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暨广东园林学会园林规划设计专委会换届会议在深圳召开
1
作者 《广东园林》编辑部 《广东园林》 2019年第4期81-81,共1页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共话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园林景观建设,“2019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暨广东园林学会园林规划设计专委会换届会议”于2019年7月27日在深圳召开。大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中国建筑... 为了更好地促进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事业,共话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园林景观建设,“2019广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暨广东园林学会园林规划设计专委会换届会议”于2019年7月27日在深圳召开。大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为指导单位,广东园林学会为支持单位,广东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委会主办,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造源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深圳媚道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生态园林景观专业委员会联合协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园林规划设计 深圳市 广东 生态园林景观 景观建设 中国建筑学会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国风景园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可行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柔然 陈淑妍 +1 位作者 陈欣 何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0-55,共6页
中国风景园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国内层面对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大意义,从国际层面能够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融合。从梳理中国风景园林的相关文献出发,参考已申报成功... 中国风景园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国内层面对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大意义,从国际层面能够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遗产融合。从梳理中国风景园林的相关文献出发,参考已申报成功的国内外案例经验,分析申报原则和标准,从中国风景园林哲学理念和造园技法两大方面探索申报非遗的可行性,并提出申遗策略。申报非遗的关键是梳理符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5个非遗类型的相关证据,并按照《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完善现有保护和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风景园林 哲学理念 造园技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申遗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设计
3
作者 沈悦 +11 位作者 何昉 谢晓蓉 洪琳燕 邱志敬 郑雅婧 锁秀 严廷平 张铭远 黄星高 王伟 张海洋 徐晓娟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4-37,共4页
1项目概况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是为展示和保护中国珍稀濒危的苦苣苔科植物而建设的,在《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中被规划为国际一流专类园。建设前,场地地处阴坡沟谷,地块狭长,场地内部为草地和茂密的杂木林。设计团队巧妙利用... 1项目概况深圳市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是为展示和保护中国珍稀濒危的苦苣苔科植物而建设的,在《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中被规划为国际一流专类园。建设前,场地地处阴坡沟谷,地块狭长,场地内部为草地和茂密的杂木林。设计团队巧妙利用现场地形特征以及少阳多阴的环境,置入岩石分隔出多样的空间,并将苦苣苔植物栽植于石隙、沟穴、岩壁或地面,以再现野外生态景观的手法打造了苦苣苔园这一综合性专类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类园 深圳仙湖植物园 生态景观 现场地形 杂木林 苦苣苔 项目概况 植物栽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田园城市理念下的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至石狮段)景观线设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瑞华 李凯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59-64,共6页
泉州沿海大通道景观线项目着重对晋江和石狮市内的沿海大通道道路绿化及道路西侧绿地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通过运用“生态连绵、山水田园、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优化道路现状植被配置形式,打造近自然、疏朗大气、充满海滨和田园风情的道... 泉州沿海大通道景观线项目着重对晋江和石狮市内的沿海大通道道路绿化及道路西侧绿地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通过运用“生态连绵、山水田园、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优化道路现状植被配置形式,打造近自然、疏朗大气、充满海滨和田园风情的道路景观;在西侧绿地中植入绿道系统和驿站等服务设施,塑造海绵生境,将游憩功能与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沿海大通道未来将成为一条促进城市发展、彰显城市形象的“公园大道”,为泉州山水田园城市建设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田园城市 沿海大通道 景观线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型植物园规划设计浅析——以珠海市某植物园为例
5
作者 蔡文超 《花卉》 2024年第14期85-87,共3页
为解决综合型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多学科复合、涉及面广泛的难题,以珠海市某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提出场地研究—目标定位—功能分区—规划结构—专类园布设—展览温室策划—科研设施规划—科普教育规划—游赏规划的技术路线。采用园林规划... 为解决综合型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多学科复合、涉及面广泛的难题,以珠海市某植物园规划设计为例,提出场地研究—目标定位—功能分区—规划结构—专类园布设—展览温室策划—科研设施规划—科普教育规划—游赏规划的技术路线。采用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段,达到既传播植物科学知识,又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良好效果,以期为其他城市建设植物园及植物园规划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园 规划设计 专类园 科普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乡村风貌保护传承的地域文化景观设计——以巴马瑶族自治县水文化庄园设计为例
