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放疗前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敬淳 刘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 放疗前 鼻咽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 5年生存率 并发 头颈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筛骨纸板进路眶内手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合新 张伟 +4 位作者 王章峰 文卫平 左可军 史剑波 许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为经鼻内镜进行眶内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对筛骨纸板切除的范围和厚度、眶筋膜和眶脂肪的厚度进行测量。结果在眶纸板上可以矩形切除的范围前后长:(22.15±6.06)mm(20.16~14.68 mm);宽度为(:13.45&... 目的为经鼻内镜进行眶内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手术方法,对筛骨纸板切除的范围和厚度、眶筋膜和眶脂肪的厚度进行测量。结果在眶纸板上可以矩形切除的范围前后长:(22.15±6.06)mm(20.16~14.68 mm);宽度为(:13.45±2.08)mm(12.66~14.44 mm)。筛骨纸板骨壁的厚度为(0.38±0.06)mm(0.30~0.46 mm),眶筋膜的厚度为(0.32±0.02)mm(0.30~0.38 mm),眶脂肪(福尔马林已经固定)厚度为(1.40±0.34)mm(1.18~1.76 mm)。结论经鼻内镜进行眶内手术具有可行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临床手术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筛骨纸板 手术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源性鼾症的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旭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17-2419,共3页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内舒那,nasonext)鼻喷雾剂对腺样体肥大源性鼾症的疗效。方法:收集37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选择鼾声、张口呼吸、睡眠安静程度三个指标,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激素糠酸莫米松(内舒那,nasonext)鼻喷雾剂对腺样体肥大源性鼾症的疗效。方法:收集37例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选择鼾声、张口呼吸、睡眠安静程度三个指标,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正规治疗30d后,21例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达56.8%,其中显效13例,显效率为35.1%,好转8例,好转率为21.6%,无效16例.无效率为43.2%.其中腺样体肥大〉75%患儿组1例(2.7%)显效,4例(10.8%)有效;50%~75%组12例(32.4%)显效.4例(10.8%)有效。〉75%组疗效明显差于50%~75%肥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副作用。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中度腺样体肥大导致的鼾症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少,建议对伴有鼾症的中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先期进行局部激素治疗,无效再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鼾 腺样体肥大 糠酸莫米松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388例疗效分析
4
作者 景雅曼 卢永田 +1 位作者 黄志忠 聂国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516-517,共2页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 (ESS)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5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 3 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结果 :3 88例中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6 86% ,其中Ⅰ型 1、2、3期分别...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 (ESS)治疗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5月间实施鼻内镜手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 3 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了疗效分析。结果 :3 88例中总的治愈好转率为86 86% ,其中Ⅰ型 1、2、3期分别为 10 0 %、10 0 %、94 5 9% ,Ⅱ型 1、2、3期分别为 10 0 %、93 0 2 %、76 47% ,Ⅲ型为64 2 9%。结论 :在手术成功的基础上加强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好转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中鼻甲 鼻中隔偏曲 术中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胆脂瘤中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的表达及病理意义
5
