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某三甲医院CRE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及CRE主动筛查重要性的讨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樊冰 艾辉 +5 位作者 张彦鹏 聂勇波 杜红霓 陈锐锋 周明 张洪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17-23,共7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3年以来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临床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特点及对CRE的主动筛查重要性进行讨论,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内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整理2018年至2020年深圳市第...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近3年以来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临床分布情况与耐药性特点及对CRE的主动筛查重要性进行讨论,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内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整理2018年至2020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CRE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科室、标本类型、具体菌种名称及其耐药性等基本信息。采用WHONET 5.6软件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各研究指标的分布及构成比。结果2018年至2020年间共检出CRE病原菌289株。其中,男性患者检出率(193例,占66.8%)显著高于女性患者检出率(96例,占33.2%)。感染CRE的患者年龄组主要集中分布于40~79岁(209例,72.3%),60~79岁年龄组的检出率(111例,38.4%)最高,0~19岁年龄组的检出率(3例,1%)最低。289株CRE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位于首位(226株,78.2%),其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5株,8.7%)、阴沟肠杆菌(19株,6.6%)、产气肠杆菌(5株,1.7%)。CRE病原菌的标本来源类型主要为呼吸道标本(122株,42.2%)、中段尿(97株,33.6%)和全血(32株,11.1%),其余标本类型CRE的分离率较低。各科室分离的CRE病原菌最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133株,46.0%)。其次神经重症监护室(42株,占14.5%)和康复医学科(40株,占13.8%)的分离率相比重症医学科较低,其余科室的CRE病原菌的占比均小于10%。分离出的289株CRE病原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差异。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三年均大于94%,且逐年升高。对美洛培南的耐药率由2018年的8.5%上升至2020年的75.7%,呈飞跃式升高;对头孢类药物(头孢他啶)耐药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对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的耐药率三年间均大于92%;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率在48%~76%之间波动,对庆大霉素、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四环素类药物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较敏感。结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年间CRE病原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根据研究分析结果,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化无菌意识,对高危科室及人群进行CRE主动筛查,减少CRE病原菌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院内感染 流行特征 耐药性 主动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孕妇孕期体重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钟利若 夏正杰 +3 位作者 张立军 韩志萍 王倩 魏晓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50-52,55,共4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孕妇妊娠期适宜体重增长范围。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008例足月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679例,正常体重组(... 目的探讨深圳市孕妇妊娠期适宜体重增长范围。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3008例足月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679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3.9 kg/m2)2003例,超重组(BMI>23.9~27.9 kg/m2)278例,肥胖组(BMI>27.9 kg/m2)48例。分析各组正常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母亲的孕期增重,并计算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900~3499 g产妇的孕期平均增重,作为各孕前BMI组孕期适宜的体重增长。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及超重组中分娩巨大儿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明显高于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孕妇孕期平均体重增长和适宜增重范围:低体重组12.00~18.00 kg,平均(15.06±4.52)kg;正常体重组12.00~17.50 kg,平均(15.05±4.20)kg;超重组9.00~15.00 kg,平均(12.39±5.17)kg;肥胖组9.00~14.50 kg,平均(12.17±5.09)kg。结论推荐在深圳地区孕前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的单胎足月妊娠妇女孕期平均体重增长为15 kg左右,适宜增重范围为12.00~18.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体重增长 出生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优化措施
3
作者 丘创华 钟丽红 +1 位作者 李卓成 彭紫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9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172例新生儿血液样本,根据是否发生溶血现象分为溶血组(57例)和未溶血组(115例)。采集两组新生儿的血液标本,利用贝克曼2700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样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172例新生儿血液样本,根据是否发生溶血现象分为溶血组(57例)和未溶血组(115例)。采集两组新生儿的血液标本,利用贝克曼2700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清蛋白(ALB)、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两组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TP(68.11±4.77)g/L、AST(39.68±12.54)U/L、ALT(23.62±10.36)U/L、HBDH(425.35±28.95)U/L、CKMB(74.67±9.57)U/L均明显高于未溶血组的(62.12±2.68)g/L、(25.36±10.10)U/L、(16.68±8.33)U/L、(206.16±18.95)U/L、(36.35±6.02)U/L, TBIL(116.41±15.39)μmol/L、UA(234.41±11.31)μmol/L均明显低于未溶血组的(145.37±19.65)μmol/L、(281.72±13.6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样本容易对生化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诊治工作造成影响,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溶血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溶血样本 生化检查结果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梁训宏 吴劲松 +5 位作者 程锦娥 李文青 吴伟元 林豪芸 卢月梅 吴文苑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5期4-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深圳市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防止该类菌在深圳地区播散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通过全市耐药监测网筛选的美罗培南最低...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深圳市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防止该类菌在深圳地区播散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通过全市耐药监测网筛选的美罗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2μg/ml肠杆菌科细菌,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VITEK-I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完成细菌鉴定,用Kirby-Bauer(K-B)法完成药物敏感实验,用改良Hodge试验(MHT)完成耐碳青霉烯酶测定,并对临床CRE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150株CRE细菌类型:肺炎克雷伯菌88株、大肠埃希菌21株、阴沟肠杆菌17株,粘质沙雷菌8株、变形菌7株、产气肠杆菌5株以及其他4株。