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773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方锡明 罗健 +4 位作者 陈旭辉 黄原 安文伟 洪锐东 李铭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2月~2012年3月,对773例无选择性阑尾炎,经脐部1 cm切口应用带操作通道的同轴腹腔镜将阑尾拖出脐孔于腹外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腹腔镜完成手术756例(97.8%),其中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2月~2012年3月,对773例无选择性阑尾炎,经脐部1 cm切口应用带操作通道的同轴腹腔镜将阑尾拖出脐孔于腹外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腹腔镜完成手术756例(97.8%),其中49例(6.5%)加辅助孔操作完成;中转开腹17例(2.2%)。术后切口感染5例(0.6%),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简单易行,安全,并发症少,恢复快,美容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经脐 单孔 阑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胡邦 谢尚奎 +5 位作者 黄美近 蒋李 彭慧 汪建平 任东林 王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3-1218,共6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和80例... 目的: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和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的表达,分析ERK5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ERK5低表达59例(73.8%)、高表达为21例(26.2%);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低表达204例(60.4%)、高表达134例(39.6%);二者中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27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63.0%,而31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37.6%,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癌组织中ERK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的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与低表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RK5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组织中ERK5水平。ERK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表现及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6
3
作者 龚静山 张悦 +2 位作者 徐坚民 鲍世运 余小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例胰腺SPT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相比较。结果 16例胰腺SPT的CT和(或)MRI表现为实性肿块2例,囊实...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例胰腺SPT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相比较。结果 16例胰腺SPT的CT和(或)MRI表现为实性肿块2例,囊实性肿块14例。2例呈分叶状和不完整包膜,1例界线不清,余13例呈轮廓规整的圆形,有完整包膜。增强后实性肿块和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动脉期或胰腺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大体标本与CT表现具有较好一致性。组织病理学检查11例为良性,5例为低度恶性。有无包膜或包膜是否完整在良、恶性S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块大小和囊变程度在良、恶性SP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SPT的CT和MRI特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成分动脉期或胰腺期轻度强化,门脉期渐进性强化。包膜不完整或无明显包膜提示恶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在预防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叶剑 齐晖 李富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0-762,共3页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IDF(国际糖尿病联盟)2010年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46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增至3.88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接近924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95%,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以2%~5%的速...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IDF(国际糖尿病联盟)2010年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46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增至3.88亿。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接近924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0%~95%,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以2%~5%的速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免疫抑制 糖尿病患病率 国际糖尿病联盟 发病 预防 2型糖尿病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p53腺病毒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志兵 刘积良 +1 位作者 隋捷 郑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1期3736-3737,共2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 adenovirus-p53)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临床观察晚期肝癌病例共69例,其中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39例,一般营养支持治疗30例作为对...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腺病毒(recombinan adenovirus-p53)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临床观察晚期肝癌病例共69例,其中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39例,一般营养支持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每次基因治疗剂量1×1012VP或2×1012VP,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记录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癌,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生存质量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可以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基因疗法 p53腺病毒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联合方案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冬 肖亮 +1 位作者 占小波 周汉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691-3693,共3页