作者 陈广理 聂国辉 +1 位作者 宋鹏 龚树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中Hsp70、Hsp70mRNA和p^(27)的表达,选用20例正常...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中Hsp70、Hsp70mRNA和p^(27)的表达,选用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作对照,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分析各张切片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Hsp70、Hsp70mRNA和p^(2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均明显高于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P<0.05)。而Hsp70和p^(27)二者间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Hsp70和p^(27)二者可能独自参与了中耳胆脂瘤上皮的增殖、分化及胆脂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崔小缓 蒋兴旺 +9 位作者 张延平 李丽娜 冉桃桃 毕欣欣 佟明望 段国英 陈浩 陈援凯 刘倩 韩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目的观察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方法选取LPRD患者30例为LPRD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对象新鲜粪便标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粪便细菌群落组... 目的观察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方法选取LPRD患者30例为LPRD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对象新鲜粪便标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组粪便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EfSe差异分析显示,LPRD组与对照组相比,放线菌门(P=0.030)、红蝽菌纲(P=0.010)、红蝽菌目(P=0.010)、生丝菌科(P=0.022)、红蝽菌科(P=0.010)、海洋杆菌属(P=0.022)、柯林斯氏菌属(P=0.004)、瘤胃球菌属(P=0.008)、普雷沃氏菌种(P=0.019)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其中放线菌门、红蝽菌纲、红蝽菌目、红蝽菌科、柯林斯氏菌属、瘤胃球菌属、普雷沃氏菌种在LPRD组富集,生丝菌科、海洋杆菌属在对照组富集。结论LPRD患者与健康人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组成无明显差异,但在菌群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一些特定细菌类群比例有差异,这些结构差异菌可能与LPR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性疾病 肠道菌群 多样性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dB SPL白噪声暴露对小鼠耳蜗听神经髓鞘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晓安 柯朝阳 +2 位作者 柳柯 魏薇 施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是否对成年C57BL/6J小鼠耳蜗听神经造成损害。方法选取24只听阈正常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6只/每组),实验组按照暴露后时间分别为暴露后即刻(P0)、暴露后7天(P7)和暴露后14天(P14)组,另外一组未...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噪声暴露是否对成年C57BL/6J小鼠耳蜗听神经造成损害。方法选取24只听阈正常的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6只/每组),实验组按照暴露后时间分别为暴露后即刻(P0)、暴露后7天(P7)和暴露后14天(P14)组,另外一组未经噪声暴露,设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用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暴露2小时,在噪声暴露后即刻、7天和14天分别检测小鼠ABR阈值,之后取小鼠耳蜗行基底膜免疫荧光观察,并进一步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听神经髓鞘结构的变化。结果 1)听力学表现:P0组C57BL/6J小鼠各个频率的ABR阈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8kHz、16kHz及32kHz最为显著(P<0.01);P7时各频率阈值基本恢复,仅在32kHz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14时小鼠ABR阈值与对照组相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2)形态学表现: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0时听神经髓鞘信号偶有轻微减弱,而各组标本中髓鞘信号的数量和密度无明显差异。冰冻切片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髓鞘信号均有效表达,信号强度均匀、致密连贯,条索样结构清晰,数量亦无明显缺失。透射电镜下各时间点听神经髓鞘成像清晰,排列整齐,且板层样结构致密,边缘光滑,与对照组相比髓鞘形态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00dB SPL宽频带白噪声暴露后可造成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TS);此种噪声暴露下耳蜗听神经髓鞘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声 暂时性阈移 耳蜗 听神经髓鞘 隐匿性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加放疗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柯朝阳 曾凡倩 +2 位作者 张静 龚桃根 刘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研究手术加术后放疗对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5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耳部瘢痕疙瘩患者30例(39耳),全部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照射,隔日一次,共5次,每次放射剂量3Gy,总剂量15Gy。结果治疗结束后1年,3... 目的研究手术加术后放疗对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2005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耳部瘢痕疙瘩患者30例(39耳),全部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直线加速器6Mev电子线照射,隔日一次,共5次,每次放射剂量3Gy,总剂量15Gy。结果治疗结束后1年,39侧患耳中治愈32耳(82.1%),有效3耳(7.7%),总有效率为89.7%,有4耳复发,复发率10.3%;至目前已平均随访37.3月,有11耳复发,复发率28.2%,复发的平均发生时间为19.7月。结论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对耳部瘢痕疙瘩的近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不容乐观;对耳部瘢痕疙瘩的随访时间应至少在2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瘢痕疙瘩 随访 手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人工镫骨植入术治疗耳硬化症21例手术体会 被引量:12
