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枝通络片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秋云 杨林 +8 位作者 沈东 黄小靖 潘显梅 钟森杰 陈洁 王陵军 冼绍祥 徐文华 方红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8-1903,共6页
目的探讨桂枝通络片(GZTLP)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GZTLP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GZTLP... 目的探讨桂枝通络片(GZTLP)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GZTLP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GZTLP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分别给予GZTLP 1.87、0.47 mg·g-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6周,采用大体油红O染色整体观察主动脉内脂质斑块沉积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脂质沉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脂质斑块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主动脉弓部斑块部位淋巴细胞抗原6G(Ly6G)、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标志基因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的表达及Ly6G、MPO和Cit-H3的共定位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主动脉出现严重的脂质斑块沉积,形态学损伤,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增多,主动脉组织中Ly6G、Cit-H3和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相比,GZTLP组小鼠主动脉内脂质斑块沉积斑块减少,主动脉细胞排列较规整,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改善,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主动脉组织中Ly6G、MPO和Cit-H3发生共定位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GZTLP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通络片 动脉粥样硬化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