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郭小萱 陈家帆 +7 位作者 赵丽君 刘和录 刘小虹 江勇 周晔 劳梓钊 李耿 朱美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59-1964,共6页
目的:研究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募的健康受试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苍藿清瘟方香囊干... 目的:研究苍藿清瘟方香囊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5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募的健康受试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2)。观察组给予苍藿清瘟方香囊干预,对照组给予当归香精香囊干预,每日嗅吸3次、30 min/次,每3天更换,连续干预56 d。干预期间,每周检测2组受试者上呼吸道病毒核酸(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等)感染情况。其中,70例受试者(每组35例)于干预前(第0天)和干预后(第56天)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和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水平。结果:观察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56 d后,观察组中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显著增高(均P<0.05),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淋巴细胞绝对数的差值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型冠状病毒IgG抗体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使用苍藿清瘟方香囊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人群感染率,具有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藿清瘟方 上呼吸道病毒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香囊 预防 中医外治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博来霉素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欣欣 谢铱子 +6 位作者 黄慧婷 江勇 李航 廖钢 温武金 詹少锋 黄秀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3-683,共11页
目的 探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小鼠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低(1.5 mg/kg BLM)、中(2.5 mg/kg BLM)、高(3.5 mg/kg ... 目的 探讨气管内滴注不同浓度的博来霉素(bleomycin, BLM)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小鼠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低(1.5 mg/kg BLM)、中(2.5 mg/kg BLM)、高(3.5 mg/kg BLM)剂量组。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构建IPF小鼠,比较不同组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生存率和肺系数,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羟脯氨酸、纤维化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低、中、高剂量组生存率降低,体质量呈下降趋势,肺系数均显著增加;模型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出现炎性浸润(P<0.01)和胶原沉积(P<0.0001);肺组织和血清中的羟脯氨酸显著升高(P<0.05);纤维化标志物α-Sma、Fn1和Col1a1的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01),相应蛋白表达也显著上调(P<0.05),炎症因子Tgfb1的mRNA表达增加(P<0.0001)。结论 1.5、2.5和3.5 mg/kg的博来霉素均可诱导C57BL/6J小鼠IPF,结合生存率、体质量和肺系数变化、肺组织大体观和病理学改变、纤维化和炎症相关指标等结果,2.5 mg/kg博来霉素为诱导的IPF小鼠的最适宜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博来霉素 小鼠 气管内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的潜在剖面分析
3
作者 徐思懿 杨紫茵 +4 位作者 马小菡 麦青欣 梁杏珊 胡静怡 宋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深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慢性病患儿的祖辈照顾者20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管...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深圳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慢性病患儿的祖辈照顾者202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家庭管理测量量表、4条目患者健康问卷、压力知觉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的潜在剖面类别,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分为家庭管理低效型(69.8%)和家庭管理积极型(30.2%)2个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医疗费用、祖辈情绪状况和压力知觉是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病患儿隔代照料家庭管理特征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其隔代家庭管理特征及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高祖辈的疾病管理能力及其家庭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儿童 隔代照料 家庭管理 抑郁 焦虑 压力知觉 家庭关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药理学探讨山柰酚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4
作者 张欣欣 谢铱子 +7 位作者 谢依 詹少锋 江勇 吴鹏 温武金 彭晓芸 李航 黄秀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8-546,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山柰酚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潜在靶点及机制,动物实验验证所预测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挖掘IPF差异表达基因;TCMSP、SITITCH、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山柰酚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潜在靶点及机制,动物实验验证所预测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基因综合表达(GEO)数据库挖掘IPF差异表达基因;TCMSP、SITITCH、Pubchem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山柰酚潜在靶点,富集分析关键靶基因,预测山柰酚治疗IPF的关键机制。博来霉素气管内滴注构建IPF小鼠模型并验证关键信号通路。HE、Masson、Sirus Red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及胶原沉积情况;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结果:山柰酚中治疗IPF的潜在靶点有53个,涉及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胱天蛋白酶3(CASP3)及血红素氧化酶1(HMOX1)等关键靶点。山柰酚可能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细胞外基质分解等生物过程,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白细胞素-17(IL-17)信号通路治疗IPF;动物实验表明,山柰酚治疗减轻IPF小鼠肺部炎症浸润和胶原沉积,并降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表达,下调肺组织中p-NF-κB、TNF-α、p-IκB-α和IL-6蛋白表达,发挥缓解小鼠肺纤维化进展的作用。