6
作者 黄晨 《花卉》 2025年第1期31-33,共3页
中国古代乡村具有“瑶居、水乡、桃源、林盘、桃源”等多种极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意向。但随着近年来城乡融合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大量流失的同时,乡村景观的风貌特色也在随之消失,“乡村绅士运动”令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属性... 中国古代乡村具有“瑶居、水乡、桃源、林盘、桃源”等多种极具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意向。但随着近年来城乡融合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大量流失的同时,乡村景观的风貌特色也在随之消失,“乡村绅士运动”令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属性趋于同质化,为了延续乡村景观风貌的地域特点与文化痕迹,将地域性文化的设计语言融入景观设计中成为乡村景观风貌设计的核心抓手。通过分析挖掘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长寿文化,展开巴马水文化庄园的概念规划设计。借此,对如何通过地域文化景观的设计进行乡村风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风貌 地域文化景观 巴马瑶族自治区 水文化庄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技术设计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锁秀 沈悦 +1 位作者 马晓玫 何昉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65-70,共6页
【目的】绿色建造是新型可持续建造理念,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而园博会是示范绿色新型建造方式的良好平台。【方法】对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设计及建设全过程进行记录梳理和总... 【目的】绿色建造是新型可持续建造理念,顺应了生态文明时代绿色发展的要求,而园博会是示范绿色新型建造方式的良好平台。【方法】对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设计及建设全过程进行记录梳理和总结。【结果】以绿色建造为手段、宕口重生为目标构建园博园技术设计体系的特征:1)通过生态修复土壤、水系,构建安全韧性的生态基底;2)从边坡治理、微地形调整、土壤基质改良、构建自稳定复合植物群落4个维度修复山体宕口,实现废弃地的绿色重生;3)采用“小群落,大混交”的补植方式进行林相改造,使纯林向混交林演变,稳定森林生态环境结构;4)在材料选择上,大量应用维护管养成本低的乡土植物,利用场地材料、建筑垃圾、废弃材料打造艺术空间,节能创新;5)首度示范装配式园林景观,引导低碳、经济、可持续的新园林建造模式。【结论】第十三届中国园博园从策划设计到材料选择、施工管理、运营维护等过程,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四新”理念融入园区设计,始终践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绿色建造 宕口重生 技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生不息大美大舒——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总体规划解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锁秀 何昉 +2 位作者 王筱南 沈悦 马晓玫 《园林》 2021年第9期2-9,共8页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以下简称徐州园博园)规划主题为“绿色城市·美好生活”,以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为源、基于场地“开合有度”的地形、徐州“徐缓内敛”和“大开大合”的恢弘历史,创新提出“生生不息,大美大舒...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以下简称徐州园博园)规划主题为“绿色城市·美好生活”,以中国传统生态哲学为源、基于场地“开合有度”的地形、徐州“徐缓内敛”和“大开大合”的恢弘历史,创新提出“生生不息,大美大舒”的总体规划理念。在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视角下,从生态和文化两个层面具体融入“生”的理念,着力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造园精髓。徐州园博园总体规划方案的主要特点为:(1)尊重“一湖、四岭”的原有山水肌理,依山就势规划形成“三廊一心”的总体空间结构;(2)院士领衔特色景观建筑吕梁阁、游客服务中心、综合馆暨自然馆等画龙点睛;(3)全园风景式营造5大一级景区、20个一级景点和31个二级景点;(4)三大文化脉络布局5大片区39个省级展园及6个公共展园;(5)“全城园博”大系统助力园博园“永不落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景观重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化传承发展 人民园博 智慧园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城市建设共同生长的景观探索——以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山水田园城市概念规划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70-74,共5页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在如何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已经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宏观层面的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管控方面,对于如何在城市开发建设或更新进程中打造适应各阶段发展、有机生长变化景观的研究探索较少.晋江...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在如何解决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已经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宏观层面的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管控方面,对于如何在城市开发建设或更新进程中打造适应各阶段发展、有机生长变化景观的研究探索较少.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山水田园城市项目由于其特殊的背景和需求,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探索案例.在梳理对比现状和规划用地性质的基础上,划分了两大类共四小类不同情况的景观用地,并针对性地提出规划设计策略.从而为如何打造随城市共同生长、有机变化的“生长的景观”,使城市在建设中持续呈现绿色生态的城市风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建设 生长的景观 山水田园城市 生态连绵带 低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动物为本”的动物园规划设计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媛 洪琳燕 《广东园林》 2019年第5期93-95,共3页