细菌分布:中心重症监护室(ICU)64株、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2株、神经外科16株、急诊监护室10株、普外科10株、呼吸科8株、老年及高等病房7株、门诊5株、其他8株。细菌来源:痰液71株、引流液22株、穿刺液17株、血液12株、尿液11株、分泌液9株、其他8株。临床上CRE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除了阿米卡星为47.45%,其余均超过70.00%。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的耐药机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深圳市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居多,人口流动量大,必须寻找一种快速、准确的CRE鉴定及耐药机制检测试验方法 ,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更快、更准确的检测数据,为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以及为控制该类菌在本地区播散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被引量:22
5
作者 梁训宏 吴劲松 +3 位作者 程锦娥 李文青 吴伟元 卢月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总结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原因,对标本的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78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资料,总结不合格微生物标本分布情况和原因。结果 378例不合格标本,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最高,占38.1%,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9.6%,再次... 目的总结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原因,对标本的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378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资料,总结不合格微生物标本分布情况和原因。结果 378例不合格标本,其中痰液标本不合格最高,占38.1%,其次为尿液标本,占29.6%,再次为血液标本,占20.1%。痰液、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取样操作不规范,尿液、粪便标本的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378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4种:取样操作不规范174例(46.0%),标本污染160例(42.3%),送检不及时32例(8.5%)以及条码错误12例(3.2%)。结论不合格微生物标本的主要原因是取样操作不规范,因此临床应加强医护人员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的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微生物标本的送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标本 不合格原因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发生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52株,分析标本来...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发生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耐药性,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52株,分析标本来源及其感染危险因素和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来源呼吸道,占57.2%,高度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年龄>60岁、严重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长期应用抗生素、深静脉导管;在10种抗生素中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高,敏感度分别为90.7%,79.2%,70.0%。结论规范院内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根据临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素进行治疗,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危险因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检验B型钠尿肽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邱绍容 陈卫布 刘彩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检测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深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均进行...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检测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深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对象均进行B型钠尿肽的检测。结果观察组AMI患者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组AMI患者的BNP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BNP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 B型钠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随着心肌受损程度加重,BNP水平明显提高,可以将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评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B型钠尿肽 诊断检验 心肌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宋俊 孙彦 +1 位作者 黄黎 刘路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医院职工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比较不同组患者肝功能生化...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医院职工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比较不同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检验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AST、ALT、TPA、TPL、DBIL和γ-GT等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ALB、TP和CHE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疾病会引起患者肝功能代谢异常,使其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该检查可作为评估肝硬化疾病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 健康体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合并蛇咬伤1例报告
9
作者 黄佳雯 丘创华 +1 位作者 黄春秀 林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报道并分析1例竹叶青蛇咬伤合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FⅦ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患儿凝血指标及FⅦ活性(FⅦ:C);提取患儿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FⅦ... 目的报道并分析1例竹叶青蛇咬伤合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FⅦ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患儿凝血指标及FⅦ活性(FⅦ:C);提取患儿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对FⅦ基因编码区及侧翼序列进行Sanger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FⅦ:C仅为3.0%。FⅦ基因测序发现患儿携带2个位于第9外显子的杂合错义突变:c.1034G>T(p.Gly345Val)和c.1224T>G(p.His408Gln),家系分析显示前者来源于父亲,后者来源于母亲。经查询,c.1034G>T(p.Gly345Val)突变在东亚人群数据库(ExAC_EAS)中尚无报道。结论FⅦ基因c.1034G>T和c.1224T>G双重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遗传性FⅦ缺乏症的分子致病机制,其中c.1034G>T(p.Gly345Val)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Ⅶ 基因突变 蛇咬伤 凝血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
10