目的:尝试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来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得到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人肝癌细胞株,测定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与亲本细胞株和单药诱导得到多药耐药细胞株作比较。方法:细胞分为A、B、C共3组,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亲本细胞... 目的:尝试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来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得到具有多药耐药性的人肝癌细胞株,测定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与亲本细胞株和单药诱导得到多药耐药细胞株作比较。方法:细胞分为A、B、C共3组,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亲本细胞作为A组,B组利用大剂量顺铂(DDP)冲击法诱导建立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DDP,C组利用大剂量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顺铂共同冲击诱导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X。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测定3组细胞的生长曲线、药物敏感性,细胞划痕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迁徙能力。结果:利用多种化疗药共同诱导成功得到多药耐药Bel-7402/X细胞株模型。它和单药诱导得到的Bel-7402/DDP细胞株模型一样,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Bel-7402/X细胞株的迁徙能力强于Bel-7402/DDP和Bel-7402细胞株,增殖活性小于Bel-7402/DDP和Bel-7402细胞株。结论 :Bel-7402/X细胞株对多种化疗药物有耐药性,可以用作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体外实验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药耐药 诱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阿霉素吸附与脱附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涛 李富荣 +2 位作者 张渊明 颜秋平 周汉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研究化疗药物阿霉素在磁性纳米微球表面的吸脱附行为。测定常温时磁性微球静态交换动力学曲线、吸附等温线,求得磁性微球液膜吸附的平衡速率常数为k=0.0072min-1及吸附等温线方程为1/q=0.1305Ce-1+0.0054。测定静态脱附曲线,经超声多次... 研究化疗药物阿霉素在磁性纳米微球表面的吸脱附行为。测定常温时磁性微球静态交换动力学曲线、吸附等温线,求得磁性微球液膜吸附的平衡速率常数为k=0.0072min-1及吸附等温线方程为1/q=0.1305Ce-1+0.0054。测定静态脱附曲线,经超声多次脱附实验的结果是阿霉素浓度维持在13ug/ml。透射电镜(TEM)可观察到吸附前后的形貌的不同,激光粒度仪测定磁性微球聚集体的粒径平均为782.3nm。结果表明:阿霉素在磁性微球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载药微球在水中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并且保持了亚微米级的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磁性纳米微球 吸附等温线 磁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粒细胞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曼 刘俊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8-539,共2页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由髓系起源的未分化细胞组成的髓外局限性肿瘤,发病率仅占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的1%~2%,查阅近5年国内外文献,只有少数发生于眼眶及睾丸等部位的报道,发生于乳腺的粒细...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由髓系起源的未分化细胞组成的髓外局限性肿瘤,发病率仅占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的1%~2%,查阅近5年国内外文献,只有少数发生于眼眶及睾丸等部位的报道,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更是极其罕见。我院曾诊治一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CS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癌术中颈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凯 吴瑛 +4 位作者 贾少微 郭一玲 陈小春 夏利刚 冯晓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癌术中颈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 6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影像检查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作系统性对照分析。结果 对 60例患者的甲状腺癌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检出率为 81%。术前ECT... 目的 探讨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癌术中颈淋巴结清扫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 6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影像检查与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作系统性对照分析。结果 对 60例患者的甲状腺癌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检出率为 81%。术前ECT检查中 42例 (70 % )显示甲状腺病灶放射物大量浓聚。 10例患者 99m Tc MIBI显像在甲状腺以外颈部发现异常浓聚斑点。 17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患者中 ,15例术前由B超检查发现 ,10例ECT术前检查明确。 2例在术中探查颈静脉周围时发现有肿大淋巴结。结论 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大小方式以及是否行颈淋巴结的清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前影像检查和术中冰冻病理结果 ,影像检查对术中颈淋巴结的清扫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检查 甲状腺癌 淋巴结清扫术 ECT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B细胞与免疫耐受
10
作者 郭伟坚 李富荣 周汉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2-1044,共3页
关键词 B细胞 调节性 免疫耐受 自身抗体 免疫功能 抗原递呈 细胞因子 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教育介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庞思思 陈喜志 +2 位作者 罗华 张苏婉 钟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6-54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教育介入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教育组与对照组,康复教育组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前进行科学的康复教育,而对照组只做康复训练。用Barthel指数和简式Fugl-M...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教育介入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教育组与对照组,康复教育组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前进行科学的康复教育,而对照组只做康复训练。用Barthel指数和简式Fugl-Meyer法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定一次。