《动物园设计规范》的正式出台,使"以动物为本"的动物园规划设计有了指导性文件。基于动物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动物园社会角色3方面,从优化动物生存空间、生境丰富度角度阐述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动物的生存、生理和高质量生活需... 《动物园设计规范》的正式出台,使"以动物为本"的动物园规划设计有了指导性文件。基于动物的生理、心理需求和动物园社会角色3方面,从优化动物生存空间、生境丰富度角度阐述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动物的生存、生理和高质量生活需要,关注动物福利,注重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采取相应措施和手段,模拟自然生境,实现人、动物、自然三者和谐共处。尊重动物园的社会角色,真正实现以动物为本的动物保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动物为本 生境营造 生理需要 心理需求 保护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生态连绵带的落地实践——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段山水田园城市概念规划
11
作者 胡婧 洪琳燕 李凯历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53-58,共6页
为切实解决泉州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2018年初泉州启动生态连绵带的规划建设工作.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段山水田园城市项目作为生态连绵带的第一批落地实践项目,以“园溶城”的规划理念,低冲击的建设方式,... 为切实解决泉州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2018年初泉州启动生态连绵带的规划建设工作.晋江大桥至石狮蚶江湿地公园段山水田园城市项目作为生态连绵带的第一批落地实践项目,以“园溶城”的规划理念,低冲击的建设方式,构建起“点、线、面”相叠加的功能复合的蓝绿生态网络系统,实现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为增强规划的可实施性,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中各阶段的实际情况,重视建设时序规划,既满足城市当前的需求又为未来预留可能,通过一种可持续的、有机生长的方式使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呈现“生长的景观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田园城市 生态连绵带 园溶城 低冲击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生态恢复技术的应用
12
作者 张伟福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0期149-149,共1页
在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与工业化进程快速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各个城市之内的景观与生态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破坏。受到较为严重破坏的园林景观要求我们开展对应的补救工作,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中,要求在生态... 在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深入与工业化进程快速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各个城市之内的景观与生态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破坏。受到较为严重破坏的园林景观要求我们开展对应的补救工作,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中,要求在生态环境复原技术上进行对应的控制管理工作,以此有效降低出现城市园林景观破坏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 景观建设 生态恢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述论
13
作者 何昉 王筱南 +1 位作者 罗茹霞 谢晓蓉 《风景园林》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目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可为全国城市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范例,以激发众多非省会城市投身园博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徐派园林发展经验向世界展示。【方法】通过查阅历史文... 【目的】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可为全国城市生态修复和文化传承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范例,以激发众多非省会城市投身园博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徐派园林发展经验向世界展示。【方法】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总结梳理区域特色文化体系,结合相关规划解读与实地调研研究分析出场地优劣势与问题挑战,经过多轮方案推敲,探索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结果】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通过“1+1+N”模式联动全城,构建起创新共享、多态联动的全城园博。规划设计以“生生不息,大美大舒”为主题理念,从水土严重流失地区的整体修复开始,构建融合绿色生态和文化传承思想的“三廊一心”空间结构;以马道、电瓶车道、无人车道等多道交互,展示特色游览方式;全园建筑贯彻四新应用,体现当代最新科学技术;利用植物修复场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生物多样性;展后践行可持续利用,实现园博会的永不落幕。【结论】第十三届中国园博会园博园选址巧妙,“三廊一心”布局特色鲜明,借助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依山就势营造出了一流的精品园林工程,实现了采石宕口废弃地借助园博会重焕生机,带动了区域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生态修复 文化传承 徐州 宕口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景资源保护与生态资源修复研究的景观实践
14
作者 洪琳燕 《花卉》 2024年第24期190-192,共3页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针对这一背景,结合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风景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专项研究项目实践,从路径方法、资源调查与影响评价、保护与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针对这一背景,结合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风景和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专项研究项目实践,从路径方法、资源调查与影响评价、保护与修复策略、景观设计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对项目生态资源和风景资源及其影响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修复建议及补偿措施,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工程的保护管理及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源 风景资源 保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城市自然保护和韧性构建创新发展之路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昉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0期13-18,共6页
