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述论
1
作者 何昉 王筱南 +1 位作者 罗茹霞 谢晓蓉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目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可为全国城市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范例,以激发众多非省会城市投身园博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徐派园林发展经验向世界展示。【方法】通过查阅历史文... 【目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可为全国城市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范例,以激发众多非省会城市投身园博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徐派园林发展经验向世界展示。【方法】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总结梳理区域特色文化体系,结合相关规划解读与实地调研研究分析出场地优劣势与问题挑战,经过多轮方案推敲,探索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结果】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通过“1+1+N”模式联动全城,构建起创新共享、多态联动的全城园博。规划设计以“生生不息,大美大舒”为主题理念,从水土严重流失地区的整体修复开始,构建融合绿色生态和文化传承思想的“三廊一心”空间结构;以马道、电瓶车道、无人车道等多道交互,展示特色游览方式;全园建筑贯彻四新应用,体现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利用植物修复场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生物多样性;展后践行可持续利用,实现园博会的永不落幕。【结论】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选址巧妙,“三廊一心”布局特色鲜明,借助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依山就势营造出了一流的精品园林工程,实现了采石宕口废弃地借助园博会重焕生机,带动了区域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生态修复 文化传承 徐州 宕口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设计
2
作者 沈悦 +11 位作者 何昉 谢晓蓉 洪琳燕 邱志敬 郑雅婧 锁秀 严廷平 张铭远 黄星高 王伟 张海洋 徐晓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4-37,共4页
1项目概况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是为展示和保护中国珍稀濒危的苦苣苔科植物而建设的,在《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中被规划为国际一流专类园。建设前,场地地处阴坡沟谷,地块狭长,场地内部为草地和茂密的杂木林。设计团队巧妙利用... 1项目概况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是为展示和保护中国珍稀濒危的苦苣苔科植物而建设的,在《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中被规划为国际一流专类园。建设前,场地地处阴坡沟谷,地块狭长,场地内部为草地和茂密的杂木林。设计团队巧妙利用现场地形特征以及少阳多阴的环境,置入岩石分隔出多样的空间,并将苦苣苔植物栽植于石隙、沟穴、岩壁或地面,以再现野外生态景观的手法打造了苦苣苔园这一综合性专类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类园 深圳仙湖植物园 生态景观 现场地形 杂木林 苦苣苔 项目概况 植物栽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田园城市理念下的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至石狮段)景观线设计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瑞华 李凯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59-64,共6页
泉州沿海大通道景观线项目着重对晋江和石狮市内的沿海大通道道路绿化及道路西侧绿地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通过运用“生态连绵、山水田园、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优化道路现状植被配置形式,打造近自然、疏朗大气、充满海滨和田园风情的道... 泉州沿海大通道景观线项目着重对晋江和石狮市内的沿海大通道道路绿化及道路西侧绿地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通过运用“生态连绵、山水田园、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优化道路现状植被配置形式,打造近自然、疏朗大气、充满海滨和田园风情的道路景观;在西侧绿地中植入绿道系统和驿站等服务设施,塑造海绵生境,将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沿海大通道未来将成为一条促进城市发展、彰显城市形象的“公园大道”,为泉州山水田园城市建设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田园城市 沿海大通道 景观线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技术设计解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锁秀 沈悦 +1 位作者 马晓玫 何昉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65-70,共6页
【目的】绿色建造是新型可持续建造理念,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而园博会是示范绿色新型建造方式的良好平台。【方法】对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设计及建设全过程进行记录梳理和总... 【目的】绿色建造是新型可持续建造理念,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而园博会是示范绿色新型建造方式的良好平台。【方法】对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设计及建设全过程进行记录梳理和总结。【结果】以绿色建造为手段、宕口重生为目标构建园博园技术设计体系的特征:1)通过生态修复土壤、水系,构建安全韧性的生态基底;2)从边坡治理、微地形调整、土壤基质改良、构建自稳定复合植物群落4个维度修复山体宕口,实现废弃地的绿色重生;3)采用“小群落,大混交”的补植方式进行林相改造,使纯林向混交林演变,稳定森林生态环境结构;4)在材料选择上,大量应用维护管养成本低的乡土植物,利用场地材料、建筑垃圾、废弃材料打造艺术空间,节能创新;5)首度示范装配式园林景观,引导低碳、经济、可持续的新园林建造模式。