介导SK-N-SH细胞对胶原蛋白粘附反应,提示整合素α2可能参与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粘连 结合素类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