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美学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文芳 范挽亭 +1 位作者 何姗丹 朱丽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评估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半年再行永久修复后的美学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的相互关系。方法:27例患者的单颗上颌前牙即刻拔除即刻种植,同期临时冠行牙龈诱导,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24个月后分别用红色美学分值PES及白色美学分值... 目的:评估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半年再行永久修复后的美学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的相互关系。方法:27例患者的单颗上颌前牙即刻拔除即刻种植,同期临时冠行牙龈诱导,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24个月后分别用红色美学分值PES及白色美学分值WES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修复体美学效果;以视觉测量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作为指标测量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分析PES与WES、VAS与PES、VAS与WES之间的关系。结果:红色美学分值PES平均得分(8.22±1.48),白色美学分值WES平均得分(8.00±1.33),种植体PES与WES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2,P〈0.001);VAS值为7~10,平均得分为(8.19+1.08),患者VAS与PES值和WES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448,P=0.019;r=0.423,P=0.028)。结论: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并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后再永久修复可获得很高的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其中PES与WES、VAS与PES、VAS与WES有很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单冠 临时冠 美学成果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系统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金艳 袁理 +2 位作者 周艳 黄新文 肖小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38-641,共4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中国人群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名患者的双侧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354颗、上颌第二恒磨牙360颗)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中国人群双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系统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名患者的双侧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354颗、上颌第二恒磨牙360颗)的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上颌第一、第二恒磨牙的牙根数、根管数、根管分型以及双侧对称情况。结果:上颌第一、第二磨牙主要为三根(99.44%和84.44%)。上颌第二磨牙的单根和双根较多见(15.28%),其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在根尖区有融合趋势。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主要为3根四根管(78.97%)。上颌第二磨牙的三根管和四根管发现率接近(分别为47.37%和51.64%)。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Ⅳ型(57.79%)、Ⅱ型(19.83%)和Ⅰ型(15.58%)。上颌第二磨牙的近颊根管系统主要根管分型为:Ⅰ型(48.14%)、Ⅳ型(30.43%)和Ⅱ型(17.39%)。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远颊根和腭根主要为单根单根管,存在少量和罕见的变异。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近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分型左右对称。结论: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系统变异普遍存在,MB2根管为其主要的变异形式。上颌第二磨牙牙根数目和根管形态变异类型多,单根牙和双根牙的根管走向复杂多变。CBCT可以为识别根管形态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根管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面部软组织测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加志 辜岷 +3 位作者 何小明 张咏梅 梁志刚 王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研究广东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头侧位颌面部的美学缺陷。【方法】选择61例广东籍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该畸形的主要类别——安氏Ⅰ类和Ⅱ类分为两组,分别测量其头侧位片的软组织测量项目,再与正常广东人的测量... 【目的】研究广东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头侧位颌面部的美学缺陷。【方法】选择61例广东籍成年女性开唇露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该畸形的主要类别——安氏Ⅰ类和Ⅱ类分为两组,分别测量其头侧位片的软组织测量项目,再与正常广东人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出开唇露齿患者的美学缺陷;再比较该两组患者间有无差异。【结果】面凸角(°):安氏Ⅰ类165.5±5.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安氏Ⅱ类161.8±5.4,小于正常值。上下唇角(°):安氏Ⅰ类100.4±11.2,安氏Ⅱ类97.2±12.5;上唇凸距(mm):安氏Ⅰ类9.9±2.1,安氏Ⅱ类10.3±1.6;上面高/下面高:安氏Ⅰ类Ⅱ类均为1.0±0.1,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广东女性开唇露齿患者,面中部并不前突;但有游离唇厚度的增加,唇前突,下面高相对上面高加大;安氏Ⅱ类患者仍有明显的下颌相对后缩,下唇、软组织颏部随下颌后缩等容貌特征和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女性 面部软组织 患者 测量研究 安氏Ⅱ类 美学缺陷 正常值 研究对象 测量项目 头侧位片 美学特征 容貌特征 下颌后缩 显著性 面高 颌面部 广东籍 测量值 广东人 面中部 唇厚度 下唇 前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及髂骨组织瓣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邓永强 郑苍尚 +1 位作者 朱耀旻 张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比较腓骨和髂骨组织瓣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血管化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2例;应用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9例,其中血管化骨瓣5例,非血管化骨瓣14例。