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腮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杜立新
元建鹏
+2 位作者
关弘
张卫东
梁碧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MRI征象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腮腺恶性肿瘤47例,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活检证实。30例获得完整病灶者行病理逐层切片检查并与MRI进行了对照分析。回顾性分析各形态学征象,总结常见腮腺恶性肿瘤的表现...
目的探讨MRI征象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腮腺恶性肿瘤47例,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活检证实。30例获得完整病灶者行病理逐层切片检查并与MRI进行了对照分析。回顾性分析各形态学征象,总结常见腮腺恶性肿瘤的表现。结果 MRI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4例低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难区别;6例中、高度恶性者边界不清,易发生坏死及淋巴结转移。8例腺样囊性癌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8例混合瘤恶变多数在T2WI仍出现高而不均匀信号,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9例淋巴瘤浸润范围大,可分辨出由多个结节组成。4例腺泡细胞癌内有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的囊变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结论 MRI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腮腺恶性肿瘤MRI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各有特点,对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平
邓娟红
+4 位作者
黄雨华
陶丽丽
张继君
许美权
宋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ormal epithelial,N)、不成熟鳞状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AIM、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位点分别为21、24、27、14和16个。采用FISH技术检测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N、IM、AIM、LSIL和HSIL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细胞均数(每100个细胞中阳性信号数≥3个和≥4个的细胞均数)分别为1.29/0、1.38/0、9.58/1.27、12.85/5.92和29.38/11.23,其中除N组和IM组外,相互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颈AIM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子宫颈癌前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
鳞状上皮内病变
荧光原位杂交
HTERC基因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苷激酶1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关弘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及细胞质中胸苷激酶1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共7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42例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组织TK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血...
目的:探讨血清及细胞质中胸苷激酶1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共7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42例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组织TK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血清S-TK1(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质中TK1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连续跟踪血清及细胞质中TKI水平变化有利于对乳腺癌治疗效果的辅助诊断,其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并与病灶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对监视乳腺癌疗效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胸苷激酶1
乳腺癌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腮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杜立新
元建鹏
关弘
张卫东
梁碧玲
机构
深圳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放射科
中山
大学
孙逸仙纪念
医院
放射科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中山
大学
附属
肿瘤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7-111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MRI征象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腮腺恶性肿瘤47例,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活检证实。30例获得完整病灶者行病理逐层切片检查并与MRI进行了对照分析。回顾性分析各形态学征象,总结常见腮腺恶性肿瘤的表现。结果 MRI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4例低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难区别;6例中、高度恶性者边界不清,易发生坏死及淋巴结转移。8例腺样囊性癌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8例混合瘤恶变多数在T2WI仍出现高而不均匀信号,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9例淋巴瘤浸润范围大,可分辨出由多个结节组成。4例腺泡细胞癌内有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的囊变区,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结论 MRI对腮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腮腺恶性肿瘤MRI表现及病理组织学各有特点,对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能的。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学
Keywords
parotid neoplas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is
pathology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9.8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平
邓娟红
黄雨华
陶丽丽
张继君
许美权
宋建明
机构
深圳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妇科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2-454,共3页
基金
深圳市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201302081)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02033)
文摘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atypical immature metaplasia,AIM)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方法取子宫颈组织34例(102个位点),其中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normal epithelial,N)、不成熟鳞状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AIM、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位点分别为21、24、27、14和16个。采用FISH技术检测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结果 N、IM、AIM、LSIL和HSIL组织中hTERC基因扩增阳性细胞均数(每100个细胞中阳性信号数≥3个和≥4个的细胞均数)分别为1.29/0、1.38/0、9.58/1.27、12.85/5.92和29.38/11.23,其中除N组和IM组外,相互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颈AIM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子宫颈癌前体病变。
关键词
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
鳞状上皮内病变
荧光原位杂交
HTERC基因
扩增
分类号
R711.74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苷激酶1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关弘
机构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728-730,共3页
基金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0020110183)~~
文摘
目的:探讨血清及细胞质中胸苷激酶1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及术后化疗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住院患者共7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42例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组织TK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血清S-TK1(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清中TK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质中TK1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连续跟踪血清及细胞质中TKI水平变化有利于对乳腺癌治疗效果的辅助诊断,其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并与病灶大小有一定相关性,对监视乳腺癌疗效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血清胸苷激酶1
乳腺癌
化疗
预后
Keywords
Serum thymidine kinase 1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
Prognosis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腮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杜立新
元建鹏
关弘
张卫东
梁碧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hTERC基因扩增在子宫颈非典型不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及其与类似病变鉴别中的作用
周平
邓娟红
黄雨华
陶丽丽
张继君
许美权
宋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胸苷激酶1检测对乳腺癌辅助诊断及化疗效果评估的意义
关弘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