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背景,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和人类美学的视角,创新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城的关系,提出纯自然、近自然、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的"四个自然"方法论,以此来梳理和总结深圳特区40... 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背景,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和人类美学的视角,创新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城的关系,提出纯自然、近自然、人工自然和社会自然的"四个自然"方法论,以此来梳理和总结深圳特区40年来风景园林发展和实践的理念及成就;并研究"四个自然"如何在城市综合系统中良性共存,探索践行城市自然保护和韧性构建的创新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四个自然 自然保护 韧性构建 创新发展 深圳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溶城——泉州山水田园城市建设发展理念
16
作者 何昉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10-11,共2页
泉州以生态连绵带为抓手,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融合古代生态智慧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园”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旨在把泉州建设成有序的、融合的、生长的、质朴的山水田园城市.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溶城 山水田园城市 生态连绵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博园建设创新技术应用与总控探析——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筱南 马晓玫 +2 位作者 何昉 罗茹霞 吴泰毅 《园林》 2022年第4期14-22,37,共10页
园博会发展与时俱进,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成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文化传承、生态修复、创新示范的国际性盛会。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设计中响应时代号召,回应人民诉求,将“生命共同体”“碳达峰、碳中和”“儿童友好”等... 园博会发展与时俱进,契合时代发展需求,成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文化传承、生态修复、创新示范的国际性盛会。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设计中响应时代号召,回应人民诉求,将“生命共同体”“碳达峰、碳中和”“儿童友好”等时代话题融入设计;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通过三大文化脉络以及各级文化景点呈现深厚的底蕴;践行生态修复,山林宕口地向大美山水地华丽转变;贯彻智慧园博,示范创新模式,实现智慧技术全园应用,成就不一样的精彩。随着园博园从总体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的全面推进,技术总控应运而生,协调管理方、设计方、建设方等多方间矛盾,对园博园进行重点技术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园博园 技术创新 技术总控 生态修复 景观水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滨海地区道路植物景观提升探析——以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段)为例
18
作者 谢晓蓉 《风景园林》 2019年第S01期65-69,共5页
为研究福建滨海地区道路植物景观提升的方法,以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段)为例,分析道路特殊的场地特征和植物现状,从道路线性景观营造的3个方面:整体统一性、车行节奏变化、空间与色彩对比探讨如何在尊重现有防护林基础上,选择道路植物景... 为研究福建滨海地区道路植物景观提升的方法,以泉州沿海大通道(晋江段)为例,分析道路特殊的场地特征和植物现状,从道路线性景观营造的3个方面:整体统一性、车行节奏变化、空间与色彩对比探讨如何在尊重现有防护林基础上,选择道路植物景观提升的方法,以期对福建滨海地区的道路植物景观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海地区 防护林 道路绿化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GⅣ系统园的规划设计——以岭南系统园为例
19
作者 韩若楠 吴思允 +1 位作者 谢晓蓉 何昉 《中国城市林业》 2025年第4期163-172,共10页
系统园是展示地域植物景观、体现植物园科研水平、反映植物进化关系的园林空间,也是植物园建设的重要单元,应用前沿性、科学性的被子植物分类法反映植物进化关系,是其建设核心。首先,以APGⅣ系统(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Ⅳ)为例,明... 系统园是展示地域植物景观、体现植物园科研水平、反映植物进化关系的园林空间,也是植物园建设的重要单元,应用前沿性、科学性的被子植物分类法反映植物进化关系,是其建设核心。首先,以APGⅣ系统(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Ⅳ)为例,明确APGⅣ分类系统的科学特征,分析其在国内外植物园的应用现状,从“空间结构一致性、植物选择代表性、生境营造适宜性、景观序列丰富性”4个方面提出兼具“科学内涵、生态底蕴、景观艺术”的APGⅣ系统园规划策略;然后,以岭南系统园为实践案例,将空间结构、植物布局与APGⅣ系统结合,提炼岭南园林艺术及文化内涵,并将其应用于景观空间,探讨系统园从传统科学主导到现代多功能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植物专类园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Ⅳ分类系统 岭南系统园 岭南文化 规划设计 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孙筱祥先生
20
作者 何昉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0期33-34,共2页
2018 年春节,正月里我去看望孙先生.那段时间,90 多岁高龄的孙先生刚亲自完成了昆明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规划审定工作,略显疲惫,不像以往那样谈笑风生了.我向他报告了前一年刚刚成立的媚道设计.在孟先生等多位老师的鼓励下,我又与沈悦教... 2018 年春节,正月里我去看望孙先生.那段时间,90 多岁高龄的孙先生刚亲自完成了昆明国家植物博物馆选址规划审定工作,略显疲惫,不像以往那样谈笑风生了.我向他报告了前一年刚刚成立的媚道设计.在孟先生等多位老师的鼓励下,我又与沈悦教授及多位老同事合伙成立了新设计机构.万事开头难,恳请孙先生再次出任媚道设计顾问总设计师,他欣然同意.那次给孙先生拜年,我刻意穿了一件新衣服,孙先生看出来了.我正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略带童心未泯且依依不舍地说:'何昉,你把你的新衣服脱下来给我试试.'还没等师母朱老师反应,衣服已穿到孙先生身上,朱老师马上说:'你不要把衣服穿坏了.'孙先生听话地迅速把衣服脱下来还给我,自言自语道:'这衣服太小了.'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孙先生,没想到是永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媚道 衣服 老师 设计 选址 老同事 合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