结合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及功能。结果:血管化... 目的:比较腓骨和髂骨组织瓣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血管化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2例;应用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9例,其中血管化骨瓣5例,非血管化骨瓣14例。结合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及功能。结果:血管化腓骨瓣全部成活,骨组织改建良好,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满意,未发现供区组织功能明显障碍。5例血管化髂骨瓣中3例成活,2例血管化失败。另14例非血管化髂骨瓣中有4例出现受区伤口感染。非血管化骨瓣骨组织改建缓慢。髂骨瓣移植患者下颌骨外形恢复欠佳,供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血管化骨组织瓣移植其骨组织改建快速、稳定,抗感染能力强。血管化腓骨瓣移植因血管吻合成功率高、取骨量充分且可多点截骨塑形重建、供区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瓣 髂骨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9例牙颌面畸形正颌矫治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东耀峻 程波 +3 位作者 余世斌 杨学文 李祖兵 张国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5-57,80,共4页
目的:对正颌手术矫治牙颌面畸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牙颌面畸形的分类、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1985—2003年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牙颌面畸形病例中,资料较完整的289例作回顾性分析,通过... 目的:对正颌手术矫治牙颌面畸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牙颌面畸形的分类、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1985—2003年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牙颌面畸形病例中,资料较完整的289例作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前术后面型、咬合关系、颞下颌关节功能的临床检查、X线分析及下牙槽神经功能评测,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89例患者共行手术449例次,282例(282/289)术后伤口Ⅰ期愈合,其余7例延期愈合,面型与咬合恢复满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下牙槽神经损伤(12/289),其次是咬合不理想(10/289),其他并发症较少。结论: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外科治疗,要根据个体畸形情况和要求,经过专科临床检查、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研究得出确切诊断和设计,拟定治疗方案作好术前预测,选择合适正颌手术,坚持术前术后正畸,方能重建牙颌面结构的关系和咬合功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 牙颌面畸形 并发症 矫治原则 正颌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爱军 何小明 +3 位作者 刘莉霞 张朝标 张敏 沈倍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IPS-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对70例患者的198颗牙进行IPS-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修复,修复后1周及每半年复诊1次,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38个月的随访,全冠修复的198颗牙中,3颗牙发生饰面瓷崩瓷,... 目的探讨IPS-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的修复效果。方法对70例患者的198颗牙进行IPS-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全冠修复,修复后1周及每半年复诊1次,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38个月的随访,全冠修复的198颗牙中,3颗牙发生饰面瓷崩瓷,2颗牙因基牙冠折致全冠脱落,2颗牙的牙龈出现红肿,3颗牙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3颗牙的全冠色泽变暗。余185颗牙修复效果满意,满意率为93.4%。结论IPS-Empress 2热压铸陶瓷冠具有美观、生物相容性好、制作相对简单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强度不够高、遮色效果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冠 IPS—Empress系统 牙科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灼口综合征患者情绪障碍与血清白介素-2和白介素-6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娟 林梅 +2 位作者 金早蓉 李秉琦 陈方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血清IL_2和IL_6浓度与情绪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4 8例BMS患者血清IL_2、IL_6的浓度 ,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 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BMS患者... 目的 探讨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血清IL_2和IL_6浓度与情绪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4 8例BMS患者血清IL_2、IL_6的浓度 ,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 伴有或不伴有抑郁的BMS患者血清IL_2、IL_6浓度无显著差异 ,但汉密顿抑郁量表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支持BMS患者与情绪障碍有关 ,汉密顿抑郁量表可用作临床评定BMS患者的抑郁状态 ,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BMS患者血清IL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情绪障碍 血清 白介素-2 白介素-6 细胞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瓣和腮腺筋膜瓣联合应用对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邓永强 郑苍尚 朱耀旻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和腮腺筋膜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1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组试验组,对照组病例在切除腮腺肿瘤后直接关闭手术创面;胸锁乳突肌瓣组则转移带蒂胸锁乳突肌瓣充填术区凹陷;...