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
1
作者 熊立扉 周汝景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89年第4期9-19,共11页
本文对深圳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微机局域网选型及系统有关重要专题进行了初探和设计,文中所提设计方案采用现行电话网将各3+局域网、远程单机及 IBM3032系统互连,以期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 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 局域网络
全文增补中
专科学院子系统的开发
2
作者 刘光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89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讨论深圳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中专科学院子系统的开发,阐述其实现原理、方法及有关技术问题。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学籍管理 教务管理
全文增补中
新型背光系统导光板技术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祥贤 徐平 +3 位作者 万丽丽 黄洁锋 王恺 刘加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6-582,共7页
传统背光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对新型导光板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设计方法包括利用导光板表面结构控制光的出射方向,通过偏光效应增加导光板的光能利用效率或者采用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材料等,以达到导光板... 传统背光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对新型导光板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设计方法包括利用导光板表面结构控制光的出射方向,通过偏光效应增加导光板的光能利用效率或者采用性能更优越的新型材料等,以达到导光板一体化、轻薄化和低成本目的。文章就目前新型导光板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导光板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系统 导光板 亚波长光栅 压致双折射 体散射 微光学 二元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印模口内三维扫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庆阳 曾祥军 +1 位作者 黄锦辉 贺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基于光路压缩原理,提出一种直接在口腔内进行扫描、实时获取牙体和软组织三维形貌的数字印模扫描技术.利用一组反射镜组成的光学导管进行传像,将投影光路和成像光路压缩在有限的空间内,解决了条纹投影三维测量轮廓术在口腔测量中阴影和... 基于光路压缩原理,提出一种直接在口腔内进行扫描、实时获取牙体和软组织三维形貌的数字印模扫描技术.利用一组反射镜组成的光学导管进行传像,将投影光路和成像光路压缩在有限的空间内,解决了条纹投影三维测量轮廓术在口腔测量中阴影和遮挡的问题.依据该技术原理设计、制作了测量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测量和精度评估.测量结果显示,该系统成像清晰,可靠性好、精度高,标准差可达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 三维传感 口内三维扫描 牙齿扫描 条纹投影 光学导管 光路 压缩 数字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的耦合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承香 张力 +2 位作者 吴旭 杨海丽 阮双琛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69,共4页
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低损耗熔接是影响光子晶体光纤实用化的重要技术。针对自行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对其与普通单模光纤的熔接损耗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然后理论计算了光子晶体光纤与... 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低损耗熔接是影响光子晶体光纤实用化的重要技术。针对自行设计的光子晶体光纤,对其与普通单模光纤的熔接损耗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影响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然后理论计算了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之间的耦合损耗,最后采用常规电弧放电熔接技术对光子晶体光纤与单模光纤的熔接损耗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优化放电参数,使熔接损耗可以降到0.7dB以下,满足了实际应用的要求。该方法为其他类型的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熔接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单模光纤 耦合技术 熔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识别的图像鉴伪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承香 林武璋 +2 位作者 胡学娟 陈俊伟 阮双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5-68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识别的国徽图像鉴伪技术。先通过模板匹配对二值化后的国徽图像外沿进行定位,并根据圆圈的中心位置确定左右两个纹理特征比较明显的识别区域,然后采用共生矩方法进行纹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纹理特征惯性矩能很... 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识别的国徽图像鉴伪技术。先通过模板匹配对二值化后的国徽图像外沿进行定位,并根据圆圈的中心位置确定左右两个纹理特征比较明显的识别区域,然后采用共生矩方法进行纹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纹理特征惯性矩能很好地反映国徽图像中网格的清晰度,具有对真钞和假钞较好的可区分性,鉴伪识别率近94%,此方法对钞票鉴伪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鉴伪 模板匹配 共生矩方法 纹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币号码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承香 阮双琛 +1 位作者 胡学娟 黄贵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研究了纸币号码识别技术。针对水平冠字号和垂直冠字号的特点,分别对号码数字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去噪、分割等处理,然后利用区域模板矩阵作为特征参数,进行模板匹配实现号码识别,并对一些易混淆的字符进行特殊区域信息比较。在实践中水... 研究了纸币号码识别技术。针对水平冠字号和垂直冠字号的特点,分别对号码数字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去噪、分割等处理,然后利用区域模板矩阵作为特征参数,进行模板匹配实现号码识别,并对一些易混淆的字符进行特殊区域信息比较。在实践中水平冠字号的识别率达98%,垂直冠字号的识别率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号码识别 图像分割 模板匹配 纸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雕处理的红外数字图像鉴伪技术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承香 阮双琛 +2 位作者 胡学娟 简耀波 黄贵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1-563,共3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对图像进行浮雕处理,然后通过闭运算消除不相关的细节,并用阈值法将图像二值化,最后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进行鉴伪。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100%的识别率。