作者 邓珍 黄维 王晓琴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9-815,共7页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B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明确PmrB_(△Leu172)缺失突变...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对多黏菌素B耐药的影响。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突变株,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B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利用转录组测序明确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利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验证PmrB_(△Leu172)缺失突变对铜绿假单胞菌中受PmrB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影响。PmrB_(△Leu172)缺失突变株较野生株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分别提高了4和2倍,突变株表现出对多黏菌素B更强的耐受性;突变株中受PmrB调控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铜绿假单胞菌PmrB_(△Leu172)缺失突变可引起PmrA-PmrB双组分系统的调控能力提升,从而导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mrB 耐药性 多黏菌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断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秀卿 王革非 +1 位作者 李卓成 黄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深圳亚能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采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别以培养鉴定法、MIC法、核酸序列测定法为对比方法,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与培养鉴定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6种念珠菌菌种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5%、96%、96%、98%、97%以上,2种方法检测6种念珠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4、0、0、0、0和0,P均>0.05),一致性较好(Kappa均>0.9)。与MIC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8%、88%、98%、88%和96%,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一致性较好(Kappa>0.8)。PCR-反向点杂交法与核酸序列测定法相比,对6种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上与培养鉴定法以及核酸序列测定法的一致性高,比传统检测方法更早期更快速,可应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PCR-反向点杂交法 ERG11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hs-CRP浓度测定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彭燕 刘志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5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测定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确诊的MPP患儿45例(MPP组),检测MPP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6、hs-CRP浓度,并选取同期健...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测定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确诊的MPP患儿45例(MPP组),检测MPP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6、hs-CRP浓度,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MPP组治疗前的血清IL-6、hs-CRP的浓度分别是(17.65±2.50)mg/L和(25.32±3.80)m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7、4.81,P<0.01);MPP组治疗后的血清IL-6和hs-CRP浓度分别是(7.42±0.87)mg/L和(2.56±0.45)mg/L,均低于治疗前的浓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11、11.59,P<0.01);MPP组治疗后的血清IL-6、hs-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0.21,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IL-6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提示两者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辅助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秀卿 李卓成 李延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细胞色素氧化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用Primer Premier5.0和Primer Express 3.0软件针对人CYP2C19基因681和636多态性位点分别设计1对引物和2条Taq Man-MGB探针,优化建立荧光PCR反应体系... 目的建立检测人细胞色素氧化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用Primer Premier5.0和Primer Express 3.0软件针对人CYP2C19基因681和636多态性位点分别设计1对引物和2条Taq Man-MGB探针,优化建立荧光PCR反应体系。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300例临床样本,并用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建立CYP2C19基因681和636位点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为每个反应2 ng/g DNA。300例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测序法一致性为100%。结论建立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荧光PCR检测法准确性较高、灵敏度和重复性较好,适于临床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基因多态性 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感染者检测抗SSA/Ro52抗体及其IgG亚型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运华 黄宪章 +1 位作者 杨自华 庄俊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HCV感染者的抗SSA/Ro52抗体的情况。方法选取HCV感染者123例、SLE患者61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20例和健康人对照52例,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筛查抗SSA/Ro52抗体;间接ELISA检测抗SSA/Ro52抗体IgG亚型。结果 HCV感染者检出率最... 目的观察HCV感染者的抗SSA/Ro52抗体的情况。方法选取HCV感染者123例、SLE患者61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20例和健康人对照52例,用线性免疫印迹法(LIA)筛查抗SSA/Ro52抗体;间接ELISA检测抗SSA/Ro52抗体IgG亚型。结果 HCV感染者检出率最高的是抗SSA/Ro52抗体29例,单项阳性20例;SLE患者抗SSA/Ro52抗体阳性39例,单项阳性1例;SS患者抗SSA/Ro52抗体阳性17例,单项阳性2例;健康人对照0例。HCV感染者抗SSA/Ro52抗体阳性率低于SLE和S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抗SSA/Ro52抗体阳性者中,HCV感染的单项阳性率高于SLE和S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CV感染抗SSA/Ro52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抗SSA/Ro52抗体IgG亚型阳性率依次为IgG1(83%)、IgG3(31%)、IgG2(17%)、IgG4(7%)。结论单项抗SSA/Ro52抗体阳性是区分HCV感染是否合并SS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病毒 抗核抗体 Ro自身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59例儿童微量元素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罗勇 樊冰 孙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地区4359例儿童微量元素结果,了解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4359例儿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1~3岁组钙水平均偏低,0~...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地区4359例儿童微量元素结果,了解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4359例儿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1~3岁组钙水平均偏低,0~1岁组婴儿锌和铁含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91%的儿童有锌缺乏的情况,其中1~3岁组比例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6%的儿童有锌水平升高,其中3~7岁组年龄段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5%的儿童有低钙血症,其中7~13岁组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23%钙水平升高,1~3岁组比例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9.34%的儿童缺铁,其中1~3岁组有较高的比例,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仍然以锌、钙、铁异常为主,部分儿童存在上述微量元素升高的情况,因此在进行膳食搭配方面应做到科学合理,避免过多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月 陈洪涛 +2 位作者 吴诗品 方爱萍 周雅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ADV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血清,ELISA检测IL-1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37例CHB患者AD...