9
作者 柯朝阳 张涛 +2 位作者 曾凡倩 龚桃根 杨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5-879,共5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人工镫骨植入术治疗耳硬化症的手术经验。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2月21例经术中确诊的耳硬化症患者行内镜下镫骨底板小孔开窗+人工镫骨植入术,对其手术过程、术后听力改善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 目的总结内镜下人工镫骨植入术治疗耳硬化症的手术经验。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2月21例经术中确诊的耳硬化症患者行内镜下镫骨底板小孔开窗+人工镫骨植入术,对其手术过程、术后听力改善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使用直径3mm、长度14cm的0°和30°内镜进行手术,术中均以刮匙不同程度地去除部分盾板骨质。5例患者使用激光进行镫骨底板打孔开窗,但其中2例失败,改用三棱针成功开窗。1例患者术中安放假体困难,当即转换至显微镜下双手操作顺利安放。术后3月,与手术前相比,21例患者平均骨导听阈无显著性变化(P>0.05),平均气导听阈(术前60.9±9.3dB vs术后36.1±9.9dB)和气骨导差(术前31.1±6.1dB vs术后9.7±4.9dB)显著下降、缩小(P<0.05),21例(100%)患者的纯音气骨导差均缩小至20dB以内,缩小至10dB以内者16例(76.2%)。21例患者无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人工镫骨植入术治疗耳硬化症微创、视野清晰、安全有效。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传统显微镜下镫骨手术和内镜下其他中耳手术的经验和技巧。术中遇到单手操作不便时应及时转换至显微镜下双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镫骨植入 耳硬化症 镫骨外科手术 镫骨底板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微音电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凡倩 柯朝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4-468,共5页
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potential,CM)是耳蜗受到声音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交流电位变化。早在8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CM的存在,只是由于受设备条件等的限制,人体记录一直有难度,故一直以来都仅限于动物实验。近年来,... 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potential,CM)是耳蜗受到声音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交流电位变化。早在8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CM的存在,只是由于受设备条件等的限制,人体记录一直有难度,故一直以来都仅限于动物实验。近年来,随着记录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尤其是CM测试、提取软件的开发,CM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本文对CM的来源、记录方式及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微音电位 临床研究 设备条件 临床应用 电位变化 声音刺激 动物实验 记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手术后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郑铨艺 柯朝阳 +2 位作者 龚桃根 吕颜露 鄢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总结中耳手术后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中耳手术后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于中耳手术后4-15天(平均7.8天)出现术耳耳廓疼痛,4例耳廓软骨未受累者经抗炎、切开排脓治疗... 目的总结中耳手术后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中耳手术后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于中耳手术后4-15天(平均7.8天)出现术耳耳廓疼痛,4例耳廓软骨未受累者经抗炎、切开排脓治疗后痊愈,未遗留耳廓畸形;4例部分耳廓软骨受累者经1-2次病变软骨清创术治愈,其中1例遗留轻微耳廓畸形;1例全耳廓软骨受累感染者行彻底软骨清创术后遗留菜花样耳畸形。结论中耳手术后并发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早期易忽视、漏诊,炎症早期应以抗绿脓杆菌抗生素为主;一旦脓肿形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若软骨受累,则应果断、彻底行病变软骨清创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膜炎 耳廓 手术并发症 中耳手术 脓肿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2
作者 柯朝阳 杨名保 +1 位作者 龚桃根 刘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中耳炎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麻醉后将50μl肺炎链球菌悬液(1×108CFU/ml)经听泡穿刺注入到大鼠左侧中耳腔(实验耳),右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耳),分别于注入后1、3、5、7、10、14天各取...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中耳炎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麻醉后将50μl肺炎链球菌悬液(1×108CFU/ml)经听泡穿刺注入到大鼠左侧中耳腔(实验耳),右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耳),分别于注入后1、3、5、7、10、14天各取6只大鼠,行鼓室声导抗测试,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鼓膜及中耳腔,中耳腔分泌物或灌洗液细菌培养鉴定,中耳黏膜骨壁HE染色切片检查,动态观察大鼠中耳炎的病理变化及病程转归。结果实验耳注入肺炎链球菌后,感染早期(1天、3天)为急性化脓期,见鼓膜充血,中耳黏膜部分坏死脱落,中耳腔蓄积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大量炎性渗出物;感染中期(5天、7天)急性化脓性炎症减退,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黏膜肉芽及纤维增生,中耳积液细菌培养阳性率100%;感染后期(10天、14天)部分实验耳鼓膜色泽恢复正常,听泡内脓液消失,但各有部分耳(2/6耳)转归成分泌性中耳炎表现。