关键词 红外图像 浮雕处理 模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LED的CO_2差分检测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钟德辉 高致慧 +3 位作者 陈子聪 杨勇 林伟豪 曹志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2-934,共3页
基于中红外LED差分检测技术,用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检测。采用中红外LED室温时工作波长在4.26μm附近,覆盖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谱线。采用双波长双光路差分的方法,相对于单波长单光路法,检测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减小了示值误差。
关键词 气体检测 差分检测 双波长 中红外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场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世祥 陆小微 +3 位作者 林庆钢 郑水钦 蔡懿 艾月霞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太赫兹产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太赫兹非线性光谱学、极端太赫兹强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前沿学科.由此,围绕发展强场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技术需具备单次测量能力和大动态范围两个特点,介绍强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这些技... 太赫兹产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太赫兹非线性光谱学、极端太赫兹强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前沿学科.由此,围绕发展强场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技术需具备单次测量能力和大动态范围两个特点,介绍强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太赫兹脉冲 时域光谱测量 电光取样 信噪比 测量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电光采样技术中的电光晶体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华伟 史学舜 +2 位作者 阮双琛 陈红艺 陈坤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7-210,共4页
提出了在高速电光采样技术中利用AlGaAs光波导作为电光晶体来传输飞秒激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半波电压,提高探测的灵敏度.首先研究了在加电和不加电情况下激光在AlGaAs光波导中的传输特性,进而讨论了TE模、TM模的相位差与外加电压之间的... 提出了在高速电光采样技术中利用AlGaAs光波导作为电光晶体来传输飞秒激光,从而可以大大降低半波电压,提高探测的灵敏度.首先研究了在加电和不加电情况下激光在AlGaAs光波导中的传输特性,进而讨论了TE模、TM模的相位差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加载电压与TE0模和TM0模在波导输出截面的相位差呈线性关系.尤其是,采用AlGaAs光波导来传输飞秒激光,可使半波电压比传统方法降低一个数量级,从而可使其对弱信号的探测能力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采样 电光晶体 AlGaAs光波导 半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扫描摄影中光学偏转加速技术研究(英文)
12
作者 艾月霞 陈红艺 +2 位作者 李景镇 吴庆阳 蔡懿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学偏转加速装置,可以对入射光束偏转角度进行倍数放大.该装置利用曲面反射原理,当入射光束发生很小的原始偏转时,其反射光束随之发生偏转且其偏转角度被放大.可通过调节曲面反射镜的曲率来实现微小光学偏转角... 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学偏转加速装置,可以对入射光束偏转角度进行倍数放大.该装置利用曲面反射原理,当入射光束发生很小的原始偏转时,其反射光束随之发生偏转且其偏转角度被放大.可通过调节曲面反射镜的曲率来实现微小光学偏转角度放大1~2个数量级.该种技术主要用于非管扫描相机,比如转镜相机、电光晶体偏转相机及其他光学扫描器件,无机械装置,更适合小角度的电光偏转以及古斯-汉欣位移等光学偏转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相机 电光偏转 光学偏转加速 高速摄影 古斯-汉欣位移 扫描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光学透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亚敏 薛成志 +3 位作者 李贵叶 胡章立 阮双琛 陈玲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3-88,共6页
生物组织光学透明技术是一种将完整的不透明的生物组织器官经过光学透明处理后实现高透明且完整的新技术,可进一步结合光学成像技术实现完整组织器官的荧光/吸收三维立体成像,具有传统切片技术无法替代的性能,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研... 生物组织光学透明技术是一种将完整的不透明的生物组织器官经过光学透明处理后实现高透明且完整的新技术,可进一步结合光学成像技术实现完整组织器官的荧光/吸收三维立体成像,具有传统切片技术无法替代的性能,是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组织光学透明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步骤,介绍了其在生物医学尤其是脑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部分成果,比较了各方法不同参数的优劣,并就未来的挑战和发展应用研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光学透明 组织透明 生物系统样本成像 生物医学光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器换热工艺设计智能技术软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孙艺 陈斯红 陈宇灏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3,共5页