结论:山柰酚治疗IPF具有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性,减轻IPF肺纤维化进展与抑制TNF/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柰酚 特发性肺纤维化 生物信息学 网络药理学 实验验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筛选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中铁死亡的关键基因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晓滢 朱熹 +3 位作者 邓梦婷 丁志强 方红城 窦宇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铁死亡在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DIC)中的关键基因,结合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铁死亡在DIC中的作用。方法二价铁荧光染色佐证DIC中心肌细胞发生铁死亡。检索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得到GSE207737数据集,与检索FerrDb数...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铁死亡在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DIC)中的关键基因,结合体外实验验证,探讨铁死亡在DIC中的作用。方法二价铁荧光染色佐证DIC中心肌细胞发生铁死亡。检索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得到GSE207737数据集,与检索FerrDb数据库得到的铁死亡相关基因作交集,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将最小绝对值选择与收缩算子(LASSO)回归算法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2种机器学习方法得到的基因取交集获得DIC的铁死亡关键基因,并通过实时PCR在正常和DIC模型的H9C2细胞中进行验证,对于生物信息学和实时PCR结果不符者采用Western blotting进一步验证。结果共获得38个DIC的铁死亡相关基因,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代谢,通过机器学习方法获得DIC的铁死亡关键基因为Mpc1、Prdx1、Kdm4a、Alox12b和Tfrc。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DIC模型组Mpc1、Prdx1和Kdm4a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01),Alox12b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而Tfr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c1、Prdx1、Kdm4a和Alox12b为DIC的铁死亡关键基因,可能成为从铁死亡角度防治DIC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病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和凋亡
6
作者 陈瑞雪 庞淑瑾 +4 位作者 陈鑫 郭依宁 方红城 吕洪雪 王陵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71,共9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对小鼠心肌细胞衰老模型衰老程度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40μmol/L 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HL-1细胞建立体外衰老模型,SIRT1过...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对小鼠心肌细胞衰老模型衰老程度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40μmol/L 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HL-1细胞建立体外衰老模型,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HL-1细胞,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SIRT1、P53、P21、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β-catenin、Wnt3a和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水平;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D-Gal处理小鼠心肌细胞HL-1后衰老相关蛋白P53和P21表达水平增加,SIR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A-β-Gal染色显示阳性区域增加(P<0.05)。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Bax水平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与D-Gal处理时间呈正相关。过表达SIRT1,经D-Gal处理48 h,HL-1细胞衰老和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D-Gal处理HL-1细胞后,β-catenin、c-Myc和Wnt3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过表达SIRT1后,上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加入Wnt/β-catenin通路激动剂氯化锂后,与过表达SIRT1并给予D-Gal处理组相比,β-catenin、c-Myc和Wnt3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SIRT1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减轻心肌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基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娜 姜晓琳 +2 位作者 侯海燕 柯妍 宋小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2,I0028-I0031,共8页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 目的 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方法识别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关键基因,探讨肥胖型PCOS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下载GSE5090芯片数据,通过WGCNA算法分析筛选基因共表达关键模块和核心基因,对关键模块进行GO和KEGG分析,对核心基因进行差异分析以确定肥胖型PCOS的关键基因。结果 在GSE5090芯片数据中,通过WGCNA分析构建出了31个共表达基因模块,其中重褐色模块(MEsaddlebrown)与肥胖型PCOS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含53个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一步筛选,识别出了ZNF492、MED17、CRABP1、KCNV2、KRI1、ACSBG2、MACO1、SCLY、CPSF1、MAGEA8 10个肥胖型PCOS核心基因。对此模块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相关基因与脂肪酸代谢关系密切,主要作用于核蛋白,通过调节染色体组织、有机酸分解等发挥生物学功能。进一步对核心基因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基因ZNF492、CRABP1、KCNV2在肥胖对照组与肥胖型PCOS脂肪组织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ZNF492、CRABP1和KCNV2基因在肥胖型PCOS的发展中可能产生重要生物学意义,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差异表达基因 GO分析 KEGG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探讨暖心康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玄 林祉均 +8 位作者 陈梓欣 董鑫 江佳林 关卓骥 黎欢 李志芳 王陵军 陈洁 冼绍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78,I0027-I0029,共7页
目的探讨暖心康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暖心康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从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暖心康组,模型组与暖心康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性心衰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暖心康组给予暖心康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持续4周。对每组小鼠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结构及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MPO在心脏中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室壁运动幅度减弱,LVEF、LVFS显著降低(P<0.01),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多,心衰标志物BNP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心脏组织中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外周血CitH3含量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暖心康组小鼠室壁运动幅度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升高(P<0.05),心脏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细胞结构与排列改善,心衰标志物BNP与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01),CitH3含量显著减少(P<0.001)。结论暖心康可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干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细胞内环境稳态,减少心肌细胞损伤,进而改善缺血性心衰小鼠心室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炎症因子 缺血性心力衰竭 暖心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鉴定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标志物 被引量:2
