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放射科住院医师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解读与思考(一):放射诊断学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俊丽 黄强 +1 位作者 张景峰 杨敏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2-786,共5页
基于胜任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联合美国放射学委员会(ABR)发布了放射科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的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对参加ACGME认可的放射科医师培训... 基于胜任能力的医学人才培养已成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联合美国放射学委员会(ABR)发布了放射科住院医师或专科医师的分阶段目标胜任力评价系统,其主要目的是对参加ACGME认可的放射科医师培训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放射科住院医师或某个亚专业专科医师核心胜任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评估框架。在此仅介绍放射诊断学分阶段胜任力评价系统的主要内容、评价表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美国放射科医师胜任力评价系统为放射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了统一的培养框架,能够实现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分阶段目标 胜任力 放射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部分 儿科放射学
2
作者 杨敏洁 徐坚民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G00期4-5,共2页
RSNA2007年会于年11月25日~30日在芝加哥举行。本文对大会的儿科放射学论文和部分展板内容作一简介。
关键词 儿科放射学 芝加哥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部分 儿科放射学
3
作者 杨敏洁 徐坚民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4-5,共2页
RSNA 2007年会于年11月25日~30日在芝加哥举行。本文对大会的儿科放射学论文和部分展板内容作一简介。
关键词 儿科放射学 RSNA 芝加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超快速扫描方案用于颈椎MR检查 被引量:2
4
作者 饶显锋 杨舒文 +6 位作者 陈静 康正文 陈剑威 吴泽涛 汪童 王波 张秋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LR)的超快速扫描方案用于颈椎MR扫描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6名受试者分别采用常规(扫描时间6 min 14 s)及超快速(2 min)扫描方案采集颈椎MR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矢状位图像及轴位T2WI;以DLR方... 目的观察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LR)的超快速扫描方案用于颈椎MR扫描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6名受试者分别采用常规(扫描时间6 min 14 s)及超快速(2 min)扫描方案采集颈椎MR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矢状位图像及轴位T2WI;以DLR方法重建超快速MRI。比较不同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结果,以及观察者间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椎间盘突出的一致性。结果与常规图像相比,超快速-DLR图像伪影显著减少(P<0.05)。观察者间主观评估图像质量结果的一致性均为良好(Kappa均≥0.60)。相比常规图像,超快速-DLR矢状位T1WI、T2WI及轴位T2WI中,脊髓、脑脊液(CSF)和椎体信噪比及脊髓/CSF对比度均显著提高(P均<0.001)。2名医师基于超快速-DLR和常规图像诊断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Kappa值分别为0.94、1.00,诊断椎间盘突出时分别为0.96、0.98。结论相比常规扫描方案,超快速-DLR用于颈椎MR检查可缩短扫描时间,而所获图像质量及诊断效能与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20
5
作者 孙黎明 徐坚民 +1 位作者 李莹 龚静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分析各种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23例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7例海洛因烫吸中毒,8例CO中毒,2例工业有机溶剂中毒,6例代谢性中毒,总结其CT和MRI的诊断要点。结果:CT表现为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对称性低密... 目的:分析各种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23例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7例海洛因烫吸中毒,8例CO中毒,2例工业有机溶剂中毒,6例代谢性中毒,总结其CT和MRI的诊断要点。结果:CT表现为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对称性低密度,MRI表现为相应的长T1、长T2信号。其中基底节区发生改变的有19例,小脑齿状核的有5例,脑干有3例,丘脑有6例,发生广泛白质改变的有10例。小脑齿状核发生改变的仅限于海洛因烫吸中毒患者。结论:CT和MRI能发现脑白质及神经核团的变性和坏死改变,但各种中毒性脑病的这些改变大都不具有特异性,只是小脑齿状核的改变仅见于海洛因烫吸中毒患者。正确的诊断需认真分析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脑病 CT MRI 海洛因烫吸中毒 代谢性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血液供应及术前动脉灌注化疗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汝明 邱水波 +3 位作者 刘闽华 吴育民 杨慧君 庄少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的血液供应来源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60例经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观察乳腺和淋巴结内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及其血供来源。根据肿瘤血管... 目的探索乳腺癌的血液供应来源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60例经穿刺细胞学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侧锁骨下动脉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观察乳腺和淋巴结内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及其血供来源。根据肿瘤血管多少及来源分别对胸廓内动脉、胸外侧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灌注不同剂量的丝裂霉素、表柔比星和5-氟尿嘧啶。结果47例(78.3%)乳腺内见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67支动脉单独或参与乳腺内肿瘤供血,其中胸廓内动脉占56.7%(38/67),胸外侧动脉29.9%(20/67),腋动脉直接乳房支11.9%(8/67),肩胛下动脉1.5%(1/67)。不同肿瘤部位、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血供来源无统计学差异。2例纵隔淋巴结为胸廓内动脉供血,35例腋窝淋巴结染色者胸外侧动脉供血占75.6%,肩胛下动脉占24.4%。