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保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意识形态性 科学性 东西 理论课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国民党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1-138,共8页
南京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农村合作运动的重要性,并且努力推行合作运动,并且以信用合作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农村问题在于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企图用农村合作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无疑是治标之举,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避免... 南京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农村合作运动的重要性,并且努力推行合作运动,并且以信用合作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农村问题在于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企图用农村合作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无疑是治标之举,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避免农村的破产,达不到救济农村,复兴农村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农村合作运动 土地政策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和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分化与确立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世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38,共6页
学科的确立以研究对象的分化为前提。哲学史上科学与伦理研究对象分化和确立的学术生态显示,进一步区分开来,物理现象与价值现象的区别是自然化与人性化、自然结构与行为结构、实在性存在与观念性存在、外知觉与内知觉、可分割性与不可... 学科的确立以研究对象的分化为前提。哲学史上科学与伦理研究对象分化和确立的学术生态显示,进一步区分开来,物理现象与价值现象的区别是自然化与人性化、自然结构与行为结构、实在性存在与观念性存在、外知觉与内知觉、可分割性与不可分割性、庞杂性与纯粹性、可重复性与不可重复性、经验性与体验性、自然律与价值律、可理性与可直觉的区别。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理现象是物的自在现象,仅可数字化;价值现象是人的自为现象,仅可图像化。其他众多区别可以说都是这个根本区别的延伸与展开。同时,人类认识对象的这种分化,恰是在认识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野、哲学陷入实证化危机之时。但它们又终归是人类同一个完整认识对象的两面,人类的精神系统并不会因为认识对象内部的分化而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伦理学 研究对象 物理现象 价值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政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椿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8-134,共7页
抗战前,南京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农村合作运动的重要性,推动官方与民间组织进行合作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农村问题在于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企图用农村合作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无疑是治标之举,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避免农... 抗战前,南京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农村合作运动的重要性,推动官方与民间组织进行合作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国的农村问题在于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企图用农村合作运动的方式来解决农村问题,无疑是治标之举,最终的结果就是无法避免农村的破产,根本达不到救济农村、复兴农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农村合作运动 土地政策 农村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