9
作者 谢铱子 詹少锋 +3 位作者 黄慧婷 温武金 刘小虹 江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90,共8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鉴定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标志物,探讨临床重症登革热发生风险的评价体系。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析普通登革热与重症登革热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鉴定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标志物,探讨临床重症登革热发生风险的评价体系。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析普通登革热与重症登革热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症登革热预警基因,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基因的准确性;最后采用列线图对预警基因进行量化,通过预警基因的表达量预测普通登革热进展为重症登革热的风险。结果 共获得817个差异表达基因,抗微生物体液反应、体液免疫反应、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可能与重症登革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筛选出AZU1、PDCD4、COL4A3BP、TRPM4、ATP4A 5个重症登革热预警基因,其中ATP4A、COL4A3BP、TRPM4呈低表达,而AZU1、PDCD4呈高表达,ROC曲线提示基因准确性良好;列线图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临床获益率、临床有效性均良好。结论 测定AZU1、PDCD4、COL4A3BP、TRPM4、ATP4A 5个预警基因的表达量有助于评估重症登革热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登革热 预警 基因 生物过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大鼠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普 李彤 +2 位作者 武亦阁 刘爱玲 周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I0017,共6页
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是围绝经期女性皮肤衰老的主要特征。肝肾阴虚型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主要证型。研究制备“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大鼠模型,对中医药抗衰老实验研究提供模型制备依据。实验采用卵巢切除术联合热性造模... 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是围绝经期女性皮肤衰老的主要特征。肝肾阴虚型是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主要证型。研究制备“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大鼠模型,对中医药抗衰老实验研究提供模型制备依据。实验采用卵巢切除术联合热性造模剂制备“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大鼠模型。目的探讨“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围绝经期组、肝肾阴虚组,每组6只。卵巢切除后连续灌胃热性中药建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结合血清性激素变化和体质量进行模型验证。用酶联免疫血清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激素(estradiol,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并进行比较。用MPA6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tratum corneum hydration,SCH)及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各大鼠皮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和肝肾阴虚组大鼠血清E_(2)和T显著下降(P<0.01),FSH和LH显著上升(P<0.01);造模前各组大鼠SCH、TE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和肝肾阴虚组大鼠SCH均显著下降(P<0.01),围绝经期组大鼠TEWL明显升高(P<0.05),肝肾阴虚组大鼠TEWL显著升高(P<0.01);与围绝经期组比较,肝肾阴虚组大鼠SCH明显下降(P<0.05);围绝经期组和肝肾阴虚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内膜低柱状,固有层、肌层均显著萎缩,基质细胞减少,可见明显核固缩;与假手术组大鼠皮肤组织比较围绝经期组和肝肾阴虚组大鼠皮肤组织真皮层厚度降低,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腺体、毛囊萎缩;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经期组和肝肾阴虚组大鼠皮肤组织中AQ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热性造模剂联合卵巢切除术建立的“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皮肤屏障功能减退大鼠模型,其皮肤屏障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符合内源性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的变化,故可作为内源性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的模型应用于实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阴虚 围绝经期 皮肤屏障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通络片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秋云 杨林 +8 位作者 沈东 黄小靖 潘显梅 钟森杰 陈洁 王陵军 冼绍祥 徐文华 方红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8-1903,共6页
目的探讨桂枝通络片(GZTLP)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GZTLP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GZTLP... 目的探讨桂枝通络片(GZTLP)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改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GZTLP大剂量组、小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GZTLP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分别给予GZTLP 1.87、0.47 mg·g-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6周,采用大体油红O染色整体观察主动脉内脂质斑块沉积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脂质沉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根部脂质斑块病理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主动脉弓部斑块部位淋巴细胞抗原6G(Ly6G)、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标志基因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的表达及Ly6G、MPO和Cit-H3的共定位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主动脉出现严重的脂质斑块沉积,形态学损伤,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增多,主动脉组织中Ly6G、Cit-H3和MPO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相比,GZTLP组小鼠主动脉内脂质斑块沉积斑块减少,主动脉细胞排列较规整,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改善,血清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主动脉组织中Ly6G、MPO和Cit-H3发生共定位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GZTLP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通络片 动脉粥样硬化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精毓麟膏联合针刺对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惠 冯婷 +2 位作者 赵燕燕 刘玉洁 柯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养精毓麟膏联合针刺对宫腔粘连(IUA)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86例U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前者予戊酸雌二醇、拜阿司匹林、地屈孕酮治疗... 