灌注后4周完全缓解(CR)3例(5%),部分缓解(PR)48例(80%),疾病稳定(SD)9例(1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廓内动脉是乳腺内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胸外侧动脉是腋窝淋巴结的主要供血动脉。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造影术 新辅助化疗 灌注 动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基因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捷 左敏 +3 位作者 孙国平 臧达 王晓玫 徐坚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将71例乳腺癌X线征象中钙化、毛刺、病变密度、是否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P53基因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1例乳腺癌中,钙化4 0例,占56 ... 目的: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与P53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将71例乳腺癌X线征象中钙化、毛刺、病变密度、是否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P53基因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1例乳腺癌中,钙化4 0例,占56 . 3% ;毛刺征2 3例,占32 .4 % ;病变区表现为高密度38例,占53. 5% ;乳腺癌同时合并乳腺囊性增生症4 6例,占6 4 .8%。P53基因表达阳性4 0例,占56 . 3%。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53基因表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线表现 乳腺癌 乳腺囊性增生症 P53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癌基因表达 X线征象 病变密度 对照研究 X线征象 毛刺征 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波 夏军 +2 位作者 周义成 朱文珍 王承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131 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 并与CT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鼻咽癌可广泛地侵犯其周围组织, 包括咽旁间隙、颈动脉鞘、颞下窝、翼腭窝等, 并...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 131 例鼻咽癌患者的MRI表现, 并与CT检查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鼻咽癌可广泛地侵犯其周围组织, 包括咽旁间隙、颈动脉鞘、颞下窝、翼腭窝等, 并可向口咽, 副鼻窦和向颅内蔓延。结论 MRI在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 ①对早期无占位效应鼻咽癌的诊断; ②在目前新的鼻咽癌的分期中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MRI能提供更准确的、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能提供更准确的 T分期; ③放疗后随访的患者中, MRI能更好地显示放疗后脑病及脊髓的损伤, 鉴别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诊断和治疗 放疗后 MRI 磁共振成像 患者 副鼻窦 脊髓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TBSS技术对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宇 吴明祥 +5 位作者 陈文娇 龚静山 徐坚民 李刚 张景忠 郭毅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运用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学技术(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探讨梗死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3个对照组受试者成组比较)患者的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损害。材料与方法对28例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组和18例梗死后... 目的运用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学技术(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探讨梗死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和3个对照组受试者成组比较)患者的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损害。材料与方法对28例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组和18例梗死后无抑郁症患者组、13例单纯抑郁症患者组、11例正常对照受试者组行全脑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应用TBSS方法对PSD组和3个对照组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3个对照组相比,PSD组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的FA值显著降低(P<0.05)。两两组间比较,左侧内囊后肢主要为PS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压部主要为PSD组与正常对照组、PSD组与单纯抑郁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SS技术作为可信度较高的最新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方法,可以发现早期PSD即存在与调节情绪和认知关系联络神经纤维及脑白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的探讨 被引量:36
10
作者 夏军 叶慧 +3 位作者 周义成 张景峰 夏黎明 王承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方法及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抑郁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用敞箱试验及液体消耗实验测定动物行为。结果大鼠抑郁模型在第28天建立成功。抑郁组大... 目的探讨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方法及此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抑郁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用敞箱试验及液体消耗实验测定动物行为。结果大鼠抑郁模型在第28天建立成功。抑郁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摄食量、敞箱试验得分、液体消耗试验中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均明显下降,纯水消耗显著提高。结论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抑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骨密度测量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文俐 陈贤志 +3 位作者 石志峰 李声云 林土兴 顾浩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5-448,404,共5页