【结论】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从策划设计到材料选择、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过程,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四新”理念融入园区设计,始终践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绿色建造 宕口重生 技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城市建设共同生长的景观探索——以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山水田园城市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70-74,共5页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在如何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已经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宏观层面的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管控方面,对于如何在城市开发建设或更新进程中打造适应各阶段发展、有机生长变化景观的研究探索较少.晋江...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在如何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已经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宏观层面的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管控方面,对于如何在城市开发建设或更新进程中打造适应各阶段发展、有机生长变化景观的研究探索较少.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山水田园城市项目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和需求,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探索案例.在梳理对比现状和规划用地性质的基础上,划分了两大类共四小类不同情况的景观用地,并针对性地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从而为如何打造随城市共同生长、有机变化的“生长的景观”,使城市在建设中持续呈现绿色生态的城市风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建设 生长的景观 山水田园城市 生态连绵带 低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生态连绵带的落地实践——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段山水田园城市概念规划
6
作者 胡婧 洪琳燕 李凯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53-58,共6页
为切实解决泉州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2018年初泉州启动生态连绵带的规划建设工作.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段山水田园城市项目作为生态连绵带的第一批落地实践项目,以“园溶城”的规划理念,低冲击的建设方式,... 为切实解决泉州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2018年初泉州启动生态连绵带的规划建设工作.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段山水田园城市项目作为生态连绵带的第一批落地实践项目,以“园溶城”的规划理念,低冲击的建设方式,构建起“点、线、面”相叠加的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网络系统,实现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为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中各阶段的实际情况,重视建设时序规划,既满足城市当前的需求又为未来预留可能,通过一种可持续的、有机生长的方式使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呈现“生长的景观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田园城市 生态连绵带 园溶城 低冲击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溶城——泉州山水田园城市建设发展理念
7
作者 何昉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10-11,共2页
泉州以生态连绵带为抓手,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融合古代生态智慧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园”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旨在把泉州建设成有序的、融合的、生长的、质朴的山水田园城市.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溶城 山水田园城市 生态连绵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滨海地区道路植物景观提升探析——以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段)为例
8
作者 谢晓蓉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65-69,共5页
为研究福建滨海地区道路植物景观提升的方法,以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段)为例,分析道路特殊的场地特征和植物现状,从道路线性景观营造的3个方面:整体统一性、车行节奏变化、空间与色彩对比探讨如何在尊重现有防护林基础上,选择道路植物景... 为研究福建滨海地区道路植物景观提升的方法,以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段)为例,分析道路特殊的场地特征和植物现状,从道路线性景观营造的3个方面:整体统一性、车行节奏变化、空间与色彩对比探讨如何在尊重现有防护林基础上,选择道路植物景观提升的方法,以期对福建滨海地区的道路植物景观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海地区 防护林 道路绿化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生态连绵带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探索
9
作者 宋政贤 马喜 锁秀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41-45,共5页
2017年11月泉州市率先提出以生态连绵带为抓手,建设山水田园城市,满足群众对城镇生态空间的需求,并先后完成了百崎湖湿地、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石狮蚶江湿地公园等多个示范项目.为解决目前在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泉州... 2017年11月泉州市率先提出以生态连绵带为抓手,建设山水田园城市,满足群众对城镇生态空间的需求,并先后完成了百崎湖湿地、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石狮蚶江湿地公园等多个示范项目.为解决目前在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泉州市各区(县)生态连绵带项目有序建设,泉州市生态连绵带相关建设部门提出要形成一套生态连绵带规划建设的技术标准,实现全市一盘棋,保障规划与建设质量.在借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按照生态连绵带“源斑块—廊道—生态节点”3级构成要素,从生态保育、社会服务、人文展示和经济发展等维度来构建生态连绵带建设指标体系.有利于巩固目前示范项目建设成果,能够形成泉州生态建设项目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并将生态连绵带的建设理念推向全省乃至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泉州 生态连绵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