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急性中耳炎的大鼠模型,成功率100%,是研究人类中耳炎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不仅可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研究,也可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急性 肺炎链球菌 大鼠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骨形成蛋白-7在耳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柯朝阳 曾凡倩 +2 位作者 熊雪莲 龚桃根 刘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在耳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和BMP-7在39例耳部瘢痕疙瘩、20例耳部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耳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耳部...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在耳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和BMP-7在39例耳部瘢痕疙瘩、20例耳部非病理性瘢痕和20例正常耳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MCP-1和BMP-7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耳部非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相比,MCP-1在耳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呈显著性上调(P<0.01),而BMP-7的表达呈显著性下调(P<0.01),两者呈显著性负相关(r=-0.54,P<0.01)。结论 MCP-1的过度表达和BMP-7的表达下调共同参与了耳部瘢痕疙瘩的纤维化病理过程;BMP-7是一个极有前途的基因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骨形成蛋白-7 耳瘢痕疙瘩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及制作概况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名保 柯朝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动物模型 制作 发病机制 造模方法 O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纯音耳蜗微音电位评估耳蜗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凡倩 郑铨艺 柯朝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通过分别比较听力正常成年人及听力下降(蜗性聋)成年人相应频率的短纯音耳蜗微音电位(CM)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引出情况,探讨短纯音诱发的耳蜗微音电位在成人听力检测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听力正常成年人(34例68耳... 目的通过分别比较听力正常成年人及听力下降(蜗性聋)成年人相应频率的短纯音耳蜗微音电位(CM)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引出情况,探讨短纯音诱发的耳蜗微音电位在成人听力检测中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听力正常成年人(34例68耳)、轻度听力下降成年人(23例27耳)及中度听力下降成年人(19例22耳)分别进行500 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CM及DPOAE检测,通过受试者自身对比,分析比较二者相应频率的检出率。结果听力正常组500 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CM的检出率分别为100%(68/68)、100%(68/68)、86.76%(59/68),DPOAE的检出率分别为76.47%(52/68)、100%(68/68)、100%(68/68);听力正常组500 Hz的短纯音CM检出率显著高于DPOAE检出率(P<0.05)。轻度听力下降组(27耳)500 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CM的检出率分别为85.19%(23/27)、81.48%(22/27)、37.03%(10/27),相应频率DPOAE的检出率分别为29.63%(8/27)、51.85%(14/27)、44.44%(12/27),此组500 Hz、1000 Hz短纯音CM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DPOAE的检出率(P<0.05)。中度听力下降组(22耳)500 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CM的检出率分别为77.27%(17/22)、77.27%(17/22)、27.27%(6/22),相应频率DPOAE检出率分别为13.64%(3/22)、40.91%(9/22)、40.91%(9/22),此组500 Hz、1000 Hz短纯音CM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DPOAE的检出率(P<0.05)。。结论对于轻度、中度蜗性听力损失患者,CM在500 Hz、1000 Hz的敏感性优于DPOAE,能弥补DPOAE在中低频段敏感性不足、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推荐联合应用CM和DPOAE评估耳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微音电位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短纯音 耳蜗 蜗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敬淳 龚桃根 +1 位作者 柯朝阳 刘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423-425,共3页
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经手术证实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一期清除瘘管... 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经手术证实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术,术中一期清除瘘管处胆脂瘤及肉芽,Ⅰ型、Ⅱ型瘘管取双层颞肌筋膜覆盖封闭瘘口,Ⅲ型瘘管行半规管阻塞术。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发生率为8.2%(38/464),术中发现瘘管全部位于水平半规管,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干耳,眩晕未再发作,干耳后平均骨导听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迷路瘘管的确诊有赖于手术中发现证实;只要术中精细操作并采用合适的方法修补瘘管,一期彻底清除瘘管处病变可以同时有效地保存耳蜗功能;对于病变广泛的Ⅲ型瘘管,半规管阻塞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瘘管 胆脂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龚桃根 柯朝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356-358,共3页