目的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对QCT骨密度测量技术中的扫描部位选择,扫描条件选择,不同软组织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和测量体模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QCT骨密度测量... 目的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对QCT骨密度测量技术中的扫描部位选择,扫描条件选择,不同软组织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和测量体模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QCT骨密度测量系统软件,通过对猪脊柱标本进行不同扫描条件的扫描测量,观察不同的射线管电压、电流,不同的层厚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各腰椎的检查对比,探讨检查部位的选择;通过对不同深度的水中骨标本的扫描测量,探讨不同厚度的软组织对测量的影响;对比了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的使用效果。结果 ①人体的5个腰椎中,第1、5腰椎骨密度变化较大,扫描定位时倾斜角度也较大;腰椎中间层面骨密度较低,上下层面骨密度增高。②射线管曝光的毫安量对测量无影响;高射线管电压可使体模转换曲线斜率略减小而骨组织部位的CT值同时降低,对骨密度影响较小;层厚增加可使腰椎骨密度增大。③不同深度的水(100 mm、150mm、200 mm)轻度影响体模转换曲线的斜率,也同时影响水中骨标本的CT值,但对骨密度结果无明显影响。④使用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测量骨密度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①选择第2、3、4腰椎进行骨密度测量,取其平均值做为临床判断指标较为方便合理。②虽然射线管的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骨密度测量 影响 腰椎 层厚 QCT 羟磷灰石 骨标本 CT值 扫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多层螺旋CT成像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军 骆平 +4 位作者 王晖 雷益 刘品霓 徐化剑 陈志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肾癌多层螺旋CT扫描征象与肾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系。方法对47例肾癌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对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及VEG... 目的探讨肾癌多层螺旋CT扫描征象与肾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及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系。方法对47例肾癌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同时对肿瘤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及VEGF的表达。结果(1)随着肾癌病理分级升高,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计数明显增高(P<0.05);(2)肾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与微血管密度计数显著正相关(P<0.01);(3)肾癌VEGF基因表达,微血管密度计数与肿瘤大小、瘤内坏死、囊变、强化、淋巴结增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侵犯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1)肾癌的多层螺旋CT能准确反映肾癌的病理学基础。(2)肾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VEGF基因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计数存在内在关系,可以据此术前评估其生物学行为与恶性程度并预测肿瘤的转移及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邓水平 李泉水 +3 位作者 梁超 黄雨华 张家庭 姜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结果高级别DCIS20例,... 目的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结果高级别DCIS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18例;单纯DCIS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结论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的不典型X线表现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捷 赵弘 +2 位作者 彭东红 王国红 孙国平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典型的X线征象及诊断。方法 :按照美国放射学会 (ACR)创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道及数据系统的标准 ,总结分析 2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不典型X线征象。结果 :2 7例中 ,乳腺结构变形 10例 ,肿块11例 ,钙化 6例。结...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不典型的X线征象及诊断。方法 :按照美国放射学会 (ACR)创立并推荐的乳腺影像报道及数据系统的标准 ,总结分析 2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不典型X线征象。结果 :2 7例中 ,乳腺结构变形 10例 ,肿块11例 ,钙化 6例。结论 :乳腺癌在X线征象上不具特征性 ,可表现为乳腺结构扭曲、局限致密、毛刺肿块、钙化。仔细阅片 ,全面分析 ,必要时行B超、CT、MRI、SCNB等影像学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诊断 X线检查 主要征象 次要征象 典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和MRI表现及与组织病理学对照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静山 张悦 +2 位作者 徐坚民 鲍世运 余小舫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例胰腺SPT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相比较。结果 16例胰腺SPT的CT和(或)MRI表现为实性肿块2例,囊实...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16例胰腺SPT患者的CT和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相比较。结果 16例胰腺SPT的CT和(或)MRI表现为实性肿块2例,囊实性肿块14例。2例呈分叶状和不完整包膜,1例界线不清,余13例呈轮廓规整的圆形,有完整包膜。增强后实性肿块和囊实性肿块实性成分动脉期或胰腺期呈轻度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大体标本与CT表现具有较好一致性。组织病理学检查11例为良性,5例为低度恶性。有无包膜或包膜是否完整在良、恶性S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块大小和囊变程度在良、恶性SP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SPT的CT和MRI特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后实性成分动脉期或胰腺期轻度强化,门脉期渐进性强化。