目的探讨养精毓麟膏联合针刺对宫腔粘连(IUA)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接受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86例U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前者予戊酸雌二醇、拜阿司匹林、地屈孕酮治疗;试验组予养精毓麟膏、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子宫内膜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血流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的变化情况。随访妊娠结局。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0.458,P=0.000),子宫内膜容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113);试验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RI、P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295、10.856,P=0.000、0.000);试验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VI、FI、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4.307、5.589、8.366,P=0.000、0.000、0.000);随访后,两组受孕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1),但试验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4.821,P=0.028)。结论养精毓麟膏联合针刺能够可以有效改善IUA患者术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术后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术后 养精毓麟膏 针刺 妊娠率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普通登革热特征基因及免疫浸润特点
13
作者 谢铱子 王凯 +3 位作者 詹少锋 黄慧婷 江勇 温武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究普通登革热的特征基因及免疫浸润特点。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的GSE96656、GSE206829芯片与R软件,分析普通登革热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随机森林模型以及LASSO回归模型筛选疾病特征基因,并通过外部数据集验证基... 目的:探究普通登革热的特征基因及免疫浸润特点。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的GSE96656、GSE206829芯片与R软件,分析普通登革热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随机森林模型以及LASSO回归模型筛选疾病特征基因,并通过外部数据集验证基因表达情况。采用CIBERSORT算法进行普通登革热的免疫浸润分析,并分析特征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500个差异表达基因。随机森林模型以及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IFI44L、FMO4作为疾病特征基因。外部数据集验证发现IFI44L在普通登革热患者全血中呈高表达。IFI44L与M1巨噬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FMO4与M1巨噬细胞、活化的记忆性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IFI44L、FMO4可能是普通登革热的特征基因,且与免疫细胞如M1巨噬细胞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生物信息学 特征基因 免疫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SAPHO综合征
14
作者 杨义成 向聪莲 +2 位作者 文楚欣 占锦林 陈秋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报告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男,20岁。面部、胸部及背部多发痤疮7年,多关节疼痛2年。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散在较多毛囊性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和凹陷性瘢痕。骶髂部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欠光滑,关节面下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 报告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男,20岁。面部、胸部及背部多发痤疮7年,多关节疼痛2年。皮肤科检查:头部、面部、胸部及背部散在较多毛囊性红色丘疹、结节、囊肿和凹陷性瘢痕。骶髂部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欠光滑,关节面下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诊断:SAPHO综合征。治疗:予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40 mg,每2周1次,连续6次)治疗后,患者皮损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重症痤疮 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辛那提军团菌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
15
作者 靳天怡 杨树忠 +4 位作者 吴华初 陈兴旺 廖继旸 邹珊 赖剑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军团菌是一种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1],皮肤软组织感染较少见。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但可危及生命的软组织感染[2]。目前为止,仅有1例军团菌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报道[3],尚无辛辛那提军团菌导致坏死性筋膜炎的报告... 军团菌是一种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1],皮肤软组织感染较少见。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罕见但可危及生命的软组织感染[2]。目前为止,仅有1例军团菌致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报道[3],尚无辛辛那提军团菌导致坏死性筋膜炎的报告。本文报告1例由辛辛那提军团菌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以探讨此少见疾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辛辛那提军团菌 坏死性筋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6
作者 刘洪波 张宏 何安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评价光子嫩肤治疗不同类型黄褐斑的疗效。方法:90例黄褐斑患者根据Wood灯检查结果分为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使用光子嫩肤仪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6次后表皮型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真皮型组和混合型组(χ2值分别为20.96、11.31,P... 目的:评价光子嫩肤治疗不同类型黄褐斑的疗效。方法:90例黄褐斑患者根据Wood灯检查结果分为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使用光子嫩肤仪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6次后表皮型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真皮型组和混合型组(χ2值分别为20.96、11.31,P值均小于0.01),混合型组与真皮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P=0.114)。结论:光子嫩肤对黄褐斑表皮型疗效优于其他两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光子嫩肤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372