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和腮腺筋膜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1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组试验组,对照组病例在切除腮腺肿瘤后直接关闭手术创面;胸锁乳突肌瓣组则转移带蒂胸锁乳突肌瓣充填术区凹陷;腮腺筋膜瓣组为保留腮腺筋膜瓣用以覆盖手术创面;胸锁乳突肌瓣+腮腺筋膜瓣组采用先转移带蒂胸锁乳突肌瓣充填术区凹陷,再以保留的腮腺筋膜瓣覆盖手术创面。病例随访6~60个月。结果:胸锁乳突肌瓣+腮腺筋膜瓣组和胸锁乳突肌瓣组在手术区域凹陷畸形的改善效果优于腮腺筋膜瓣组和对照组(P<0.01);而腮腺筋膜瓣组和胸锁乳突肌瓣+腮腺筋膜瓣组在减少Frey综合征发生方面强于对照组和胸锁乳突肌瓣组(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在涎瘘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锁乳突肌瓣可作为修复腮腺术后凹陷缺损的优先选择,腮腺筋膜瓣在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作用突出,二者的结合应用疗效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瓣 腮腺筋膜瓣 腮腺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郑苍尚 周立伟 沈倍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牙种植术 骨量不足 颌骨 牙槽骨丧失 骨组织再生术 上颌窦提升术 骨牵引成骨术 上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永强 郑苍尚 梁志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探讨其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以6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范围3~34岁,平均年龄14.6岁。根据不同的鼻畸形程度进行鼻唇肌... 目的:通过对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探讨其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以6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范围3~34岁,平均年龄14.6岁。根据不同的鼻畸形程度进行鼻唇肌肉的解剖复位,鼻翼及鼻中隔软骨悬吊复位固定,以及肋软骨塑形后移植,纠正鼻翼和鼻小柱的畸形。结果:6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术后外形均得到明显改善,移植肋软骨未发生明显吸收,患者局部伤愈合良好。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患者鼻畸形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强调个性化处理。针对鼻畸形的原因,从软组织及鼻翼和鼻中隔软骨等多方面进行矫正治疗,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整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鼻畸形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指导在腭裂患儿术后语音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继英 聂国辉 +2 位作者 梁志刚 郑苍尚 齐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1-782,共2页
目的:研究腭裂患儿术后心理指导在语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腭裂患儿及家长在出院前进行语音治疗心理指导,出院后定期复查评价,并根据患儿情况再次给予心理指导。结果:经过指导训练,患者语言能力得到长足进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术... 目的:研究腭裂患儿术后心理指导在语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6例腭裂患儿及家长在出院前进行语音治疗心理指导,出院后定期复查评价,并根据患儿情况再次给予心理指导。结果:经过指导训练,患者语言能力得到长足进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明显提高。结论:心理指导对腭裂术后的语音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术后加强心理指导并及早地开展语音治疗,能明显地改善患者语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语音治疗 心理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肌黏膜瓣修复腭裂术后硬腭巨大穿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永强 郑苍尚 朱耀旻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舌肌黏膜瓣修复腭裂术后硬腭区巨大穿孔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采用前蒂舌肌黏膜瓣对15例先天性腭裂术后硬腭区巨大穿孔的患者进行手术修复。在腭部穿孔区周缘偏口腔侧环形切开粘骨膜,向内反转并对位缝合,以封闭穿孔区的鼻腔侧... 目的:探讨舌肌黏膜瓣修复腭裂术后硬腭区巨大穿孔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采用前蒂舌肌黏膜瓣对15例先天性腭裂术后硬腭区巨大穿孔的患者进行手术修复。在腭部穿孔区周缘偏口腔侧环形切开粘骨膜,向内反转并对位缝合,以封闭穿孔区的鼻腔侧;在舌背部设计相对应的前蒂舌肌黏膜瓣,将其向前翻转后覆盖腭部创面对位缝合,以关闭穿孔区的口腔侧。结果:除1例患者舌肌黏膜瓣与腭部穿孔区边缘出现微小裂孔外,其他14例患者的伤口均愈合良好。所有病例未发现舌体运动受限、感觉及味觉减退,术后语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舌肌黏膜瓣血供丰富,应用方便灵活,是修复腭裂术后硬腭区巨大穿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肌黏膜瓣 腭裂 腭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恐惧症患儿新生恒磨牙龋ART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筱薇 郑苍尚 姚金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ART+Ketac—Molar释氟玻璃离子材料治疗模式对牙科恐惧症患儿新生恒磨牙继发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7~9岁的112名具有极度牙科治疗恐惧症的儿童192颗新生恒磨牙为试验组,同年龄段的82名儿童141颗新生恒磨牙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ART+Ketac—Molar释氟玻璃离子材料治疗模式对牙科恐惧症患儿新生恒磨牙继发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7~9岁的112名具有极度牙科治疗恐惧症的儿童192颗新生恒磨牙为试验组,同年龄段的82名儿童141颗新生恒磨牙为对照组,试验组用ART+Ketac--Molar释氟玻璃离子材料治疗,对照组常规银汞合金充填。结果:2年后试验组回访继发龋发生率19.8%;对照组继发龋发生率15.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恒磨牙龋坏采用ART+Ketac--Molar释氟玻璃离子材料治疗模式与常规银汞充填效果无明显差异,本方法适合于有牙科恐惧症的患儿龋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恐惧症 新生恒磨牙 继发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面裂“双侧面斜裂、唇腭裂”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晓敏 郑苍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介绍本病例的特殊性及治疗该病例的方法。