包膜不完整或无明显包膜提示恶性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MRI动态增强曲线及其时间窗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建勋 徐坚民 +2 位作者 沈新平 陈耀强 赵均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2-71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曲线及时间窗对鼻咽癌及其放疗后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或经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57例,将其分为3组,其中未经治疗组33例,放疗后纤维化组18例,放疗后复发组6例,所有病例治疗前的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观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曲线及时间窗对鼻咽癌及其放疗后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或经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57例,将其分为3组,其中未经治疗组33例,放疗后纤维化组18例,放疗后复发组6例,所有病例治疗前的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观察和分析3组病例增强前后的MRI表现,采用FLASH序列获取3组病例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TIC形态及类型分析发现未经治疗组呈速升-缓升型9例、速升-平台型10例和速升-缓降型14例,纤维化组均表现为缓升型(18例),复发组呈速升-缓升型5例和速升-缓降型1例。根据3组病例的TIC形态,在注射对比剂后42.5~45.0 s进行扫描可最大程度地显示纤维化组与复发组(或未经治疗组)病变强化程度的差异。结论:动态增强TIC的类型和增强后第42.5~45.0 s时间点强化程度的差异有助于鉴别鼻咽癌复发与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部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抑郁症疗效观察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军 雷益 +3 位作者 徐化剑 冯伟 伍晓六 刘小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抑郁症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18例抑郁症患者和13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扫描,DTI确定选定层面额叶白质的各向异性值(FA),对抑郁症患者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氟西汀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抑郁症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18例抑郁症患者和13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MRI和DTI扫描,DTI确定选定层面额叶白质的各向异性值(FA),对抑郁症患者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氟西汀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氟西汀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显效率为56%,无效率为33%,治疗无效患者额叶白质纤维束FA值较低,与治疗有效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TI能显示抑郁症患者额叶白质纤维束细微结构的异常,这种异常提示其治疗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氟西汀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钙化肺结核球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永生 苏锦权 +1 位作者 许晓矛 江庆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无钙化肺结核球的CT增强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4.2cm)进行2~3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56例结核球中45例无强化;7例呈薄层... 目的探讨无钙化肺结核球的CT增强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分别对56例孤立性无钙化性肺结核球(直径1.1~4.2cm)进行2~3mm薄层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重点观察病灶的强化特征并进行CT-病理对照研究。结果56例结核球中45例无强化;7例呈薄层环状强化;4例呈厚环状强化。病理切片显示:无强化区主要是干酪样坏死组织,少数为液化性坏死。边缘强化部分是类上皮肉芽组织或纤维疤痕组织。结论结核球主要为干酪坏死组织组成,增强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不同程度的环状强化,藉此能将绝大部分结核球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CT增强扫描是诊断不典型结核球的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钙化 肺结核球 断层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精性精囊炎的MR诊断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益 李顶夫 +4 位作者 邱德正 朱嘉英 陈志刚 党勇 李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66-767,共2页
目的 分析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 ,提高对血精性精囊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 ,分别采用T1WI、T1WI加脂肪抑制、T2WI序列及增强扫描。结果 血精性精囊炎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 ,管状腺体管腔增宽 ,... 目的 分析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 ,提高对血精性精囊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6例血精性精囊炎的MRI表现 ,分别采用T1WI、T1WI加脂肪抑制、T2WI序列及增强扫描。结果 血精性精囊炎表现为两侧精囊体积增大 ,管状腺体管腔增宽 ,间隔模糊。T1WI呈高信号 ,脂肪抑制序列更加明显 ,T2WI信号表现不一 ,可呈稍低或稍高信号。所有病例除有精囊体积增大及信号改变外 ,仍然保持完整纡曲管状结构。结论 MRI是血精性精囊炎的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囊炎 血精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纤维追踪法定量分析90名正常国人脑白质老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宇 吴明祥 +6 位作者 徐坚民 冯敢生 孙国平 龚静山 李莹 张景中 朱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采用DTI纤维追踪法定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正常自愿者椎体束从大脑脚到中央前回部分(PRPT)FA值的差别及其意义。方法将90名正常志愿者按年龄分为6组,进行基于纤维追踪的定量DTI研究,图像标准化后分析各组PRPT的FA值与年龄组老化的关系... 目的采用DTI纤维追踪法定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正常自愿者椎体束从大脑脚到中央前回部分(PRPT)FA值的差别及其意义。方法将90名正常志愿者按年龄分为6组,进行基于纤维追踪的定量DTI研究,图像标准化后分析各组PRPT的FA值与年龄组老化的关系。结果各年龄组双侧PRPT的FA值分布相似,最低点在放射冠处,最高峰为内囊后肢;各段FA值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表明这些部位的纤维随年龄增长发生了老化,其中以额叶老化最为明显;并发现额叶及大脑脚白质老化过程中存在突然变化。结论DTI可以作为评价脑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和老化过程的敏感工具;额叶及大脑脚白质老化过程中存在突变是否为脑生理上老化的标志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相对各向异性 纤维追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