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晖 魏奇 +1 位作者 吴菲菲 苟光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22-28,共7页
为探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含石松类植物,下同)的区系特点,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的方法,调查了梵净山蕨类植物种类,并分析了梵净山蕨类植物属与种的各种区系成分。主要结果有:1)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87... 为探明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含石松类植物,下同)的区系特点,结合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的方法,调查了梵净山蕨类植物种类,并分析了梵净山蕨类植物属与种的各种区系成分。主要结果有:1)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8科,87属,324种,7变种和3变型。2)属的区系分析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属一级上带有明显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对本区区系也有一定影响。3)种的区系分析显示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在种一级上具有温带性质,处于东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东翼及我国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热带亚洲成分向北扩散也对本区蕨类植物的区系特征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特征 梵净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营养素对黄瓜种子萌发、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江桥 许静 +4 位作者 王辉 戴耀良 冯世秀 杨积涛 田丽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14-20,共7页
植物源营养素是以中医农业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现代萃取技术精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环保、天然有机植物营养产品。为了解植物源营养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黄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源营养素处理,研究其对黄... 植物源营养素是以中医农业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现代萃取技术精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环保、天然有机植物营养产品。为了解植物源营养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黄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植物源营养素处理,研究其对黄瓜发芽、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植物源营养素对黄瓜种子发芽和生长影响不同,低浓度(0.2…mg/L)植物源营养素使黄瓜种子发芽率提高12.94%,茎粗、叶面积、叶片鲜重、叶片干重等也分别提高11.43%、145.71%、26.59%和25.79%;高浓度(10…mg/L)植物源营养素抑制黄瓜种子发芽和生长,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植物源营养素根部喷施和叶面喷施都能促进黄瓜生长和提高黄瓜品质,其中根部喷施更有利于黄瓜初期的营养生长和后期的生殖生长,而叶面喷施则有利于黄瓜后期的营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营养素 黄瓜 产量 品质 施用方法 中医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荆等6种乡土植物的抗旱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蔡静如 钱瑭璜 +1 位作者 许建新 雷江丽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33-137,164,共6页
采用PEG6000模拟胁迫方法,以1/2 Hoagland's营养液[9]添加PEG6000(5%、10%、20%)制成胁迫溶液,不添加PEG6000的1/2 Hoagland's营养液为对照,对华南边坡常见的野生灌木茅梅(Rubus parvifolius)、地桃花(Urena lobata)、牛茄子(So... 采用PEG6000模拟胁迫方法,以1/2 Hoagland's营养液[9]添加PEG6000(5%、10%、20%)制成胁迫溶液,不添加PEG6000的1/2 Hoagland's营养液为对照,对华南边坡常见的野生灌木茅梅(Rubus parvifolius)、地桃花(Urena lobata)、牛茄子(So Lanum surattense)、黄花稔(Sida acuta)、牡荆(Vitex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和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等乡土植物进行干旱胁迫试验,测定各植物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探讨各物种在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物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程度加剧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成倍累积,以出现高峰的时间越迟,增幅越小越抗旱。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得出,6种灌木抗旱性强弱依次排序为:牡荆>黄花稔>茅梅>地桃花>空心泡>牛茄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干旱胁迫 乡土灌木 主成分分析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5种野生灌木的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蔡静如 钱瑭璜 雷江丽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94-103,共10页
选取华南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春花(Rhaphiolepis indica)、米碎花(Eurya chinensi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和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为试材,以边坡复绿常用外来种伞房决明(Cassia corymbosa)做对... 选取华南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春花(Rhaphiolepis indica)、米碎花(Eurya chinensis)、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和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为试材,以边坡复绿常用外来种伞房决明(Cassia corymbosa)做对照,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进行苗期处理,探讨其在不同的PEG浓度(5%、10%、20%)和不同胁迫时间(24 h、48 h)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旨为华南地区裸露边坡生态修复筛选优良耐旱灌木。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加剧,各物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在重度胁迫下仍保持较高含水量的物种有春花、伞房决明、檵木和黑面神;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和持续增加两种变化趋势,因不同物种而异。以各生理指标的平均变化速率为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6种灌木抗旱性强弱依次排序为:檵木>春花>米碎花>伞房决明>黑面神>野牡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 野生灌木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枝藤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易博 陈涛 +1 位作者 冯世秀 李庆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4-567,共4页
