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肝冲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_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大桥 周小舟 +4 位作者 郭兴伯 邱梅 漆艳平 郑晓瑛 高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软肝冲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以探讨软肝冲剂促进肝细胞再生及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采用Rennard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G... 目的 :研究软肝冲剂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的影响 ,以探讨软肝冲剂促进肝细胞再生及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采用Rennard方法检测大鼠血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及肝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及肝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中药软肝冲剂和西药秋水仙碱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及肝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 ,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 ,且中药高剂量组优于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秋水仙碱组(P <0 .0 5或P <0 .0 1 ) ;中药低剂量组与西药秋水仙碱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软肝冲剂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和Ⅰ、Ⅲ型胶原水平 ,以促进肝细胞再生 ,抑制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肝冲剂 免疫性肝纤维化 大鼠 血清 TGFΒ1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中医药疗法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肝硬化腹水并发氮质血症患者结肠透析联合中药贴敷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静 罗小华 +1 位作者 赖姿娜 刘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1B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联合改良中药贴敷对肝硬化腹水并发氮质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氮质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观察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机肠道灌洗和改良中药贴敷(以蜜糖和丁香...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联合改良中药贴敷对肝硬化腹水并发氮质血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氮质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观察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机肠道灌洗和改良中药贴敷(以蜜糖和丁香油为基质调制);而对照组采用普通肠道灌洗及传统的中药贴敷(温开水调制)。结果观察组患者结肠灌洗后中药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腹水消退的效果及肌酐、尿素氮的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在肝硬化腹水并发氮质血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中采用结肠透析联合改良的中药贴敷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氮质血症 结肠透析 脐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潘柳文 罗小华 赖姿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3期82-83,共2页
观察注射用硫普罗宁(凯西莱)降酶护肝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将5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外加用注射用硫普罗宁配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肝治疗。在应用注射用硫普罗宁时,掌握其配制... 观察注射用硫普罗宁(凯西莱)降酶护肝的疗效及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将5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外加用注射用硫普罗宁配合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肝治疗。在应用注射用硫普罗宁时,掌握其配制方法、控制输液滴速及药物浓度,加强用药过程不良反应的观察,掌握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并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且滴注注射用硫普罗宁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硫普罗宁 病毒性肝炎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个体化技艺到标准化技术:传染病辨证模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3
4
作者 聂凡 周大桥 聂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588-594,共7页
辨证模式属于医疗技术范畴,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修订而逐渐完善的,符合逻辑规律、可操作性强的辨证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医疗。本文回顾了中医外感病不同辨证模式的发展脉络,指出了"寒温合流"未... 辨证模式属于医疗技术范畴,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修订而逐渐完善的,符合逻辑规律、可操作性强的辨证模式,才能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医疗。本文回顾了中医外感病不同辨证模式的发展脉络,指出了"寒温合流"未能成功的内在原因,分析了"分期辨证"被"分型辨证"取代的现实与不足,提出了在文献学研究、专家咨询和临床证候学调查基础上构建各种传染病分期辨证模式的新构想,并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病种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尝试,期望获得业界重视与推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辨证模式 分型辨证 分期辨证 中医诊断学 中医外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