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石之磷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 探讨HBV各基因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为评估病情预后和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 对 114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分型 ,研究各基因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球蛋白 (γG)、发病年龄... 目的 探讨HBV各基因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为评估病情预后和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 对 114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分型 ,研究各基因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球蛋白 (γG)、发病年龄等病情相关指标。结果 发现B型 2 1例 ,C型 72例 ,D型 6例 ,BC型 9例 ,CD型 4例 ,无法分型者 2例。C型ALT、TBIL、γG、发病年龄等均高于B型 (P <0 .0 5 ) ,D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C型。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 ,B型次之。BC型和D型乙肝较易发展成肝炎后肝硬化、肝癌 ,而D型致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可能性更大。C型肝脏损害比B型严重 ,同时B型患者趋于年轻化。B型重型肝炎预后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分型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月 陈洪涛 +2 位作者 吴诗品 方爱萍 周雅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ADV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血清,ELISA检测IL-1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37例CHB患者AD...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ADV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血清,ELISA检测IL-1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37例CHB患者ADV治疗后各时间点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5),以治疗3个月时最高,后逐渐降低;IL-4和IL-10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治疗6个月时最低,1年时稍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治疗可促进CHB患者产生更多的TH1型细胞因子,使TH1/TH2比值趋于平衡,促进了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病理学及肌钙蛋白表达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洪澄英 曹静 +5 位作者 杜玉洛 李威 彭全洲 刘晓娣 邢窕思 陈怀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病理学及肌钙蛋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与对照组各10只,前者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7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后24、48 h分别处死动物,心肌经过处理后,进行病理学镜...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病理学及肌钙蛋白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与对照组各10只,前者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7 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后24、48 h分别处死动物,心肌经过处理后,进行病理学镜下形态观察。并通过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c Tn I表达量。结果内毒素组大鼠24 h后心肌细胞缩小,心肌纤维转疏松,注射内毒素48 h后心肌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增多,心肌细胞间隙可见血管扩张,内有红细胞。内毒素注射后24、48 h心肌细胞c Tn I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内毒素血症可引起大鼠心肌细胞病理学改变及c Tn I表达降低,是脓毒症大鼠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心肌损伤 肌钙蛋白 RNA扩增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2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智 陈澄 吴诗品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1期13-16,37,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慢性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60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选取38例正常健康献血...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慢性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60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选取38例正常健康献血者作为参考,分别检测正常健康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和停药后6个月的血清IL-10、IL-22和IL-28及mRNA水平,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和HCV RNA含量。结果经过48周抗病毒治疗后,60例慢性丙肝患者中完全应答41例、部分应答15例、无应答4例。治疗前患者血清中IL-10、IL-22、IL-2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献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V病毒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经过治疗,完全应答组患者血清IL-10、IL-22和IL-28水平逐渐降至并稳定至正常水平,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IL-10、IL-22和IL-28水平在一段时间内降低,但又逐渐回升,IL-22较IL-10和IL-28回升更早。治疗后不同时间IL-10、IL-22、IL-28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10、IL-22、IL-28水平变化情况一致。结论 IL-22能够在早期有效预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的克隆鉴定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晓娣 张新友 +1 位作者 宋通微 洪澄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2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患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外周血检测凝血指标,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探讨遗... 目的研究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家系致病基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12例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患者及其核心家庭成员外周血检测凝血指标,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分析测序结果,探讨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的分子机制。结果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A1、A4以及B2均为FGA基因g.1233G>A突变,A1的妹妹、A4的父亲以及B2的母亲均携带有相同的突变;A2、A7、B4和B5均为FGG基因g.10819G>A突变,家系成员中A2的母亲和外婆、A7的姐姐和女儿、B4的母亲和B5的母亲均携带有相同的突变;A3、A5、A6、B1和B3及其相关亲属共10例携带有FGB基因g.9692A>G突变。先证者及家系主要成员中发生Fg基因突变的成员APTT、PT和TT均明显延长,但Fg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可由多种Fg基因外显子突变导致,FGB和FGG外显子突变较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 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 家系致病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45多态性与肥胖儿童及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红 董国庆 钟丽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脂联素(ADP)基因+45多态性在肥胖儿童及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分布,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DP、胰岛素抵抗(IR)、体脂、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单纯性肥胖NAFLD儿童及青少年,年龄6.5-18.3岁,另选70例年龄、... 目的观察脂联素(ADP)基因+45多态性在肥胖儿童及青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分布,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DP、胰岛素抵抗(IR)、体脂、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单纯性肥胖NAFLD儿童及青少年,年龄6.5-18.3岁,另选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及青少年。清晨空腹测量其体质量、身高、腰围(WC)和臀围,计算体块指数(BMI)和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 R),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AST等,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FBG/22.5),行肝胆等部位超声检查。采用ELISA法测定ADP浓度,酚氯仿法提取DNA,经PCR扩增后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NAFLD组血ADP为(2.79±2.19)m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90±2.13)mg/L,与BMI、WHt R、TG、FINS、HOMA-IR值呈负相关,其中HOMA-IR为影响ADP最为显著的因素;NAFLD组ADP基因+45位点T/G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ADP、血脂、血糖、胰岛素和IR、BMI、WC、WHR、WHt R等在NAFLD组ADP基因+45位点各基因型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脂联素基因+45T/G多态性可能与深圳市汉族单纯性肥胖儿童及青少年NAFLD及其代谢指标无显著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基因 多态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 儿童及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黄疸 前列腺素E1 药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子均患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临床报告
8
作者 李文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扩张 症状和体征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
9
作者 周建良 吴诗品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044-1044,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分布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