采用95%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分部,利用反复硅胶柱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研究钩枝藤茎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分离得到5个已知二氢黄烷类化合物(-)-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1)、3,3',5,5'... 采用95%乙醇提取,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分部,利用反复硅胶柱和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研究钩枝藤茎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分离得到5个已知二氢黄烷类化合物(-)-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1)、3,3',5,5',7-五羟基黄烷(2)、(-)-儿茶素(3)、(-)-表儿茶素(4)、(-)-表没食子酸儿茶素(5)和1个酚类化合物(3,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6-O-没食子酸)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1、2、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枝藤 化学成分 二氢黄烷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华 宋凤鸣 +2 位作者 马楠 李诗刚 雷江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5,共5页
以白三叶种子、子叶节、离体成熟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其对不同浓度潮霉素溶液的敏感性,以期为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作为筛选基因的白三叶遗传转化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白三叶不同外植体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种子的最佳筛... 以白三叶种子、子叶节、离体成熟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其对不同浓度潮霉素溶液的敏感性,以期为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作为筛选基因的白三叶遗传转化体系构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白三叶不同外植体对潮霉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种子的最佳筛选浓度为40mg/L,处理7d后叶白化,胚根明显褐化而且生长停滞;子叶节的最适筛选浓度为30mg/L,处理3周后外植体明显褐化,不能正常诱导分化并达到最低致死浓度;离体成熟叶片的最适筛选浓度为25mg/L,处理7d后叶片黄化面积达30%以上,黄化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潮霉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概述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凤鸣 刘建华 +2 位作者 吴彩琼 史正军 徐义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38-42,共5页
主要从土壤微生物制剂的开发历程、主要功能种类、研发相关技术方面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并总结了土壤微生物菌剂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菌根 根际促生菌 生防菌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蒽醌类化合物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冯世秀 许静 陈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1-739,共9页
四氢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类比较少见的天然结构,以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居多,少量来源于植物,具有细胞毒活性、抗菌活性、抗疟原虫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从四氢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两方面来对天然四氢蒽醌化合物进行综述,... 四氢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类比较少见的天然结构,以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居多,少量来源于植物,具有细胞毒活性、抗菌活性、抗疟原虫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从四氢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两方面来对天然四氢蒽醌化合物进行综述,共综述了54个四氢蒽醌类化合物,45个来源于微生物,9个来源于植物南山花的根中,其中altersolanol A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是一个有很大吸引力的抗癌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四氢蒽醌类化合物的综述,为四氢蒽醌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蒽醌类化合物 细胞毒活性 抗菌活性 抗疟原虫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硅对中华结缕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建华 钱瑭璜 +3 位作者 彭昭良 雷江丽 宋凤鸣 裴福云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6-9,共4页
为解决中华结缕草种子发芽率低、幼苗长势慢等问题,采用纳米硅进行改良。研究共设置了4个纳米硅浓度梯度(10,20,40,80 mg·L^(-1)),对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浓度为20 mg·L^(-1)时能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浓度为40 mg... 为解决中华结缕草种子发芽率低、幼苗长势慢等问题,采用纳米硅进行改良。研究共设置了4个纳米硅浓度梯度(10,20,40,80 mg·L^(-1)),对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发现:浓度为20 mg·L^(-1)时能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浓度为40 mg·L^(-1)时,能显著提高幼苗株高、根长、地上/地下鲜质量等,且显著提高绿色指数并提升景观效果;另外,也可在中度干旱胁迫下,保持较高绿叶率并减轻胁迫带来的伤害度。因此,施用适量的纳米硅对中华结缕草种子萌发能力、苗期的生长量和抗性能力具有显著提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纳米材料 中华结缕草 叶面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