方法:采用多Z形瓣切开缝合术整复面斜裂,恢复正常的面部轮廓,腭裂采用两大瓣法整复关闭裂隙。结果:外形大为改善,患者很满意。结论:本病例为罕见病例,治疗重在面容及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面斜裂 畸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por鼻侧种植体应用于齿槽突裂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晓敏 郑苍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Medpor鼻侧种植体用于齿槽突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已完成唇腭裂手术后的单侧齿槽突裂患者27例,均植入Medpor鼻侧种植体,置于患侧梨状孔边缘以抬高鼻基底,通过对术前术后正仰位及45... 目的:观察Medpor鼻侧种植体用于齿槽突裂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已完成唇腭裂手术后的单侧齿槽突裂患者27例,均植入Medpor鼻侧种植体,置于患侧梨状孔边缘以抬高鼻基底,通过对术前术后正仰位及45°侧位照相,评估手术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随访27例病人,其中20例手术效果好,术后患侧鼻基底抬高,塌陷明显改善,术后感染3例,1例抗炎治疗后好转,2例抗炎治疗无效后取出,5例术后植入材料外露予材料取出,失败率达25.9%,均无排异、过敏反应发鼻畸形整形手术效果良好,是目前较理想的鼻整形材料,但是需注意术后护理及手术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por材料 齿槽突裂 临床体会鼻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肿物细针吸取细胞学定性分类诊断——附96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苍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腮腺肿物 细针吸取细胞学 定性分类诊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牙槽嵴延伸术中采用辅助固位的唇颊沟固定塑形
17
作者 周立伟 郑苍尚 刘曼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目的:评价上颌牙槽嵴延伸术中采用自攻螺钉和结扎丝辅助固位的唇颊沟塑形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2009年间在上颌牙槽嵴延伸术后采用自攻钉和结扎丝辅助固定塑形的患者12例,对其术后效果与术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唇颊侧前庭沟... 目的:评价上颌牙槽嵴延伸术中采用自攻螺钉和结扎丝辅助固位的唇颊沟塑形术后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2009年间在上颌牙槽嵴延伸术后采用自攻钉和结扎丝辅助固定塑形的患者12例,对其术后效果与术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术后唇颊侧前庭沟可以形成较为理想的向上弓形,牙槽嵴的义齿基托可伸展区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上颌采用辅助固位后有利于牙槽嵴延伸术中的唇颊沟固定塑形和术后义齿基托的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延伸术 唇颊沟 塑形辅助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髁突软骨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国平 叶凌 +1 位作者 陈扬熙 罗颂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了解髁突软骨细胞增殖的昼夜节律性 ,为探讨一天中临床功能矫形治疗介入的最佳时段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生长期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 PCN... 目的 :了解髁突软骨细胞增殖的昼夜节律性 ,为探讨一天中临床功能矫形治疗介入的最佳时段提供初步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生长期大鼠髁突软骨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大鼠髁突软骨细胞的 PCNA表达 ,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其峰值相位约在12 :0 0 ,谷值相位约在 0 :0 0。结论 :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存在昼夜差异性 ,其高峰期在白天。功能矫治一天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昼夜节律 增殖细胞核抗原 髁实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创愈合对正畸牙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颖 熊国平 汪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比较尖牙在不同愈合期的拔牙区内移动后根尖的吸收情况和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为临床上选择拔牙区内正畸牙移动的最佳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40颗上颌尖牙为研究对象,在拔除上颌第... 目的比较尖牙在不同愈合期的拔牙区内移动后根尖的吸收情况和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为临床上选择拔牙区内正畸牙移动的最佳时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例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矫治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40颗上颌尖牙为研究对象,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1周和12周开始随机牵引上颌不同侧尖牙向远中移动,至尖牙与上颌第二前磨牙接触后,拍摄尖牙的根尖定位片,测量尖牙根尖吸收等级和牙槽骨水平高度。结果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1周和12周移动上颌尖牙,尖牙的根尖吸收情况和牙槽骨水平高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拔牙创的愈合对移动牙齿的根尖吸收和牙槽骨水平高度没有明显影响,可以考虑拔牙后早期移动牙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根尖吸收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托槽的去粘结方法及其对牙釉质表面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筱琳 辜岷 白丁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1期80-82,共3页
陶瓷托槽能够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且耐用不易变形,是目前成人正畸的理想托槽。但是陶瓷托槽的物理性能和粘结特点与金属托槽不同,去粘结技术更为复杂,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牙釉质表面的组织丧失和损害。本文讨论了陶瓷托槽的粘结特点、... 陶瓷托槽能够满足患者的美观要求,且耐用不易变形,是目前成人正畸的理想托槽。但是陶瓷托槽的物理性能和粘结特点与金属托槽不同,去粘结技术更为复杂,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牙釉质表面的组织丧失和损害。本文讨论了陶瓷托槽的粘结特点、去粘结技术及其对牙釉质表面的损害等问题,以便陶瓷托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托槽 去粘结 牙釉质表面损害 粘结特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