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运动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张子昂 陈静 +4 位作者 沈孟茹 耿宗晓 韩雪 赵旭 徐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6-905,共10页
目的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卒中后步行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MICT组(n=32)和HIIT组... 目的比较中等强度持续训练(MICT)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卒中后步行和平衡功能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2)、MICT组(n=32)和HIIT组(n=32)。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康复治疗,MICT组增加MICT,HIIT组增加HIIT,共4周。治疗前后比较睁闭眼状态下平均压力、足印面积对称指数(SI),以及身体质心前后和内外位移,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10米步行试验(10MWT)时间、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进行评定。结果各组BBS评分、6MWT距离、TUGT和10MWT时间、FMA-LE评分的组内(F>351.683,P<0.001)、组间(F>4.945,P<0.01)和交互效应(F>16.919,P<0.001)均显著;治疗后,MICT组、HIIT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HIIT组6MWT距离、TUGT和10MWT时间、FMA-LE评分优于MICT组(P<0.05)。睁眼状态下,各组平均压力SI、足印面积SI、身体质心前后向位移和内外向位移的组内(F>64.684,P<0.001)、组间(F>9.472,P<0.001)和交互效应(F>10.562,P<0.001)均显著;治疗后,MICT组和HIIT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HIIT组显著优于MICT组(P<0.001)。闭眼状态下,各组平均压力SI、足印面积SI、身体质心前后向位移和内外向位移的组内(F>107.730,P<0.001)、组间(F>4.275,P<0.05)和交互效应(F>7.985,P<0.05)均显著;治疗后,MICT组和HIIT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HIIT组平均压力SI优于MICT组(P<0.05)。结论HIIT和MICT均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HIIT对步行功能和睁眼静态平衡功能的干预效果优于MICT,对闭眼静态平衡功能干预效果两种运动模式大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强度间歇训练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步行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