17
作者 葛继荣 +12 位作者 王和鸣 郑洪新 罗毅文 王金榜 赵咏芳 万小明 卢敏 何承建 董忠 周红军 李刚 孙善斌 林晓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7-1725,共9页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通过文献检索和评价,结合医师问卷调查,经专家组讨论、征求中医药专委会委员意见和咨询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建议,对《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进行了详实修订。2020版共识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和诊断、中医学的病因病机、治则、辨证施治、临床推荐意见、临床疗效评价和监测、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等,增加了临床表现腰膝酸软、骨密度测量临床指征、骨质疏松脆性骨折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中医病因、针灸治疗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等内容。本共识突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旨在为临床医师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施治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介入操作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4
18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 刘新峰 +8 位作者 刘锐 代成波 韩红星 李聪慧 王鹏 孙文 朱双根 王启章 李浩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2,F0003,共11页
神经介入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显著。近年来,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神经介入已能够满足大多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需求,备受临床关注。经桡动脉入路所用的导管规格、技术路径与经股动脉入路均有不同,各中心经... 神经介入作为一项微创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显著。近年来,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行神经介入已能够满足大多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需求,备受临床关注。经桡动脉入路所用的导管规格、技术路径与经股动脉入路均有不同,各中心经验尚存差异。为更安全有效地开展经桡动脉或远端桡动脉入路的神经介入技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织国内有经验的专家共同撰写共识,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脑血管疾病 经桡动脉入路 经远端桡动脉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培土生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文江 彭紫荆 +6 位作者 严倩 谢富淇 詹少锋 杨柳柳 刘小虹 江勇 庄轰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91-3205,共15页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本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从TCMSP、TCMID、TCMDatabase@Taiwan、DrugBank等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获取培土生金方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点信息,从CTD数...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本文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首先,从TCMSP、TCMID、TCMDatabase@Taiwan、DrugBank等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获取培土生金方的活性成分及对应的靶点信息,从CTD数据库获取COPD的治疗靶点。结果获取培土生金方的活性成分83个、潜在的候选靶点193个;接着,通过Cytoscape 3.7.0软件及其NetworkAnalysis插件和String在线分析平台,分别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整合两者网络拓扑分析的数据,筛选获得潜在的核心靶点77个,排名前10为AKT1、IL6、TP53、VEGFA、JUN、MAPK1、CASP3、TNF、ESR1、NOS3;然后,使用GO和KEGG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和基因通路的注释,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MAPK、TNFα、HIF-1、NF-κB、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其中富集了最多的靶点是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分别是31个和28个;同时,借助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使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与COPD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获得COPD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的靶点信息相互验证和比对,得到COPD的潜在靶标。结论研究表明培土生金方的多个潜在活性成分,可能通过AKT1、IL6、VEGFA、MAPK1、TNF等多个核心靶点在PI3K-Akt、MAPK、TNFα、HIF-1、NF-κB等多个信号通路,起到对COPD的治疗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的动物和细胞实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培土生金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小虹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验案举隅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城鑫 张妙芬 +6 位作者 谢铱子 洪海都 洪榆 黄慧婷 詹少锋 刘小虹 江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5-47,共3页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的药物组成包括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其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是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之常用方,在包括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肾病科在内等临床各科的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温胆汤的药物组成包括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枣,其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是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之常用方,在包括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肾病科在内等临床各科的治疗中得以广泛运用。刘小虹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医30余载,在治疗肺系疾病时,能准确辨证,变通用药,对于以痰热作祟为核心病机的肺系疾病,常灵活运用温胆汤为底加减,每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对此颇有治疗心得。该文通过整理门诊上具有代表性的刘小虹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肺系疾病的验案验方,包括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节病、胸腔积液案共5则,分析刘小虹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以飼同道,以期为肺系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刘小虹 名医经验 肺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