结果:出院时康复教育组和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积分分别是72.4±14.8,68.58±28.21和51.6±12.4,38.18±25.26,两组患者的功能均有提高,但康复教育组功能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教育介入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教育 脑卒中 早期康复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检查对甲状腺癌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潘凯 吴瑛 +4 位作者 贾少微 郭一玲 陈小春 夏利刚 冯晓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41-642,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和E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112例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和ECT图像进行分析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12例患者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75 % ,绝大多数癌肿病灶有特征性声像... 目的 探讨超声和E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112例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和ECT图像进行分析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12例患者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75 % ,绝大多数癌肿病灶有特征性声像改变。在 43例甲状腺癌患者ECT检查中99mTc MIBI显像阳性者占 6 9% ,同时可发现颈部转移淋巴结。结论 影像检查是甲状腺癌术前诊断的可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影像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腹膜炎的细菌种类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进标 罗菊珍 +1 位作者 徐金花 陶金凤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腹膜炎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腹腔积液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00例腹腔积液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1种。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 目的研究急性腹膜炎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腹腔积液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100例腹腔积液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1种。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药敏试验显示庆大霉素对本组所有的细菌皆不敏感。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不敏感;粪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他啶不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不敏感,该组分离出的细菌对头孢哌酮敏感,无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G-菌对克林霉素和氨苄西林皆不敏感;G+菌对环丙沙星不敏感。结论在治疗腹腔感染的患者时尚需考虑到有G+菌存在的可能,因此临床上应重视药敏试验,尽量做到针对性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耐药 感染 腹腔 腹膜炎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切口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晓东 王东 罗荆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70-271,262,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新手术方式。 方法 微创切口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7例 ,外剥内扎术治疗 77例为对照组 ,对比观察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测定、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 :治疗组 (17... 目的 探讨治疗环状混合痔新手术方式。 方法 微创切口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7例 ,外剥内扎术治疗 77例为对照组 ,对比观察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测定、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 :治疗组 (17± 4)d ,对照组 (2 4± 4)d(t=9.2 4,P <0 .0 1)。肛管静息压测定 :治疗组术后 (5 1± 17)mmHg ,术前 (6 4± 17)mmHg(t =5 .85 ,P <0 .0 1) ;对照组术后 (74± 2 3)mmHg ,术前 (6 2± 18)mmHg(t=7.2 9,P <0 .0 1)。治疗组术后未出现肛门狭窄情况 ;对照组有 9例 (11.7% )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狭窄。水肿发生率 :治疗组 14.4% ,对照组 14.3% (χ2 =0 .15 ,P >0 .0 5 )。术后 2 4小时排尿困难 :治疗组 14.4% ,对照组 2 7.3% (χ2 =8.42 ,P <0 .0 1)。术后肛门下坠 :治疗组 5 .9% ,对照组 2 2 % (χ2 =11.5 ,P <0 .0 1)。 结论 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较外剥内扎术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保持肛门正常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保留肛垫皮瓣粘膜结扎切除术 手术治疗 环状混合痔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早期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645-646,共2页
目的 :探讨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17例 ,均经胸部平片证实胸腔积液。其中 9例行胸腔穿刺治疗 ,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患者胸水引流充分 ,合并症少且... 目的 :探讨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17例 ,均经胸部平片证实胸腔积液。其中 9例行胸腔穿刺治疗 ,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结果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患者胸水引流充分 ,合并症少且疗程明显小于胸腔穿刺组患者。结论 :上腹部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患者应早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积液 手术后并发症 上腹部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在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何国栋 陈龙镇 钟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847-2849,共3页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30min缺血组(30minI组)、30min缺血再灌注组(30minI/R组)、60min缺血组(60minI组)、60min缺血再灌注组(60minI/R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30min缺血组(30minI组)、30min缺血再灌注组(30minI/R组)、60min缺血组(60minI组)、60min缺血再灌注组(60minI/R组),每组10只。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其ALT、ATP及UCP2的表达。结果:SO组、I组和I/R组的血清ALT和肝组织UCP2的表达依次升高,而ATP依次降低;析因方差分析显示缺血、再灌注两因素都使其升高或降低,且有协同作用。病理结果示缺血组肝组织呈灰白色,病理切片可见散在的凋亡细胞;缺血再灌注组呈暗红色,30minI/R组病理切片可见点状坏死,而60minI/R组可见桥接坏死。结论:UCP2在正常肝组织中已有表达;缺血后肝组织中UCP2的表达已经开始升高,ATP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UCP2的表达继续升高,ATP进一步减少;UCP2表达升高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UCP2 ALT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