耳部瘢痕疙瘩的治疗至今仍然是一个棘手难题,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达45%~100%,即使采取综合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文献中治疗方法颇多,但一直缺乏统一的治疗模式,本文对近年来文献中的主要治疗方法及疗效作一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 耳:瘢痕疙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短纯音耳蜗微音电位的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凡倩 柯朝阳 +2 位作者 赵鹏 刘亚辉 林琪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目的建立使用表面电极记录成人短纯音诱发的耳蜗微音电位(CM)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加拿大vivosonic integrity TM V500听性诱发电位诊断系统,对34例听力正常成年人共68耳使用表面电极进行短纯音CM检测,每次检测后均夹闭声管再次检... 目的建立使用表面电极记录成人短纯音诱发的耳蜗微音电位(CM)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加拿大vivosonic integrity TM V500听性诱发电位诊断系统,对34例听力正常成年人共68耳使用表面电极进行短纯音CM检测,每次检测后均夹闭声管再次检测以辨别伪迹,分别统计34例受试者68耳500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诱发的CM检出率,并与理论检出率(10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上述测试方法可记录到清晰可靠的CM波形;500 Hz、1000 Hz、2000 Hz短纯音CM检出率分别为100%、100%及86.76%,经X2检验,与理论检出率(100%)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2.411,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表面电极记录成人短纯音CM的检测方法真实可靠、重复性佳,尤其适用于检测500Hz、1000 Hz短纯音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微音电位 表面电极 短纯音 刺激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舌结构特点与改良腭咽成形及舌根消融术治疗重度OSAHS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春英 周敬淳 +4 位作者 柯朝阳 刘倩 刘芳 张博 韩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根据腭、舌部解剖结构应用低温等离子辅助行改良腭咽成形及舌根消融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对82例重度OSAHS患者用低温等离子辅助行改良腭咽成形(H-UPPP)及舌根消融术,术前行... 目的探讨根据腭、舌部解剖结构应用低温等离子辅助行改良腭咽成形及舌根消融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对82例重度OSAHS患者用低温等离子辅助行改良腭咽成形(H-UPPP)及舌根消融术,术前行多导睡眠监测(PSG):AHI>50,LSaO2<80%;纤维喉镜配合Muller's运动检查(FEMM)及MRI检查,患者均存在腭咽及舌根平面狭窄,术后6、12个月随访并行PSG监测等。结果术后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6.9%、80.2%,术后与术前比较AHI值下降(P<0.01),且LSaO2升高(P<0.05),所有患者主观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有高血压等并发症的患者大部分减轻甚至恢复正常。6例患者术后5~9 d不同程度出血,少数患者1~2月内有味觉稍减退、咽干、返流、咽异物感,后均恢复正常,1例术后第10 d出现肺动脉栓塞,经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出现。结论根据腭、舌部解剖结构应用低温等离子辅助行改良腭咽成形及舌根消融术治疗重度OSAHS,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可行、安全而有效的,可成为OSAHS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选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舌根 H-UPPP 低温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治疗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智铁铮 高国风 +4 位作者 陈圳华 王和生 王丽娟 刘明 王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26-827,共2页
目的 :研究新型的口腔装置———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6例病人先后使用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和单纯下颌前置装置治疗 ,记录相关指标 ,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与单纯的下颌前置装置比较 ,下颌前置... 目的 :研究新型的口腔装置———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6例病人先后使用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和单纯下颌前置装置治疗 ,记录相关指标 ,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与单纯的下颌前置装置比较 ,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使仰卧的呼吸暂停明显减少 (P <0 0 5 ) ,部分结果优于下颌前置装置 ,但顺应性有一定下降。结论 :该装置是治疗鼾症和OSAS的可选方法之一 ,但顺应性的下降 ,限制了应用。进一步的改进包括装置结构、形状、材质的改进 ,甚至方法和思路的创新 ,在提高疗效的同时 ,达到戴用更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置加后置型舌保留装置 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