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及与样品前处理技术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雪维 姚钟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无需或者仅需简单的样品制备,即能对样品进行原位电离及直接快速的进样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司法科学、药物分析、临床科学、环境等领域。尽管已有不少文献报道DART-MS的定量结果与液相/气相色谱-质谱相当,但其痕...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无需或者仅需简单的样品制备,即能对样品进行原位电离及直接快速的进样分析,已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司法科学、药物分析、临床科学、环境等领域。尽管已有不少文献报道DART-MS的定量结果与液相/气相色谱-质谱相当,但其痕量分析物的检测性能仍是关键问题。为获得更准确的定量结果,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样品前处理技术与DART-MS联用。该文从DART-MS的原理出发,对其不同研究领域中无需样品前处理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进一步介绍了样品预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顶空固相网增强吸附、分散固相萃取、分散磁性固相萃取、机械化学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热解吸)与DART-MS联用的研究成果。该综述旨在对DART-MS的样品直接分析的应用及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开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实时直接分析 直接样品分析 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膳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闫莉萍 陈舜宏 +3 位作者 陈伟民 陈士林 马小军 徐宏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膳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给予富含胆固醇的饲料4周,葛根素组每天灌喂葛根素溶液(300mg·kg-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膳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给予富含胆固醇的饲料4周,葛根素组每天灌喂葛根素溶液(300mg·kg-1·d-1)。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荧光定量RT-PCR分析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R),羊毛固醇14α-去甲基酶(CYP51),7α-羟化酶(CYP7A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葛根素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膳食引起的血清胆固醇的升高,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上调CYP7A1的mRNA转录水平,对HMGR和CYP51的转录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这些数据表明葛根素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其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平衡 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 羊毛固醇14α-去甲基酶 7Α-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贝母中非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新伟 陈四保 +2 位作者 陈士林 肖培根 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和梭砂贝母Fril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贝母中... 目的: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和梭砂贝母Fril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贝母中共分离鉴定了: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单棕榈酸甘油酯(2-monopalmitin,)等12个化合物。从梭砂贝母中共分离鉴定了E-对-羟基肉桂酸甲酯(E-p-hydrox- 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16)等13个化合物。结论:有1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贝母属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为首次从川贝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梭砂贝母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属 川贝母 梭砂贝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的衣膜处方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文苹 谢秀琼 +1 位作者 杨大坚 陈士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1-663,共3页
目的:研制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建立衣膜参数与释药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获得释药速率与控释衣膜厚度(醋酸纤维素)和增塑剂用量(PEG6000)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并优化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准确性... 目的:研制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建立衣膜参数与释药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法获得释药速率与控释衣膜厚度(醋酸纤维素)和增塑剂用量(PEG6000)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回归方程预测并优化处方。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准确性较好,据此制备的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符合零级释药方式(r=0.9902)。结论: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初级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均匀设计 渗透泵 控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乙酰化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毅 钟国跃 +4 位作者 李月明 郭东艳 黄小平 周志 杨大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B08期73-76,共4页
本文利用乙酸酐和葛根素反应制备葛根素全乙酰化产物,经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不完全水解,用硅胶层析法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鉴定,测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获得四乙酰、五乙酰和六乙酰葛根... 本文利用乙酸酐和葛根素反应制备葛根素全乙酰化产物,经碳酸氢钠溶液进行不完全水解,用硅胶层析法对水解产物进行分离,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鉴定,测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获得四乙酰、五乙酰和六乙酰葛根素,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葛根素的2.24,1.67和1.15倍。结果表明葛根素乙酰化衍生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于葛根素,其中四乙酰葛根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衍生物 乙酰化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的抗氧化能力与心肌保护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萌 曹新伟 +2 位作者 陈士林 吴健虹 陈舜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及该作用与其心肌保护药理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TET的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以及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利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在大...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及该作用与其心肌保护药理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TET的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以及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利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在大鼠体内造成心肌损伤模型,从死亡率和心电图两方面观察TET的心肌保护作用。再初步检测TET对大鼠左心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以及丙二醛(MDA)4个体内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结果:TET能够显著性地、呈剂量依赖性地清除体外DPPH自由基、降低H_2O_2对H9c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且,预先腹腔注射TET能够降低ISO引起的大鼠死亡率和心电图ST段电压上抬的幅度,初步检测后发现,TET亦能够升高大鼠左心室SOD、CAT和GSH水平,降低MDA含量。结论:TET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功能,其作用可能与它抗氧化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抗氧化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片芯处方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文苹 谢秀琼 +2 位作者 杨大坚 陈士林 陈新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0-533,共4页