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ADV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血清,ELISA检测IL-1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37例CHB患者ADV治疗后各时间点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5),以治疗3个月时最高,后逐渐降低;IL-4和IL-10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治疗6个月时最低,1年时稍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治疗可促进CHB患者产生更多的TH1型细胞因子,使TH1/TH2比值趋于平衡,促进了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moCue Hb 201+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新平 王伟 +1 位作者 项明方 刘志恒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140-143,共4页
目的:评估便携式HemoCue Hb 201+分析仪急性失血后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麻术中因急性失血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共208例,血标本采集后,分别采用HemoCue Hb 201+分析仪及SYSMEX XE-2100... 目的:评估便携式HemoCue Hb 201+分析仪急性失血后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麻术中因急性失血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共208例,血标本采集后,分别采用HemoCue Hb 201+分析仪及SYSMEX 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同一标本的Hb,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采用Bland-Altman 法评价两种检验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HemoCue Hb 201+分析仪和中心实验室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得的Hb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 =15.9297+0.8086x, r=0.888,P<0.001)。两种方法检测Hb差值95%的一致性限度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结论 HemoCue Hb 201+分析仪在急性失血后Hb的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并且迅捷,对术中输血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但与标准方法的一致性尚有不足,二者不能相互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Cue HB 201+分析仪/仪器设备 血液生化分析/仪器设备 血红蛋白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对输液单处置时间对比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秀颜 刘平 +2 位作者 窦宇红 许美芳 蔡凌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处理门、急诊输液注射单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份输液单,将有1组液体的输液注射单设为A组,2组液体的设为B组,各20张。应用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实验法)、传统手工记录(对照法1)、医嘱录入系统(对照法2)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处理门、急诊输液注射单的最佳操作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份输液单,将有1组液体的输液注射单设为A组,2组液体的设为B组,各20张。应用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实验法)、传统手工记录(对照法1)、医嘱录入系统(对照法2)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法、对照法1、对照法2所用时间(s)A组分别是19.05±1.81、43.42±7.14、28.45±3.16;B组分别是27.98±3.78、70.56±6.98、39.96±3.75。对照法1、对照法2A组、B组分别与实验法A组、B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门、急诊输液护理信息系统操作快捷,大大加快了门、急诊输液护理操作时速,同时该系统使用简单、记录准确、实用性强,既减轻了护士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急诊 输液单 护理信息系统 时间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胃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燕 刘志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9期92-93,100,共3页
目的讨论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胃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用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血清HP-Ab,进行比较,并对比浊法定量检测的测定值>60 AU/mL的32位体检患者进行HP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用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 目的讨论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胃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用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血清HP-Ab,进行比较,并对比浊法定量检测的测定值>60 AU/mL的32位体检患者进行HP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用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300份体检标本的HP-Ab,比浊法定量检测的阳性、阴性例数分别是100例(33.33%)和158例(52.67%),与胶体金法定性检测的阳性率(107例,35.67%)和阴性率(172例,57.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浊法定量检测的可疑例数是42例(14.00%),与胶体金定性检测的弱阳性率(21例,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定组HP的分离培养鉴定阳性例数、阳性率(30例,96.75%)与比浊法定量测定值>60 AU/mL的32位体检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的分离培养鉴定阳性例数、阳性率(2例,6.67%)与比浊定量检测的测定值介于"15~60 AU/mL"的30位体检患者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鉴定组的HP分离培养鉴定的阳性例数、阳性率(30例,96.75%)与对照组的HP分离培养鉴定的阳性例数、阳性率(2例,6.67%)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浊法定量检测HP-Ab可应用于全自动生化仪,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而且比浊法定量检测HP-Ab,对可疑HP感染的病例检测有更高的敏感性;当比浊定量检测的测定值>60 AU/mL时,高度提示属于HP现症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幽门螺杆菌 比浊法 定量检测 现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NF-α、IL-6在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进展风险评估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龚文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TNF-α、IL-6在预测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进展风险评估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发病6 h内的血清TNF-α、IL-6水平,与脑损伤体积及认知功能... 目的探讨TNF-α、IL-6在预测急性脑梗死病情及进展风险评估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4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测观察组患者发病6 h内的血清TNF-α、IL-6水平,与脑损伤体积及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比较,并验证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与IL-6、TNF-α的浓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的体积明显与IL-6和TNF-α的浓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情况的指标,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