为便于对各类化工换热软件的了解,简介了共6个化工工艺设计及流程模拟通用软件和2个工艺专用软件、3个多功能软件以及1个设备选型软件,综述了智能技术在化工换热器工艺设计分析中应用的通用工艺软件、专用工艺软件、工艺和绘图一体化软... 为便于对各类化工换热软件的了解,简介了共6个化工工艺设计及流程模拟通用软件和2个工艺专用软件、3个多功能软件以及1个设备选型软件,综述了智能技术在化工换热器工艺设计分析中应用的通用工艺软件、专用工艺软件、工艺和绘图一体化软件、工艺和强度一体化软件和换热器选型软件等几方面情况。提出了当前换热工艺和智能软件两者结合发展中面临的4个工程课题:设备建造全过程多位一体化软件、换热专业与设备大型化发展的融合、软件优化设计的评估功能、特殊新结构换热器专用工艺软件开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程序 智能技术 设计 换热工艺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FA的超短光脉冲放大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巧燕 曹文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03-706,共4页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具有高增益(40—50dB)、宽带宽(-50nm)以及很高的单脉冲饱和能量(-1μJ),因而被认为是放大超短光脉冲的主要器件。围绕如何减轻光纤非线性效应对超短光脉冲放大过程的有害影响,综述了基于EDFA的超短光脉...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具有高增益(40—50dB)、宽带宽(-50nm)以及很高的单脉冲饱和能量(-1μJ),因而被认为是放大超短光脉冲的主要器件。围绕如何减轻光纤非线性效应对超短光脉冲放大过程的有害影响,综述了基于EDFA的超短光脉冲放大技术及其进展情况,介绍了最近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超短光脉冲 光纤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共轭的色散及非线性补偿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红霞 曹文华 徐平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2,共4页
介绍了OPC补偿色散及非线性的原理以及OPC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由OPC衍生的两种新的补偿技术:频域相位共轭(SPC)技术和中间非线性时间反转(MNTI)技术,最后对OPC在未来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学相位共轭 色散补偿 非线性效应 光纤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炉换热工艺设计技术软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孙艺 陈斯红 王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为便于对目前国内外各类化工加热炉工艺设计软件技术进展的了解,通过3套加热炉工艺设计专用软件、4套可用于加热炉工艺设计的通用软件、2套可用于加热炉设计的流程模拟软件及另外10套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简介,综述了这些软件的主要内容... 为便于对目前国内外各类化工加热炉工艺设计软件技术进展的了解,通过3套加热炉工艺设计专用软件、4套可用于加热炉工艺设计的通用软件、2套可用于加热炉设计的流程模拟软件及另外10套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简介,综述了这些软件的主要内容、组成模块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加热炉工艺设计专业的应用。提出了换热工艺与智能技术两者结合进一步发展中面临的4个工程新课题,分别是强化换热专用元件应用、换热工艺和结构强度设计一体化、空气预热器及其与加热炉工艺设计的一体化、实践经验与专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程序 智能技术 工艺设计 换热器 加热炉 工业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异步转移模式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仁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1992年第3期41-49,共9页
本文阐述了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最新技术——ATM(异步转移模式)技术,较系统地分析了Cell(信元)结构及网络组成,为光波与微波相结合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增强了其先进性。
关键词 异步转移模式 信元 BISDN 数字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超短光脉冲传输失真的补偿比较
19
作者 陈红霞 曹文华 徐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34-1240,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比较了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和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由于色散和非线性引起的超短光脉冲传输失真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在仅考虑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时,时域相位共轭技术与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一致...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比较了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和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由于色散和非线性引起的超短光脉冲传输失真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在仅考虑群速度色散和自相位调制效应时,时域相位共轭技术与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一致;当需要考虑三阶色散时,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优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当需要考虑脉冲内拉曼散射时,时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优于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当上述四种效应同时考虑时,频域相位共轭技术的补偿效果略优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同时还对上述两种补偿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色散补偿 数值计算 非线性效应 时域相位共轭 频域相位共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共轭技术对光纤中互相位调制效应的补偿研究
20
作者 陈红霞 曹文华 徐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0-884,共5页
针对两束波长不同的信号脉冲的传输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了采用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和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分别对互相位调制效应的补偿情况。结果表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无法补偿互相位调制引起的信号失真,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则能完... 针对两束波长不同的信号脉冲的传输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研究了采用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和时域相位共轭技术分别对互相位调制效应的补偿情况。结果表明:时域相位共轭技术无法补偿互相位调制引起的信号失真,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则能完全补偿。对于高斯脉冲,经频域相位共轭技术补偿的输出与输入信号脉冲完全相同;对于不同啁啾值的高斯脉冲,虽然信号脉冲中途展宽的程度不同,但最终经频域相位共轭技术补偿的输出与输入信号脉冲基本一致;对于超高斯脉冲,在前半段光纤中,虽然脉宽随着高斯指数的变大而变大,但输出脉冲与初始信号脉冲一样;对于高斯脉冲串,经频域相位共轭技术后输出端的脉冲是输入脉冲的复共轭和完全的时间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互相位调制 数值计算 时域相位共轭 频域相位共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