目的:制备秋水仙碱渗透泵片,考察片芯组分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并对片芯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不同时间点累积释药率描述体外释药行为,采用相似因子(正)评价释药曲线的相似性,经单因素考察确定影响体外释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利... 目的:制备秋水仙碱渗透泵片,考察片芯组分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并对片芯处方进行优化。方法:以不同时间点累积释药率描述体外释药行为,采用相似因子(正)评价释药曲线的相似性,经单因素考察确定影响体外释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利用正交设计优化片芯处方。结果:片芯中促渗剂、助溶剂和黏合剂对秋水仙碱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行为有显著影响。依据最优处方制备的控释片在1~10h内呈现较好的零级释放特征(r=0.9902),12h累积释药率达到85%以上。结论:通过处方优化可将秋水仙碱制成释药恒速、较完全的渗透泵控释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渗透泵片 相似因子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石杉碱甲胃漂浮片处方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宇 贺福元 +1 位作者 刘姹 杨大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4-596,共3页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石杉碱甲胃漂浮片的的制备工艺处方。方法:以胃漂浮片的漂浮性、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3指标3水平的正交设计。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HPMCK15M60%、PVPP26%、NAH-CO33%,漂浮性良好。结论:优...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石杉碱甲胃漂浮片的的制备工艺处方。方法:以胃漂浮片的漂浮性、体外累积释放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3指标3水平的正交设计。结果:优化所得处方为HPMCK15M60%、PVPP26%、NAH-CO33%,漂浮性良好。结论:优选的工艺处方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胃漂浮片 石杉碱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RGD三肽的骨基质非胶原蛋白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岩 黄文秀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83,共3页
骨基质非胶原蛋白是对于骨的生长、再生、发育等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其中包含一类在结构上都含有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的蛋白。近来研究表明,RGD蛋白在骨基质的形成、矿化,以及介导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关... 骨基质非胶原蛋白是对于骨的生长、再生、发育等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其中包含一类在结构上都含有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的蛋白。近来研究表明,RGD蛋白在骨基质的形成、矿化,以及介导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骨基质中主要的RGD蛋白的骨生物活性,以及与骨质疏松症关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骨唾液酸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饮食对老年雌性大鼠皮质骨的影响
10
作者 张岩 黄文秀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09-711,共3页
目的研究高钙饮食对老年雌性大鼠皮质骨的保健作用。方法按照食料中钙含量不同,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低钙饲料(0.1%Ca)、中钙饲料(0.6%Ca)、高钙饲料(1.2%Ca),持续12w。采用pQCT技术测定股骨中段皮质骨相关参数。结果高钙组大鼠股... 目的研究高钙饮食对老年雌性大鼠皮质骨的保健作用。方法按照食料中钙含量不同,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饲低钙饲料(0.1%Ca)、中钙饲料(0.6%Ca)、高钙饲料(1.2%Ca),持续12w。采用pQCT技术测定股骨中段皮质骨相关参数。结果高钙组大鼠股骨中段皮质骨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都明显升高。高钙饮食显著提高皮质骨面积及皮质骨厚度,而对股骨中段外周面积和内周面积没有明显影响。结论高钙饮食能够提高老年雌性大鼠皮质骨的骨量、面积和厚度,从而维护皮质骨的骨骼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饮食 大鼠 皮质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一种新型反应器——BelloCell培养动物细胞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云程 吴建虹 +2 位作者 孙奋勇 廖美德 谢秋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0-23,共4页
利用BelloCell这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来培养COS7细胞和昆虫Sf 9细胞。COS7细胞和昆虫Sf 9细胞分别用T75培养瓶及spinner flask培养之后,经细胞计数接入BelloCell之中,同时检测并分析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酰胺、乳酸和氨浓度变化情况。C... 利用BelloCell这种新型的生物反应器,来培养COS7细胞和昆虫Sf 9细胞。COS7细胞和昆虫Sf 9细胞分别用T75培养瓶及spinner flask培养之后,经细胞计数接入BelloCell之中,同时检测并分析培养基中葡萄糖、谷氨酰胺、乳酸和氨浓度变化情况。COS7细胞初始接种量为4.208×107cells,最终在培养156h后细胞数量达到了4.68×108cells,是初始细胞量的11倍。sf 9细胞初始接种细胞量为1×108cells,在培养192h时,细胞总量达到了最高为4.01×109cells,是最初细胞量的40倍。培养基的代谢物进行有规律的变化。BelloCell适合COS7细胞和昆虫Sf 9细胞高密度大规模培养,为动物细胞高效大规模表达药物蛋白,奠定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7细胞 昆虫细胞 细胞培养 BelloCell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缺血性中风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健莹 吴茜 姚钟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49,共6页
脑卒中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IS)约占所有脑卒中案例的87%。由于IS存在黄金3或4.5 h的治疗窗,其早期筛查和快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为IS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质谱技术可以快速灵敏... 脑卒中是世界上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的原因之一,缺血性脑卒中(IS)约占所有脑卒中案例的87%。由于IS存在黄金3或4.5 h的治疗窗,其早期筛查和快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分子标志物的发现为IS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质谱技术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医学样本中的各种化合物,已被广泛应用于IS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该综述总结和讨论了质谱在IS标志物(特别是蛋白和小分子代谢物标志物)发现中的应用及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缺血性中风 生物标志物 蛋白 小分子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